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市岱岳区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建设专题调研报告
2021-12-28陈彦锋
陈彦锋
(泰安市岱岳区农业农村局,山东泰安 271000)
0 引言
近年来,泰安市岱岳区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人才工作,全面落实“人才强区”战略,明确发展目标与核心内容,在实际建设阶段能注重各方面的支持与处理,依据实际效果说明此项工作开展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实现预期发展目标。同时,本着“需要什么、培训什么、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紧紧抓住农村实用人才的选拔、培养等环节,大力实施农村实用人才培养工程,有效地推动了岱岳区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地发展。
1 农村实用人才基本情况
岱岳区辖11个乡镇(办事处),471个行政村,人口61万人,面积917.2 km2,农作物播种面积6.71万hm2,是典型的农业大区。目前,全区农村劳动力总数298796人,农村种植业实用人才总量16000名,其中,按性别结构划分,男性11682人,女性4318人。按学历结构划分,大专及以上1768人,高中6208人,初中7671人,小学353人,按年龄结构划分,35岁及以下381人,36~40岁3508人,41~45岁3899人,46~50岁4436人,51~54岁2915人,55岁及以上861人。
2 主要做法及成效
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和新型农民培训等项目为依托,以项目乡镇等为培训主阵地,积极探索农村实用人才培训新途径,培养了一大批科技实用型、创业经营型实用人才,带动了农村经济的快速、全面发展。
2.1 选拔培育乡村之星等优秀人才,增强示范带动作用
严格按照省市乡村之星选拔办法,本着“公开、公正、公平”的原则,优中选优,遴选出一批确实能带领农民发家致富的“领头雁”。目前岱岳区共有齐鲁乡村之星6人,泰山乡村之星6人,乡村之星等一批优秀人才,通过多渠道、全方面地创新与拓展,扩大此项工作影响单位,并在开展阶段能明确重心与核心,每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可在适合的工作岗位中充分发挥出自身作用于价值,能对大众思想与技术水平带来巨大影响,能在各方面共同努力下,促进群众共同发展。
2.2 加强实用人才培训,提高科技支撑力
以全国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项目和新型农民培训项目为依托,根据我区优势产业和农民需求,对种植大户、家庭农场主、合作社负责人和科技示范主体等农村实用人才,重点开展增产增效技术培训。例如在粮食生产大镇大汶口镇、马庄镇重点开展小麦、玉米高产高效栽培技术培训。在范镇、祝阳等蔬菜生产乡镇重点开展绿色蔬菜栽培管理技术培训。在道朗、山口镇重点开展泰山茶高产栽培技术培训。通过以上培训,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是种植结构不断优化。各乡镇(办事处)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以市场为导向,大力进行种植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全区重点培植了优质粮食、蔬菜、泰山茶三大主导产业:种植业重点培育了以大汶口、马庄为主的优质粮食生产基地,以范镇、祝阳为主的蔬菜生产基地;以道朗镇为主的泰山茶生产基地。二是特色产业快速发展。初步形成了一户带多户、多户带全村、一村连多村、多村成基地的专业化生产格局,现代农业建设实现了良好开局;三是农民收入稳步增长。种植业结构的不断优化,有力地促进了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和村集体收入的增长,近年来,范镇、祝阳的大蒜收入达到了6000元/667m2,祝阳镇规模化发展的早春土豆,收入也超过了5000元/667m2;农民发展特色产业的纯收入,达到了家庭年经营收入的80%以上。
2.3 大力开展科技下乡活动,提升实用人才队伍素质
积极推动“科技下乡”工程、新型农民科技培训工程、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等项目的实施,通过集中开班、进村入户现场面授指导和送科技下乡、科普大集等形式,大力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行业关键技术培训等工作,培养了大批的种养能手、加工专业户。近年累计举办科技培训班600多期,培训人数8万人次,科普大集接受5万多农民咨询,发放科技资料10多万册(份),现场指导农民3万多人。
2.4 积极打造信息平台,技术服务手段不断创新
积极打造信息平台,是在信息技术应用方面加大力度,当地政府及相关部门给予各方面的大力支持,能在建设阶段保证人力、物力、财力等充足性,能降低此项工作开展难度,技术水平与实际效果也会显著提升,可通过新技术的应用,打造智能化、信息化平台系统,各项工作均能在平台内规范开展,细化处理各项工作质量,持续性技能更新,同时发报各种农业信息,技术要领,病虫防治等技术,技术服务手段被不断地创新,创新力度增强,技术水平持续提升。
3 农村实用人才队伍培养现状
结合当前泰安市岱岳区对农村实用人才队伍构建与人才培养引起重视,并在当地政府部门的正确引导下,各项工作有序进行。虽然此项工作能正式开展,但是整体效果并不理想,与预期标准还是会有一定差距。
3.1 人才队伍培养工作缺乏针对性
第一,人才培养工作的“口号”过于响亮,但是没有实际性行动,人才队伍培养工作缺乏针对性,关于所设定的分门别类、培训方案等缺乏科学性,整体分析不到位,无法真实地掌握农村实用人才具体要求。第二,人才培养工作未能与时俱进,新品种、新技术推广不到位,管理模式、经营理念过于传统,所开展的业务无法符合实际要求,往往会在内容上引发各种问题。例如:文化心理特点、职业年龄等要求统一,方式方法单一化,依然选择“满堂灌填鸭式”培养,无法保证预期效果。
3.2 管理工作不到位
依据现状主要突出两方面。第一方面,所选择的培训时间与业务开展安排不合理,导致人才在学习阶段出现矛盾。虽然人才参与到培训工作环节中,但是“心思不在”,未能对培训内容真实地理解与掌握。第二方面,力度不够,培训与管理工作单独开展,在各项工作开展阶段出现了“脱节”情况,监督部门未发挥出自身工作职责,往往会因人为因素影响,考勤制度无法完善,严重影响培训工作质量,管理效果不理想。
3.3 基础条件不充足
往往因涉农单位经济状况不理想,在行业发展阶段中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不理想,农村人才队伍的工作内容较多,带有一定复杂性,会在实施阶段极易受人为因素影响,导致各项工作实施效果不理想。同时,受农村经济水平较低因素限制,行业人员收入低,无法吸引人才参与,付出与回报的效果不持衡,无法支付市场机制下高额培训费用。
4 加大农业人才队伍建设力度
构建农业人才队伍,核心目的是能保证各项工作有序进行,并在建设阶段从各项工作开展要求角度探究,保证各项工作环节中均能具备专业化工作人员,随着工作队伍规模扩大,才能影响各项工作质量与效率,实现预期发展目标,促进新局面、新形势,符合现代化社会创新发展要求。
4.1 加大人才队伍建设力度,完善人才培养战略
基于新形势背景下,为拉进农村与城市经济差距,还需政府部门对农村各项发展加大力度,而各项工作开展均需专业化工作人才,就需积极开展农村人才队伍构建工作,各部门会考虑各项工作实际要求,能保证人才选择合理性,避免因管理工作不到位而流失人才。同时,也为人才提供发展平台,能全身心地投入到日常工作环节中,既能发挥出自身价值,又可对农村经济水平提升做出巨大贡献。
以人才队伍构建工作为基础前提,可对各项工作内容全面性探究,使人才能力有发挥之处,可选择多种形式、多方面拓展,保证更多人才了解、参与到农村人才队伍构建工作环节中。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可对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在构建手段、宣传方式等方面不断创新,吸引更多人才参与,才能完善人才队伍结构组织。同时,也为人才作用发挥营造良好条件,自主应用信息化技术,明确人才开发、利用重要性,带动农民走向富裕。
大力集中培训种植能手、家庭农场、合作社负责人等农村实用人才,力争2021—2025年全区农村实用人才总数达到4万名,使农村实用人才总量占农业总人口的比例达到13%。
4.2 增强群众积极性,设定“领头雁”
一是要通过大户辐射的方式推广技术成果。选用部分带动能力强、政治素质高的大户,把新品种、新技术、新产品由他们先行示范,然后再由他们加大对此项技术的推广,保证此项技术能真正应用到实际,才可发挥出新技术研发与创新的真正价值。二是从人才队伍组建与培训方面入手,借助人才队伍的力量对各项技术宣传,通过相互“传输”的方式,既保证每位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又可在创新发展阶段提升技术水平。同时,关于人才专业能力与实践技术的培养,还需人才之间相互协作与交流,可在交流过程中对工作中所遇到的问题大胆地提出,因不同人对问题的思想,会有重多的角度,理解性、管理性等存在一定异议,使人才的思想意识能被适当地优化,多角度解决工作问题,影响人才综合能力,保证各项工作质量与效率。
4.3 完善激励机制,增强人才队伍实力
首先,可在人才培养工作环节中对相关政策全面落实,可为各项工作开展提供良好的基础保障。其中就包括政治激励,可激发其每位人才的积极性与主动性,自身对职业性质与职权标准全面性掌握,能全身心地投入到人才队伍培训活中动,可为农村实用型人才发展解决后顾之忧。其次,薪资待遇适当调整,保证人才付出与回报成正比,才可吸引更多人才参与,扩大人才队伍规模,避免人为因素影响各项工作开展进度与实效。同时,人员薪资与业务效果产生密切关联,可增强人员职权意识,能在自身工作岗位中严格按照相关标准要规范实施,从细节上提升与管控工作质量,也可影响农村各项工作实施效果。最后,物质激励,可增强人才荣誉感。每位人员都能真正地感受到党与政府对自身的关心、爱护、重视,保证每位工作人员的积极热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