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于思辨中观照人生得失
——2021年浙江卷作文题评析

2021-12-28王学华

新世纪智能(语文备考) 2021年10期
关键词:仁爱胸怀起点

王学华

真题回放

有人把得与失看成终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起点,有人把得与失看成过程。

对此,你有怎样的体验与思考?写一篇文章,谈谈自己的看法。

【注意】①角度自选,立意自定,题目自拟。②明确文体,不得写成诗歌。③不得少于800字。④不得抄袭、套作。

试题评析

2021年的浙江卷作文题继续以新材料作文的形式出现在大家的面前。整体材料简洁而又厚重,精练而又大气;既通俗易懂,又具有丰富的内涵。很好地体现了高考作文的命题趋势,顺应了高考作文命题的潮流,也符合稳中求变的命题要求。整个命题以直抵心灵的方式让考生去思考自我,思考人生,思考个人与国家、民族之间的关系,关注学生熟悉的真实的成长生活,贴近学生的内心情感世界,给了考生较大的写作自由度,充分体现了命题者“立德树人”的意图,并以独特、巧妙的方式呼应社会热点、时代精神、主流价值观等。虽然题意简明,形式平稳,但颇有哲学、思辨意味,具有丰富的哲理思辨性,凸显了人文内涵与理性思考,可以让不同经历、不同修养、不同见识的人都谈出自己的感悟来,为考生充分展示写作才华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较好地体现了高考的选拔性功能。

写作指导

所供材料列举了三种对立的观点,并以重复和矛盾的形式突出了写作的几个关键词——“得”“失”“终点”“起点”“过程”。其中“得”“失”是核心,而“终点”“起点”“过程”是二级关键词。所以,审题立意时,既要关注“得”“失”,也要顾及“终点”“起点”“过程”。如果只谈“得与失”的关系,如“有舍有得”“祸福相依”“淡然、坦然面对得失”“失败是成功之母”等,而不涉及另外三个关键词,就没有扣紧题意;如果抛开“得与失”,另起炉灶大论“人生不在于结果,而在于过程”“青春励志”“不得意忘形,不灰心丧志”等,同样是偏离题意;不对“得失”进行概念诠释而直接或完全把“得失”偷换成“成败”,则是离题。就本题而言,写作者既要分析“得”与“失”的辩证关系,又要着重讨论为什么是或不是“终点”“起点”“过程”,进而应当持怎样的态度。而后两者才是写作的主体或重心,也是审题立意的关键。

我们可以顺着所供材料的方向去立意,如把得失看成终点,就是我们日常所说的做事只看结果,它是社会上功利价值观的具体体现,因此,从“终点”角度,可分析“功利主义”、“成功学”(以成败论英雄)、“世俗性”(物质性)等社会观念的根源;也可分析“目标”的动能,进而导引出“人生的意义或价值,就在于有所作为”或“成功需要努力奋斗”的观点。同样的,把得失看成起点,就要从得和失中获得经验、教训或动力等,以期下一段路程的更好行走,因此,从“起点”角度,可分析“反思”“自省”“总结经验,吸取教训”“转换新思路”的意义,“成败归零,再启程,再奋斗”“成功不是短跑,而是长跑,一直向前,功在不舍”的心态等。至于把得失看成过程,它就是提醒我们在人生过程中的不重结果重过程,摒弃功利主义,注重生命过程的体验。因此,从“过程”角度,可分析“得之淡然,失之坦然,并非不在乎”“胜不骄,败不馁”“要乐观,不悲观”“阳光总在风雨后,请相信有彩虹,风风雨雨都接受”“奋斗始终是人生主旋律”等看法。当然,这个题目暗含着要对这三种态度之间的关联进行分析,最终要落实在“得失取舍”上来。因为无论是“终点”,还是“起点”,抑或是“过程”,最终都是要论及正确的得失观。

作文示例

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

浙江一考生

“失之淡然,得之坦然”,人生本来就是不断得到和失去的过程,幸与不幸的区别在于我们的胸怀,患得患失只会让我们变得狭隘。

君子怀本家,不计小得失。楚王身为一国之君,自然心系子民,这源自他君王的胸怀,也正是君子胸怀的第一层境界——本家之怀。本家之怀心念本分,心向小家。楚王失弓自是楚人得之,小小的失又如何?正如那田忌赛马,没有下等马之失,何来以劣胜优之得;又如塞翁失马,无丢马之不幸,何来收获二马之喜悦。君子心怀本家,所以不计小得小失。于他们而言,个人的得失如同微风,拂之即来,或去或留,无须计较。多少年来,无数将士奔赴边关,放弃了原本的安逸生活,以本家之怀,不顾个人得失,守护着祖国。徐志摩说:“得之,我幸;不得,我命。”于小得小失之外,君子展露本家之怀。

君子怀仁爱,故众人收获。孔子身为思想家、教育家,自然心怀众人,这源于他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也正是君子胸怀的第二层境界——仁爱之怀。仁爱之怀,心念人民,心向大家。人失弓,人得之,于大家而言无根本意义上的改变,也就无谓得失。正如药学家屠呦呦,没有青春时的刻苦钻研,怎能给全人类带来福音的青蒿素的成功提取;又如维和部队,没有夜以继日的冒险行动,何来全世界的和平安宁。君子心怀大家,所以不计较部分得失。疫情期间,中国通过不懈努力,成功控制住疫情,不计前嫌、不顾本国损失,主动将经验传授给世界各国,有效控制了各国疫情蔓延态势。于权衡得失之外,君子显露仁爱之怀。

君子怀自然,容万物而和。老子作为道教之始祖,自然心容万物,无谓得失,这源自他容天地万物的胸怀,也正是君子胸怀的第三层境界——自然之怀。自然之怀,心念天地,心向万物天地,失弓又由天地得之,既由此,是无失亦无得。正如青藏铁路,没有那专门设计的野生动物通道,何来铁路沿途的野性风光?又如华盛顿CITES公约,没有这全称为《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的协定和无数人不计成本的这份“失”,何来如今部分濒危动植物数量的稳步上升的这份“得”。君子心怀自然,所以容万物而和。

“楚人遗弓,楚人得之”尽显君子本家之怀;“人失弓,人得之”尽显君子仁爱之怀;“失之,得之”尽显君子自然之怀。故此,得失,既是起点,亦是终点;既是过程,亦是结果。不计得失,胸襟宽广,才能拥抱更大的世界。

【点评】

标题形象,揭示主旨。“忧喜塞翁马,得失楚人弓”,两两对称,朗朗上口;同时,运用两个典故,蕴含着深刻意蕴,揭示出了鲜明主旨,那就是人要有宽广的胸襟,不要为一时的得失而伤心痛楚,生动形象,概括力强。

材料丰富,内容充实。本文材料十分丰富,既有楚王失弓、田忌赛马、孔子、老子等经典素材,也有屠呦呦潜心研究、维和部队英雄守护、中国抗疫成功、华盛顿CITES公约等时鲜素材,这些材料的运用,强化了观点表达,表现出作者深厚的素材积淀。

猜你喜欢

仁爱胸怀起点
海归程倩云:热心如火红 胸怀似海阔
胸怀军旅梦
六月·起点
仁爱至和 笃行达慧——至和教育的理念体系与实践体系构建
弄清楚“起点”前面有多少
仁爱篇(上)为人撑伞
仁爱来到我身边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胸怀 情怀 不曾忘怀
疯狂迷宫大作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