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操纵论视角下张掖旅游外宣纪录片字幕翻译研究

2021-12-28段永华

林区教学 2021年2期
关键词:诗学甘肃译者

段永华

(兰州财经大学陇桥学院 外语系,甘肃 榆中 730101)

引言

文化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是人类历史发展研究中永恒的主题。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文化自信,强调坚定文化自信是事关国运兴衰,事关民族精神独立性的大问题。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人类社会的每一次进步、人类文明的每一次升华都给文化带来了历史性的进步。中国是有着5 000多年历史文明的国家,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优秀的文化传统,独特的文化魅力。因此,把中国文化高质量地传播出去是建立并坚定“文化自信”的重要手段。近年来,随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不断推进,甘肃的旅游热度迎来了新一轮提高。甘肃省是中国丝路文化和长城文化的交汇点,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在新历史、新机遇、新环境的时代背景下,甘肃省应大力发展文化旅游产业,打造“交响丝路,如意甘肃”的旅游文化形象,积极扩大甘肃文化旅游资源的知名度与影响力。从古丝路沿线的七彩丹霞、麦积山到敦煌莫高窟,都是备受海内外游客青睐的“丝路之旅”,已逐渐成为甘肃文旅产业新的增长动力。如何把“甘肃故事”讲好,推动甘肃旅游文化产业的发展,建立并坚定文化自信,是值得深刻思考与探究的问题。

一个地区、一座城市在不断地发展演变,其地域特征、历史文化,都一一雕刻进那里的山川河流中,印刻在那里的一石一柱上,融化进当地人的血液与精神中。纪录片作为一个以展现真实为本质的电影电视艺术形式,是一种很好的外宣手段。它能够客观地为观众呈现风土人情、民俗文化,并且使人们能够在对当地旅游资源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获得更好的游览体验。因此,要在纪录片中讲好故事,做好宣传工作,其字幕的翻译乃是重中之重。虽然近年来外宣资料翻译研究取得了不少成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如当前涉及影视题材的外宣翻译研究较少且研究材料偏向于选取某一部作品,局限于传统的语言“忠实对等”等文本层面的讨论而忽略了文本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1]。本文在操纵论视角下,从意识形态、诗学两个方面,对有关张掖的两部宣传纪录片字幕翻译进行分析探究,以期促进甘肃文旅事业的发展。

一、理论基础

1990年,巴斯奈特(Bassnett)和勒菲弗尔(Lefevere)在他们合著的《翻译,历史与文化》一书中,正式提出“文化转向”(Cultural Turn)的概念。从此,西方翻译史发生了转折性的转变。译者更加重视翻译活动对译入语文化的影响,因为翻译活动是源语文化与译入语文化间的对话,翻译的最终目的是使译文在目的语文化中起到原文在源语文化中同样的功能(Bassnett,S. & A.Lefevere 1990:8)。然而,翻译的文化转向并非一蹴而就,它也经历了一个转变的过程。早在20世纪50年代,英国就掀起了一股文化研究热潮。1957年,霍加特发表的《有文化的用处》(The Uses of Literacy)和1958年威廉斯发表的《文化与社会:1780—1950》(Culture and Society: 1780—1950)以及1963年汤普森出版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The Making of the English Working Class),成为了英国研究文化的开端之作。70年代,以色列学者埃文—佐哈尔(Even-Zohar)提出的多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和图里提出的描述翻译学(Descriptive Translation Studies)被视为西方翻译研究文化转向的萌芽。多系统理论(Polysystem Theory)认为,文学和文化等社会符号系统都是开放的多系统,由一系列相互联系又相互制约的对立关系或对立因素组成[2]。翻译文学作品时,根据不同的文化背景与文化地位,既要考虑体现原作的充分性(adequacy),又要兼顾翻译作品的可接受性(acceptance),但这更多体现的是文化弱势国家向强势国家的靠拢。以图里为代表的描述翻译学派也从文化的角度去进行翻译研究。图里指出:“翻译活动应该具有文化意义。译者身份首先能够发挥社会作用,即实现群体赋予翻译活动、翻译活动的执行者以及产品的功能。”(Gentzler.E.,1993)[3]他的研究为后来的翻译学者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到了80年代初,这股热潮的影响遍布加拿大、澳大利亚、美国等地并蓬勃发展起来。之后,全球掀起一股“文化热”。

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翻泽研究》丛书的总序中指出,翻译是对原作的改写(Rewriting);所有的改写,不论其动机如何,均反映了一定的意识形态(Ideology)和诗学(Poetics),因而操纵(Manipulate)文学在一定的社会以一定的方式发挥功能。改写是一种操纵,是为权力服务的,其积极的方面有助于文学和社会的进步。改写引进新的概念、新的文学样式、新的方法。实际上,翻译史也是文学改革的历史,是一种文化影响另一种文化的历史。但改写也能压制改革,进行歪曲或控制[4]。今天,我们正处于各种操纵方式日益增强的时代,研究通过翻译昭示的文学操纵过程无疑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我们今天所生活的世界[5]。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在操纵论中提出了四个概念:赞助人(Patronage)、意识形态(Ideology)、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诗学(Poetics)。他们认为,翻译过程受到内外因素的影响。外因是可以促成或阻碍翻译“权力”的赞助人(Patronage),个人或团体都可成为赞助人。内因即是专业人士(Professionals),如评论家、教师、翻译家等。赞助人通常更加关注文学的意识形态,而专业人士则更加注重诗学。意识形态是指广义上的意识形态,它是由形式、习俗、观念等组成的支配我们行为的网状结构的东西。诗学也可以从两个层面去理解:在微观层面,它是指由一系列文学手段、文学样式、主题、原型人物、情节和象征等组成的要素;在宏观层面,则是指观念,即在社会系统中,文学起什么作用或应起什么作用。观念对于文学主题的选择十分重要,即所选主题必须符合社会系统,这样的文学作品才会受到重视。在翻译的过程中,译者肯定会受到诗学的“操纵”[6]。所以,巴斯奈特和勒菲弗尔提出“翻译即改写”的基本思想,认为无论出于什么目的,所有的“改写”都是以某一特定的意识形态和诗学形式进行翻译的,且为某一特定的社会团体服务[7]。

二、研究方法

(一)语料来源

本文搜集了国内主要的网站视频资源,如央视网、优酷网、腾讯视频、爱奇艺、搜狐网等,输入关键词“张掖”“纪录片”进行搜索。视频资源种类繁杂,有驴友自制短视频、广告宣传短片、官方记录视频等。其中《航拍中国(第二季)》《西游记张掖寻踪》《天边彩虹》《河西走廊》《远方的家》中都有涉及张掖的内容,前四部纪录片虽然拍摄质量很高,但无英文字幕。因此,本文选择了CCTV-4中《远方的家之长城内外》及《走遍中国——美丽中国湿地行》两部纪录片作为本文研究的语料来源。

(二)使用方法

本文通过对所选语料进行描述性的对比分析,探究操纵论在具体语境文本中的实际应用,以期找到灵活的翻译方法和翻译策略,助力甘肃旅游的对外发展。

三、操纵论在《远方的家》及《走遍中国》中的应用分析

操纵论中有四个因素相互作用并对翻译过程产生影响。他们分别是:赞助者、专业人士、意识形态、诗学。《远方的家》和《走遍中国》作为游记采访类的纪录片,在翻译过程中必然会考虑到这四方面的因素。本文从意识形态的“操纵”和诗学的“操纵”两方面,深入探究其字幕翻译。

(一)意识形态的“操纵”

正如勒菲弗尔所称,翻译活动受到其所服务的政治意识形态的制约。因此,任何一种形式的电视节目都会受到其“赞助者”(政府或其他权力机构)的影响。在本文中,“赞助者”有两个:其一是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2014年,广电总局发文称,要挑选中国优秀的电影电视作品配音,使中国文化走出去,加强国际文化交流。因此,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在一定程度上“操纵”着翻译作品的意识形态。其二则是CCTV-4新闻国际频道这两档节目(《远方的家》和《走遍中国》)的主持人。他们“选择”报道的内容反映了中国文化核心价值观,展示了优秀的中华文化传统,树立了良好的国家形象。因此,他们也可看作是“赞助者”[8]。

例1:《远方的家之长城内外》

Within and beyond the Great Wall of Homeland and Dreamland

字幕组在翻译时,没有把“远方”简单地翻译为“faraway”,“家”也不是“home”,而是把它引申为“homeland”和“dreamland”。一方面,诗意地翻译出“远方”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含义,它会表示人们对于美好事物的一种向往;另一方面,“家”在中文里即可指每个人的小家庭,也可指一种概念的家,是人们的精神家园。在英文中“homeland”“dreamland”这两个词恰到好处地满足了中文的意思,又能让目的语国家的观众理解其含义。从另一个角度来看,这样的翻译也体现了让“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战略方针。

(二)诗学的“操纵”

诗学,它是一种文学手段形式,如语域、主题、原型以及语境等[9]。本文从词汇、语态、修辞手段三方面进行分析。

1.词汇层面

由于中英两种语言存在差异,为了让目的语国家的读者理解明白记录片中的介绍,译者的选词造句至关重要[10]。

例2:《走遍中国——美丽中国湿地行》

Wild China—Travelling in Wetland

译者在翻译“美丽中国”时,没有简单地用“beautiful”来形容,而是选择了“wild”。该词在牛津词典中解释为“living and growing in natural conditions”“full of very strong feeling”,因此,选择“wild”不仅反映了中国的地大物博,同时也反映了中国人对于自己祖国的热爱,对于祖国每一寸土地的热爱。

翻译者采用这种“解释”的方式进行翻译,既让目的语国家的人们能够较为清晰地理解张掖的概况,又能让中国文化在无形之中传播出去,让外国人更加了解中国,了解中国文化。

2.语态

译者在进行翻译时,根据不同的语境会选择不同的语态。通常,人们普遍认为中文多主动语态,英文多被动语态。在《走遍中国——美丽中国湿地行》中,为了迎合英语国家人们的语言习惯,译者有意识地进行了语态的转化。

例3:在这个湖泊周围长满了一人多高的芦苇,甚至一些高大的乔木也生长在岸边。

The lake is surrounded by overgrowing reeds and even high trees growing on the bank.

例4:八一冰川又称小沙龙冰川,位于祁连山中段走廊南山的南坡,是黑河干流河源区最大的冰川,也是黑河流域的重要源头之一。

Bayi Glacier, also called Small Shalong Glacier is situated in the south-facing slope of the Corridor Nanshan in the middle segment of the Qilian Mountains, which is the alrgest glacieer in the riverhead area of the mainstream Heihe River and also one important source of the Heihe River basin.

例3和例4的英文翻译版本中,译者使用“is surrounded by”“is situated in...”被动语态,符合英语国家表达习惯。

3.修辞手段

在这两部记录片中,中文字幕会使用符合汉语习惯的四字短语、排比、引用典故等修辞,这些内容是中华文化所独有的,在遇到这样的语句时,译者会使用解释的方式最大限度地保证中华文化的底蕴,同时又让观众明白并理解其陈述内容。

例5:这些会馆的林立,足以证明一件事情无论是丝绸之路的兴盛还是衰败时期,咱们张掖都是西北金融贸易的一个中心商贾云集之地。

There are also assembly halls standing in great number in Zhangye, which is enough to prove Zhangye was the financial and trading center in northwest China where merchants gathered in crowds during both the prosperity and decline of the Silk Road.

例5中,“商贾云集”这样的四字短语,非常符合汉语的表达习惯,但是让英语国家的人看就会一头雾水。因此,译者就首先解释了古汉语中“贾”字即“商人”的意思,这样目的语国家的人就明白了其中含义。而“云集”则是指很多人聚集在一起,因此“gathered in crowds”可谓传神地描绘了当时张掖跨国贸易的繁荣场景。

从以上例证中我们可以看出,翻译既是语言交流的媒介,又是文化交流的中介。因此,只有在翻译时牢记“文化交流”的翻译目的,采用灵活的翻译方法才能达到钱钟书先生所说的文学翻译的最高标准——“化境”[11]。

结束语

翻译的“文化转向”就是把译入语读者视为中心,在翻译过程中采取灵活多样的翻译策略达到既能传达源语(汉语)信息,又能起到向目的语(英语)国家宣传的目的。不论是《远方的家》节目组还是《走遍中国》节目组,他们都紧密围绕“树立中国文化自信”,把中国优秀文化传出去的大背景,然后利用各种灵活的翻译策略,让目的语国家的人们也能体验到甘肃的美丽、甘肃的文化。在搜集语料过程中发现,虽然有从各个方面展现甘肃旅游资源丰富、风土人情淳朴的优秀作品推出,但正如前文提及,他们没有配备英文字幕。所以为推动甘肃旅游走出去,我们仍需不断摸索前进,作出高质量的翻译文本,这对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让更多的人了解甘肃、来甘肃旅游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战略意义。

猜你喜欢

诗学甘肃译者
背诗学写话
行走甘肃
甘肃卷
大美甘肃,我们来了
论新闻翻译中的译者主体性
甘肃卷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四届扬子江诗学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