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自我革命:中国共产党永葆生命力的制胜法宝
2021-12-28李海青
李海青, 张 婧
(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北京 100091)
自中国共产党诞生起,党的自我革命实践就已然开始,从未停息。我们党把自身作为革命对象,以自觉的自我革命意识和坚定的自我革命意志,刀刃向内解决自身问题,革除病症进行自我修复,不断实现自我扬弃和自我超越,这正是我们党永葆生命力的制胜法宝。
一、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依据
我们党之所以始终把自我革命作为不断推动自身变革的重要动力,源自历史使命的强烈感召、自身发展的动力要求以及回应时代的客观需要。
(一)党的自我革命是完成党的历史使命的必然要求
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自成立就“以实现自身民族、国家的解放或发展为自觉使命,以推进世界大同、实现共产主义为最终使命”[1]。从历史使命的特殊性来看,马克思主义所指明的前进方向具有长远性且极富挑战,最终目标具有必然性也极其远大,历史任务具有艰巨性而困难重重,必须经历一个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打破旧世界、建立新秩序,塑造“新人”并致力于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而要实现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一系列深刻社会变革,非靠一个强大有力的政党推动和领导所不能完成。如此特殊而重大的历史使命对政党的性质、地位和组织力量必然有其不同寻常的内在要求。
其一,党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具有批判性和革命性的重要特质。我们党要想克服艰难险阻、完成社会革命,必须要拥有自我革命的能力。这一能力不仅要求我们党要有进行自我革命的自觉意识和彻底的自我批判、自我革命精神,而且要能够做到时刻自我检视、自我反思、自我批评,面对失误时自我纠正、于新境况中自我更新,从而实现自我超越、自我发展。
其二,党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作为一个坚强有力的领导者来引领和带动人民,要能够进行自我革命。我们党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政治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这就为我们党实现自我革命提供了天然的前提条件。这是因为,我们党没有任何的一己私利。只有不谋取私利,才能真正把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我们党进行自我检视、自我纠正的出发点,才能直面自身缺点与错误,做到“为人民的利益坚持好的,为人民的利益改正错的”[2]。可以说,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正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原点所在。就此而言,我们党能否进行自我革命,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未来与希望,是能否领导人民最终实现远大理想的关键所在。
其三,党的历史使命必然要求中国共产党拥有强大的组织力量,必须进行自我革命。只有不断地进行自我革命,纯洁净化组织肌体,保证严格的纪律性和高度的组织性,才能形成高度集中统一的组织,为完成历史使命奠定坚实的组织基础。这是因为,只有我们党自身坚强有力,才能真正引导和带领好人民群众共同参与到社会变革的历史进程中。一方面,我们党在自我革命中确立并保持了党的领导地位。我们党之所以能够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最高领导力量,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在于以驰而不息的自我革命淬炼并保持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确保我们党始终成为时代先锋、民族脊梁、人民的主心骨。我们党把人民群众作为评价尺度来检视自身,克服不足、改正错误,赢得了人民群众的信任和拥护,在人民群众心中树立起领导者和执政党的威信与形象;以持之以恒的自我革命塑造自身、统一了全党思想,纯洁了党的队伍,逐步建构起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党的领导体系,成为一个朝气蓬勃、坚强有力、值得永远托付的政党,为我们党始终成为党和国家事业的领导者奠定坚实基础。另一方面,我们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了党的正确、有力领导。百年来,我们党无不是以自我革命的思想自觉和行动自觉对全党进行净化、完善、革新和提高,在问题、错误或挫折面前无不是勇于自我批评、自我纠正、自我拯救,纠正偏离和背离正确方向的思想与行为,从而保证了党的领导的正确性和有效性。
(二)党的自我革命是实现党的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
从党的建设发展来看,党的自我革命是我们党进行自省、自强的内在驱动过程,是实现自身成长、完善并充分发挥自身潜能和作用的过程,因而需要贯穿党的建设始终。因此,党的自我革命推进到何种深度和广度,直接影响着党的建设成效和党的发展状况。
其一,党内深层次问题要通过自我革命来破解。在党的发展中,涉及思想层面、作风层面乃至制度层面的深层次问题会不可避免地产生并显现出来,而且往往都是“硬骨头”,新旧问题相互交织,是非问题掺杂其中,甚至会对党的成长发展造成严重阻碍,这就需要不断通过自我革命逐一突破和解决。反之,如果自我革命的力度不够到位,就极其容易错过解决这些深层次问题的最佳时机而导致无法从根本上予以解决。
其二,党的先进性纯洁性要通过自我革命来保持。农民、小资产阶级出身的党员占绝大多数而无产阶级只占少数的情况,是我们党从成立之初到此后很长一段时间党员构成的一个显著特点,直至今天发展成为拥有9 500余万名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影响党的先进性纯洁性的因素。加之外部环境和条件的综合作用,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面临着极大挑战。毛泽东曾经形象地把党员的思想和党的工作比作房子和脸面,不扫不洗就会沾满灰尘,因而要经常打扫和洗涤[3]。这就要求,我们党要高度重视自身的“除尘清洁”,通过全面检视在思想、政治、组织和作风等方面的不良现象,及时清除有损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的因素,确保始终走在时代前列。
其三,党的建设整体质量水平要通过自我革命来提升。以高标准设定发展目标、以严要求推进自身建设是我们党在管党治党中一以贯之的做法,其关键目的在于把我们党的整体质量提升上去。这是因为,党的建设整体质量水平不仅关系着我们党能否平稳顺利的发展壮大,而且集中体现于党的领导和执政的各个方面,关系着我们党能否葆有领导地位并实现长期执政。而要实现这一自身发展目标,就必须持续而深入地进行思想政治上的自我提高、组织制度上的自我完善、作风纪律上的自我净化,等等。
尿白蛋白/尿肌酐与α1微球蛋白及C反应蛋白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 何云英 朱敏 蒋玲霞 等(1)117
(三)党的自我革命是应对现实问题与挑战的客观需要
在百年的风雨兼程中,我们党历经了中国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下对救国救民道路的探求、内外受敌的革命战争环境中对新民主主义革命道路的开创,中国人民当家作主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道路的探索,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背景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辟,以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新征程。党的每一次自我革命,都是在时代感召中迈出的坚定步伐,回应的是时代之问,应对的是现实挑战。
当前,全球治理体系正面临深刻变革,诸多全球性难题日益突出,各种不确定因素和风险挑战逐步增多;国际体系和国际制度调整持续深入,国际形势正在发生前所未有的大变局,外部环境更加复杂多变,如何积极应对挑战并把握好发展战略机遇期加快发展,是时代交予我们党的棘手问题。从国情来看,我国正处于“两个一百年”的历史交汇期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关键节点,如何突破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所面临的诸多瓶颈,是国家发展对我们党提出的难题;就党情而言,“四大考验”和“四种危险”随着新时代到来而更加凸显,具有长期性和尖锐性,如何答好“窑洞之问”,跳出历史周期率是我们党自身必须予以解决的重要课题。鉴于世情国情党情的新变化,我们党亟待以大无畏的自我革命气魄,进一步解放思想、攻坚克难,清除体制机制障碍、整合社会资源、平衡利益关系等,持续将改革推向深入,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和行动解决影响党长期执政地位的突出问题,清除重大政治隐患及动摇党执政根基的因素,增强全党的防腐拒变能力和抵御风险能力,进一步巩固党的执政基础。
二、党的自我革命百年历史演进
党的自我革命一直贯穿于党的建设始终,具有极强的实践指向性,可以说,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我们党在自我革命中实现自我超越和发展的奋斗史。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运用自我革命这一强大武器,以树立和纯洁全党无产阶级思想为主线,向非马克思主义的思想开战,涤荡了党内的错误思想倾向,推动了全党的思想统一。党的一大纲领明确提出,必须“同黄色知识分子阶层及其他类似党派”彻底断绝一切联系[4],党的二大再次对党的政治站位进行明确,要求全党加入第三国际,排除第二国际的思想影响,必须定期洗刷自己的组织[4],旗帜鲜明地表达了保持无产阶级思想纯洁性的要求。革命初期,我们党就敏锐洞察到党内出现的各种非无产阶级思想对于革命的严重危害,及时查找问题根源并提出解决方案,有效克服了各种错误思想,加强了党内的团结统一。随着革命形势的发展与革命队伍的壮大,针对党内开始出现的右倾机会主义、“左”倾冒险主义等问题,我们党适时总结,通过发出文件、通知或召开会议等予以纠偏。自1927 年大革命失败以后,我们党以思想为突破口,开始了对自身的全面检视。我们党在1929年古田会议上对党内存在的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想的表现和原因进行了深刻剖析,指明了解决办法,并确立了“着重从思想上建设党”的基本原则;在1935年遵义会议上同“左”倾冒险主义、教条主义等错误思想进行了坚决斗争,在生死存亡之际做到了自我纠正、自我挽救,保证了革命路线的正确方向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最终胜利。为进一步加强全党思想的改造和建设,从1939年开始纠正土地革命后期我们党内“左”倾教条主义政治路线错误,于1942—1945 年开展了整风运动,通过思想检查、思想检讨等提升了全党的思想认识水平,增强了全党战斗力。与此同时,我们党注重总结经验,于1945年形成《关于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成为诊治我们党思想疾病的一剂良药[5]。党的七大继续采取纠“左”反右的措施。1947—1948 年,我们党开展了“三查三整”为主要内容的整党运动,为克服党内存在的成分不纯、思想不纯和作风不纯问题发挥重要作用[6]。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对全党提出了“两个务必”的要求,并着力整顿干部作风问题、纠正群众工作中的错误。
党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自我革命的主线,主要是围绕把我们党从领导全国革命的党转变为领导全国建设的党。在这一时期,我们党重点对党的思想、作风和组织等方面进行锻炼和提高,进一步纯洁了党的思想作风、组织作风,为建设一个先进的执政党打下坚实基础。在党的思想建设方面,我们党“坚持以思想革命实现政治革命的思路”[7],在强化马列主义教育、提升全党思想觉悟和理论水平方面狠下功夫,坚决抵制和克服封建残余思想、落后思想、修正主义思想等各种不良思想对全党的侵蚀。在党的作风建设方面,1950年,全党全军开展整风运动,以纯洁党和军队的作风建设。在党的组织建设方面,重点整顿党的基层组织,清除“混入党内的各种坏分子和丧失了党员条件的蜕化变质分子”,对不够党员条件者采取自愿或劝告退党[8],提出了共产党员标准的八项条件。1951—1954年,我们党开展整党运动,并把“三反”运动与之相结合,号召党员干部要“彻底揭发官僚主义的错误”[9]。这些做法都充分展现了我们党自我革命的勇气和魄力,毫不手软地剜掉自身毒瘤,清除肌体腐肉,有力推动了党的思想、组织和作风的纯洁性建设。
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党的自我革命的深度和广度持续拓展,不仅更加强调建设和规范党的制度,而且围绕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路线深入强化思想政治教育,把党的思想建设与政治、作风、组织、纪律和制度建设统一起来。我们党首先对“文化大革命”期间产生的教条主义和帮派作风进行大刀阔斧的整改,系统纠正“左”的错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上重新树立正确的思想路线,在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上作出《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实现了党的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并提出了党的制度建设这一重要命题。1983 年,我们党以“绝不能走过场”的坚决态度开始了对党的全面整顿,提出“统一思想,整顿作风,加强纪律,纯洁组织”[10]的要求。党的十四大以后,为解决新时期党内思想矛盾,更好地增强和保持党的先进性,我们党通过开展“三讲”教育和“三个代表”学习教育以加强党性党风的纯洁净化。
三、党的自我革命的主要特点
总体而言,党的自我革命从内容到形式经历了一个逐步完善和丰富的过程。我们党持续强化自我革命的力度,全面推进自我革命的广度和深度,具有鲜明的主体特征和时代特色。
(一)自我革命凸显强烈的历史主体意识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改革和建设的最高领导力量,这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从党民关系来看,我们党基于对历史规律的切实把握、对自身使命的自觉认知,着眼于民族的解放和国家的独立、世界的大同及共产主义的实现,主动承担历史使命,担当领导责任,彰显出历史主体意识和责任担当情怀。正是在引领人民群众逐步推进历史使命的实现过程中,人民群众选择了中国共产党并“坚定地跟党走”,确认了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各项事业的核心领导地位。我们党对自我革命的高度强调凸显了一个政党所具有的强烈历史主体意识。这是因为,作为一个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我们党对自身的历史使命有着高度自觉。一个政党越是具有深切的历史主体意识,越是进一步突出自身的领导地位,越是进一步强化自身的使命担当,就越是高度强调自我革命并通过自我革命来加强自身建设。我们党在新时代提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必然会进一步加强自身建设。就此而言,强调党的自我革命成为进一步强化党的历史主体意识的必然选择。我们党正是坚持自我革命,才能始终保持中国工人阶级、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本色。
(二)自我革命坚持内容与形式的有机结合
就自我革命的内容而言,主要呈现两个方面的突出特点:一方面,由点到面,即从侧重党的建设某个领域到涉及党的建设方方面面;另一方面,点面结合,在对党的各方面建设常抓不懈的情况下,又会在某一阶段集中解决当下影响党的发展的最突出问题。党的自我革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侧重于思想政治领域,主要目的在于清除党内的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同非马克思主义思想、同“左”、右两方面的错误思想及落后思想展开坚决斗争,在全党树立起马克思主义世界观,确立党在革命中的政治领导地位。我们党成立之初就注重党员思想改造,随后又强调党的思想建设和组织建设相统一。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我们党围绕执政身份转变这一主要任务,将自我革命逐渐延伸至作风建设和组织建设领域。改革开放新时期,自我革命的一个突出特点是开启了党的制度建设,致力于解决体制机制问题。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扩大和新形势的变化,新时代以来,我们党全面推进政治、思想、组织、作风、纪律、制度建设及反腐败斗争,把自我革命深入到党的建设各个领域。
就自我革命的载体和形式而言,由相对单一到更加系统化、更具丰富性、更趋常态化和制度化。百年来,我们党常以具体会议或发布决议、报告为载体开展自我革命。这一载体在党成立初期成为最为主要的载体,比较典型的是党在古田会议、遵义会议、党的六届六中全会上对自身的检视和总结。我们党对党内一段时间内存在的亟待解决问题进行深刻剖析、查找根源,集中在会议或决议报告中予以指出和解决。此外,我们党曾以运动模式为主要形式进行自我革命,我们党历史上的历次整党整风运动就是一个典型表现。该形式具有集中教育的特色,往往会历时数月或数年,涉及范围更为广泛,具有一定的规模,并与第一种形式相结合以达到更加深入的自我革命效果。以主题教育模式为主要形式的自我革命从党的十五大以后产生并逐步走向常态化,并形成了集中性教育和经常性教育相结合的模式。从运动模式到主题教育模式的转向标志着我们党自我革命形式向常态化、规范化的重要转变。总体来看,这些载体或形式的演变极富时代特色,契合了当时的客观情况和现实需要,从而成为我们党在不同时期、不同形势下进行自我革命的最有力抓手。
(三)党的自我革命实现理论创新与实践创新的统一
百年来,党的自我革命的力度呈现逐步加大的趋势,在管党治党理论的建构方面持续完善,党的建设发展到什么阶段,理论创新就跟进到什么阶段,治党理论的创新发展,又为全面从严治党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相继出台和党内法规体系的不断完善,促进了党的自我革命的持续强化。从速度上来看,我们党的管党治党理论创新性发展逐步加快,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了诸多新理念新经验。与之相应,管党治党实践更新的步伐也随之加快。我们党从管党模式走向治党模式,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要求相适应,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更加强调党的治理。从广度和深度上来看,我们党针对十八大以前党内出现的各种问题,并结合新时代对管党治党提出的新要求及新任务,对自身建设的各个领域、各个环节逐步展开全方位、无死角的自我革命,意在刮骨疗毒式的“治”。着力把我们党锻造得更加坚强有力,以应对来自党内外的严峻风险挑战。
四、推进党的自我革命的重要路径
我们党既是自我革命的主体,又是自我革命的对象。百年来,党的自我革命已经深入党的建设的方方面面,并形成了行之有效的方法论。
(一)以目标导向引领自我革命的正确方向
百年来,以把党锻造成为富有战斗力、葆有先进性纯洁性的走在时代前列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为目标,我们党以彻底的自我革命精神对自身进行磨砺和锤炼。
进入新时代,我们党提出“把政治建设摆在首位,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的自我革命目标导向,表明了我们党作为马克思主义使命型政党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的精神和特质。我们党之所以把党的政治建设作为党的根本性建设,是因为一旦马克思主义政党丧失了政治上的先进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就无从谈起。这就要求我们党要始终在政治上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时刻检视自身,以确保政治立场坚定、政治方向正确、政治基础牢固、政治生态良好、政治品质纯洁……使我们党永葆马克思主义政党的鲜明政治品格。一方面,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在政治上站得稳、靠得住,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另一方面,要结合实际党情,采取统一而有区别的治党策略。从普通党员到领导干部再到高级领导干部,对党性修养、政治品性、政治责任等采取统一要求和具体要求相结合的方式,从而切实提高党的政治建设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二)以先进理论为自我革命提供思想指引
党的自我革命需要先进思想理论的指导和引领。坚持创新发展党的思想理论并运用最新成果武装全党,充分发挥思想的先导作用,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一个重要方面。党的思想理论的革故鼎新,不仅要求在思想理论的构建上要固本培元、时时更新,而且要求在思想理论的武装上内化于心、常学常新。百年来,我们党立足于时代要求,把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真理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进行创造性的结合,以思想理论的推陈出新来回答关乎党和国家命运的重大理论问题与实践问题。这些思想理论一脉相承,于守正中创新,在继承中发展。我们党在保持思想理论与时俱进的同时,坚持运用理论创新成果来武装全体党员,开展学习教育,引导全党学深悟透,不断提高全党的思想理论水平,并以最新的思想理论来指导社会实践。可以说,党的思想理论每前进一步,都是党的指导思想的自我更新、自我完善,是思想领域的深刻自我革命。正是在与时俱进的思想理论指导下,我们党得以保持思想上的先进性和活跃性,持续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提供思想指引和理论保证。
(三)以问题导向激发自我革命的内在动力
党的自我革命之所以能够取得显著成效,一个关键原因就在于我们党坚持把问题导向作为激发动力的重要手段。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从自身存在的问题出发,以鲜明的问题意识和问题导向进行自我革命,并形成了擅于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及解决问题的良好作风,积累了解决党内矛盾问题的宝贵经验。这一方法的突出特点在于真找问题、找真问题,“对症下药”。其一,要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要认真查摆问题,敢于正视自身存在的不足,做到主观符合客观,清醒地认识党内有哪些问题是尚未得到根本解决的突出问题,哪些问题是苗头性或倾向性问题,哪些是老问题,哪些是新问题等;正确地区分党内存在的不同性质的问题,哪些是原则性问题,哪些是一般性问题等,有针对性地予以解决。其二,要找准人民群众反映最突出的问题。要坚持以人民为评价尺度,把人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作为问题是否解决到位的重要衡量标准。“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我们就要坚决防范和纠正什么”[13],积极回应广大人民群众的期盼。其三,要把握时代交予的重大而紧迫的问题。注重聆听时代的声音和呼唤,加强对重大问题的系统性分析和研究,找准问题症结,作出正确的解决思路。
(四)以批评和自我批评作为进行自我革命的有力抓手
坚持批评与自我批评是我们党进行自我革命的又一个有效方式与有力武器,亦是我们党能够不断推进自我革命的重要方法。用好该方法的关键在于“求实”,即不仅要真刀真枪地指向自己,查实不足,深刻剖析,绝不摆花架子、走过场,而且要做到对自身的彻底批判,置之死地而后生,把改正问题落实到位。其一,党员自身要坚持进行自我批评。要真正做到自我革命,绝不能讳疾忌医,更不能骄傲自满,要时刻反思、反省自身,敢于自我批评、擅于自我批评,要做到见人见事见思想。进行有效的自我批评是自我改正的重要前提和基础。全体党员只有时时进行自我批评,方能常怀忧患意识,保持高昂的革命斗志和进取精神,不断砥砺前进。其二,党员之间要坚持开展相互批评。党员之间的批评包括党员和党员、上级和下级之间的相互批评,这就要求,一方面要忌视而不见,不充当老好人,及时指出他人缺点或错误并帮助其改进、改正;另一方面要有容人之量,面对他人的尖锐批评,要能够坦然面对、虚心听取,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三,党员要自觉接受群众和党外的批评。有来自群众和党外的声音和批评,表明了其对党的信任与关心。因此,绝不能关起门来搞自我革命,还要擅于倾听这些批评意见,正视自身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五)以法规制度确保自我革命落实到位
百年来,我们党在不遗余力地推动社会变革、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过程中,通过社会变革的成效来反观自身的领导是否有力、方法是否正确、举措是否有效等,随时勘误纠错,为进一步自我革命积累着教训启示和宝贵经验。也正是在此过程中,我们党不断总结、提炼成功经验,以党内法规制度予以固化和巩固自我革命的成效。制度问题更带有根本性、全局性、长期性和稳定性。一系列党内法规制度的制定和颁布,不仅为党的自我革命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而且使党的自我革命形成了长效机制,从而保证党的自我革命在更加规范、更加良性的环境中继续推进。
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必须依靠系统有效的制度建设尤其是党内法规建设来推进自身发展。我们党要着力完善党内法规制度体系,深入推进党内法规制度建设实践,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依规治党的任务要求,引导全体党员干部自觉学习、深化理解、自觉遵守并严格执行党内法规,在积极营造遵纪守规良好氛围的同时,将党的自我革命、全面从严治党引向深入。
五、结 论
百年来的实践证明,党的自我革命不仅事关党的生机活力和前途命运,是我们党从大党走向强党的有效途径和重要保证,而且关乎国家、民族和人民的未来与希望,是能否领导人民最终实现远大理想的关键所在。唯有坚持和弘扬党的自我革命精神,传承和发扬党的自我革命传统,以时不我待的紧迫感和永不懈怠的坚定性深入推进党的自我革命,才能让百年大党持续焕发生机与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