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以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环境艺术设计专业为例

2021-12-28冯馨乐韩春妮

南方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艺术设计专业企业

冯馨乐 ,韩春妮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陕西 咸阳 712000)

1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的现状

咸阳职业技术学院的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2015年在大农业背景下新成立的专业,主要涉及室内装饰和室外景观两方面。通过5年的办学历程,发现学生在就业中存在理论和实践衔接不够紧密的问题。通过对本专业3 届毕业生的就业跟踪与回访,发现毕业生面对公司提出的专业技能水平的要求普遍出现:毕业生刚步入公司,不能立刻投入到公司的业务中,要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才能达到公司要求的实际操作能力;更有甚者,有些即使通过培养,也无法胜任室内、室外的设计或施工等具体工作,最终被迫转行[1]。毕业生就业的这种现象说明了环艺专业实践课程不能与市场无缝接轨。针对以上现象,通过走访企业、与行业专家座谈等,将目前环艺专业实践教学面临的困境总结如下。

1.1 实践教学环节有待完善

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注重理论知识的连贯性和系统性,实践教学的环节由理论课老师自行安排,从而导致实践教学环节缺乏有针对性和系统性的整体教学体系和框架。实践教学是高等职业教育不可或缺的环节,如何构建实践教学体系,建设一个怎样的实践教学体系,这是开展好实践教学的关键。实践教学的形式多样,主要包括课程实习、社会实践、顶岗实习、假期兼职、竞赛等,这些环节如何组合形成一个实践教学框架,这就需要人才培养方案来保证[2]。因此,针对环艺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的实践教学环节,一定要做好社会调研,对于社会的需求全面掌握,以社会需求作为人才培养方案修改的依据,增加人才培养方案的针对性和有效性,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就业率。

1.2 课外实践少,校内实践教学亟待加强

环境艺术设计是指通过艺术设计的方式,对建筑的室内环境和室外的空间环境进行整合和设计,使建筑物的室内外空间环境体现出特定的氛围和一定的风格,来满足人们的功能使用及视觉审美上的需要。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学生参观实习无法真正地去感受一些真实的高档空间环境,大部分的课内参观实习还仅停留在参观建材市场和城市公园的层面。校内实训室购买的设备缺乏专业人士的操作培训及后期维护管理,很多设备大量闲置而不被利用,实践教学也难以有效开展。

1.3 教师不出校门,师资队伍实践少

艺术设计专业是一个的年轻专业,教师拥有较高的学历,理论知识丰富,专业基础扎实,但存在的问题就是大多数专业教师都是毕业出校门紧接着就步入高职院校,缺乏实践经验和工作经验。因此,遇到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问题难以进行及时、妥善的解决,也就难以承担实践教学的重任。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分地依赖教材,不注重新案例 和新设计思想的灌输,所以学生设计的作品也无法结合潮流,与时俱进就更难了。

1.4 实践教学附属于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健全

实践教学没有统一的考核标准,实践教学附属于每门课程的理论教学,各科老师根据自己的擅长点开展实践教学,整个实践教学零散分布,缺少连贯性。实践教学的考核也仅限于实践教学课时的完成,忽略了实践教学的效果[3]。

实践教学的评价一般由平时成绩(占40%)和实践成绩(占60%)两部分组成。实践成绩由任课教师给出,在成绩评定中缺少一个统一的标准,教师的主观喜好占比过大,成绩缺少客观性;整个评价过程以代课教师为主体,缺少企业评价、社会评价等评价方式,不利于学生团队协作能力及沟通协调能力的培养,实践教学的效果欠佳。

2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优化策略

2.1 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适应企业需求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是一门边缘性的学科,实践性非常强,根据行业企业发展需求,学院应构建对接职业标准的课程体系,通过企业调研,校企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完善实践教学课程设置,逐渐推进“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和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与“1+X”的有机衔接,培养学生实践能力,课证融通,将行业新技术、新工艺、新规范纳入实践教学过程。

2.2 提高师资综合能力,丰富教师实践经验

“要给学生一杯水,教师要有长流水”。教师是教学的主体,提高教师的综合能力迫在眉睫[4]。针对教师缺少工作和实践经验的情况,学校可以出台相关政策,降低文凭限制,柔性引进一些业内的杰出人才作为学校的外聘教师,在他们的带领下,促使其他老师成长。除了引进行业人才,针对校内现有的教师进行各类培训,逐步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校内教师的理论知识完备、系统,学习能力比较强,学校可以出台教师下企业锻炼相关政策,教师利用寒暑假到企业中进行实践锻炼并参与企业的方案设计及施工,学校给予一定的经济补助。同时学校要支持和引导教师和学生承接适量的社会项目,如果有可能,尽量成立本校的设计工作室,教师与行业对接,关注行业动态,不断更新实践经验,从而提高教师的实践经验。

2.3 完善校内实训基地,模拟企业工作环境

首先,应完善专业课程的校内实训室,例如效果图制作实训室、模型制作实训室、室内设计样板间、景观设计沙盘制作实训室等。其次,教师借助项目化任务驱动方式进行教学实训,下达设计任务,学生分组进行方案的设计、图纸的绘制及方案的汇报,整个实训过程再现企业工作过程,同时将部分设计公司的运作模式引入课堂,实现工作内容和学生的联动教学。

3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

3.1 提炼典型工作任务,项目化驱动课堂教学

通过企业调研及与行业专家的座谈,提炼典型工作任务,专业教师将任务以项目的形式融入自己的专业课教学中,以课堂任务的形式让学生参与其中。一方面,让理论直接指导实践,使得理论课程的学习目的性更明确,从而增加学生学习兴趣,将实践操作贯穿于理论学习始终。另一方面,教师通过学生项目完成的情况,判断理论的掌握程度,查漏补缺,确保实践需要的理论知识完全掌握。

3.2 以赛促教,检验学生的学习效果

环境艺术设计专业要具有很强的实践操作能力,学生在掌握了理论知识之后怎样将其应用到实际中,怎样检验学习效果。高职学生的特点是轻理论、爱动手,各类竞赛以实践操作为主。因此,各类竞赛的开展刚好能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通过参加各类比赛,锻炼了学生的理论实践和动手能力,在竞赛的参与过程中也能够培养交流沟通、团队协作等能力。各类比赛取得的成绩既能够作为教师查漏补缺、总结教学效果的手段,同时也能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荣誉感,鞭策自己取长补短,更加优秀[5]。

目前,学生参与的比赛主要分为室内装饰和室外景观两类。室外景观的竞赛以全国职业技能大赛园艺赛项(原园林景观设计与施工赛项)为引领,以此为契机开展各类规格的比赛,按照受众面的广泛程度依次为:班级赛、学院赛、省赛、国赛、世赛等。班级赛涉及到班级的每位学生,教师根据学生的比赛成绩判断实践教学效果。班级赛中择优依次参加学院赛、省赛、国赛甚至世赛。室内装饰学生主要参加一些行业赛,如学生每年都会参加咸阳市“紫薇杯”室内设计大赛,该大赛以实际户型为赛题,由行业专家进行评判。指导教师在参加市赛前会在班级组织预选赛,并且请行业专家进行评分及点评,教师根据专家意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指导、修改,最终选择优秀作品参加市赛。通过大赛不仅能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同时对学习效果的检验更加真实、客观。通过指导学生参加比赛,迫使教师与时俱进,关注行业前沿动态,以赛促教也能反作用于教师的教学过程,将教学活动由教师的独角戏变成师生互动。

3.3 贴近实践,实现“零距离”就业

通过大赛,学生基本对自己的专业能力和专业发展方向有了初步的认识,此时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选择不同的岗位进行专项学习,与企业对接,实现毕业的“零距离”就业。教师如果有工作室,学生可以加入到教师的工作室中,协助教师完成教师承担的项目设计;针对于没有兴趣或者工作室由于规模原因无法接纳的同学,教师积极联系学校周边公司,给学生提供周末及寒暑假到公司实践的机会。如该校已经和西安、咸阳附近两家景观公司、两家室内设计公司签订了长期的假期实习协议,学生在课余时间参与到公司的活动中,提前步入公司,提高实践能力。

3.4 顶岗实习,人才培养与企业需求无缝衔接

目前,大多数高职院校都采用2.5+0.5 的学制设置,也就是学生有两年半在校学习,最后半年到企业定岗实习。定岗实习期间学生由学校和企业双重管理,每位学生两名指导教师,分别是学校指导教师和企业导师。校内指导教师在学生步入定岗实习岗位之前和学生进行深入交谈,评估学生就业方向,最终根据学生的特长选择适合的岗位,并进行简单的职业规划;企业导师主要培养学生岗位实践操作技能,校内指导教师随时和企业导师联系,了解学生的情况,并及时对学生的职业规划进行调整。通过顶岗实习,大多数学生在正式毕业的时候对自己的岗位选择不再盲目,对岗位职责也较为熟悉,岗位技能也得到了提高,基本能够实现与企业需求的无缝对接。

4 结语

高职环境艺术设计专业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是一个复杂而又多元的过程,有很多途径需要进行深入的研究和探讨。环艺专业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专业,为了满足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尤为重要。在实践能力的培养中,完整、可行的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必不可少,在高职环艺专业实践教学的改革中,教师一定要以企业需求为导向,大胆尝试、深入探讨、积极总结一些新型的教学模式,强化实践教学,努力实现本专业学生的“零距离”就业。

猜你喜欢

艺术设计专业企业
企业
企业
企业
一句话惹毛一个专业
湖南师范大学作品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专业降噪很简单!
专业化解医疗纠纷
更聚焦、更深入、更专业的数据分析
环境艺术设计中的“混沌之美”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