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探究
2021-12-28黄鑫
黄 鑫
(台州市黄岩市政园林建设发展有限公司,浙江台州 318000)
废弃垃圾填埋场往往会占据城市周边大量土地资源,并存在明显污染问题或者潜在风险。长期运行过程中,废弃垃圾填埋场或多或少会对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产生影响。鉴于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重要性与影响,政府相关部门应该严格按照可持续发展的战略部署要求做好相关规划工作,确保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景观再造效果以及生态恢复效果达到预期。结合近些年的发展情况来看,政府相关部门在园林城市以及生态城市建设方面提出了明确要求,要求相关人员必须始终坚持把生态环境治理放在首要位置,尽量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开发自然资源。其中,建造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实现废弃垃圾填埋场景观再生以及生态恢复的重要途径,政府相关部门必须予以高度重视。
1 废弃垃圾填埋场改造原则及方法
1.1 改造原则
废弃垃圾填埋场在改造处理方面需要严格遵循以下原则。1)自然原则。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充分立足于当地自然特征以及地域特色,因地制宜地实现生态恢复。2)系统原则。相关负责人员应该遵循生态自然规律,在不违背与不破坏当地生态系统的前提下,采取科学有效的手段实现废弃垃圾填埋场改造。3)无害化原则。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利用对人类健康无害的手段实现生态恢复与治理。4)管理与监督原则。针对生态恢复前的工作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规划部署结束之后,利用科学有效的管理监督手段进行管理。
1.2 改造方法
1)工程恢复方法。对废弃垃圾填埋场的地形地貌以及土壤本底进行生态恢复处理,建立良好的土壤基质,为植被生长创造有利条件。2)化学恢复方法。化学恢复方法很大程度上可以视为工程恢复方法的延伸,主要是通过改良土壤条件来提升植被成活率。3)生物恢复方法。采取微生物土壤改良或者植物引种方法来恢复土壤肥力,确保栽植的植物可以维持生态系统稳定[1]。
2 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实例
江心屿苗圃公园(黄岩两山绿色基地)位于黄岩江口街道大闸路,总占地面积26.67 hm2,总投资8 000 万元,地块三面环水,分为东、西两个区块。其中,东区块规划面积16 hm2,分苗木种植区和休闲旅游观光区,结合现状进行地形改造,主要以乔灌木栽培为主。种植区包括播种区、幼苗培育区、移植区、大苗区以及珍稀苗木区;休闲旅游观光区以高标准的景观设计打造宜教宜乐的生态景观休闲苗圃中心。
2.1 废弃垃圾填埋场现状
长期以来,该区域曾为荒地及垃圾填埋场,临江区块拆改前聚集着高耗能、高污染、低小散企业,由于缺乏排污等环保设施,生产和生活污水直排周边河道,对永宁江流域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影响。该东郊垃圾填埋场的前身为采沙场,环境污染治理难度较大。结合近些年的运行情况来看,该垃圾填埋场存在很多问题。
垃圾填埋场垃圾成分较为复杂,在加上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容易产生大量的污染气体,并造成严重的空气污染问题。最重要的是,部分污染气体会散发恶臭气味,不仅会对周围空气质量造成不利影响,同时也会对居民正常生活造成不利影响。与此同时,垃圾在堆放腐败过程中会产生大量酸性以及碱性的污染物,容易造成土壤污染及水源污染问题。
除此之外,该垃圾填埋场在卫生防疫方面不到位,容易造成生物性污染问题。如垃圾填埋场会引来大量苍蝇以及老鼠等有害生物觅食,很容易促使当地沦为有害生物繁衍地。需要注意的是,垃圾填埋场腐烂产生的大量沼气易燃易爆,如果消防措施不到位,很容易对周边居民及建筑物造成危害。
2.2 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原则
从城市可持续发展角度上来看,为彻底解决垃圾填埋场存在的安全隐患,政府深入推进“三改一拆”行动,完成该区域15 万平方米的拆违环境整治,进行土地拆后再利用,并在原有基础上进行生态恢复处理,通过合理建造城市公共绿地,有效解决周遭生态环境问题。因该垃圾填埋场横跨灵江、永宁江和椒江的三江口,故技术人员在建设公园时,需要立足于当地地域以及气候条件,适当进行场地消毒清理以及布局规划,解决垃圾填埋场现存污染问题。其中,在公园总体定位分析方面,要立足于原地形特征,结合现代园林造景手段,重新塑造自然山水景观。与此同时,应依托该城市文化历史背景,以蒙元文化为主题,以建筑小品以及植物景观等渗透蒙元文化内涵。
2.3 技术要素设计与实施
在实现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的过程中,应该严格掌握相关技术要素设计方法以及实施要点。1)技术人员应该做好场地清理工作。可结合机械以及人力手段铲除坑内表面垃圾,利用焚烧或者筛选等手段进行回收处理,对于不易于回收处理的垃圾,采取平填处理方法。在此过程中,技术人员可以利用消毒剂实现对垃圾场地的消毒处理。2)在地形设计方面,应该充分考虑到当地地势条件。根据现场反馈情况来看,原场地地形起伏较大,容易带来较多施工问题。因此,在具体处理过程中,应该确保挖方与填方平衡,避免造成二次污染问题。该工程本着生态建设理念,植入海绵型绿地系统,在空间布局上呈现“一轴二心两带”的景观规划结构,区块内配有小桥、凉亭、人工湖、垦荒精神雕塑等,搭配近百余种植物,呈现错落有致的视觉效果,打造出具有区域特色的生态绿地精品。3)为防止渗滤液对地表水以及地下水造成严重污染,技术人员可以在垃圾山脚位置处设置合适的排水系统。除此之外,对于原有土层中残留的垃圾,可以采取覆盖种植土的方式进行针对性处理。需要注意的是,在绿化处理方面,应该严格按照先绿化、后美化的原则,选择根系发达且成活率较高的乡土树种种植,必要时也可以立足于当地土壤条件,选择能够改善土壤肥力的固氮植物种植。
3 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经验
3.1 坚持按照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模式进行改造
对于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工作,相关技术人员应该坚持按照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模式进行统筹规划与合理部署。其中,在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模式的实行方面,最好从综合治理模式、再生利用模式等方面进行研究与分析。综合治理模式主要是指对场地内的污染物进行综合清理与处理,以实现生态恢复。再生利用模式主要是指以生态恢复为根本目的,立足于场地实际条件,实现景观重塑,如利用建设公园景观改造方式,实现生态复绿以及景观再生[2]。
3.2 严格遵循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理念进行改造
在进行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工作过程中,相关负责人员应该严格按照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理念,确保景观的可持续性,促进生态稳定性发展。一方面,相关负责人员应该充分尊重当地自然环境以及历史文脉,遵循因地制宜的原则,制定科学合理的规划方案,适当保留原场地特色景观,同时适当融入当地传统文化特点。如江心屿苗圃公园建设主要以蒙元文化为主题,通过营造出蒙元文化氛围,彰显出当地特色景观。另一方面,相关负责人员可以适当引用国际先进设计理念,坚持以地域性与经济性为主要发展特点,进行科学化与人文化设计。除此之外,相关负责人应该注重多学科领域的发展,利用新兴科学技术,设置科学合理的污染物收集系统或者土壤改良技术,正确处理垃圾渗滤液以及其他污染物。需要注意的是,在执行完景观再造与生态恢复工作之后,相关负责人应该勇于承担后期养护管理责任,按照既定的养护管理原则,实现景观可持续发展。
4 结语
总而言之,从当前发展情况来看,我国在城市废弃垃圾场的生态恢复工作方面取得了良好成效。但是从客观角度上来看,我国对于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生态恢复的研究仍存在较多不足,在相关理论研究方面还有待改进,在实践方面还需要扎实的理论基础作为支撑。因此,相关研究人员应该立足于当前城市废弃垃圾场的生态恢复以及景观再造现状,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明确城市废弃垃圾填埋场的改造方法,建设生态城市,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