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十年来滦州影戏研究述评
2021-12-28张军
张 军
(贵州大学 文学与传媒学院,贵州 贵阳 550025)
拙文《滦州影戏研究综述》[1]曾对1934年至2007年的滦州影戏研究成果进行了梳理和评价,并将其分为初兴期、衰落期、兴盛期三个阶段。拙文发表已经10年,现对2008年以来的滦州影戏研究成果进行爬梳和总结,可为滦州影戏未来的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不当之处,敬请方家批评指正。由于相关研究成果较多,现按专题进行梳理。
一、滦州影戏的本体研究
滦州影戏的本体研究,可以大致按照源流和历史、操纵、唱腔、皮影制作与造型、剧本、民俗、保护与传承等方面进行分析。
滦州影戏的源流和历史方面。骆中姝将黑龙江皮影戏的发展史概括为三个阶段,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2];达妮莎梳理了辽宁皮影戏的源流情况[3];达妮莎、姚远分析了复州皮影戏的源流及其传承谱系[4];闫子飞、朱琳梳理了望奎皮影的历史渊源,并对其独特的造型艺术、“江北派”唱腔做了分析[5];李丹青以流口影、翻书影、清影戏、民国影为序,梳理了东北皮影的发展历史[6]。
滦州影戏的操纵、唱腔、皮影制作与造型等方面。齐东兴对唐山皮影戏的操纵技法进行了详细介绍[7];达妮莎从演班、舞台、影人、乐器、唱词、唱腔等方面分析了复州皮影戏的舞台表演[8];张健对凌源皮影的价值、特色、表演、变化与发展进行了论述[9];李丹青对东北影班的影班规程、舞台装置、操杆表演进行了分析[10];王金龙对唐山皮影戏唱词的特点、韵律以及唱腔的板式进行了简要的分析[11];朴文哲、高峰主要对黑龙江“江北派”皮影戏的唱腔进行了简要分析[12];杜莹将盖州皮影与乐亭皮影的唱腔形态进行了比较分析,认为盖州皮影唱腔是与乐亭皮影唱腔交流的产物,并对其做了本土化的调适[13];姜喆、金海玉指出望奎皮影戏在演唱上注重影调、咬字和情感把握,并分析了“江北派”皮影戏影调的种类和特点[14];齐江通过乐亭影戏唱腔对冀东地区民歌、乐亭大鼓唱腔、冀东其他民间音乐等的吸收和借鉴情况分析,梳理了其音乐地域性特征的形成历史[15];齐江从分析乐亭影戏唱腔结构出发,对板腔体的界定及其与曲牌体的区分进行了反思[16];齐江论述了乐亭影戏音乐与敦煌说唱之间的密切关系[17];曹佩佩以《牛郎织女》为例,对唐山皮影戏的艺术风格进行分析,主要是对其音乐本体进行研究[18];尼力羽对龙江皮影戏的制作工艺及其传承、保护进行了分析[19];王树生分析了唐山皮影造型与色彩的独特性与程式化[20];郑晓慧对唐山皮影影人的脸谱造型、头饰造型、身段造型的形式特征进行了阐释[21];李佳潞分析了唐山皮影影人的造型特点[22];王丽梅分析了唐山皮影影人的面部、头饰、服饰、砌末的造型特征、艺术风格和文化内涵,探讨了皮影造型艺术在现代装饰设计中的应用[23];王磊分析了唐山皮影人物的造型特点,并探讨了皮影艺术在挂历设计中的实践[24];孙杰、李引、冯浩对唐山皮影的制作工序及其造型艺术特色进行了初步分析[25];董国峰介绍了望奎皮影的造型特色与制作工序[26];董国峰、黄志欣结合望奎皮影造型的艺术特色、制作工艺特点及其困境,主要对望奎皮影制作工艺的创新与发展提出了建议[27];张景明对东北民间皮影的制作工艺、制作题材、艺术风格、表演方式以及剧本所蕴含的原始观念进行了全面分析[28]。
滦州影戏的剧本方面。张军在整理《无底洞》剧本的基础上,对其内容与价值进行了分析[29]:分析了《天雨花》从弹词改编为影戏的一些模式和原则,两者从说唱文学到说唱艺术的转变,既便于取资,又各具韵味[30];介绍了滦州影戏剧本《二度梅》对同名小说的改编情况,并将其与关中、潮州同名影戏剧本进行了比较[31];将滦州影戏剧本《白蛇传》与传奇《雷峰塔》以及相关单出进行了比较分析[32];滦州影戏剧本对传统的“十五贯”故事进行发展和创新,使其人物设置与故事情节具有滦州影戏的韵味和特色[33];滦州影戏剧本《玉环扣》对杂剧《西厢记》的沿袭与重构,是西厢故事在民间传播的例证[34];滦州影戏剧本《炎天雪》对传奇《金锁记》的改编情况,并比较了手抄本与石印本之间的异同[35];滦州影戏剧本《红梅阁》对传奇《红梅记》在双线结构、重要情节、谐趣成分等方面的改编,等等[36]。孟庆钰对滦州影戏“走国”题材的剧本个案、情节模式、文化内涵进行了探讨[37]。许珊从历史渊源、书面体制、剧目概况、个案分析、文化内涵等方面入手,将滦州与关中影戏剧本进行了比较研究[38]。毕鹏瑶对滦州影戏剧本征战题材的具体个案、女将形象、社会价值、审美价值进行了分析[39]。谢昕婷在总体观照、个案分析、两者关系及其成因等方面,对滦州影戏剧本与相关小说做了比较研究[40]。谢昕婷将影卷《白蛇传》与相关小说在故事情节、人物形象、思想情感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41]。谢昕婷将滦州影戏剧本《火焰山》与相关小说在情节单元、表达方式、道德教化等方面进行了比较,指出了两者之间的关联[42]。孟雨希对滦州影戏剧本婚恋题材的剧本概况、个案解读、艺术内涵、审美趣味进行了论述[43]。王小荣、孙素梅在对唐山皮影戏经典剧目界定分类、统计整理的基础上,重点对其审美价值进行了阐释[44]。
滦州影戏的民俗方面。李跃忠通过请神仪式、开台仪式、散场、特殊场合的演出等,具体分析了滦州影戏浓厚的宗教仪式功能[45]。齐江对冀东地区青龙县还愿仪式中的影戏展演活动进行了详细的描述和分析[46]。张欣追溯了乐亭皮影戏产生发展历程中与佛教的关系,梳理了乐亭皮影戏本体中所蕴含的佛教因素,分析了乐亭皮影戏发展过程中佛教因素的淡化情况[47];论述了乐亭皮影的产生与佛教的关系、乐亭皮影艺术中的佛教因素以及乐亭皮影发展过程中佛教因素的淡化与民俗性的增强[48]。高晏卿分析了黑龙江皮影戏的民俗功能[49]。由婧涵、徐洁对望奎皮影戏中的崇拜意象进行了论述[50]。徐洁、由婧涵对望奎皮影戏中的婚恋观进行了初步的分析[51]。
滦州影戏的保护与传承方面。张齐南从政府、剧团、传承人、技术层面对唐山皮影的保护提出了建议,从唐山皮影内部、与歌舞的结合、唐剧、工艺皮影产业化等方面对唐山皮影的创新与发展进行了分析[52];韩振国在分析唐山皮影现状的基础上,提出了保护与开发的对策[53];董纾含对唐山皮影戏的起源发展、艺术特征、现状与保护进行了论述[54];张谦认为唐山皮影是一种独特的艺术语言,它是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并对其传承与发展提出了对策[55];刘玉莲在梳理唐山皮影的历史变迁、艺术特色、文化内涵、发展现状的基础上,探讨唐山皮影的现代传承与发展思路[56];高杰、戴碧珠对唐山皮影传承与发展新路径进行了思考[57];陈杰、陈伟科对唐山皮影戏的剧目、表演及其与舞蹈艺术的融合创新进行了论述[58];苏娜结合乐亭影戏的地域性特征,对其保护与传承提出了建议[59];高永荣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中的误区、条件,以冀东昌黎皮影为实例,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进行了思考[60];高永荣对昌黎皮影戏的传承内容、传承主体和传承特色进行了研究,阐释了其“传什么”“怎么传”的问题[61];任亦韬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承德皮影戏现存的问题及原因、保护与传承措施进行了探讨[62];程元刚针对承德皮影戏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些保护和传承措施[63];徐春丽、苏静在梳理青龙皮影戏的历史与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保护性开发提出了方案[64];王岩指出黑龙江“此地影”能够不断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皮影制作工艺、皮影操耍艺术的保存以及编创新剧目、转变新形式、研发新技术[65];祁丹在梳理黑龙江皮影戏现状的基础上,分析其濒危的原因,并为其未来发展指明道路[66];王海对望奎皮影戏的生存空间、班社组织、经营运作、展演与造型艺术、文化功能等进行了分析[67];周长莹在梳理望奎皮影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保护与传承的要素、方式进行分析,并建立起保护与传承机制的动态模型[68];朱琳在探讨望奎皮影艺术魅力的基础上,分析了望奎皮影造型艺术的现代传承应用,并基于望奎皮影表演方式进行了体感游戏设计[69];金海玉、姜喆梳理了望奎皮影戏的发展困境,并对其未来发展提出了建议[70];由婧涵从静态保护和动态保护两方面对望奎皮影戏的保护提出了建议[71];由婧涵、张宪华、王会玲等分析了望奎皮影戏的发展现状、保护情况与传承困难[72];王立芳对沈阳关氏皮影的基本特征及其在新时代的传承与发展途径进行了分析[73];于富业在梳理复州皮影的发展概况、价值分析、传承现状的基础上,对其保护与利用提出了对策[74];张燕对复州皮影的价值、现状、传承与保护进行了梳理和分析[75];陈楚桥、张燕针对复州皮影戏传承中面临的困难,提出了发展策略[76];郑晓丽梳理了皮影戏在城市中的教育、审美娱乐、公益功能,针对城市皮影戏保护的“瓶颈”,提出了传承发展的对策[77]。
二、滦州影戏的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
李光华对2014年版《五锋会》进行了个案分析,并对乐亭皮影影团进行了文化阐释[78];由婧涵、徐洁、荆丽娜等从文化生态学的角度对望奎皮影艺术的文化特色与文化内涵进行了阐释[79];谷静雯对唐山皮影剧团的发展优势、发展空间、发展策略与理论进行了研究,对唐山皮影戏传承与发展具有借鉴意义[80]。
杨雪英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对凌源皮影戏影人、表演形式、戏班、影卷、唱词、道白等进行了初步分析,重点阐述了凌源皮影戏唱腔的特点[81];于滢在田野调查的基础上,对沈阳关氏皮影的唱腔、影挂、锣鼓、唱词、乐器等进行了分析[82];刘玥彤对岫岩县清凉山镇前边村李炳昌家的一次“还愿影”进行实地考察,并分析其仪式功能与民众信仰[83];刘雪松、于宙调查分析了玉田皮影班的经济收入和分配情况,并对滦州皮影的保护传承提出了建议[84]。
魏力群从地理位置、文献记载、剧目内容、表演形式、演唱曲调、流行区域等方面入手,对滦州皮影、乐亭皮影的称谓问题给出了自己的看法[85];魏力群对乐亭皮影戏的历史、地位、保护与传承等进行了论述[86];张军对李跃忠的观点提出商榷,将李脱尘定位为一位出色的影戏表演者、记录者与宣传者[87];齐江以“独立的影戏剧种”作为切入点,对宋金时期、明代、清代道光年间的冀东地区影戏各自所处的发展阶段作出了判断[88]。
高晏卿梳理了黑龙江皮影戏的发展历史、艺术特点和保护措施,重点探讨其艺术价值和文化价值[89];王素云对敖汉皮影戏的源流、演出、影目、伴奏、唱腔、唱法等进行了简要的介绍[90];刘晓林对辽南皮影戏的历史、种类、艺术造型、影卷、唱腔、唱词、影班、制作工艺等进行了论述[91];景磊对巴林左旗皮影戏的历史发展、影人制作、剧本唱腔、表演、风格、现状及其传承保护等进行了较为全面的分析[92]。
张丹蕾、张珣分析了唐山皮影视觉要素的特征,探讨了其在地域产品包装中的应用价值与应用类别[93];谢天、王艺湘从造型和色彩两个方面论述了冀东皮影艺术对当代视觉设计的启示[94];于雪在总结唐山皮影艺术特征的基础上,主要分析了唐山皮影造型形式在民族服装设计中的表现及其所引起的思索[95];孙明明在分析唐山皮影的造型艺术特色、文化价值与审美特征的基础上,探讨了唐山皮影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情况[96];刘佳结合唐山皮影的艺术特征,分析了其艺术元素在现代油画中的运用情况及其重要意义[97];张春迎主要分析了唐山皮影元素对动画角色设计的影响及其在动画造型设计中的创新性运用[98];郑心提炼唐山皮影的艺术元素,将其应用于民间传说孟姜女的设计研究[99];杨志芳、高宏蕊、王玲针对唐山皮影跨文化传播现状及其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具体的策略[100];戎震论述了唐山皮影借助新媒体艺术进行的创新传播[101];张千千分析了东北皮影造型特点与满族的联系,梳理了满族元素象征符号在东北皮影中的遗存情况[102];贾子元面向望奎皮影戏,提出了基于深度感知的个性化皮影造型的生成方法与虚拟皮影戏的体感交互方法[103];达妮莎、姚远结合复州皮影数字博物馆的设计方案,对其视觉设计、体验设计提出了建议[104];赵静从美学角度探究了冀东皮影戏的生命之强、情感之浓、方言之韵、民俗之深、“和谐”之美[105];李艳超运用格式塔心理学的基本原理,对唐山皮影艺术的艺术接受过程进行了审美分析[106];李艳超使用文艺美学、接受美学理论,对唐山皮影的创作、欣赏及其文化内涵进行审美研究[107];吴晓秋论述了双城皮影戏的艺术源流、文化内涵、审美转型和现实意义,并从审美学的角度对其造型艺术美、视觉艺术美、表演艺术美进行了分析[108]。
三、滦州影戏研究的成就及其未来展望
近10年来,滦州影戏研究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但也存在着一些不足,其未来研究走向也值得我们思考。
(一)滦州影戏研究的成就
滦州影戏研究所取得的成就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首先,研究内容的丰富。从以上滦州影戏研究的成果梳理可以看出,近10年来,滦州影戏的很多方面都得到了较为系统深入的研究,取得了十分丰硕的成果。滦州影戏作为一种包含文学、美术、音乐等因素的综合艺术,也为多角度切入研究提供了条件和便利。
在滦州影戏本体研究方面,分别有:骆中姝对黑龙江皮影戏,达妮莎、姚远对辽宁皮影戏、复州皮影戏,闫子飞等对望奎皮影戏,李丹青对东北皮影的源流和历史的论述;齐东兴对唐山皮影戏操纵,达妮莎对复州皮影戏的舞台表演,张健对凌源皮影的表演特色,李丹青对东北影班的配置与表演,王金龙对唐山皮影戏唱腔,朴文哲等对黑龙江“北派影”唱腔,杜莹对盖州皮影唱腔,姜喆、金海玉对望奎皮影戏影调,齐江对乐亭影戏音乐,曹佩佩对唐山皮影音乐进行研究;尼力羽对龙江皮影戏制作工艺,王树生、郑晓慧、李佳潞、王丽梅、王磊、孙杰等对唐山皮影造型,董国峰对望奎皮影造型,张景明对东北民间皮影造型的分析;张军、孟庆钰、许珊、毕鹏瑶、谢昕婷、孟雨希对滦州影戏剧本,王小荣、孙素梅对唐山皮影戏经典剧目审美价值的论析;李跃忠对滦州影戏,齐江对冀东皮影,张欣对乐亭皮影,高晏卿对黑龙江皮影,由婧涵等对望奎皮影的民俗事项进行解析;张齐南、韩振国、董纾含、张谦、刘玉莲、高杰、陈杰等对唐山皮影戏,苏娜对乐亭影戏,高永荣对昌黎皮影,任亦韬、程元刚对承德皮影戏,徐春丽、苏静青龙皮影,王岩对龙江“此地影”,祁丹对黑龙江皮影戏,王海、周长莹、朱琳、金海玉、由婧涵等对望奎皮影戏,王立芳对沈阳关氏皮影,于富业、张燕、陈楚桥、郑晓丽对复州皮影的保护与传承进行思考。这些研究将滦州影戏的本体研究向前推进,使滦州影戏的艺术内涵得到了更加充分的挖掘。
在交叉研究和综合研究方面,分别有:李光华对乐亭皮影剧团的文化生态,由婧涵等对望奎皮影的文化生态,谷静雯对唐山皮影剧团的发展空间进行阐释;杨雪英对凌源皮影,于滢对关氏皮影音乐,刘玥彤对岫岩皮影戏,刘雪松、于宙对玉田皮影班的调查和研究;魏力群对滦州皮影、乐亭皮影的称谓,张军对李脱尘的学术地位,齐江对冀东地区影戏剧种的发展与断代提出自己的看法;高晏卿对黑龙江皮影艺术,王素云对赤峰敖汉皮影戏,刘晓林对辽南皮影戏,景磊对内蒙古巴林左旗皮影戏的总体研究;张丹蕾、张珣对唐山皮影的包装应用,谢天等对冀东皮影的视觉设计,于雪对唐山皮影造型形式在民族服装设计中的应用,孙明明对唐山皮影造型艺术在现代艺术设计中的应用,刘佳对唐山皮影的图像元素在现代油画中的运用,张春迎对唐山皮影元素在动画角色设计中的应用,郑心对唐山皮影艺术元素的再创作,杨志芳、高宏蕊、王玲对唐山皮影跨文化传播策略,戎震对唐山皮影的新媒体创新传播,张千千对东北皮影戏中满族元素图像的遗存,贾子元对望奎皮影戏提出基于深度感知的个性化皮影戏生成方法,达妮莎、姚远对复州皮影数字博物馆的视角体验设计,赵静对冀东皮影戏美学,李艳超对唐山皮影艺术审美,吴晓秋对双城皮影艺术的审美进行探讨。这些研究成果展示了滦州影戏的丰富内蕴及其实用价值,相关研究还有待进一步拓展和深入。
其次,研究队伍的壮大。从上文的梳理可以看出,滦州影戏研究的队伍在不断壮大。一方面,表现在研究人员的增多。除去以前从事相关研究的江玉祥、魏力群、张军、齐江等学者外,大量的研究人员加入滦州影戏研究的队伍。另一方面,研究队伍的人员组成发生了变化。以前研究滦州影戏的主要是从事戏曲和民俗研究的学者以及一些地方文艺工作者,现在这几类研究者人数也有所增加。更值得关注的是,大量的高校教师和研究生结合自己的专业,对滦州影戏的各个方面进行研究。一些一线艺人和相关机构工作人员也在从事相关研究,如唐山市皮影剧团的艺人等。
(二)滦州影戏研究的未来展望
滦州影戏研究虽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但还存在一些问题。一是部分研究成果缺乏新意,停留在转述前人材料和观点的阶段,未能将相关研究推向深入;二是部分交叉研究重在探讨滦州影戏在相关领域的实用价值,而对滦州影戏本体的研究不足,甚至显得薄弱;三是滦州影戏的本体研究还可继续深入,其剧本、雕刻、表演、音乐、戏班经营、保护与传承等均还可进一步分析。
结合以上问题,今对滦州影戏研究的未来展望提出以下几点建议。第一,继续加强对滦州影戏的调查,充分搜集和占有第一手资料,将田野调查资料与文献资料、文物资料互相参证,以解决滦州影戏发展历程中的一些具体问题。第二,在综合运用戏剧学、民俗学、美术学、音乐学、设计艺术学、艺术美学、社会学等理论对滦州影戏进行分析时,应该以滦州影戏为基础,尽量避免自说自话或架空论述。第三,继续加强对滦州影戏本体的研究,滦州影戏作为综合艺术,其每一个方面都应得到深入的分析,这既需要对滦州影戏历史与现状的了解,又需要熟悉各个领域的专业知识,只有两者兼备,才有可能将相关研究向前推进,这就对研究者提出了较高的要求。就笔者从事的滦州影戏剧本研究而论,其题材研究还有公案题材、神怪题材等可以分析,剧本中所蕴含的时代风尚与民俗事项等有待进一步阐释,剧本与其他地区影戏剧本的比较研究也还有很大的空间。
(三)建立“影戏学”,进一步深化中国皮影戏研究
1934年6月,著名历史学家、民间文艺学家、民俗学家顾颉刚在《文学》第2卷第6号发表《滦州影戏》,标志着滦州影戏乃至中国皮影戏正式进入学术领域。虽然王国维1915年出版的《宋元戏曲史》、佟晶心1926年出版的《新旧戏曲之研究》对中国影戏有所涉及,但都不是专门论述。滦州影戏在1930年代即受到学界的广泛关注,经过80多年的发展,在各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学术成果,但也存在着不少问题,这些问题在中国皮影戏的研究中也或多或少的存在着。为了更好地解决这些问题,进一步推动中国皮影戏研究的发展,建立“影戏学”已十分必要。
2011年,中国皮影戏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正如同样被列入名录的昆曲、京剧等,有必要建立“昆曲学”“京剧学”一样,为了系统深入地研究中国皮影戏,也理应建立“影戏学”。建立“影戏学”,是基于以下基础和条件。首先,中国皮影戏历史悠久。从有明确文献记载的北宋开始计算,中国皮影戏的历史已有千年,远超昆曲、京剧等剧种,其历史与现状需要继续研究和调查。其次,中国皮影戏分布广泛。皮影戏几乎遍布中国,历史上只有西藏、广西、海南、澳门等极少数地区未见皮影戏流传,这从已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及其扩展项目名录的各地皮影戏可见一斑。分布如此广泛的皮影戏,其传播途径以及进入各地之后的发展嬗变情况,均需进一步梳理和探讨。最后,中国皮影戏是一门综合艺术。中国皮影戏虽然只是一种小戏,但它也是一门包括文学、音乐、美术、表演等的综合艺术,需要借助相关领域的理论对其进行全面系统的研究。
综上所述,建立“影戏学”,使其成为“戏剧学”的有机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国皮影戏研究和发展的必然选择。“影戏学”应把影戏以及与影戏相关的一切均纳入研究范畴,包括影戏历史、影戏美学、影戏创作、影戏雕刻、影戏表演、影戏流派、影戏艺人、影戏舞台、影戏戏班、影戏音乐、影戏传承、影戏传播、影戏民俗、影戏观众等领域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