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切花百合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

2021-12-28葛徐芳华小平吴秋月葛金涛单华全

南方农业 2021年35期
关键词:种球遮阳网熏蒸

葛徐芳,华小平,吴秋月,葛金涛,单华全

(1.东海县花卉研究推广站,江苏连云港 222300;2.连云港市海州区农业农村局,江苏连云港 222000;3.连云港市农业科学院,江苏连云港 222000;4.东海县盛邦园艺有限公司,江苏连云港 222331)

江苏省连云港市东海县充分发挥本地资源、气候、交通和区位等优势,发展花卉生产,形成了国内较有影响、省内面积最大的鲜切花生产基地,百合占到种植总面积的40%以上。近几年,东海县花卉站通过对土壤消毒、百合催芽、病虫害综合防治、二代球养护与复种及配套技术的应用,集成了百合产业化生产关键技术并示范推广,促进农民增产增收,推动百合产业良好发展。

1 茬口安排

通过百合催芽、百合越夏栽培等技术的应用,将百合种植期提早至8 月初,切花上市时间提前至10 月中下旬。

2 品种选择

8 月初种植,应选择相对耐高温的品种,如金砖、普拉芬多等;1 月初种植,可选择新产的荷兰球;1 月中下旬种植,选择南美球,以OT 系列为主;其他时间品种不限。

3 百合催芽技术

供应冬、春季市场的百合切花,定植栽培一般是在高温季节,冷库低温处理对百合鳞茎生根的形成和发育有着显著的影响[1-2]。百合种植初期,根部最适宜的生长温度(地温)为8~13 ℃,东海县8 月气温炎热、土壤温度高,不利于百合根系的发育,因此,需通过冷库辅助“茎生根”的发育,这个过程叫“催芽”。

3.1 催芽的方法

以东方百合为例,将购买的百合球种解冻,球种解冻温度控制在8~13 ℃。在种球筐底部铺5~8 cm厚的泥炭,将解冻的球种排列在种球筐中,种球芽向上排列,最多放置2 层,交错排列不影响下层芽生长。然后覆盖厚5~8 cm 的泥炭,浇透水,沥干,放进冷库中催根长芽,将温度调至11~13 ℃。待茎上着生4~5 排根原基时就可下地种植。

3.2 催芽注意事项

1)箱子的排列要有利于空气的循环。2)定期检查芽生长的长度,避免芽顶到上层箱子的底部。3)保持筐内的草炭湿润,如有必要,可在地面上喷一些水。

4 土壤连作障碍应对技术

4.1 增施有机肥,减少化肥施用量

由于连年种植,化肥施用频繁,再加上日光温室向上的蒸腾作用,土壤盐分聚集在耕作层内,土壤pH值及理化性状发生改变,土壤微生物菌群发生改变,植物生长受抑,抗病性降低,病害发生严重。为解决这一问题,可在夏季空茬时间密植玉米、田青或种植水稻,基肥多施用发酵的牛羊粪,不施复合肥,然后,待以上植物扬花期时和牛羊粪一起旋入土壤并进行土壤熏蒸处理。

4.2 土壤熏蒸消毒技术

土壤熏蒸处理方式多样,对于病害不严重的地块,在上述操作后土壤浇水至保持土壤湿度在60%~70%,地表用地膜覆盖,将日光温室上下风口关闭,通过太阳能进行高温熏蒸处理30 d 以上。连作障碍发生较为严重的田块,最常用的方法是化学药剂结合太阳能熏蒸处理,常用的药剂有棉隆、威百亩、石灰氮等。此外也有生物菌熏蒸处理,主要利用微生物分解有机质产生热量,结合太阳能进行高温杀菌,一般利用微生物处理土壤前,先用米糠、豆饼等有机质进行扩培发酵,再一起撒入土壤,旋耕进入耕作层,起垄覆膜后闭棚处理。还有部分农户会用生石灰、碳铵肥料进行熏棚处理。

土壤熏蒸处理方法一般用在日光温室、连栋温室内,多为种植3~4 年、植物长势减弱、病虫害发生严重的田块。除熏蒸处理外,也可通过夏季雨淋、高垄种植、大水漫灌、地表覆盖草炭或经发酵过的植株茎秆及生长期多次施入菌肥等方法延缓连作障碍的发生[3]。

使用熏蒸处理过的土壤种植百合,能显著促进百合生长,提高切花品质,减少百合下部叶片黄化脱落现象,且地下百合球茎生长良好,茎基盘腐烂减少,提高二茬花的品质及有利于二代球的复壮。

5 田间管理技术

5.1 温度管理

在夏季高温季节种植的百合,应提前10 d 左右用保温被或双层遮阳网覆盖、浇水等方法降低土壤温度。百合种植后根据气候条件,灵活应用70%遮阳网进行降温遮阳处理,白天棚内温度控制在20~25 ℃,夜间保温12 ℃以上,花芽分化及幼蕾期严格控制午间温度,否则易出现盲花、消蕾现象。冬季连续超冷害天气易造成百合僵蕾、冻害,因此要做好保温工作,除保温被、棚内增覆一层薄膜外,还要配备加温设备,如炭炉管道,也有专用的加热设备。加温时要注意夜间棚内湿度,防治过干造成干蕾、僵蕾。

5.2 水分管理

百合种植完后灌1 次透水,让根系与土壤充分接触。生产上往往由于浇水不透,造成百合根系生长受影响,田间生长不整齐。浇透水后要注意通风,降低土壤湿度,可在百合行间锄浅沟,将土培在百合根系上。浇水要根据土壤湿度进行,切忌大水浇灌,否则易造成茎腐病和茎盘腐烂。百合需保持上土层湿润,因此可结合施肥薄水勤施。百合种植环境应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对百合的株高形成较为重要。

5.3 光照管理

百合不需要强光照,在8-9 月种植时,用70%遮光网1~2层进行遮光。炎热夏季夜间将遮阳网拉起,通风透气;阴雨天将遮阳网拉起,增加光照,培育壮苗。遮阳网拉起放下都不能造成光照强度变化剧烈,防止百合叶烧病的发生。

5.4 肥料管理

种植百合提倡少用基肥。百合生根阶段依靠种球提供营养,不需要施肥。待百合叶片完全展开后开始施肥。苗期施肥根据土壤湿度结合浇水进行,一般2~3次。每667 m2可选用硝酸钾3 kg 和硝酸钙5 kg 冲施,或以氮肥(N、P、K 的比例为20 ∶20 ∶20 或30 ∶10 ∶10)为主的水溶性肥料5~7 kg,叶面喷施富含微量元素肥料和铁、钙肥等叶面肥,每7 d 喷施1 次。花芽分化阶段,每667 m2可选用富含磷肥、钾肥(N、P、K 的比例为10 ∶30 ∶25)的水溶性肥料5~7 kg,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硼肥,每7 d 喷施1 次。花苞生长期选用富含氮肥、钾肥(N、P、K的比例为15 ∶10 ∶30)的大量元素水溶肥,叶面喷施富含微量元素肥料和铁、钙肥等叶面肥,每7 d 喷施1 次。此外,与大量元素水溶肥间隔使用腐殖酸水溶肥或海藻酸水溶肥或甲壳素水溶肥,能有效提高百合植株抗性和品质。

6 主要病害防治技术

6.1 叶烧

6.1.1 为害特征及发病原因

叶烧是百合主要的生理性病害。染病百合上部幼嫩叶片出现水渍状或白色病斑,随后发褐干枯,叶片在褐色处弯曲。除品种特性外,主要由于空气炎热,植株蒸腾快,茎生根生长不良,吸收水分能力差,造成叶面灼烧。也可能由于温室的空气湿度过大和植株生长过嫩,影响了叶面水分的蒸发,减弱了蒸腾拉力,降低了根系对水分的吸收,从而影响了根系对钙的吸收。

6.1.2 防治方法

1)培养良好的根系。2)保持70%~80%的空气湿度。3)光照强烈时注意遮阴。遮阴时间长的,在揭开过程中需过渡,由遮阳网多层数逐步减少直到不用,由长时间遮阴变成短时间遮阴直到完全不用。4)要及时通风,适当降低温室中的空气湿度。5)保持百合稳健生长,并在百合生长到30~40 cm 时,及时补充钙肥。6)发生叶烧,可用人工的方法将顶端6~8 片卷曲的包住花蕾的幼叶轻轻分开,使花蕾露出来,减轻叶烧病对花蕾的伤害[4]。

6.2 丝核菌病

6.2.1 为害特征及发病原因

丝核菌病发生在百合幼苗期,感染轻时,土壤中的白色叶片和地上幼芽下部的叶片出现不同程度的褐色病斑,叶片畸形、皱缩、卷曲。严重时地表土层的百合茎部出现褐色病斑,并向上蔓延,病斑部逐渐干缩,茎杆向一侧弯曲。高温且土壤不通透,长时间处于潮湿状态易导致丝核菌病,其多发生于种球播种后,漫灌大水后的30 d 内。

6.2.2 防治方法

可用甲基托布津、异菌脲进行预防。一旦发生丝核菌病,要将病株周围土壤扒开,用甲基立枯磷灌根,每5~7 d 施用1 次,连续2~3 次。

6.3 茎腐病

6.3.1 为害特征及发病原因

茎腐病主要为害茎基部,先出现水渍状褐色斑,沿茎秆上下扩展,发病部位腐烂、缢缩、折倒。叶片黄化,植株矮小直至枯死,地下种球多数腐烂。

茎腐病病原菌在病残体及土壤中越冬。夏季多雨或人为浇水过量过频,易造成土壤排水不良,土壤含水量一直偏高,导致茎腐病极易发生。

6.3.2 防治方法

在百合种植早期,除首次大水漫灌外,严格控制浇水量和浇水频率。一旦发生茎腐病,及时拔出销毁,做好田间控水。为预防病害传播,可用68%代森锰锌·精甲霜灵药剂喷灌,每5~7 d 喷施1 次,连续2~3 次。

6.4 枯萎病

6.4.1 为害特症及发病原因

枯萎病一般在百合生长中后期出现,染病植株生长较慢,下层叶片发黄脱落,逐渐向上蔓延,最后仅株顶剩少量叶片或无叶片,花小、无光泽甚至不开花。连作土壤中多发生枯萎病。病菌在土壤中存活多年,常通过水流及植株伤口传播。

6.4.2 防治方法

针对连作障碍土壤进行熏蒸处理。选用滴灌设备,降低土壤湿度,可喷施药剂预防,用25%咪鲜胺乳油3 000 倍液或70%恶霉灵可湿性粉剂3 000 倍液进行喷雾。

6.5 炭疽病

6.5.1 为害特征及发病原因

炭疽病侵染鳞茎、叶片及花器。叶上先出现浅黄褐色小斑,扩展后呈近圆形或椭圆形病斑,斑缘赤褐色,病斑中央略凹陷。花瓣被侵染后,出现浅黄色不规则圆形或椭圆形病斑。鳞茎受害后,外部鳞片产生不规则浅褐色斑,后呈浅黑褐色,略凹陷,最后病部几乎褐色,组织皱缩干腐。炭疽病常通过风雨、病鳞茎传播,主要是鳞茎受潮、受冻及挖掘损伤,由伤口侵入。高温、高湿、多雨或植株长势差等都有可能引发该病症。

6.5.2 防治方法

1)适量增施磷钾肥,氮肥适量;经常通风透气,除湿降温;及时剪除病叶上的病斑。2)剥去外部发病鳞茎,用百菌清液浸泡20~30 min,晾干栽种。3)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500 倍液或50%咪鲜胺锰盐可湿性粉剂,隔5~7 d 喷1 次,连喷2~3 次。

6.6 灰霉病

6.6.1 为害特征及发病原因

叶部染病形成赤褐色圆形或卵圆形斑,病斑四周呈水浸状。湿度大时,病部产生灰色霉层。在低温、高湿的条件下易发生,特别在冬季阴雨天易发生。

6.6.2 防治方法

1)不盲目加大种植密度,注意清理干净前茬植物残体。2)早晨浇水,加强通风。3)发病后可用70%嘧霉胺水分散粒剂1 000~1 500 倍液、50%氯溴异氰尿酸可溶性粉剂750~1 500 倍液叶面喷湿,5~7 d 喷1 次,连续2~3 次。可用15%腐霉利烟剂0.37~0.45 g/hm2熏烟,隔5~7 d 熏1 次,连续或交替熏2~3 次。

6.7 病毒病

6.7.1 为害特征及发病原因

百合叶片出现黄色条斑,叶片小化或扭曲。严重时,植株不能开花或花苞色淡畸形。发病多是由于种球本身带病毒或粉虱、蚜虫等昆虫传播。

6.7.2 防治方法

将有病毒的植株拔除销毁,并用25%扑虱灵可湿性粉剂1 500 倍液或50%辟蚜雾可湿性粉剂2 000~3 000 倍液杀虫剂防治。

7 百合种球复壮技术

百合种球退化快、种球处理技术难度大且一般只作一次性栽培后未加充分利用,因此有必要运用百合种球复壮技术,提高百合种球的利用率[5]。百合一代球的大小与二代球生产切花密切相关,因此建议使用16 cm 或18 cm 以上规格的商品种球采收切花后进行种球复壮[6-7]。

根据种球种植时间不同,养球的方法略有不同。在元旦前后采收切花,最利于养球,养球一段时间后进行自然越冬,即将大棚上下通风口逐渐拉到最大,使棚内温度逐渐降至自然温度,低温处理到春季气温回升(不少于30 d),再将下风口关闭,进行正常管理,有条件的在畦面上施一层腐熟的有机肥,并在土壤冻层完全化冻过后,浇1 次水并加入杀虫剂、杀菌剂,适时抹去花蕾,施肥时以高钾肥为主,待上部叶片基本枯萎后将种球挖起,消毒后包装放入冷库。冷库低温处理5 个月,在12 月至翌年1 月种植。

春节以后采收切花的,在自然界中无法进行低温处理,养球一段时间后将种球挖起,消毒包装放入冷库,在冷库中打破休眠,品种不同,处理温度也不同。一般在3~4 ℃,处理8~10 周。二代种球一般在每年的10-11 月种植。

百合生产过程中,及时拔除患有病毒病的植株并集中销毁,注重防虫网的应用,减少粉虱、蚜虫对病毒病的传播。

8 越夏栽培关键技术

夏季高温,种球养分消耗较大,会出现消蕾现象,百合长势弱,建议使用种球直径在16 cm 或18 cm 以上的大规格种球。主要选择种植OT 系列百合种球,如罗宾娜、普拉芬多。一定要进行催芽处理。为降低土层温度,利于百合根系的生长,在熏棚消毒处理后可大水漫灌1 次,也可在种植前14 d 用保温被或双层75%遮阳网进行遮阳处理。种植百合后覆盖2 层75%遮阳网进行遮阳,夜间打开遮阳网。有条件的在日光温室内安装水帘等降温设备,也可在后墙上开窗,加强通风降温。

猜你喜欢

种球遮阳网熏蒸
关于粮食熏蒸安全距离问题
忽地笑种球分级及开花特性研究
东方百合罗宾娜标准化种植技术研究
宋六陵的月光
遮阳网
硫酰氟熏蒸风险评估与应用(上)
——硫酰氟熏蒸应用技术
熏艾草
花开了吗
不同遮阳率遮阳网覆盖对大棚上海青产量及品质的影响①
夏季番茄育苗宜选择遮光率20%的白色遮阳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