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一体化设计探讨
——以常德市阳山苑田园综合体设计方案为例
2021-12-28覃伟陈洁贺扬博廖辉亮
覃伟,陈洁,贺扬博,廖辉亮
(湖南应用技术学院 设计艺术学院,湖南常德 415000)
0 引言
从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来,作为实现乡村振兴众多新途径之一的田园综合体凸现出了其特殊价值[1]。田园综合体通过对乡村地域文化、自然生态以及劳动力资源的挖掘,在其范围内进行整体、综合规划与开发,让原本结构单一的乡村转变成为“农业+文旅+社区”综合体[1]。相比较早提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美丽乡村等,田园综合体更加能够吸引人群去乡村休闲娱乐。而目前较为流行的旅居养老模式,正是利用旅游休闲来实现养老目的。但是,这种旅居养老对休闲环境乃至其他配套服务设施有着较高要求[2]。乡村田园综合体所具有的一定优势,在某种程度上与旅居养老理念相契合。因此,如何在发展田园综合体的基础上融入旅居养老模式,使二者能够形成一体化设计,成为值得研究的课题。本文以常德市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进行一体化设计为例,讨论各地在大力推进乡村振兴和旅游城市建设的过程中,既助力乡村振兴,又为旅游城市的发展带来新方向的科学路径。
1 项目概况
由于近几年常德市不断大力发展旅游产业,使得在城北近郊形成了以“柳叶湖-太阳山”为核心的泛柳叶湖度假区。而身处度假区内的太阳山片区,作为常德乡村旅游的先行者,具备了一定的发展基础,特别是片区内部已经建成的太阳谷田园综合体,为与旅居养老进行一体化设计提供了必要的配套设计基础。同时,其内部以红旗水库、梁山村、肖伍铺村、郑家河村、太阳村、沾天湖村所形成的“一心五点”空间格局,也为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的一体化设计提供了较好的空间资源。基于此,本文以太阳山片区阳山苑为设计研究对象,多维度地探讨田园综合体旅居养老的一体化设计策略。
2 设计策略
2.1 主题定位
田园综合体的设计本身就是当地的某种特色主题展现[3],但将旅居养老融入之后,更应该将这种主题性放大凸显:首先,要让来此游玩的人群产生旅居意图和意愿;其次,要避免同质化现象。那么如何进行精准而又具有个性的主题定位呢?可以从当地的自然资源和人文资源中挖掘可利用元素。设计主题只有根植于当地的现状风貌,才能让人获得较强的体验感。譬如,在太阳山片区,除了有较为突出的森林植被资源之外,还有历史上具有“三十六寺观,七十二茅庵”之称的传统佛教文化资源。此外,其内部现存的红旗水库水利资源,与太阳山主峰形成观山见水的景观关系。因此,可以将阳山苑的设计主题定位为“山水宜居,听教佛礼”。在这样的主题氛围营造下进行旅居养老,既可以让人时时感受到自然山水的微妙变化,又可以给人带来精神上的慰藉。
2.2 场地选址
在选址时,融合了旅居养老功能的田园综合体应主要以满足老年人休闲娱乐、康养保健及便利生活等为目标[4],具体可以从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医疗服务三个关键因素考虑。
2.2.1 地理环境
选择的场地应该具有较好的自然生态资源,并且还应该满足宜居的条件要求。同时,这些资源也应具有可开发性,借用这些资源来完成场地的功能区域安排,进而获得宜居游玩的价值。此外,地理环境还应该包括场地所处区域内的基本生活保障设施,如基本的生活便利店、卫生室等。
2.2.2 交通条件
在空间位置关系上,场地应处于城市近郊。城郊之间的交通往来较为便捷,这样便于老年人来往于旅居地和城市住所之间,同时也方便子女前来探望和照顾。此外,场地内部现有的交通条件也要有所预留,以便后期进行修整完善。
2.2.3 医疗服务
旅居养老的主要服务对象是中老年人群,因此必须具有成体系的医疗系统与医疗服务设施,要满足在此旅居的人群最基本的就医需求。当前,每个村庄基本都设有医务室,可以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医疗条件的充实与提高。同时,也应该结合乡镇卫生院,联合城市医院,形成由基础到高层的医疗层级体系。
在阳山苑的选址思考过程中,首先,抓住了太阳山东麓与红旗水库之间形成的山水格局关系;其次,在考虑环红旗水库周边的村落分布情况时,发现在水库安全线区域内有三个自然村,且都具有一定的人口数量与生活医疗服务设施;最后,由于该片区原本就属太阳谷旅游圈内,因此交通条件优越,通达性较好(图1)。
图1 阳山苑选址分析图
2.3 总体布局
2.3.1 宜居宜游生态格局构建
田园综合体与传统乡村规划的最大不同点在于,前者更强调对所在区域内的原始生态格局进行最大化保护与利用,旅居养老追求的是体验优美的自然环境带来的舒适感[5]。对于这种生态格局的构建,可以从生态要素保护、绿廊设立、生态斑块保护三个方面进行。生态要素的保护主要是指对设计区域内部的山体、水体、植被的保护与利用。譬如,山体应保留原本的风貌特征,采用植树造林的方式加强山体绿化。利用山体之间的前后位置关系,形成远、中、近三个层次的景观效果。绿廊的设立要建立在生态斑块的基础之上,利用廊道将斑块进行串联,进而形成局部性的小生态系统。同时,在保证绿廊生态作用不变的情况下,将人们的休闲娱乐活动融入其中。另外,在生态斑块允许的开发范围内,植入居住空间,从根本上达到旅居养老的目的。
在阳山苑综合体的生态格局构建过程中,以太阳山东麓和红旗水库构成的山水格局作为全域的核心,接着利用环红旗水库零散分布的林地与远处的太阳山形成景观层叠。同时,将环水库分布的林地斑块利用多条生态廊道进行连接,并在可开发的允许范围内植入功能空间,力求最大化地保护原有场地的生态系统。最终,整个阳山苑综合体形成“一轴、一环、多点多带”的生态格局(图2)。
图2 阳山苑生态格局建构分析
2.3.2 复合多样的功能布局
具有旅居养老功能的田园综合体,其服务的周期较长,且主要消费人群的年龄相对固定。基于这两个因素,在进行功能划分时需做到多样性与复合性的统一。功能的多样性主要是为了解决长周期的服务问题,旅居养老除需有较好的居住环境之外,也应该具备一定的休闲娱乐空间,只有这样才能延长人群的停留时间,保证田园综合体的活力。此外,虽然主要的消费人群是老年人,但不排除会有次要消费群体,例如旅居老人的家人、朋友等。因此,功能的组织安排也应该具有多样性。总的来说,对功能区的安排可以概括为:一个核心功能区,多个辅助功能区。
图3 阳山苑功能分区分析
基于阳山苑综合体的场地特征,首先,可以利用红旗水库作为全区的核心区,形成水利资源休闲区;其次,利用两处条件较好的林地打造为康养园;接着,根据现有的农田种植情况,分出三个不同的农事体验区或观光区;最后,利用沿公路聚集分布的农房,形成多条景观带。最终形成“一心、两园、三区、多带”的功能区域体系结构(图3)。
2.3.3 适老化的交通组织
适老化交通是指田园综合体内部的慢行系统,主要体现在步行道的设计上。慢行道除了满足日常休闲漫步、保健锻炼的需求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要将综合体内的所有功能区域有机串联起来,其既是一条交通流线,也是一条观景游线。在规划慢行道时,应注意和生态廊道相结合,使其也成为构建生态格局的因素之一。此外,慢行道的规划也应该考虑到舒适性和安全性,依据步行长度,合理地布置休息设施,同时,在有高差的道路中尽量用坡道代替台阶。另外,也应该考虑到慢行道路系统与机动车行系统之间的接洽,做到互通、网络化。阳山苑的慢行系统围绕红旗水库展开,形成第一层次的慢行道主环;同时,在适当的位置与车行系统对接,产生第二层次的放射状慢行道。整个场地内部的慢行系统呈现为“一环多段”的分布格局。
2.4 景观组织
融合了旅居养老的田园综合体在进行景观布局时,设计方法上应注重融入在地性理念。首先,应最大化地保留场地内部现有的各种景观资源,做到根据已有资源造景;其次,着重探究场地内部隐形存在的景观格局,并思考如何进行强化。旅居人群所看重的就是原生自然景观带来的一种获得感和体验感,因此,必须减少人为干预;各种空间的安排与建造要因景而立,削弱建筑与景观之间的界线,提升人在内部空间中的景观获得感。与此同时,也要注重景观文化氛围的营造,气氛的烘托需要紧密契合设计主题,利用好当地现有的物质材料。
阳山苑综合体的景观布局将“山水宜居,听教佛礼”的主题贯穿其中,强化太阳山-红旗水库形成的山水景观格局,注重观山游水的空间体验感;同时,将水库周边不均匀分布的林地连接成为整体,与太阳山形成层景关系;此外,在部分小型景观空间中融入禅宗思想,提升空间的氛围感。
3 结语
田园综合体融合旅居养老一体化设计在一定程度上能够进一步优化田园综合体的发展结构,深化乡村旅游的层次。但目前少有对两者进行一体化设计的策略与方式,本文也仅仅是进行了试验性研究,就此提出了四点设计策略:(1)场地的设计主题需根植于当地特征,打造设计特色,避免同质化;(2)场地的选址抓住地理环境、交通条件、医疗服务三个关键因素;(3)场地的总体布局重在利用原有环境构建生态格局,并以此为依据进行功能区域的划分,通过交通系统的组织与安排串联起各个区域;(4)场地的景观组织以在地性为设计手法,强化景观格局关系,烘托景观空间氛围。
本文以常德市太阳山片区为例,从主题定位、场地选址、总体布局、景观组织四个方面对田园综合体与旅居养老的一体化设计做出了解释说明,以期给当下田园综合体旅居养老一体化的设计实践提供参考。由于篇幅所限,本文仅从宏观规划的视角进行了探究,未能进行细节性的设计策略思考,有待后续研究深化。
图片来源:作者自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