通勤之路
2021-12-28李峰
李峰
“越过高山,越过平原,
跨过奔腾的黄河长江!
宽广美丽的土地,
是我们亲爱的家乡……”
列车喇叭飘荡出的甜美歌声,融化进每一节车厢的空气里。坐在靠车窗位置的妇人,嘴里喃喃自语地轻轻抚拍着襁褓中的婴孩,另一排座椅上的老者戴着花镜认真地盯着手机,时不时用食指划一下屏幕,百货推销的叫卖声已经渐行渐远,刚刚还躺在小推车里的方便面,已经被一个戴眼镜的绅士小心翼翼地捧在手心里,他一边在过道上走一边轻声提醒道:“小心烫着!小心烫着!”音乐声被一阵清脆的到站提示音强行切断,车厢内片刻的静谧也被纷乱的嘈杂所取代,车厢内又换了一批乘客。在喘息片刻之后,列车重新启动。
“姜哥,你坐里面,你喜欢靠窗户的位置。”
“谢啦,茂森,这点小习惯你还记得。”
“咋不记得,咱们通勤这么些年,你都是选择里面的座位坐——里边请!”
“得了,恭敬不如从命!”大姜一边说着,一边习惯性地坐在靠近窗户的地方,把用了二十多年的单肩包放在内侧,拿出来一杯临行前媳妇沏好的红枣枸杞,打开杯盖的一瞬间,杯口瞬间蒸腾出爱的暖意。路上,喝完第一杯养生茶,正好到站,有时候茶还没喝完就要匆匆下车了。大姜记得刚参加工作的时候,他还是个单身汉,哪有什么红枣枸杞保温杯,拎着印有“安全生产一百天”字样的大茶缸就上车了。还是这段通勤路,要添三四次水,把茶喝得没有味道了才到站。赶上晚点,后面喝的就是飘着茶叶的清水。刚入警时,家和单位间就是靠“绿皮车”连接,每天披星戴月地赶最早一班的“小票”,伴随着“咣当咣当”碾压轨缝的声音,开始奔向一天的工作。那时的“小票”冬冷夏热,如同闷罐一般的环境,让旅客和通勤职工们苦不堪言。在漫漫通勤中,大姜总结出,靠窗户的位置是“风水宝地”。炎炎夏日,这里可以打开窗户,强劲的自然风是闷罐里的一股清流,这股随着火车律动而产生的劲风足以吹散窗户区域的汗味和腐败食物的酸味;凛冽冬季,窗下的小暖气片散发出的股股热气能抵御窗口漏进来的阵阵寒风。而如今,列车的密闭性不仅严密,而且营造冬暖夏凉、四季恒温的车厢环境已经不是什么技术性难题。虽然今非昔比,但大姜多年来养成的通勤习惯没有改变。
“茂森真是个仔细人,这个习惯还真是几十年的通勤养成的,总觉得这窗口位置乘凉、取暖都方便,而且坐在窗口位置打牌还不容易被别人看牌。”大姜笑着呷一口茶。
茂森说:“姜哥,过去坐火车都是伙在一起打打牌来打发时间,现在坐高铁别说打牌,就是去蹲个‘大号’都要担心坐过站。”
“哈哈……”哄笑声引起旁边一名旅客的注意,他把目光从手机屏幕上转移到这阵瞬间爆发的笑声里,托了托下滑的眼镜,索然无味地把目光又重新收回到手机屏幕中。
列车疾驰在春意盎然的田野上,偶尔会有一片焕然一新的建筑越过,这些美丽的村镇建筑和花团锦簇的景色描绘成巨幅的美丽乡村画卷,又像是建设新农村的展示台。
“姜哥,快看,界河站!”茂森激动地用手指戳着窗户中瞬间闪过的画面,仿佛点击玻璃就能按下暂停键。白底黑字的石牌,急不可耐地朝列车后方奔去,依稀可辨“界河”二字。
“变样了。”大姜喃喃道,“我刚参加工作就是坐着‘小票’来界河警务区驻站。”大姜的思绪被按下了快退键。
这里是铁路派出所的驻站警务区,日常管理也是以维护小站秩序、确保铁路运输安全为主。这站虽小,但货运量非常大,这就引来了周围一些不安分的村民,用他们的话说,这叫“靠山吃山,靠水吃水,靠铁路就要吃铁路。”这帮“铁道游击队”刚开始还只是捡拾货车遗落的零碎残渣,后来演变成直接蹿上慢行的货车明目张胆地扒窃物资,大到煤、米、面,小到纸、笔、扣,凡是从该站过,都要留下“买路钱”。大姜作为新警,首要驻站任务就是打击货盗。这谈何容易,论天时,老手惯犯们对调车作业的时间点的掌握比警察都准;论地利,货场周边村镇那是他们的家;论人和,“吃铁路”的惯例已经刮遍全村。
“姜哥,还记得向军吗?”茂森问道。
“记得啊,他是货盗的领头人,也是个狠角色。”大姜回忆道。
向军是铁西村的大姓家族,歷来安守耕种,到了向军这一辈,不甘于刨土赚吃食的他,看着琳琅满目的货物在眼前川流不息地通过,就开始打起铁路的主意。渐渐地,向军成了这一带有名的货盗头子,他还带领附近的村民一起参与偷盗铁路运输物资。他除了身手好,还很狡猾,每次把货物从车上掀下来就跑,从不自己往回搬,而是指挥一帮年岁大的村民在车周围打掩护,帮他转移赃物。就算抓到了这些老人,因为都装作捡拾散落满地的货物,且年龄偏大,最终处理起来也很棘手。
“就那样偷,全村也是贫困村。”茂森感叹道。
“是啊,偷盗致富就是饮鸩止渴。”大姜愤愤道,“擒贼先擒王,咱们在抓向军上可下了不少功夫。”
“是啊,这小子非常难缠。”茂森看了看窗外疾驰的风景。
这段线路是正线连接货场的走行线,列车运行速度慢,需要临时停车摘挂编组,向军就借此机会,扒火车、掀物资,为了方便盗窃,他还专门发明一种长钩,能伸进篷车里钩开车里的编织袋,袋子里的黄豆、大米等源源不断地从车厢缝隙里倾斜出来,几次三番地逼停调车作业,扰乱铁路运输安全。那时候,大姜和茂森刚刚成为搭档,第一次冲进线路去抓向军,很远就听见一声长哨,到了现场只有满地狼藉。这家伙竟然安排了岗哨,真是要跟他们打游击。之后,他俩就乔装成赶集的村民,还假扮过拉货的小贩,每次抓捕都以失败告终,连向军的影子都看不到。
大姜心一横对茂森说:“他狠,咱们得更狠。今晚上车!”
夜幕降临,满载物资的敞车行至走行线,排风、摘管,等待推进货场。一个黑影顺着两车连接处蹿上车顶,不一会儿,线路两侧的路肩上,陆陆续续蹿上来许多黑影,他们翘首期盼第一个蹿上车顶的贼头给他们指示。向军掀起覆盖在敞车上的篷布,忽然篷布下“噔”地冲出两个灰白的影子,其中一个高个子灰影一把抓住向军,向军吓得一趔趄,脚下是面粉袋子,深一脚浅一脚,拼命挣脱地往车边沿跑去,高个子灰影也紧随其后,纵身一跃抱住向军,两人直接翻下车厢。
“当时,我要不是摔折了脚,绝对抓他个现行。”大姜拿起杯子轻啜一口。
“姜哥,你是拼命三郎,都骨折了還追出去几里地。”茂森很是佩服地说,“增援的同志跟到他家,发现向军这小子的腿也折了,抓他进去还养了大半年的伤,这份平安来之不易啊!”
“茂森,你知道吗,这小子出来后还一瘸一拐地来家里看我,我留他在家里吃饭。狠狠地训了他一顿,我说你领着全村当贼,愧对祖宗。这小子只给我打哈哈,说佩服,没想到咱们藏在面袋子里,这么拼!还给我保证以后绝对不偷了。”大姜笑着望向窗外,仿佛那一幕就发生在昨天,微微摇头道,“这小子。”
“从那以后还真见不到向军了,之后几起盗窃都是小打小闹,摁住这条大鱼,货盗之风也逐渐销声匿迹。”茂森意味深长地说。
“你知道向军那段时间去哪了吗?”大姜神秘地说。
“不清楚,听说好像去南方打工了。”茂森道。
“是的,前些年回来的。”
有好政策支持,现在的铁西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村里主打铁路对口货物运输和民俗文化旅游,全村都搬进高楼,原来家徒四壁、漏风漏雨的石头房改造成民宿,一晚上的价格是村民们以前想都不敢想的;铁西村有名的臭水坑经过改造,与古荆河的水脉相通,小桥流水、清流急湍,一派祥和宁静的气象,这里多次举办过书画写生活动和垂钓大赛。在党委的领导下,绿水青山变成了村民的金山银山,大家赚得盆满钵满,贫困这个词早就封存在“村史馆”。去年的脱贫攻坚战,还带着自己的小团队帮助附近几个贫困村脱贫摘帽。
“向军前些天给我打电话,说了一堆感激的话,还邀请咱们一起故地重游。等休班,咱们一起去看看曾经通勤过的地方。”大姜拧上杯盖,把杯子放回背包里,列车的速度在缓缓下降。
“好的。”茂森应道,“到站了。咱们约好这周休班就去,感受一下新农村的变化。”
铁路发展这么些年,铁路通勤人依然奔波在通勤之路上。提速、增效,铁路在飞跃发展之路上勇往直前;扶贫、环保,国家在强国复兴之路上乘风破浪。随着复兴号奔驰在祖国广袤的大地上,铁路通勤人见证着中国铁路发展的瞬息变迁,体验着高铁日新月异的发展,无论如何变化,唯独不变的是铁路人坚定不移永远跟党走的坚定决心。
列车员关闭车门,车厢内又换了一批乘客,音乐声也重新飘扬在车厢内,高昂奋进地唤醒车厢内的每一丝空气——
“英雄的人民站起来了!
我们团结有爱坚强如钢。
五星红旗迎风飘扬,
胜利歌声多么响亮。
歌唱我们亲爱的祖国,
从今走向繁荣富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