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复习中要关注历史的“另一面”
2021-12-28河北
河北
高考二轮复习应做到要深入,为高三学生的高考备考打下坚实基础。所谓深入,一是知识体系要深化,对初高中所学知识点进行深入、系统的梳理;二是对知识的理解要深化,坚持辩证地看问题,对历史概念的内涵与外延、历史事件的利与弊、历史人物的功与过都形成深入的认识。在日常教学中,部分教师对历史问题的分析过于简单、片面,使很多学生对历史知识的认识过于肤浅、一知半解,加之学生基础知识不扎实、思维训练不到位、生活经验缺乏等原因,其对历史知识的学习往往较为机械化、程式化,对历史知识的认知绝对化、片面化,难以适应高考的知识和能力要求。
一、一道高考题的“失”与“得”
通过研究近几年的高考题可以发现,高考不局限于教材和传统观念,而是增加了大量的史学研究新成果,不仅关注知识的一面,更侧重考查其“另一面”。
例1.(2020·全国卷Ⅰ·32)雅典城邦通过抽签产生的公民陪审团规模很大,代表不同的公民阶层,负责解释法律、认定事实、审理案件等。而在罗马,通常由专业法官和法学家进行司法解释。由此可见,在雅典城邦的司法实践中(C )
A.职业法官拥有审判权
B.负责司法解释的主体与罗马相同
C.公民直接行使司法权
D.公民陪审团维护所有人的法律权益
本题难度不大,通过材料和所学知识,很容易得出答案。但是,由于教材内容设置的局限,很多学生和教师仅仅孤立地学习雅典的民主制度和罗马的法制,往往忽视了雅典民主制度存在的基础也是法制。所以,很多教师在教学中缺乏对这两节课知识的融合,学生只知雅典的民主制度而不知其法制,只知罗马人的法律而不知其政治制度,缺少对罗马与雅典政治制度的深入分析和认知。
纵观近几年全国卷高考题,古希腊和古罗马是必考点。对教材内容进行对比分析时,教师应引导学生看到民主与法制的关系。与罗马法相比,雅典民主制的局限性暴露无遗——私法残缺、行政和司法没有完全分离、忽视和压制个人自由等。雅典民主制度逐渐走向没落,罗马也从共和国走向帝国,这是时代的选择。教师应引导学生从“另一面”看专制与民主的关系:民主并非十全十美,专制也不是一无是处。
高考引导教学并指导教学,在日常教学中,教师只关注历史的一面而忽视其“另一面”的情况较为常见,笔者通过两个具体事例进行说明。
二、三省六部制度的“利”与“弊”
制度和规则使人类把自己与自然界区分开,这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重要标志,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也是各项制度不断发展完善的过程。任何制度都不是完美无缺的,必须要在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
三省六部制相对于三公九卿制是一个巨大的历史进步,它的形成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自西汉萌发,至隋文帝时正式确立,从唐朝开始,三省分工明确、彼此制约。现行教材对三省六部制的评价基本持肯定态度,学生往往认为三省六部制是完美的,但其弊端在教材中是以隐性知识体现的,即政事堂的设立。政事堂是为弥补三省制的弊端而设立的,三省之间分工明确、相互牵制,但相伴而生的就是遇事推诿、行政效率低下。中书省与门下省长官既是合作关系,也是竞争关系,正如魏向东在《也谈唐政事堂的创设时间》中所说:“由于三省分工不同,见解、观点也难免各有异,相互间‘日有争论,纷纭不绝’,各项政令不能及时下达,以致贻误时机。为此,乃创设政事堂宰相集议制度,以救其弊。”
所以说,正是由于三省六部制的弊端而设立了政事堂,三省长官在政事堂共同议政,共同负责,如钱穆所说:“最高议事机关称政事堂,一切政府法令,需用皇帝诏书名义颁布者,事先由政事堂开会决议,送进皇宫画一敕字,然后由政事堂盖印中书门下之章发下。”后来,皇帝不断增加政事堂的人员,授予一些比较信任的官员以“同中书门下平章政事”“参知政事”等名义,使其参与政事商讨决策,这就进一步分散了相权,加强了皇权。
在必修一中,还有很多需要注意其“另一面”的知识点,如九品中正制在曹魏时期起到了选拔人才和巩固统治的积极作用;民主制度并不是完美的,其弊端也很明显等。
在日常复习中,教师应引导学生坚持以唯物史观指导历史学习和问题分析。唯物史观在历史学科核心素养中居于首要地位,是“根本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更是指导历史教学和学习的基本方法。在日常的历史教学和学习中,只有运用唯物史观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才能对历史形成全面、客观的认识。因此,教师要引领学生坚持以辩证、唯物的方式和方法分析、评价历史事物:不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不只知道它的现在,也要知道它的以后;不只想到书本上的,也要想到书本外的;不只了解一个人对它的评价,也要了解其他人对它的评价,只有这样才会更接近真实的历史。
三、小农经济的“小”与“大”
春秋战国时期,随着铁制农具、牛耕的使用及土地私有制的形成,家庭逐渐成为生产生活的基本组织单位,小农经济便由此形成。教师在讲解古代中国小农经济的特点时,往往先讲到小农经济的规模小及其脆弱性等基本特征,但这个“小”具体是什么样子呢?与现在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下的普通农民有何异同呢?这些问题绝大部分学生难以回答,一是因为很多学生没有农村生活和农业生产的经验;二是因为很多学生想当然地认为古代的小农家庭与现在中国的农村家庭并无差异。
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之所以“小”,原因有三:一是以家庭为基本经营单位,规模相对较小;二是古代耕作技术落后,应对灾害能力差,遇到天灾人祸极易破产;三是与地主经营规模相比,其土地数量、人口规模都要小得多。但是,古代小农经济与当前中国农村家庭农业相比又有其“大”:
第一,与现在基本的“一家三口”或“一家四口”的家庭相比,古代家庭人口规模要大很多。古代政府鼓励生育,提倡早婚早育、多子多福,所以,古代普通家庭一般的人口规模会维持在七八口人,几乎是现在的两倍,如果是大户人家,人口则会更多。
第二,与当前中国农村人均一亩左右的耕地规模相比,古代小农占有的土地规模要大得多。古代农业生产技术落后,粮食产量非常低,以北方小麦为例,亩产基本是100~200 斤。宁可对史料数据进行分析和估算后得出的结论是:汉代粮食单产是每市亩140 斤左右,汉代农业生产率约为每个劳动力年产量(以粟计)2 000 斤左右,一家约在4 000 斤左右。古代中国农业生产技术基本没有大的变革,粮食产量在高产作物引入之前也没有大的提高。所以,平均一个壮年劳动力如果没有百亩规模的土地用于耕种,根本无法承担政府赋税和家庭成员的基本生存。为更好地解释这一问题,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呈现以下两段史料:
材料一《汉书·食货志》记载了战国时期李悝的一段话:“今一夫挟五口,治田百亩,岁收亩一石半,为粟百五十石,除十一之税十五石,余百三十五石。”
材料二《新唐书·食货志》记载唐高祖武德七年(公元624 年)颁布了新的均田令:“凡民始生为黄,四岁为小,十六为中,二十一为丁,六十为老。受田之制,丁及男年十八以上者,人一顷,其八十亩为口分,二十亩为永业;老及笃疾、废疾者,人四十亩,寡妻妾三十亩,当户者(户主)增二十亩,皆以二十亩为永业,其余为口分。”
通过两段材料,学生会对唐朝前后小农经济的土地规模、粮食产量形成较为直观的认识。当然,教师也需要向学生说明:古代中国人均土地占有数量是一个变数,会因耕地规模、人口数量不断变化,明清时期人口迅速膨胀,而耕地增长有限,人地矛盾日益尖锐。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合理想象:清朝康乾时期人口最多达到三亿多人,唐初人口是五千万人左右,在耕地增长有限的情况下,清朝人均耕地至少是二十亩左右。近几年高考常有对小农经济的考查,如2017 年全国卷Ⅲ第26 题的“唐代后期敦煌某地土地占有情况统计表”中显示,20~130 亩的户数占比为74.1%;2019 年全国卷Ⅲ第27 题,在乾隆时期,苏州甚至出现“土著安业者田不满百亩”的现象。
在二轮复习中,在坚持唯物史观指导的基础上,必须要树立证据意识和实证精神。史料实证是“诸素养得以达成的必要途径”,史料是通向历史认识的桥梁,也应该成为历史教学与历史学习的基础。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将史料教学落到实处,给学生提供更多的史料以使其触摸历史的细节。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素养,让其习得理解和解释历史的关键能力和方法,具备历史学科特有的思维品质,适应新高考的需要。
综上所述,通过对高考命题趋向、特点和事例的分析,笔者认识到全面认识历史知识的重要性,这要求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应努力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与思维习惯。只要教师给予学生学习思维中的“水”足够多,学生的备考能力便可“水”到渠成。基于唯物史观和史料实证,教师应培养学生严密的逻辑思维能力,让学生养成“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思维习惯。得出的结论必须要有扎实的知识基础、正确的理论指导、严密的逻辑支撑和真实史料的印证,避免“失之毫厘,谬以千里”的情况。当然,合理的想象也是建立在扎实知识和严密逻辑推理的基础之上的,这样才能合理分析、理解历史知识,让历史更贴近学生生活,更形象、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