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乡村建筑风貌修复中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问题研究
——以枫溪乡岱后村建筑风貌整治为例

2021-12-28曹阳

重庆建筑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农宅风貌外墙

曹阳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 100010)

0 引言

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求在新农村和美丽乡村建设的基础上着力解决突出的环境问题,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实现乡村的继续发展与超越。

为响应国家政策,推进乡村振兴,福建省浦城县将打造“醉美画乡”作为政府工作重点,并编制《浦城“醉美画乡”规划策划》,注重挖掘枫溪乡旧民居的潜力。岱后村作为省级传统村落及红色遗址,在枫溪乡有着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文化优势,“醉美画乡”政策将为岱后村的人居环境提升及旅游发展带来重大机遇。本文以岱后村建筑风貌整治为例,重点对村庄建筑的屋顶、门窗、外墙饰面、色彩等要素控制,以及具有代表性的农宅的改造示范进行研究,以期为乡村风貌整治提供参考。

1 村庄认知

枫溪乡位于福建省浦城县西南部,岱后村是枫溪乡第三大行政村,位于枫溪乡西部,东与池家村接壤,西与武夷山吴屯乡毗邻。岱后村户籍人口共有1115人,以高山水稻、毛竹、茶叶为主导产业,村民全部从事农业生产。村域周边群山环抱,土地迫狭,为获得更多耕地和生存空间,先民不断凿山开地,形成了典型的高山梯田地貌特征(图1)。

图1 凤溪乡典型的高山梯田地貌特征

岱后村的主要建筑为居住用的农宅,放置杂物和用作旱厕、牛圈的棚屋,以及两座庙宇,建筑功能简单,极具传统乡村生活的氛围。约有20%的建筑是清代建造,10%的建筑为近10年翻建或新建,其余建筑均为上世纪八十年代居民从山上迁移下来后建造。村庄具有悠久的历史,其迁移痕迹也体现出村庄生长的过程。

岱后村农宅建筑形式多样:既有中原建筑的土坯墙,也有南方地区干栏建筑的穿斗式木构架(图2),反映出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高度融合的特征。受闽东南传统民居的影响,运用大量曲线造型对梁架作了装饰化处理,但与闽东南民居的精巧雕琢不同,岱后村农宅曲形梁架的形式显得更加古朴厚重。农宅建筑构件的形式受形制约束较少,表现出民间匠人的创造性以及建造过程中吸收和模仿外来文化的包容性。

农宅多为木结构形式,以木梁柱为主要承重构件,以夯土墙或砖石墙为外维护结构,具有传统木结构房屋的优点,即墙倒屋不塌。少量翻新的建筑采用砖混结构,大多数建筑使用乡土材料建造,土、木、石、瓦、竹混合使用。翻建建筑多使用现代建筑材料,如水泥砂浆、金属门窗、彩钢屋面板等,与老建筑在外观上有较大差异。建筑内部大多使用木板作为隔墙,隔声性能较差,地面依旧以自然夯土为主,防潮隔湿性差。建筑质量相对良好,但有少量房屋因久不住人、疏于维护修缮而坍塌废弃。

图2 枫溪乡典型的干栏建筑形式

2 村庄风貌控制指引

2.1 建筑风貌控制总体原则

建筑风貌的控制分为两个层面:一是对现状的整治,二是对村庄未来发展更新过程的动态管控。农宅的更新要求内部的改造与活化优于重建。建筑层数不多于2层,高度需符合高度区划的限定,新建农宅样式需参照导则对建筑形制及建筑元素的指引。鼓励保留木结构构架及木作工艺,鼓励使用传统外墙材料和外墙建造工艺,使传统建筑的质感得到最大限度的保留[1]。

尊重村民改善居住条件的愿望,在导则允许的范围内尝试使用新的墙体材料和外饰面材料。对于采用新结构体系或新材料的建筑,其外维护结构(屋顶、外墙、门窗)的饰面材料应尽量采用仿乡土材料的颜色和肌理。

核心保护区内新建、翻建、改造的农宅尽量遵循原有建筑的外观类型和材质,内部空间则根据村民现有的生活方式或房屋用途进行布局和改造,力求建筑风貌的保护不影响村民居住品质的提高,实现外部的乡土性与内部的现代化。核心保护区内新建公共建筑及核心保护区外新建建筑的样式应采用能够体现地域特征的新中式风格,既不失传统,又有创新性。

2.2 建筑风貌引导

村庄建筑风貌主要对屋顶、外墙饰面、色彩、门窗等元素进行控制。严禁采用平屋顶,屋顶角度控制在20°左右,出檐深远舒缓,保持双向坡顶的屋面形式,不鼓励使用多坡向或复杂的屋面形式。在未来的村庄更新活动中,鼓励使用传统的夯土外墙材料和外墙建造工艺,同时尊重村民基于建造工艺、造价水平等因素的考虑而采用新的外墙材料的现实需求,针对不同的墙体基材,提供相应的外饰面做法,给村民的建造活动一定的自由度和选择空间,使村庄的整体风貌不至于呆板[2]。建筑主色调主要采用环境色系,严禁使用鲜红或亮蓝等饱和度过高的颜色,同时,注意色彩的搭配。鼓励采用传统农宅的门窗样式及土石木竹等乡土材质或仿乡土材质,公共建筑的门窗风格应简洁但不失设计感,避免简陋,保留木板门、脚门及础石的做法,鼓励有条件的建筑采用石雕或砖雕的门套,保留香盒、门扣这类比较独特的构件,采用木质或仿木质断桥铝合金框外窗。

根据风貌改造类型,可将岱后村的建筑分为整治类、修缮类(表1)。在农宅之外,岱后村存在大量具有服务性功能的棚屋,如旱厕、柴草棚、牛棚、设备用房等,属于整治类改造。大多数棚屋为木结构,形式规矩,少部分采用毛石砌筑,并与木构架结合,而一些设备用房则显得相对简陋。道路两侧的棚屋与农宅共同构成了丰富多变的街巷空间。建议对于已经垮塌并废弃不用的棚屋予以拆除,613乡道两侧及村庄内主要道路旁的棚屋尽量拆除,腾出空间,提升环境品质。改造之后,原来的旱厕可以改作村民储藏柴草或杂物的柴草棚,减少杂物对公共环境的影响。村民利用公共空间搭建的晒台只要安全稳固,不影响通行,均可保留。

表1 建筑风貌控制引导

岱后村的农宅以混合干栏式为主,还有部分全木干栏式、天井式住宅,属于修缮类改造。混合干栏式农宅是夯土建筑与干栏式建筑的结合,首层夯土外墙只开门,开窗小甚至不开窗,二层木构架外挑,形成晾晒的露台或生活空间,山墙不到顶。由于建筑样式符合当地的气候特征和村民的生活方式,因此,适合在新建或改造的农宅中推广。在农宅改造中,注意外墙的修缮、加固、重建,木构件的修补与防腐,以提高稳定性和防雨能力。内部空间考虑村民自住或用于旅游接待,优化平面布局,完善卫生功能和设施,合理安排户内粮食储藏及室外柴草堆放等空间。控制屋脊高度,避免形成过大体量,影响村庄的外部空间形态,或遮挡周边建筑。

2.3 改造农宅示范设计

混合干栏式住宅是岱后村主要的建筑形式,此类民宅主要存在的问题为采光不足:建筑的山墙和背面一般不开门窗,只有南侧房间开窗采光,其余房间只能靠亮瓦采光,室内幽暗。墙不到顶导致密闭性不佳,建筑走风漏气使得室内温湿度不易控制。空间利用不合理,北侧厨房空间通高,柴草、杂物随意堆放,环境不整洁。室内缺乏卫生空间,难以满足现代人的卫生及居住舒适性要求。

在农宅平面改造设计上:首层适当调整厨房面积和布置,调整楼梯形式,合理利用空间,增加室内卫生空间和污水排放系统[3]; 二层增加独立卫生间;室外安排半封闭柴草垛,充分利用厨房上空作为储藏空间,或作为客房等经营性空间(图3)。

图3 典型农宅平面改造设计

在立面改造设计上:增大开窗面积,从而提高视线通透性,减轻压抑感[4];增加传统的木质阳台,既可晾晒,也可凭栏观景;室外山墙处设置半封闭柴草棚,避免乱堆乱放对环境的影响;二层设置有屋顶的露台,既可以作为活动空间,也可以存放粮食、杂物等;北向增加开窗,解决厨房的采光通风问题,并为二层北侧房间提供采光的可能性,有条件的农宅应在山墙增加门窗,增加室内空间采光的可能性;檩条下方、外墙顶部设置封檐板,解决墙不到顶的问题;室内屋面板或吊顶与封檐板处于同一高度,实现室内空间的封闭(图4)。

图4 典型农宅立面改造设计

3 结语

岱后村的建筑古朴而优美,是中原文化与古闽越文化高度融合的产物,也是心灵手巧的民间匠人智慧的结晶,既杂糅了朴素的土、木、石、瓦、竹等乡土材料,也有大量曲线造型的梁架装饰,是宝贵的富有地域特色的传统文化元素。在未来的村庄建设中,要充分合理利用当地丰富的自然资源,将村庄鲜活的人文内涵融入到建筑风貌的每一个细节中,让建筑静静地诉说村庄的历史与文化[5]。通过对岱后村风貌整治的研究,将更好地保护、传承、利用岱后村的建筑风貌,彰显地方特色,同时提升村民的生活品质,为岱后村未来发展带来更多的市场机遇。同时,本文的探讨也可为其他乡村振兴实践提供参考。

猜你喜欢

农宅风貌外墙
盐城地区农宅绿色化改造技术研究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炎炎夏日不用空调 凛冽寒冬无需暖气——探秘国内首个“近零能耗”农宅
外墙防渗工程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
包裹的一切
小城镇风貌控制研究——以中庙风貌控制规划为例
外墙XR新型保温材料的施工
如此外墙,防水还扛得住么?!
外墙保温技术探讨
品质提升 让城乡风貌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