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茶园主要病虫草害和冻害的成因分析及防控措施

2021-12-28姚智雄

南方农业 2021年11期
关键词:树体茶树茶园

姚智雄

(宁化县经济作物技术站,福建宁化 365400)

福建省宁化县于20 世纪70 年代开始大面积种植茶树,主要品种有福云6 号、本山等。20 世纪90 年代,由于受自然灾害冻害的影响,宁化县茶园逐渐荒废,茶园改种果树,2000 年以后再次发展茶叶,至2005 年茶园建设达到高峰,主要是发展铁观音、黄观音、金观音和金牡丹等,近几年也有发展一些安吉白茶、黄茶。目前,宁化全县茶叶栽培面积达4.96 万公顷。通过多年的生产实践与观察发现:近几年由于铁观音市场价格低迷,茶叶制的越多损失则会越多,部分茶农一年只制秋茶,导致大部分茶园失管或粗放管理,造成茶园茶小绿叶蝉、黑刺粉虱、茶尺蠖和茶螨等虫害泛滥;茶饼病、茶赤星病、茶炭疽病、茶藻斑病有蔓延趋势,杂草丛生,树势衰落,霜冻加重。因此,防控茶园病、虫、草、冻害是茶园管理的重要措施。

1 造成茶园病虫草害及冻害的原因

1.1 栽培管理不合理

1.1.1 偏施氮肥,没有均衡施肥

由于受市场环境的影响,种植茶叶效益低下,茶农不舍得投入成本施用优质有机肥和复合肥,只撒施尿素,误认为茶树只是采摘鲜叶,只施加氮肥即可,刚开始两年长势还好,第三年后,由于单施尿素,土壤板结,导致树体出现缺素症而迅速衰落,继续加大尿素的施用量也难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形成了恶性循环,经济效益降低的同时投入成本也随之减少,树势衰弱,病虫害发生严重,难以抵御冬季霜冻,加重冻害的发生。

1.1.2 未及时修剪

由于制春茶和夏暑茶亏本,多数茶农选择只制秋茶,致使茶园管理粗放,茶树隐蔽,通风透光不良。虽然也有喷施农药防治病虫害,但只是防治较易发现的病虫害,而比较隐蔽的害虫,如黑刺粉虱、红蜘蛛大量滋生,引起树叶异常脱落,同时黑刺粉虱还会诱发煤烟病,影响光合效率,进一步削弱树势,进而影响茶树对冬季霜冻的抵抗能力。

1.1.3 清园工作不到位

茶园周边的杂草及茶园内的异常落叶和修剪下来的枯枝落叶是病虫害潜伏的主要场所,没有及时清除和扫除,造成翌年的病虫草害基数增加。

1.1.4 未及时有效防治病虫害

茶树的病虫害各类多,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如茶小绿叶蝉、茶螨,一年发生15 代左右;部分害虫隐蔽性强又难以防治,如黑刺粉虱,喜欢荫蔽的生态环境,药液难以喷到,如果未能及时有效的进行防治,虫口基数会剧增,造成树体衰弱,引起异常落叶,影响茶叶的产量和品质,同时降低茶树冬季抗霜冻的能力。

1.2 气候的影响

宁化县约每10 年会周期性出现一次极端低温天气,如1991 年12 月27 日出现的最低气温达-8.6 ℃,1999年12 月23 日出现的最低气温达-8.2 ℃,这两次极端低温对宁化的茶树虽然没有造成毁灭,但树体严重受冻。此外,早春异常低温会对茶树和刚抽发的春茶产生严重冻害,如2010 年立春过后气温持续偏高,铁观音萌芽比常年提早18 d,3 月5 日强冰雹后强降温,至3 月10 日最低气温达-2.6 ℃,形成倒春寒,春茶的芽头全部冻伤;2018 年4月6 日最低气温达-2.8 ℃,由于没有采取防护措施,春茶全部受冻,春茶绝收,严重挫伤了茶农的生产积极性。

2 茶园病虫草冻害的防控措施

2.1 合理施肥,增强树体抗性

2.1.1 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

结合深翻,增施有机肥,能改善茶园土壤中的水、气、土壤环境,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同时破坏病虫害的生存环境,使土壤营养供给均衡、持续、长效,保持树体稳健生长,提高茶树的抗病力和抗冻能力。一般选择在10—11 月进行,深度25 cm 左右,每公顷施用1 500 kg超大生物有机肥。

2.1.2 合理均衡施肥

茶叶一年多次采摘鲜叶,营养消耗大,需肥量也大,因此,除施有机肥外,一年中重点是每季新梢的梢前肥,需要追加氮、磷、钾合理配比的速效复合肥,营养元素中消耗最大的是氮素,而磷、钾被茶树吸收利用率较低,因此,三种元素均需施用复合肥补足,以弥补土壤中茶树生长发育所需营养元素或因采摘新梢所带走的营养元素,使树体保持健壮,有效抵御病害和冻害。

2.2 合理修剪

春茶、夏暑茶采摘后要对茶树进行修剪,特别是树体侧面的修剪,改善通风透光条件,同时喷药时药液也能到达树体内部,能有效防治黑刺粉虱、小绿叶蝉的发生。改冬季修剪为早春修剪,能减轻冬季霜冻对茶树的伤害,避免冬季修剪后遇极端低温造成树干被冻死。

2.3 及时防治病虫草害

2.3.1 病害防治

目前,为害宁化茶叶的病害主要有茶饼病、茶赤星病、茶云纹叶枯病、茶芽枯病、茶炭疽病、茶藻斑病。

1)茶饼病。茶饼病属低温高湿型病害,春、秋季气温在18~20 ℃,平均湿度在85%以上,阴雨多湿的条件,有利此病的发生;当气温高于31 ℃,病害的发生则受到抑制[1]。茶饼病一般发生在3—5 月和10—11 月,可选用60%苯甲▪丙环唑3 000 倍液或十三吗啉4 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茶赤星病。茶赤星病属高湿低温型病害,相对湿度高于80%、气温20 ℃时易发病,平原低洼、潮湿的茶园及高山多雾的茶区易发病[2]。针对茶赤星病,可在早春或秋季发病初期喷60%苯甲▪丙环唑3 000 液进行防治。

3)茶云纹枯病。茶云纹枯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在每年的5—6 月和9—10 月,气温高于28 ℃,降雨量大于40 mm,湿度大于80%时,应及时喷药保护[3]。可选用药剂25%吡唑醚菌酯1500 倍液或30%己唑醇3 000倍液喷雾防治。

4)茶芽枯病。茶芽枯病为低温高湿型病害[4],可在早春萌芽期和发病初期使用20%嘧菌酯1 500 倍液喷雾防治。

5)茶炭疽病。茶炭疽病为高温高湿型病害[5],在4—5 月和9—10 月发病初期选用45%咪鲜胺1 000 倍液或60%苯甲·丙环唑75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6)茶藻斑病。茶藻斑病菌属藻类,多寄生在荫蔽衰弱的茶树上,故要做好修剪工作,疏除徒长枝和病枝,促进通风透光,改善光照条件,降低内膛枝湿度,恶化其寄生环境。同时,在早春或晚秋发病初期喷0.6%石灰半量式波尔多液或30%绿得保悬浮剂400 倍液喷雾防治。

2.3.2 虫害防治

目前,为害宁化茶叶的虫害主要有茶小绿叶蝉、茶尺蠖、茶黑刺粉虱、茶红蜘蛛。防治虫害时,要重视生物防治的理念,尽可能保护天敌种群,营造生态良性循环的茶园。

1)茶小绿叶蝉。一年发生9~17 代,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防治难度大,喷药前应清除茶园及周边的杂草,破坏其栖息场所。分批及时采摘,减少成虫的场所和有卵的嫩梢。新梢生长初期开始喷药,药剂选用50%丁醚脲1 500 倍液或30%唑虫酰胺1 500 倍液细致喷雾。

2)茶尺蠖。全年以8—9 月发生最为严重,防治茶尺蠖时,可利用害虫的病原微生物进行防治,如苏云金杆菌、白僵菌和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等;也可利用昆虫激素对鳞翅目害虫进行捕杀,目前应用较为广泛的是带有性诱剂的频振式杀虫灯;还可选用24%的虫螨腈750 倍液进行防治。

3)茶黑刺粉虱。做好内膛枝修剪工作,剪除密集的虫害枝,促进通风透光。重点抓住非采摘期选用松脂酸钠100 倍液或99%的矿物油300 倍液进行防治,喷药要均匀细致,特别是叶背一定要喷到,隔10 d 再喷一次,防治效果非常明显。

4)茶红蜘蛛。一年发生代数多,世代重叠严重,全年以春、秋两季为害最重。理论上可以采取“以螨治螨”,通过释放捕食螨进行防治,但操作起来难度较大。目前,茶红蜘蛛防治仍以化学防治为主,药剂选用15%哒螨灵750 倍液或20%阿维▪螺螨酯1 000 倍液进行喷雾防治。

2.3.3 草害防治

禁止使用对环境不友好和对茶叶生长造成不良影响的除草剂,如草甘膦、二甲草甘膦、滴酸草甘膦等。选用符合生产绿色食品的除草剂,如德国拜耳的保试达(20%草胺膦),能够杀死包括恶性杂草(水花生、牛筋草等)在内的所有杂草,对环境友好,在土壤中无残留,同时没有内吸性,所以也不会对茶叶造成污染。在杂草旺长期使用20%保试达150 倍液细致喷雾,防治杂草。

2.3.4 冻害防治

对于茶园冻害的防治,具体需要从以下4 个方面入手。

1)茶园规划。在茶园规划指出,需要选择好茶园的实际位置,尽可能选择避风向阳的位置,做到科学规划,保留原有林木,在茶园迎风面种植绿化树种营造防护林,进一步优化茶园生态小气候。

2)品种优化。在选择品种时,选择的品种需要具备加强的抗冻性,使茶树具备较强的抗冻害能力,以免冻害问题的发生。

3)科学管理。①适时深耕,在茶树种植前,需要做好深耕改土工作,为茶树根系生长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同时有效提升茶树抗寒能力。②科学施肥。对于常发生冻害的区域,需要将有机肥作为主要的基肥,适当提前施肥,一般在9 月末至10 月初完成即可。在春季时施用氨肥,助力茶树生长;在8 月初需要完成追肥,对茶树长势加以控制,有效降低冻害程度。除此之外,还应合理采摘,确保采摘过后不会再次萌发新梢。

4)避寒技术。①以水调温,若茶园具备较好的灌溉条件,需要灌足越冬水,进而提升茶园温度,减轻茶园病害。②覆盖增温。茶园在秋冬季节,需要利用农作物秸秆覆盖在茶树行间地面上,进而减轻冻害程度。也可以采取熏烟驱寒或者化学防冻等方式,以免茶园遭受严重的冻害影响。

3 结语

明确宁化县茶叶病、虫、草害、冻害的成因,提出具体的防控措施,对宁化县今后的茶叶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猜你喜欢

树体茶树茶园
茶树吸收营养物质的特性
苹果秋覆膜 树体营养好
茶园飘香
平和白芽奇兰的修剪技术要点
茶树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影响因子探析
幼年茶树如何定型修剪
周宁生态茶园
红六军团威震茶园渡
茶园观色
蓝莓栽培过程中的简易修剪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