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论如何利用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
2021-12-28陈光锐
陈光锐
【摘要】小学数学是一门逻辑性较强的学科,对学生的罗辑思维能力有一定的要求。所以小学教师要加大教学方法的运用,提高小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情境式教学方法,利用生活化的情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实现理论联系实际,促进学生理解,既能够提高教学效果,又能够弥补教学中存在不足,激发学生学习情趣。本文针对生活情境开展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进行阐述,并根据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提出利用生活情境的解决策略,希望对小学数学教育工作者有所借鉴。
【关键词】情景教育;纽带;教学
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要求小学教师要加大培育小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生活情境教学模式,教师通过以生活中的实例与教材进行融合,使学生更容易接受和理解数学课程中的各个知识点,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通过生活化教学,能够有效地提高课堂上师生的互动,增进师生之间的沟通,拉近师生之间的距离,对良好教学活动的实施具有重要意义。生活化情境教学就是将生活中的情景在课堂上进行再现的过程,通过生活化情境教学方法在数学课堂的运用,有效提高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
一、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的問题
第一,小学数学教师缺乏对情境教学重视。当前我国素质教育虽然有所发展,但是各级学生还是以学生的成绩作为衡量教师教学能力的重要标准,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更为关注学生的考试成绩。在课堂的时间设置上,采取满堂灌的形式,重视教师的讲授,并不重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所以对于生活情境教学的重视不够,给学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阻碍。
第二,不重视教学设计,不利于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小学教师不重视教学设计,大部分根据教学大纲、教材等开展教学内容,出现考什么、教什么的现状;不重视小学生学习能力、数学素养的形成,致使教学过程中出现教学情境单一,不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学生无法根据所学内容、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阻碍了学生对数学知识的掌握,阻碍了学生数学知识的迁移。
第三,教师课堂评价缺少表扬、鼓励。教师不重视课堂评价,评价过程中缺乏公平性。鼓励、表扬的基本是优等生和后进生,中等生常遇到的是不认真听课的误解。当所有学生回答正确时,教师给予优等生和后进生的是表扬与肯定,而对中等生的就是平平淡淡,缺少感情的评价。从中可以观察到,教师对待学生给予的评价是不同的。优等生和后进生不论回答正确还是错误,都能够得到教师的表扬、鼓励或肯定。而中等生回答正确时,教师评价“嗯、可以”等,导致中等生没有回答问题的激情;回答错误时,更多是教师的质疑和误解。长此以往,容易导致中等生害怕失败,用不回答来逃避错误,逃避失败,避免教师对自己的误解。这种只重视学生成绩的评价方式,以成绩至上的评价方式严重泯灭了学生的创造力,十分不利于小学生应用能力的形成,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核心素养具有一定的阻碍作用。
二、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路径探究
第一,结合教学内容,加大情境教学运用。在我们生活中,很多问题都能够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例如,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利用三角形稳固原理制作三脚架等。但是纵观当前我国小学数学教学,存在教学内容与生活实际相脱轨的现状。所以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加大结合教学内容,加大教学情境的运用,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数学生活化意识,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促进学生数学思维逻辑的形成。所以小学数学教师在进行教学时应该加大创设多元化的教学情境,加大生活化教学情境的利用,在教学中多采用生活实例,更能够促进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例如,在学习《比的认识》一课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播放天安门升国旗的的视频,借此提出数学问题:天安门国旗的长度是5m,宽为3.3m。那么怎么计算长和宽的倍数关系?借此引出“比”的概念,就是5/3.3表示长和宽的比。然后教师通过引导学生,使学生在课下了解比的概念,从而使小学生进行自主学习,提高学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学生对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可以自行解决,获取知识,提升小学生的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和成就。
第二,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在进行教学过程中,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大学情分析,根据小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加大教学情境的利用,帮助学生利用生活实例解决数学问题。同时,教师在进行教学过程中还要加大多媒体的运用,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教学环境与教学氛围。通过多媒体将数学知识更为直观、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的面前,促进学生的理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学习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位置》一课时,教师在讲解完数对表示位置的方法之后,可以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采取动态的图形,向小学生展示五排五列的小动物。然后播放小动物的声音,让小学生指出发出叫声的小动物处在几行几列。同时也可以就地取材,请一名同学到讲台上来,由教师说出一名同学的姓名,在讲台的学生说出该名学生所在的行列位置。学生对学习的情景活动极易受到环境变化的影响,因此创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环境,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学习情景,进而提高教学效果。教师还可以采用小组教学的方式,通过将班级学生分成小组,小组内的成员根据问题分工合作,集思广益解决教师布置的作业、任务。通过小组教学模式的开展,更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到讨论中,更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热情。
第三,强化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应适度给予学生鼓励和表扬及引导,注重语言表达上培育学生数学思维的形成,其主要形式就是在学生困惑的时候,教师选择恰当的时机,给予学生一些建议启发,使学生茅塞顿开,针对学生课堂表现给予及时评价,激励学生不断前行。例如,教师可以采用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对数学概念进行描述,教会学生用自己的语言阐述一些数学公式和定理、公理等。通过语言的变化来刺激学生解题思路的变通,为学生的解题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注重用语言表达培育学生发散思维。另外一点就是,通过课堂评价的方式,使学生明确自身存在的不足和优势。要充分考虑小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这阶段的学生具有很强的自尊心,所以在对学生进行评价时,小学数学教师要加大鼓励性语言的运用,多说“回答得很好”“你真棒”“我们要像……学习”的话语,提高学生课堂问题回答兴趣,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
总之,情景教育是值得我们高度重视的。加强情景教育,遵循情景的发展规律,积极引导学生,与学生建立平等的合作关系,这样才能够引起学生对学习的足够重视,培养起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信任,从而端正学习态度,最终取得优异的成绩。本文基于此,首先对小学数学过程中开展情境教学的重要性进行阐述,旨在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的重视。然后针对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存在问题,进行系统地阐述分析。最后根据问题,提出生活情境融入小学数学教学路径,即结合教学内容,加大情境教学运用、加强教学设计,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课程评价体系构建,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
参考文献:
[1]周善花.基于创新能力培养分析小学数学情境教学的优化策略[J].中华少年,2017(6):2-4.
[2]阎晓煜.小议如何打造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J].中国校外教育,2016(11):12-14.
[3]王继辉.打造小学数学情景化教学课堂[J].中外交流,2018(11):4-6.
[4]陈琴.浅谈教育技术在小学数学情境化教学中的作用[J].读与写:上旬,2016(13):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