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冶金机械设备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和解决对策探究

2021-12-28马亚龙

南方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劣化冶金预防性

马亚龙

(首钢京唐钢铁联合有限责任公司,河北 唐山 063000)

我国的冶金工业生产环境恶劣,机械设备在运行过程中,经常受到碰撞或摩擦等负面情况的影响,对冶金机械设备外壁造成损伤。同时受工况影响,机械设备经常性地超量运行。在超负荷的工作状态下长时间运转,冶金机械设备的工作寿命将加速缩短,造成机械设备折旧、账面余额与机械真实余额不等。机械设备的维护是为保障设备的正常技术状态,最大限度地增加其工作寿命所需采取的各种措施。选择科学高效的机械设备维修方式,对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具有正面影响。

1 机械设备的质量缺陷及劣化

受研发与设计局限性的影响,一部分冶金机械设备在设计过程中的主要技术参数与国际标准产生一定程度的差异,导致这部分冶金机械设备在实际的工作情况下频繁发生故障。而技术人员受思维限制,经常在忽略设计与研发问题的情况下对机械设备进行故障分析。由于客观因素不足,技术人员不能准确地发现故障根源和发生故障的原因。因此,发生故障的机械设备在长时间的高负荷运转下,内部零件的磨损报废率大幅上升,最终丧失正常的工作性能,导致企业产生不可修复的经济损害[1]。

冶金机械设备在长时间闲置或过度使用的情况下,设备原有的性能产生衰退或完全丧失,或与同类型设备共同工作中出现旧式现象,统称为设备的功能劣化。劣化可分为必然发生的自然因素劣化以及可人工干预的使用劣化。自然劣化是指设备在不使用时,长时间承受自然环境带来的侵害,加剧了功能的衰退,同时造成设备寿命加速减少;使用劣化是指设备在正常工作的过程中出现各种程度的磨损、腐蚀、损耗、碰撞、变形和疲劳等,如部件损坏、材料变形和不及时清理材料废渣污垢,导致工作环境恶劣,使设备性能缺失。

2 维修缺少深度及设备运行的损耗

新的冶金机械设备的内部零件需要经过一段时间的磨合才能正常工作,但维修人员常常忽略这段机械磨合时期。新设备过早投入使用可能会造成故障频发等异常工况,致使工作人员需要对机械设备进行频繁的维修,进而导致维修成本过高[2]。部分维修人员在分析设备故障的原因时并不细致,对设备的分析仅停留于设备表面的异常信息和内部零件磨损,对机械设备的实际性能参数视而不见,使故障根源排除不彻底,维修工作无效或效果不佳,给机械设备寿命的损耗埋下隐患。

冶金机械设备在常态运转中会受到碰撞、磨损等实际损耗和功能不足等虚拟损耗,即设备实际价值会逐渐减少。应尽量避免机械设备长时间超负荷的工作,以保证设备不会产生损耗。沉重的生产任务要求机械设备加班工作,以及工作环境不适于机械工作,会导致机械设备技术性能衰退,加快机械设备老化。

3 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

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可分为维护和修理两部分。维护是指定期对设备进行日常的检查、清理、调整、润滑、更换零部件等工作,以此降低设备损耗和劣化的程度,增加设备与零部件的使用寿命。为了让设备得到充分的维护和保养,在工作中要注意尽量避免使设备处于超高温、超高压和超负荷的工作环境下,工作人员应保证工作时对机械设备进行正规、准确、有效的操作[3]。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和修理应遵守以下六个原则:1)避免冶金机械设备因为损耗和劣化程度过高而产生能源损失,导致企业的生产经营效益降低;2)在机械不发生影响生产性能的故障的条件下,保证生产规划的达成,避免停机等现象的发生;3)保证设备生产出的产品质量合格,并控制生产成本;4)保证机械设备保持正常的工作效率,避免干扰企业生产计划;5)主动维持良好舒适的工作环境,为工作人员带来安全感和工作热情,促进工作人员的生产积极性;6)保障工作人员的财产和人身安全。为实施以上六个原则,技术工作人员应保证完成以下工作要求:保持清洁、定期润滑、定期检修和遵照管理制度工作。通过以上要求和原则,可以保证设备处于最佳工作状态,并可以及时发现和排除机械故障。

4 冶金机械设备的具体维修措施

冶金机械设备故障中出现的损耗和劣化等现象实际意义相差不大,一般是人为或自然因素引起的机械设备工作性能下降、零部件质量下降,导致设备出现故障,需要技术人员维修。设备出现故障会导致生产效率下降、产品质量差,使设备在功能上的价值缩减,冶金生产和设备维修成本上升。设备维修通常通过两种方式对冶金机械设备进行补偿:1)在使用过程中定期维修,对设备零部件进行局部补偿,维修成本较低,具有经济性和环保性;2)直接更换坏损零部件,以有效零部件代替损伤失效的部分,成本较高。在设备刚开始投入生产的阶段,由于新设备未经磨合,设备零部件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磨损,经过一段时间的实际使用后,设备零部件的磨损速度会逐渐下降。在实际应用中,表面相对光滑的零部件的耐磨性普遍较差,不同零部件出现问题的可能性也不同,其中的差异需要工作人员依靠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进行有效判断,定期给予针对性维修,保证设备能在各阶段的生产工作中具有良好的加工质量,防止设备出现耐磨性差的问题。对于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还要求工作人员对设备内部构造充分了解,对不同零件与设备整体的联系有充分的认识[4]。

4.1 冶金机械设备的预防性维修

预防性维修是指技术人员在定期和不定期的技术检查中,通过设备状态分析出可能会出现的故障或可能存在的隐患,在机械设备出现问题之前进行提前维护。预防性维修具有预防故障发生和及时补救错误等功能,在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与保养中起到关键作用,能够减少设备的性能衰退引起的经济损失。预防性维修的主要工作可分为四步:1)平时增加检查频率,保证设备持续在最佳状态下工作;2)加强定期、定点和精确检查,及时排查处理故障;3)订下修理计划,根据检查出现的不同情况,在出现故障前提前修理;4)在日常对设备的检查和维修的过程中进行信息记录,针对单个设备制定预防性维修规划,作为未来可能出现的其他问题的参考资料。

4.2 冶金机械设备的预知维修

预防性维修曾经应用十分广泛,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冶金机械设备配套的故障报警技术已经趋于成熟。预知维修依靠故障报警技术可以对机械设备运行全程监控,当故障发生时可以第一时间发出警告信号,告知终端工作人员故障的具体位置,技术人员可以通过反馈信息制定维修计划,提升维修效率,使机械不会受到进一步的损害。该技术还具备持续监测、及时发现、自动警报等功能,可以对设备进行全面性分析并出具书面检测报告,帮助工作人员判断出故障程度,例如是仅需要更换还是需要修复损坏部件,同时给出准确的备用部件库存量,还能计算维修成本和节约资金。

4.3 冶金机械设备的事后性维修

冶金机械设备在进行维修活动后经常出现维修不彻底的现象,这是因为工作人员在日常维修中工作不精细。这种情况发生后工作人员可以进行事后补救,并确定故障症结所在,对其进行局部维修,即针对性地对部分零件部位进行维修或彻底维修,这就是事后性维修。事后性维修是设备出现磨损、故障等情况后,无法再进行正常的生产工作,因此对机械设备进行维修。这种维修方式会让设备所有企业的维修成本上升,且如果维修后设备仍无法恢复工作性能,那么就面临着设备报废的风险。事后性维修多发于技术人员缺少预防性维修的情况下。

5 冶金机械设备维修相关制度

对设备进行维护的过程中,需要先分析设备容易或已经出现的损耗部位,根据设备零部件的损耗速度规划出合适的维修周期。同时还需要防止设备出现故障和隐患,影响生产工作的正常进行。冶金机械设备的工作状态直接关系到生产效率与质量,因此应重点放置于冶金机械设备的定期维护与检测工作上。我国冶金工业虽然已有一套相对完善的冶金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标准,但由于我国冶金工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冶金机械设备为了适应市场,满足日益增长的技术需要,在数量、型号、种类、规格等方面逐渐多元化。企业选择设备,需要根据冶金工作的实际情况来决定,不同的设备在不同的工作环境下有不一样的保养需求,需要技术人员依据自身的技术和经验进行针对性的设备保养与维修,才能够保证设备维持良好的工作性能运转。然而,我国的冶金机械设备维护与检修标准仍存在一定程度的缺陷,它并没有给出明确的规章制度,导致冶金机械设备维护的实际作业缺乏规章制度作为参考。

6 结语

随着国民经济的持续发展,冶金工业已经逐渐成为我国的支柱性产业,重视冶金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我国经济发展。为保证冶金生产的质量,应将冶金机械设备的维护与检修部分作为关键点,给予足够的重视。冶金企业应注重提升人才技术素养,鼓励人才在实践中多积累经验,善于观察,并不断完善冶金机械设备的维修制度,为冶金工业的健康发展制定完善的管理制度。

猜你喜欢

劣化冶金预防性
新生儿黄疸治疗箱常见故障处置及预防性维护实践
高含盐08系统劣化原因分析及恢复过程
预防性公路养护技术在现代高速公路养护中的应用
国内外氢冶金发展综述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河南豫光冶金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方法研究
TRC与老混凝土界面黏结力破坏模型
十里泉发电厂330MW机组高压抗燃油酸值异常的分析与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