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东狮山风景区森林景观改造
2021-12-28林强
林 强
(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 福州 350012)
东狮山位于福建省柘荣县城东郊,因山形似狮而得名,最高海拔 1 479 m,系太姥山脉的最高峰[1]。东狮山风景区(以下简称景区)规划面积 1 349 hm2,景区内自然景观类型丰富,人文景观底蕴深厚,具有较高的保护、游赏和科学价值。1998年被福建省人民政府批准为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柘荣县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和重要的休闲旅游胜地。森林景观是以森林生态系统为主体的自然景观,是景区的资源基础和生态保障。景区现有的森林景观不能很好地满足游客的游赏需求和省级风景区的品质要求,制约了风景区的发展。对景区进行森林景观改造可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区品质,对促进旅游业发展和建设生态县城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此,笔者对景区的森林植被现状进行调查分析,并就森林景观改造进行探讨。
1 植被现状与存在问题
1.1 植被现状
1.1.1 立地条件
东狮山风景区为近海内陆山区,地貌属山地丘陵类型,由中山、低山、高丘、低丘和山间盆谷组成,以山地为主。由于区内构造复杂,溪流多沿断裂破碎带深切,使得本区地势陡峭,峭崖林立。景区属中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由于地势较高,形成温凉潮湿、夏季略短、冬季稍长的特点;由于海拔高度相差悬殊,地形复杂,立体气候及山区小气候差异显著。土壤有红壤、黄壤、紫色土和水稻土4个土类,6个亚类,从低海拔到高海拔依次为红壤、黄红壤、黄壤、高山草甸土,局部有紫色土和水稻土,以红壤、黄红壤为主。山坡中、下部及谷地,土层及腐殖层较厚,具有较好的水湿条件,肥力较高;山坡上部土层较浅,甚至岩石裸露,肥力较低。
1.1.2植被现状
景区地带性植被类型属中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在福建省植被区划上属常年温暖照叶林地带的常绿槠类照叶林小区[1]。清代曾林木丰茂、古木参天,后因长期的人为干预,使森林资源遭受严重破坏,多数植被群落逐渐逆向演变为次生植被和人工植被。其中人工植被主要是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和少量茶园、果园。景区森林覆盖率为71.8%,主要树种有马尾松、杉木、柳杉、毛竹、木荷、青冈栎、米槠、甜槠、枫香、杜鹃、白栎等。东狮山植被垂直分布变化明显:山体下部海拔800~1 000 m区域主要为针叶林和少量的针阔混交林及阔叶林,针叶林以马尾松为主要树种,局部为杉木和柳杉,针阔混交林主要有马尾松、青冈栎混交林和马尾松、木荷混交林,阔叶林以壳斗科植物为主;山体中部海拔 1 000~1 200 m区域主要分布有针叶林、针阔混交林、灌丛及少量阔叶林和竹林,其中灌丛是原生植被遭破坏后形成的天然次生植被,主要灌木有杜鹃、白栎、美丽胡枝子等;山体上部海拔 1 200 m以上区域主要为高山草甸,以旱生性或中生性多年生草本为建群种,主要由台湾剪股颖、密叶苔草、芒、金毛耳草等组成,此外还散布少量杜鹃。
1.2 存在问题
景区森林植被类型多样,但各植被类型分布极不均衡,地带性常绿阔叶林面积小而针叶林面积却占绝对优势。从景区的可持续发展来看,其整体景观效果、群落多样性和稳定性等都存在不足,制约了景区的长远发展。笔者通过调查分析认为,景区现有森林景观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2.1森林覆盖率低,植被质量差
景区现有森林覆盖率为71.8%,对于自然生态型风景区来说森林覆盖率偏低。风景区内山体植被质量较差,尤其是山体中上部和道路两侧以低矮的灌木、草本为主,很难见到成片的树林。局部地带还是地质灾害点,加上人为的建设和干扰,景区的生态环境遭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
1.2.2林相单一,景观效果差
景区现有森林总面积约968 hm2,而其中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面积达748 hm2,占森林总面积的77.3%。常绿针叶林虽四季常青,但林相单一,缺乏色彩与季相变化,景观效果单调,不能很好地满足人们对森林景观的观赏需求[2],也不能满足景区对森林景观的品质要求。
1.2.3生物多样性低,生态效益差
森林生物多样性有利于维持生态系统的平衡,有利于基因的保存、生物的进化和林地环境的改善[3]。森林生物多样性是森林生态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的基础。景区现有森林植被类型简单,物种单调,生物多样性指数低,不利于森林生态功能的充分发挥。
1.2.4群落结构简单,稳定性差
风景区大量分布着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这些针叶林树种单一,地被物稀少,群落结构简单,生态系统对害虫的自然调控能力差[4],容易发生森林病虫害。此外,由于马尾松、杉木等针叶树耐火性差,大面积针叶林存在森林火灾隐患[2]。因此,对景区进行森林景观改造,使之成为阔叶林或针阔混交林,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
2 森林景观改造目标与原则
2.1 改造目标
通过森林景观改造,促进现有森林群落向地带性植被类型演替,形成多树种、多层次、多色彩、多功能、高效益且具有乡土特色的森林群落,逐步建立起生长稳定、生态功能显著、抗逆性强的森林生态系统,使景区的生态环境质量和森林景观质量不断提高[5]。通过森林景观改造,将景区的森林覆盖率提高到85%以上,生物多样性明显改善,使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显著增强。
2.2 改造原则
森林景观改造是一项长期的生态系统工程,必须遵循相应的科学原则和美学原理,要坚持保护和改造相结合的方针,在保护现有自然环境的基础上进行有序合理的改造。具体来说,必须遵循以下原则。
2.2.1科学性原则
森林景观改造必须在景观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森林美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指导下进行科学规划、分步实施、有序进行。改造前要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和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改造过程要循序渐进,严把技术质量关,遇到问题要及时反馈解决;改造后期要重视抚育管护,并对改造的成效进行跟踪记录。不讲科学的盲目改造不仅达不到预期效果,甚至有可能对现有的森林环境带来极大破坏,应坚决避免。
2.2.2多样性原则
森林景观改造要坚持生物多样性和景观多样性原则,在植物种类、配置方式、种植形式、空间层次等方面多样化,使森林景观的生态效益最大化、景观效果最佳化。本着“因地制宜,适地适树”的原则,采取速生树和慢生树相结合、常绿树和落叶树相结合、乔木和灌木相结合的绿化形式,改善群落结构,丰富森林的季相变化和林相层次,提高森林景观的生态价值和美学价值。
2.2.3自然性原则
稳定的自然群落是在长期的历史演化过程中形成的,适合当地气候和生境条件,具有优良生态结构的地带性植物群落。森林景观改造要模拟当地自然群落结构,构建系统结构稳定、生态功能强大、养护成本低廉的森林生态群落[6],以呈现自然生态系统的魅力。
2.2.4美学性原则
提高森林景观的美学价值是森林景观改造的主要目的之一,因此,景区的森林景观改造必须在森林美学理论的指导下进行。景观的丰富性、色彩的对比性、整体的协调性、形状的奇特性等是影响森林景观美景度的主要因素;此外,选用乡土树种,充分体现地方特色也是构成景观美景度的重要因素[7]。
3 森林景观改造模式
3.1 皆伐重造模式
皆伐重造是指对某个特定区域内的现有林木全部伐除后再进行重新造林的改造模式。皆伐重造的对象主要是发生严重病虫害的马尾松林和杉木用材林的成过熟林。单片皆伐面积以5 hm2以内为宜,伐后营造阔叶林。造林方法:对采伐后的造林地进行全面清理,清除影响整地、造林的采伐残留物和杂灌草等;采用块状穴垦的整地方式,挖明穴、施基肥、回表土;采用带土球大苗造林的,穴规格为80 cm×60 cm×60 cm,采用容器小苗造林的,穴规格为60 cm×40 cm×40 cm;造林密度一般控制在833~1 600 株/hm2;选择春季雨后进行造林[2,8]。推荐造林模式:海拔800~1 000 m区域采用香樟+乐昌含笑+山杜英或闽楠+青冈栎+木荷混交模式;海拔 1 000~1 200 m区域采用深山含笑+枫香+木荷或乳源木莲+鹅掌楸+杨梅混交模式;海拔 1 200 m以上区域采用石楠+枫香+杜鹃混交模式。
3.2 疏伐改造模式
疏伐改造是指对某个区域内的现有林木部分伐除后再进行补植替换的改造模式。疏伐改造的对象主要是针叶林及部分针阔混交林。对以马尾松为主的针叶林的疏伐改造是东狮山风景区森林景观改造的重点。按照“去密留疏、去小留大、去劣留优”的原则,伐除病腐木、枯立木、濒死木和生长不良木,伐后补植阔叶树[8]。造林方法:对采伐后的造林地进行局部清理;采用块状穴垦的整地方式,挖明穴、施基肥、回表土;宜选择带土球的大苗造林,苗高一般2m左右;穴规格一般为80 cm×60 cm×60 cm;补植造林密度一般为625~1 111 株/hm2;宜在春季雨后栽植[2]。推荐造林模式:海拔800~1 000 m区域采用香樟+女贞或闽楠+米槠混交模式;海拔 1 000~1 200 m区域采用深山含笑+枫香或乳源木莲+无患子混交模式;海拔 1 200 m以上区域采用四照花+檵木混交模式。
3.3 补植套种模式
补植套种是指为提高森林郁闭度和群落层次而对林地进行补充种植和套种新苗木的改造模式。对5 a生以上郁闭度在0.4以下的林分、林分中的“开天窗”地块和群落层次单一的林分,根据立地条件和林分状况“见缝插针”,补植套种阔叶树种[2],营造阔叶林。造林方法:选择林中空地进行整地挖穴,穴规格一般为60 cm×40 cm×40 cm,先施基肥后覆土,一般选择容器苗,苗高50~80 cm,也可选择带土球的大苗,苗高1.5~2 m。宜在春季雨后栽植。造林后要加强抚育管理,确保森林的透光性,满足新造苗木的光照需求,提高成活率[2]。推荐造林模式:海拔800~1 000 m区域采用乐昌含笑+银杏混交模式;海拔 1 000~1 200 m区域采用深山含笑+蓝果树混交模式;海拔 1 200 m以上区域采用黄山松+杜鹃混交模式。
3.4 封育管护模式
封育管护是指对暂不需要或难以实施改造措施的林地(如陡坡地)进行封山育林,或对未成林造林地及其他具有培育价值的林地进行抚育管护。通过封育管护使这些林地的林分状况逐渐得到改善,形成群落相对稳定、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较好的森林生态景观。封育管护期间要注意做好森林防火和病虫害防治工作。
3.5 特殊改造模式
除了以上4种常规的改造模式外,针对东狮山风景区内的景点、道路和特殊林地类型,可采用特殊的改造模式。
3.5.1景点绿化
景点绿化主要指景区内的广场、寺庙、亭、台、楼、阁等人文景点及游览服务区周边的绿化。这些景点在建设过程中对自然景观有较大的人工干预和破坏,建成后由于人流量大,人工干预和影响也比较明显,因此采用比较精细也相对人工的园林绿化形式。景点绿化注重观赏性和空间氛围的营造,以不同体量、形态、色彩、质感的植物进行艺术合理配置,来营造一个美观、舒适的空间环境。此外,要注意绿化与人文景观的协调性,尊重宗教场所的园林绿化传统。
3.5.2道路绿化
景区内的道路分车行道和步行道2种类型。车行道绿化沿道路两侧进行线性种植,道路外侧种植一排大乔木,内侧种植一排花灌木或小乔木。步行道绿化充分利用道路沿线原有植被,以近自然形式补植套种景观效果好的乔灌木,形成绿树成荫、山花烂漫、层次丰富的道路景观,并与周边的森林景观融为一体。
3.5.3竹林改造
风景区内零星分布着一些竹林,主要是毛竹林。竹林作为一种特殊的森林景观类型,具有较高的观赏价值,颇受游人喜爱,原则上予以保留。保留的竹林要加强养护管理,通过劈山除杂、钩梢整枝、留笋养竹、科学施肥、合理采伐等措施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景观效果[6]。
3.5.4经济林改造
景区主入口附近分布有少量的桃园和茶园,为丰富景观类型,应尽量给予保留,并对其进行优化改造。通过加强土肥水管理、进行合理修剪、更换优良品种、加强病虫害防治等技术措施,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使其经济效益和景观效果得到充分发挥。
4 树种选择与配置
4.1 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应坚持“适地适树”原则,以乡土阔叶树种为主,局部适当引进一些景观效果好的外来树种。根据不同的海拔高度、立地条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树种进行栽植,营造多样化的森林景观效果。
山体下部海拔800~1 000 m区域,选用香樟、闽楠、深山含笑、乐昌含笑、乳源木莲、山杜英、米槠、甜槠、苦槠、青冈栎、木荷、杨梅、女贞、枫香、银杏、黄连木、无患子、乌桕、鹅掌楸、重阳木、檫树、朴树、金钱松、柳杉、南方红豆杉、杜鹃、檵木、栀子等树种。
山体中部海拔 1 000~1 200 m区域,选用深山含笑、乳源木莲、甜槠、青冈栎、木荷、杨梅、女贞、石楠、枫香、蓝果树、无患子、鹅掌楸、木兰、金钱松、南方红豆杉、四照花、杜鹃、檵木、栀子等树种。
山体上部海拔 1 200 m以上区域,选用杨梅、女贞、石楠、枫香、黄山松、杜鹃、檵木等树种。
景点绿化选用香樟、银杏、紫玉兰、广玉兰、钟花樱桃、梅花、碧桃、桂花、紫薇、鸡爪槭、山茶、海桐、红叶石楠、锦绣杜鹃、红花檵木、小叶栀子等园林绿化树种。
道路绿化选用香樟、杜英、深山含笑、无患子、栾树、钟花樱桃、紫玉兰、紫薇、红叶石楠、红花檵木、锦绣杜鹃等树种。
4.2 树种配置
科学、合理、艺术的树种配置能促进森林的生态效益和景观效果最佳化。树种配置应遵从“互惠共生”原理,充分考虑物种的生态位特征,合理选配植物种类,避免种间直接竞争,形成结构合理、功能健全、种群稳定的复层群落结构[9]。树种配置还要遵循美学原理,运用“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平衡、节奏与韵律、对比与调和”等形式美法则,将不同体量、形态、色彩、质地的树种搭配在一起,营造出既丰富多彩又和谐统一且富有季相变化的森林景观。
5 结语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生态意识也逐渐增强,崇尚自然、回归自然、走进森林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愿望和追求,森林生态旅游方兴未艾。福建东狮山风景区作为柘荣县唯一的省级风景名胜区,是柘荣县主要的生态旅游目的地之一。然而,景区现有的森林景观难以满足人们的游赏需求和景区的发展要求,对其进行改造显得十分必要。通过科学合理的森林景观改造,形成以地带性常绿阔叶林为主的森林生态群落,使森林生态功能和景观效果不断加强,风景区的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得以充分发挥。笔者调查分析了东狮山风景区现有的森林植被情况和存在问题,提出了森林景观改造的目标与原则,并列举出森林景观改造的各种模式,对景区森林景观改造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对类似景区的森林景观改造具有一定的参考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