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2021-12-28李嘉兴

南方农机 2021年6期
关键词:农业机械机械生产

李嘉兴

(齐齐哈尔工程学院,黑龙江 齐齐哈尔 161005)

随着技术革命的不断演进和我国经济社会的发展,我国农业的发展已经从解决温饱迈入“吃得好”的阶段,农业改革的力度正在不断加大,农业机械及自动化技术就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它能把部分现代科技运用到农业生产活动中,比如控制论、信息技术等,提高农业机械工作能力以及生产效率。在宏观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农业机械及自动化技术应用取得了较大成绩,但受到自然条件及后天起步晚的限制,农业机械和自动化水平整体不高,部分地区的农业装备过于落后,需要格外关注和重视。

1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现状

1.1 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取得的进展

农业发展过程当中,为了符合实际生产情况以及农业能够更好地发展,农业机械自动化顺应时代要求而出现。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出现一定程度解决了农村现有的劳动力短缺的问题。除此之外,农业生产的成本也会大大降低,但是农产品的质量会越来越高。因为农业机械自动化有诸多好处,所以国家大力扶持农业机械化,农民在购买农业机械时,国家都会给予一定的补贴[1]。

1.2 当前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存在的优势

首先,传统农业需要大量的劳动力,农业生产成本很高,同时农产品的质量也得不到有效保障,而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有效解决农村劳动力问题,解放农村生产力,农业生产的效率越来越高,农产品的质量也得到了有效保障。其次,自动化机械具有良好的安全性能。在操作过程中,操作人员的人身安全可以得到有效保障。如果机械设备出现故障,操作人员也不必太担心,因为机械设备具有自我修复功能,不会耽搁农业生产。最后,农业机械自动化具有较强的推广应用价值。农业机械的自动化程度较高,同时还具有较高的技术水平,不仅可以降低劳动强度,还可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发展。

1.3 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农业机械自动化可以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是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需要依靠工业化;第二个阶段是农业机械设备是自动化且是电气自动化;第三个阶段是仿真自动化机器人的应用。对比我国农村,农业机械自动化已基本完成第一阶段,农业生产率提高;第二阶段全国各地发展速度并不平衡,东部地区快于西部地区;而第三阶段我国还处于研发阶段[2]。

1.3.1 农业机械自动化应用起步较晚,科技含量较低

农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性产业。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生产随着时代的发展以及科技的进步有了巨大的变化,但是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农业生产还存在着一定差距。美国的农业大多都是机械化操作,专业水平高,人均耕种面积大。相比之下,我国的耕种面积都比较小,而且山区面积大,不适宜耕作,农业机械也并不适用,耕种方式还采取原始的方式,技术比较落后。耕作后的灌溉方式大多数都是大水漫灌的形式,不仅不能满足农作物对水分的需求还有可能造成水资源的浪费,出现水资源的短缺现象。除此之外,我国的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水平较低,农业机械可能并不完全适用于我国的农业,因为我国农业机械大多数是根据西方国家的农业机械设计与制造出来的。

1.3.2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地区差别很大

我国的地形地貌复杂,南方与北方不同,东部与西部不同,而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应用会受到这种影响,从而农业机械的使用效果也不同。在平原地区,农业机械自动化程度比较高,因为平原地区一般经济发展水平较高,对于自动化农业机械的需求更大,购买力更强一些。而一些山区,自动化农业机械并不能适用,同时经济较为落后,农民的购买力不强,对农业机械的需求不高。

1.3.3 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研发能力不高

我国农业机械设备更新换代比较缓慢。虽然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给我国农业自动化设备研发提供了条件,但是我国的研发力量与研发力度都不足。所以我国的农产品也较为低端,多为耕作型产品,阻碍了我国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发展。但从另一个角度来考虑,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的上升空间很大,发展潜力无限。

1.3.4 农业机械自动化人才缺乏

我国的农业技术人才较为缺乏,所以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发展比较慢。我国的农业人才专业知识缺乏,解决问题能力较差,因为这些人才大多数来自基层,往往没有受过专业培训。这些操作人员可能在机械操作上并不会出现什么问题,但是在机械出现故障时,他们在第一时间找出问题,也无法在第一时间解决问题。目前我国正在对农业产业结构进行调整,对于农业机械自动化的推广与应用,如果没有一定的人才,将无法顺利进行[3]。

2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对策

2.1 强化政府支持和引导

目前我国在农业方面出台了许多政策支持,这表明我国对农业越来越重视,所以就需要对农业机械自动化高度重视。对于传统的耕作方式,要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实际情况进行创新。在创新过程中要根据不同地区的不同条件进行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制定适合的农业政策与条件。除此之外,政府需要为农业机械自动化培养技术人才,对这些人才进行专业培训,采取一些补贴措施,加快农业机械自动化进程。

2.2 优化智能化种植

现阶段,新农村建设对于我国经济发展有着重要作用,机械自动化技术对于农业的发展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我国的农业一般都是使用拖拉机与播种机进行工作,不仅需要的劳动力多,而且效率也并不高。而机械自动化技术的发展将可以一定程度解决这些问题。机械自动化可以代替一部分的人工,省掉一大部分的劳动力,大大减少人力成本。同时自动化的设备可以保证在种植过程中种植的间隔与高度都相同,使农作物具有更高的存活率,农作物的产量更高。

2.3 强化农业基础设施建设

农业生产实现自动化的过程中,国家需要科学地设置基础配套设施。首先需要为机械搭建存放地点,这个存放地点最好安排农民进行搭建,因为在需要使用时也可以在第一时间进行使用。同时也可能会出现一些无处安放的农业机械,对于这些机械需要政府进行安排,保证农业机械的妥善安置。最后还需要科学建设维修站点,因为操作人员可能都只会进行操作而不会进行维修,所以需要专业的维修人员对有故障的机械进行维修。

2.4 科学创新自动化技术

农业机械自动化的实现主要依靠其专业技术。如果生产技术与农业机械研发技术缺乏,会对农业生产产生巨大影响。在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的研发过程中,首先应该科学设置生产设备,保证其模块化与精确化;其次要确保各个研发部门的联系的紧密性,实现创新机制的科学研发。

2.5 确保农业精准化发展

我国精准农业的发展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对比发达国家,我国的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在节水与灌溉方面还需要加强,以确保农业精准化发展。我国农业的灌溉方式通常采用漫灌,不仅会造成水资源浪费,还会对农业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其次,要对智能技术进行科学运用,确保农业生产实现人工智能化。

2.6 提升相关人员素质

在目前,我国相关管理人员的专业知识与专业素质无法满足现代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的需求。对于这一问题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对相关管理人员进行定期的专业培训与科学管理。除此之外还要将相关管理人员投入到实践工作当中,让其掌握丰富的实践经验,强化人才队伍建设。

3 农业机械自动化发展趋势

一是若想促进农业机械自动化设备价值的最大化。相关人士应重视加大研发力度,在对目前农业自动化的发展水平进行深入了解的基础上,注重提升机械自动化的安全性、精度和效率,并注重科学评价机械自动化设备的应用成果,从整体上强化自动化模式选择的科学性和合理性。二是目前的农业自动化装置缺乏精准性。因此,需要积极发挥现代化技术的价值,实现传感器和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有机结合,以此来实现对农作物生长状况的了解与反馈,从而采取适宜的生产管理方法。三是与其他行业相比,农业生产环境较差,外界因素可能会对机械自动化设备产生干扰,这也对机械自动化设备的整体性能提出了较高的挑战。因此,相关人员应注重利用半导体集成电路的价值,着力提升机械自动化装置的耐久性,防止因频繁更换设备导致农业生产成本增加,在确保各项农业生产工作有序进行的同时,降低农业生产成本[4]。

4 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时代的发展与科学的进步,我国农业的发展速度也越来越快,因此对农业机械自动化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如果对农业机械自动化技术进行深入研究与科学创新,我国农业生产成本将大大降低,产量将持续增长,生产效率将大幅度提高,生产安全也会得到有效保障。

猜你喜欢

农业机械机械生产
让安全生产执法真正发挥震慑作用
农业机械推广应用及安全管理对策
2021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2020中国国际农业机械展览会
调试机械臂
农业机械的保养与维修分析
代工生产或将“松绑”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反生产行为差异化治理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