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步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分析

2021-12-28张健伟

南方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提质中药材药材

张健伟 ,徐 曼

(1.毕节市农机安全服务中心,贵州 毕节 551700;2.毕节市农业机械研究所,贵州 毕节 551700)

贵州省是中药资源生产重要区域,其特定的气候条件和良好的地质环境为药材成长提供良好基础。根据中国中药资源普查统计结果,现阶段,贵州全省有中药材品种4 802 种,包括植物药材、动物药材和矿物药材等等,其中占有绝大多数的是植物药材。具有代表性的药材有天麻、半夏、何首乌、杜仲、黄柏、石斛、厚朴、重楼和天然冰片等十余种。目前,全省建成了中药材种植基地77 个,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00万亩(1亩≈667m2,下同)。

1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现状

贵州省中药材产业发展已经初具规模,现阶段已经建立了中药生产现代化基地,使得全省中药制造业的发展迈进新的台阶。在中药材产业发展过程中,结合农村经济结构转型政策,大力推进中药产业发展,通过多年努力,目前已经取得了技术突破,中药种植业和制造业均获得规模化发展,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根据统计结果,2020 年贵州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超过200 万亩,与过去一年比较,同比增长28.2%,中药材的种植品种超过了120 种,以太子参、半夏和天麻为代表的中药材种植面积更是在全国范围内居于榜首[1]。

随着农业经济结构调整和政府相关政策支持,中药种植成为产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推动中药产业的创新发展提供更多助力。新时期,贵州省出台了《推进中药现代化的若干意见》等系列文件,以发挥生物资源优势、培育后续支柱产业为核心,推动中药产业布局,相关决策的实施使得贵州中药材产业发展呈现出惊人成绩。贵州省由于在中药材产业发展中作出的贡献,被国家科技部评为中药现代化基地,其中有154个民族药被列入国家标准,有力推动了贵州中药材产业的创新发展,为贵州中药产业发展提供了政策支持。

2 推动贵州全省中药材产业提质增效的必要性

在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下,各个区域均利用自身的发展优势,不断突出其产业的实际效用,加强对产业结构的升级转型,并逐渐优化各个产业整体结构。其中在贵州省,主要以中药材产业为主,由于该省特殊的地理环境,促使其中药材得到良好的栽培以及生产。为此,贵州省针对中药材产业进行不断改善,使其顺应我国新时代的发展需求,并对其产业结构进行逐渐完善,使其快速步入提质增效的新阶段,突破传统的经营发展情况。同时,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增效对贵州省也具有较大意义。近年来,我国针对贫困地区采取精准扶贫政策,使越来越多的贫困户逐渐脱贫致富。其中在贵州省主要依靠中药材产业带动贫困户增收。在2020 年,通过建立健全中药材产业,促使其产量逐渐增加,并且,中药材种植大县新增加了5个,品种种类也在不断增多,新增加10 个加工基地,以此充分带动了34.6 万的人口增收。通过中药材产业的发展以及提质增效,使贵州省的部分贫困县达到脱贫致富的目标,中药材产业是贵州省脱贫攻坚的主要产业,为各个乡村的精准扶贫提供良好的方向,逐渐将中药材产业的提质增效作为该省的工作重点,以此提高全省的经济效益。

3 促进贵州省中药产业提质增效有效途径

3.1 积极推广中药材快繁技术

自2010 年开始,贵州全省推进天麻、半夏、草乌和金银花等中药材林下种植产业发展,每年实现天麻种植万余亩,生态刺梨的面积更是突破2万亩。同时,深入开展全省药材野生资源保护工作,促进优良品种选育,使得绿色生产技术和发展理念得到落实。同时也加快推进中药材快速繁殖技术,可在较短时间内产生更多优质的中药材,改善了相关药材临床应用短缺问题。

以贵州产半夏为例,对快速繁育技术的应用要点进行说明。具体操作中,需要选择合适的半夏品种为植株,并对优质外植体进行试验论证,随后对植株进行灭菌接种,清洗采挖的块茎并去皮。相关操作完成后,需要使用清洁液对其进行浸泡,确保药材饮用安全。浸泡过程中使用了70%的乙醇,将其放置在滤纸上,为下一步接种工作提供条件。操作过程中,应确保光照条件充足,植株培养时间应保持在10 h~16 h。实践表明,通过对中药材快繁技术应用可促进药材产量提升,对改善供需不足问题起到关键作用。

同时,为确保贵州中药产业提质增效,也注重对产地环境进行监测,严格管理药材生产环境,对光照、水源和土壤等环境进行科学管理,为药材良好生长提供支持。药材产品加工、运输与储存也是影响质量和效益的关键,应对相关问题提高重视力度,通过强化管理、技术监督等方法,确保全省中药材产量稳定、效益良好。在药材品种的快速繁育过程中,应深入开展中药材成分分析,对相关药理和药效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制定完善有效的技术规程,为贵州全省中药产业提质增效作出贡献。

3.2 产业集中和知名品牌培育

为促进全省中药材产业步入提质增效新阶段,对重点品种进行开发,注重优良品种选育,致力于构建产业集中区,集中发展优势。发展过程中,应注重建成产业集中区和示范基地,对中药材培育工作提高重视力度,通过示范区带动全省药材产业深入发展。2020 年全省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655 万亩,建成地道药材规模化、标准化基地,确保产业发展提质增效。

2020 年12 月30 日起,《中国药典》2020 年版开始实施,对中药材的质量标准提出较高要求,行业监督与管理将更加严格。为适应新时期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格局变化,满足产品升级换代要求,提升行业集中度,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力度至关重要[2]。同时,产业集中度的提升也增加了产品附加值。贵州在推动中药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合力打造一批中药标准化生产基地,进而提升中药产业高质量发展、有利于提质增效。

参考同花顺iFinD 数据,在70 家中药上市公司中,有23 家公司在2020 年上半年实现净利润同比增长,占比达到33%,行业整体业绩发展缓慢,促进行业发展提质增效至关重要。在产业集中发展新时期,应注重培育知名品牌,注重突出地域特色。例如,在贵州某制药厂的发展中,推出了产品特性鲜明的黔药品牌,并对质量进行强化管理,构建了质量监督体系,确保中药材质量安全可控,形成了地区特色品牌。此外,在区域公共品牌的构建中,注重知名品牌建设,并开展标准化验证,原产地认证,增加保护力度,创建一批质量良好的产品,市场占有率、品牌形象和价值得到有效维护。

3.3 构建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

药材产业发展中,推动构建产销一体化模式是提质增效的关键路径,在发展过程中,应大力推动企业、合作社、基地和农户模式,确保种植户在中药材产业链中的权益和价值。通过鼓励中药企业建设初加工基地的方式,使得企业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得提升,产业融合发展的进程也会更加明显。中药材产业进入提质增效阶段应注重工业带动种植业发展,确保农户利益不受到损失。截至2020年,全省逐渐建成并扩大了半夏、天麻、刺梨和中药饮片等多个加工项目,并配备了物流中心和集贸市场,促进生产与销售一体化。

为进一步提高产品市场知名度、为产业发展创造有利条件,创造了优良的中药材产品,通过GAP 和地理标识认证等方式,提高了产品市场占有率和知名度,为产业发展提供了便利条件。产销一体化发展过程中,相关人员应加强中药材种植基地水利建设,并对基础设施进行完善,尤其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为产品销售方法升级奠定良好基础。产销一体化是中药材产业发展的有效路径,随着网络技术发展,这种趋势更加明显,可通过网络店铺销售、视频直播带货等多样化方法,拓宽中药材销售路径[3]。

在国家产业发展政策支持下,贵州中药材市场需求量逐渐增多,为中药材产业发展提供了良好条件。新时期,应更多关注网络信息技术对中药材种植和销售环节带来的契机,并关注信息资源价值,借助新媒体加强传播,提升品牌知名度。在产业发展过程中,应建立中药网络交易系统,改善传统交易形式,积极推广并应用网络电子交易平台,对药物产销环节进行全面升级[4]。此外,积极发展电子商务,优化产业结构也是提升贵州全省中药材企业市场竞争力的有效路径。例如,对贵州中药网络交易系统开发与利用,实现了中药产业信息实时发布与交流,进一步推动了药材产地与市场需求的结合,为全省中药材产业步入提质增效新阶段提供了技术保障和支持。

3.4 加大中药材宣传力度

中药材产业在贵州省占据重要地位,其为全省带来了较大的经济效益,随着我国社会的经济发展以及科技的逐渐提高,贵州省逐渐发展中药材产业,对该产业不断进行升级,逐渐优化产销的对接模式,促使中药材产业能够尽快达到提质增效的阶段。为此,全省应当加大对中药材的宣传力度,使其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继而提高中药材的影响力。贵州省目前不断开展中药材体验店,设立多家中药材展示窗口,以此达到良好的宣传效果,全省中药材企业有2 500多家。针对各个企业中药材生产经营的实际情况进行全面了解,并对其做出合理的调整,完善产销对接工作。在宣传过程中,还应当做好招商引资工作,在产销一体化的基础上,可与其他企业进行有效合作,不断推进全省中药材产业的良好发展,拓宽多种销售渠道,以此提高中药材的销量。逐渐推进该产业的协同发展,形成良好的销售模式,对中药材产业进行提质增效,促使贵州省中药材产业稳定提升。

4 结语

综上所述,在促进贵州省中药产业提质增效过程中,积极推广了中药材快繁技术应用,注重产业集中和知名品牌建设,同时形成产销一体化发展模式,为中药材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便利条件。未来产业发展中,应结合应用大数据和物联网技术,对产业发展方向进行明确,并优化一体化发展模式,使得产业格局更加明确,促进贵州中药材产业科学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提质中药材药材
道地药材变成致富“金叶子”
数字化赋能农业提质增效
提质和增量之间的“辩证”
夏季中药材田间管理做好这五点
中药材促农增收
河滩地建起中药材示范区
春季种什么药材好?
药材价格表
宋四清:种植中药材 托起致富梦
为城市提质而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