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现状及对策

2021-12-28邹铭辉

农村.农业.农民 2021年4期
关键词: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农民工

邹铭辉

2019年,我国农民工总量已达29077万人,尽管政府采取过不少措施改善农民工境遇,但是由于不少历史性的原因,许多农民工还是比较难以融入到现代化的城市生活中。为此按照国务院农民工工作领导小组的部署和规划要求,国家在2014年提出农民工职业技能提升计划,每年对农村劳动者开展相关的技能培训,引导农民工进入高职院校接受职业教育,使其获得职业资格证书或者专项能力证书,为农民工职业能力建设服务,造就支撑产业转型升级的较高素质劳动新军,加快农民工融入城市的速度和城镇化的进程。

一、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现状分析

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各行各业对于生产效率的要求不断增加。对于生产效率的追求,主要体现在职业技能培训上,目的是要提升工人的熟练程度,从而满足可持续化生产活动的客观需要。目前,在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着一些现实的问题。

(一)农民工获取培训信息较少

当前,在农民工职业培训工作中,宣传力度不够,而农民工缺乏信息搜索能力,获取信息渠道不畅,形成信息孤岛,导致无从了解或错失培训机会。

(二)农民工参培比例较低

有统计数据显示,我国农民工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可能不到3成,职业技能的缺乏不仅阻碍了其职业发展,也成了其融入城市生活的阻碍。

(三)农民工群体差异较大,培训没有能够细化

农民工是个差异化很大的群体,其中部分农民工只是在城市寻求短期灵活就业,而有些农民工则在城市有相对固定的工作并长期居住于城市之中。此外,还有一些属于农民工的后代,他们生长在城市,但对城市没有太多的归属感。

在全部农民工中,未上过学的占1%,小学文化程度占15.3%,初中文化程度占56%,高中文化程度占16.6%,大专及以上占11.1%。观察发现,无论是老一代农民工,还是新一代农民工,大多数人文化程度都在初中以下。这不仅表明了我国农民工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也反映了其中接受过职业技能培训的较少。农村群众进城之后缺乏赖以谋生的劳动技能,而城市大量的高技能要求的岗位,招聘不到合适的人才,人才市场需求与供应活动存在矛盾。对于这些差异化群体,政府的培训服务工作还是缺乏针对性和差异化。

二、高职院校参与农民工培训中存在的问题

(一)培训课程供给不足

实施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的计划不够合理,缺乏考核导致农民工的职业技能并没有得到有效提升。教育培训投入为主要形式,主要针对基层技术岗位,尤其是制造业的技术岗位展开。其中,电工、焊工、缝纫工等一线岗位工种的能力培训占据主体,除此以外服务业的培训也占较大比例,如家政、电脑装配等。从职业能力投入方向看,当前方向主要针对初级岗位从业所需的初级技术性能力展开突破,侧重于技术上岗培训,讲授从事具体工作所需的技能和工作规范。国家对于农民工劳动职业技能培训的硬件建设投入力度不大,导致农民工并没有在培训中学到当前热门的数控机床等相关技能。

对农民工培训主要集中在刚性职业能力的培训,缺乏柔性职业技能的培训。刚性职业技术也是理论为主,缺乏实践性。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活动流于形式,缺乏对农民工职业技能的考核及就业指导,不利于农民工进城就业工作的广泛开展。农民工的学历和学习能力参差不齐,而现实培训时无法适应不同培训对象展开针对性培训。

(二)师资队伍与培训脱节

师资队伍知识结构、技能与行业、企业脱节,无法满足职业培训所需的代表该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趋势。另外,培训实践教师缺乏,职业教育“三教”改革不仅仅局限于学历教育,而是应该覆盖到职业培训。在教学方面没有相关的工作量绩效考核和激励机制,教师参与积极性不高。

(三)对于职业培训研究不足

高职学历教育与职业培训是职业教育中一体二翼,国家已经启动“1+X证书制度”试点工作,以及落实职业院校实施学历教育与培训并举的法定责任。职业培训的教材、课程设置、教学方法、考核方式都与学历教育有所区别,高职院校以学历教育为主,现阶段对于培训要素缺乏研究。

三、高职院校开展农民工职业培训对策

(一)强化政策引导,健全培训机制

在城镇化建设活动中,重视工业投资与用人匹配制度建设。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制度,提出本土化方案,解决农民工进城之后的就业适应性问题。扩大农民工市民化职业教育服务范围,重视对年轻农村进城农民工群体的职业教育,倡导农民工技能教育的适应性建设,完善和落实促进农民工就业创业的相关政策,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积极配合政府相关部门做好调研工作,建言献策不断完善、健全培训机制,加大对培训质量的考核力度,建立相应数据库,并对参培人员进行后续跟踪,打通技能证书与学历教育互认学分机制,减少盲目、重复培训,通过政府政策、市场双重调节,倡导农民工技能教育的适应性建设,从而实现劳动力资源的优化配置。建立高职院校培训机制,工作绩效考核机制以及激励机制。

(二)强化内涵建设,提升社会服务质量

1.加大政策宣传力度。加强与企业的合作,持续深入企业,多层面、多渠道宣传,消除信息孤岛,积极引导农民工参加职业技能培训,配合职业教育的政策引导,打造高效率的职业技能培训模式。提高培训参与度,加快农民工融入、参与城市发展、成为共享发展成果的新市民。充分利用政府扶持和补贴为农民工培训助力是极为重要的,尤其培训补贴在农民工培训方面起正向作用。研究表明,培训对于提高农民工收入也有正向提升作用。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校企合作平台,加大培训补贴政策的宣传力度,让农民工能够了解政策,用好政策,积极参与到职技能培训中来。

2.研发培训内容,强调市场对接。第一,扎实基础,做好规划。根据产业发展和区域经济发展规划,高职院校要做好基础调研工作,在与政府、企业充分沟通的前提下规划职业培训计划,培训规划要服务于区域经济和企业发展。做好农民工职业技能教育的中长期规划,推行能力培训发展计划的长期与短期结合,构建多层次技能培训课程体系,采用学历加技能的方式,促进农民工文化、技能素质的全方位强化提升。第二,加强培训模式、课程内容、师资队伍建设。在培训模式中强调职业院校主导型,成为区域技能培训服务中心,成为技术培训、中小型企业技术支持的载体和平台。在课程内容上,随着产业的转型发展和升级需要,一方面需要对原来的老旧课程进行更新,满足区域发展要求;另一方面需要提高社会适应性、企业管理及创业类课程的比例,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中的“人的城镇化”问题,加快农民工的市民化步伐。在信息化方面,要重视对农民工的电脑操作技能的培训,积极引进先进的信息技术教学设备和设施,通过MMOOC课、微课等培训课程资源库的建设,提供网络学习平台和资源,方便农民工随时进行学习。在师资队伍建设方面,一方面加强高职院校教师的培训,学习职业培训理论和方法,增加教师到企业实践的机会,培养“双师型”“一体化”师资队伍;另一方面,可以通过校企合作、职教集团等合作方式,多渠道引进兼职教师。第三,加强科研工作。职业教育的复杂性和多变性,需要高职院校不断随着社会发展和培训对象的变化而对培训教材、课程、师资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提高。要求高职学院的教师要在工作实践中加强调查研究,在职业教育理论、职业教育方法等方面进行理论创新,更好地指导实际工作。

四、结 语

我国关于《进一步做好为农民工服务工作的意见》对新时期的农民工技能培训目标和辅助着力点进行设计。针对当前农民工的职业教育困境,应积极树立农民工的职业教育理念,并健全多元化的投入机制,从而推动完善农民工职业教育培训体制的不断完善。政府应该继续强化政策引导,健全农民工职业技能培训机制,关注农民工的生存和发展,使更多农民工接受良好的职业技能教育。

猜你喜欢

职业培训职业技能农民工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山西农谷农民职业培训学校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九成白领认为职业培训重要
河南:推动职业培训步入法治轨道
农民工眼中的大树
职业技能大赛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