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湿地公园观赏性果木景观应用及养护策略探究

2021-12-28蒋冰璇

南方农业 2021年2期
关键词:观赏性造景绿化

蒋冰璇

(四川工商学院,四川成都 610000)

湿地系统是水陆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独特生态景观。湿地公园与城市景观的结合使其具有特殊的地位,其丰富的生态物种资源能够有效调节城市气候、美化市容并加强生态建设。城市湿地公园具有湿地系统的所有属性和功能,是对湿地系统的进一步升华,对实现公园城市的目标具有重要意义。

1 观赏性果木景观城市湿地公园应用现状

1.1 城市湿地公园果木造景应用现状

在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中,人们对观赏果木的重视度不足,将观赏果木与一般的植物要素配置一视同仁,对其观赏价值和生产价值没有树立正确的观念。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初期,人们对观赏果木的应用理念不够了解,随意将果木树种与其他植物混合栽植,导致后期的整体观赏效果优势无法突显。城市湿地公园观赏果木要素搭配不合理、物种多样性缺乏是当前存在的另一困境[1]。湿地公园乔、灌及花卉植物配置调研数据显示,我国大部分城市湿地公园绿地中观赏果木群体搭配类型主要以乔木、灌木型为主,在草本类和藤本类观赏果木的配置上相对较少。同时,观赏果木与其他生态园林构景植物、小品设施的搭配较少,限制了湿地系统多样性的空间营造。

1.2 城市湿地公园果木养护现状

在城市湿地公园的绿化工作中,“重建轻管”的现象普遍存在,严重制约了城市绿地建设进程。建设者只重视观赏果木带来的经济价值和社会效应,忽略了后期养护工作[2]。虽然有大量人力、物力及财力资源的投入,但养护措施仅是浮于表面,导致果木成活率低、管理水平低及观赏效果差。

2 提高观赏性果木景观应用效果的措施

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类型特殊的公园,集生态、科普、娱乐和旅游为一体,兼备了生态价值、社会价值和经济价值三大突出特点[3]。将观赏性果木构景运用于城市湿地公园是当前研究的重点。我国的观赏果木资源种类繁多、丰富多样,为城市绿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保障。

2.1 丰富植物配置类型,选用乡土果木

乡土果木与城市湿地公园的有机融合,应从实际出发,以人为本,遵守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发展理念,以适地适树为基本原则,多层次搭配乔灌花草。城市湿地公园造景应对绿化区域进行逐步改造。1)以乡土果木品种作为基调树种,经过长时间的筛选和优化后,实现与当地气候、土壤、地质地貌等自然要素的高度融合。大面积种植乡土果木有助于增加本区域物种多样性,改善土壤环境,使绿地具有更高的稳定性。2)在湿地公园小气候形成后,应逐步改造,引进多层次景观树种,实现生态和美学的有机统一。我国的城市湿地公园必须坚持“乡土树种为主,外来树种为辅”的原则,以达到降低绿化成本和方便养护的目的。在选用乡土树种的基础上,适当将外来观赏树种融入当地植物要素配置中,提升湿地公园的整体景观价值,加强城市湿地系统的观赏效果和生态效应[4]。

2.2 确保景观设计科学合理

现阶段,对于观赏果木在城市湿地公园应用的规范性文件或标准体系尚未健全,缺乏针对性的指导手册和技术作支撑。城市湿地公园观赏果木造景所涉及的内容和专业知识范围广,观赏果木绿化景观设计的科学合理性关系到工程的整体质量。前期设计工作对工程项目建设起着决定性作用,但在当前的城市湿地公园设计过程中,时间投入和财力投入均较少,直接影响了后期工程建设效果。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的部分设计单位缺乏丰富的工作经验,不能结合建设地的土壤条件、气候条件和水文地质条件,有针对性地进行观赏果木绿化景观设计,导致无法指导后期项目建设,工程质量较差。因此,在观赏果木绿化景观设计初期,必须充分考虑观赏果木的自然习性、观赏特征及周边环境等因素,做到观赏果木与城市湿地公园的高度契合,实现季季有果的自然景观。

2.3 依靠适地适树原则科学配置

观赏果木构景在城市湿地公园中的应用要兼顾观赏价值,因此需要依据公园的功能属性对不同品种的果木进行科学的规划栽植,同时也要考虑观赏果木的生长特性。一般在湿地公园的广场、观光道路区域可以种植一些色彩缤纷的坚果类树种。在湿地公园内部区域种植一些浆果类观赏果木,便于飞禽鸟类进行觅食,增加物种多样性。总之,在进行果木要素造景时,应考虑植物种类的多样性,充分遵循生态效益原则,科学合理地处理品种间关系,更好地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2.4 制定科学合理的技术指导标准

目前,我国观赏果木已实现从无到有的突破,既有成功案例也有失败案例,现需要将成功经验固定标准化并传承下去,写成规范、论著,形成可操作的技术手册。我国的城市生态建设极具挑战性,为科研工作者、建设者及管理者提供了创新平台。根据近年来实施项目的情况,归纳总结现有成果,利用国内观赏果木造景先进做法,做好技术成果的应用推广工作。以科研攻关、成果转化、技术集成示范和人才培养培训为重点,通过共建基地和联合科研攻关等途径,形成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施工技术标准规范、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项目验收技术规范、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项目养护管理规范等技术标准。

2.5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培训准入制

从源头抓起,建议由行业主管部门组织相关培训机构,对参与我国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的设计、施工、管理等单位的人员进行技术培训,并讲解培训实施工程中的技术难点、技术关键点,提高参与单位对城市湿地公园基础条件和自然环境条件的了解,使其掌握城市湿地公园绿化技术措施和技术要点,能够高效、高质量完成湿地绿化任务。对于取得培训合格证的企业,应使其优先参与城市湿地公园生态建设任务。

3 提高观赏性果木养护效果的应对策略

科学高效的养护措施对城市湿地公园生态绿化的观赏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在观赏性果木栽植结束后,如果没有进行及时有效的养护和管理,许多果木就会有枯死的危险,直接导致园林绿化造景失败。因此,只有科学合理地对绿化成果进行养护和管理,才能充分实现绿化建设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以及生态效益,进而有效降低绿化建设成本。

3.1 加强城市湿地公园养护管理

在城市湿地公园养护管理中,稍有疏忽或管理技术不到位,会影响果木景观的整体性效果。特别是部分城市特殊的立地条件下,不按照生长习性、存活规律进行管理,就会造成果木大量死亡。1)城市绿化养护工作不是简单的措施,必须建立高素质专业养护队伍,借鉴先进的管理案例,并对养护队伍设备、人员、方案、技术措施等进行考核,采用末尾淘汰制及现场考核办法进行管理。2)确定合理的养护期限,最短期限最好设置为3 年,让养护单位能在维护过程中进行系统管护。3 年的持续管理才能体现出管护效果,若设一年期限,管护单位只会进行基本养护,仅以保证树木成活率为基础标准,达不到养护要求。

3.2 加大城市湿地公园养护投入

绿化养护需要一定的经费,但是受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政策的影响,经费比较紧张,导致养护措施不到位,相关的技术和机具设备也未得到有效改善,很大程度上制约了城市园林绿化养护管理工作的正常开展。因此,应适当加大对城市湿地公园观赏性果木养护的经费投入,积极改善养护设施,确保城市绿化养护工作落到实处。

3.3 做好病虫害防治工作

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以防为主,精心管养,使植物抗病能力得到增强,同时要做到经常检查,早发现、早治理。采取化学防治、物理防治、生物防治以及综合防治等方法防止病虫害蔓延而影响乔木生长。尽量采用生物防治的办法,以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化学防治一般要在晚上进行,药物种类、用量等要符合相关环保标准。

4 结语

城市湿地公园在城市建设中占据重要地位,而观赏果木造景的应用更是一种创新方式,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生活环境,也是构建具有城市特色的植物配置景观的必然要求。同时,高效合理的养护管理工作对城市生态绿化整体质量起着关键性作用,只有科学合理地进行绿化养护和管理,才能实现观赏果木景观的社会效益、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有机统一。

猜你喜欢

观赏性造景绿化
手法、奇观与现代生活:胡雪岩故居的园林造景
风景园林绿化设计中植物造景与艺术手法研究
中国古典园林造景手法在私家花园设计中的应用
朱屺瞻《绿化都市》
叠山经典 雅韵流芳 艮岳与中国园林中的叠山造景
2019春节档观众满意度创同档期新高,《流浪地球》观赏性居历史调查影片第一位
中国科学技术馆之屋顶绿化
观赏性植物在园林绿化施工中的应用
绿化贪官“吃”工程不嫌其小
怀念瑞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