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德的电波 会飞的课堂
——例谈教育广播节目中的德育渗透
2021-12-28河北广播电视台王欣新
河北广播电视台 王欣新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立德树人乃教育的使命,这一使命不只由学校担当,家庭和社会也要负起职责,守好德育阵地。要使德育内容入脑入心,教育者需要不断提高德育的吸引力,创新德育形式,丰富德育载体,探索符合学生年龄和身心特点的最适合的德育方法,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喜闻乐学。
在促进儿童身心发展和为青少年构建五彩教育课堂的努力中,教育类广播节目被赋予新的使命和责任,也越见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如何构建绿色和谐的视听新生态,更好地服务新时代中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笔者试以《带着课本去旅行》为例加以浅析。
《带着课本去旅行》是河北广播电视台2020年推出的一档教育类节目,每天邀请优秀教师和学生参与其中,让学生感受经典名篇背后丰富多彩又鲜为人知的另一面,于潜移默化中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三观”,提升个人素养。
融教育、趣味于故事中,让德育入耳入心。
说教式的德育没有几个人会喜欢,尤其是儿童、青少年,而如果听一段故事,他们的反应会截然不同。广播类节目,要擅于发挥故事育德的优势。教育类少儿广播节目制作方可从历史故事、神话传说、经典名著、成语典故等资源库中选择素材,改编成精彩的故事,以悦耳、有感情的声音讲述出来,激发学生的无限想象,丰富他们的精神世界。
如《带着课本去旅行》这一节目开设了“开心语文课”版块,精心安排了以下几个角色:一位爱学习爱“秀”的语文课代表,一位纠结、较真儿,关心孩子学习的妈妈,一位“开心分享人”——教育教学经验丰富的教师,共同走进直播间。在主持人串联下,他们围绕经典名篇佳作,快乐畅聊课文背后的人文故事,突出大语文的趣味性和故事性。让听众在增长知识的同时,品德得到滋养,情操受到陶冶。
让学生发“声”,有效参与,达成自我教育。
随着新媒体的不断发展,教育类广播节目也一改“传统”,它不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声筒,而是逐渐成为一个交流的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学生、家长、教育专家围绕着学习、生活、生命等问题展开互动,搭建起家、校、社会合作的另一座桥梁。
《带着课本去旅行》这一节目,邀请省内学校的教师及学生走进直播间,徜徉在语文、科学、历史各类知识的海洋,让学生获得沉浸式体验,感受文化的力量。其中一个版块是“我心目中的名著”,每期由若干学生围绕当下播出的名著,说说自己心目中最喜欢的名著人物形象、他身上有哪些吸引自己的优秀品质等。在讨论与互动中,学生大胆发声、畅快发声,在有效参与中实现了自我教育。
进入新时代,发出中国声音、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每一个教育参与者义不容辞的责任。教育类广播有着独特的优势,它用学生喜闻乐见的形式讲述故事、分享体验、启迪心灵、激发梦想。如何充分释放教育类广播节目的魅力,打造会“飞”的德育课堂,教育人、广播人还需继续探索,开拓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