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去向调查研究
——以铜陵学院为例

2021-12-28汪昌权常强强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学报 2021年5期
关键词:铜陵生源少数民族

汪昌权,常强强

(铜陵学院学生处, 铜陵 244000)

1 研究背景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较低、就业领域不宽,类似这些“少数民族就业难”的观点较为常见[1]。但这种观点过于笼统,常存在瑕疵,这些问题有待商榷。多数研究者在处理这一问题时相对谨慎,研究中所提及的少数民族多属于有具体所指的特定分类。例如,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率相对较低,西部地区少数民族大学毕业生在就业竞争中处于劣势等[2-3]。在对原因的讨论中,民族文化与大众文化差异形成就业障碍,民族地区基础教育与高等教育资源受限及汉语水平不足等教育环境及个人能力方面因素均可能导致就业难现象[4-5]。可见,已有研究中所讨论的“少数民族”一般指的是“少数民族”中的多数,即民族地区(民族高校或少数民族聚居地)的少数民族。除此之外,在非民族地区(非民族高校、非少数民族聚居地),因户籍迁移或民族融合等原因,还存在着“少数民族”中的少数(例如本研究中的少数民族学生)。这类大学生多在内地不同类型高校就读,受学校类型、学校所处地区等因素影响,其就业情况可能相对较好。可见,“少数民族就业难”要区分具体情况加以考察。

本文以铜陵学院2012-2018年少数民族毕业生为研究对象,考察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民族、生源、性别3个分类变量上的就业去向情况。铜陵学院2012-2018年少数民族毕业生共为118人,其中,男生51人(43.2%),女生67人(56.8%),男女比例1∶1.31,省内生源110人(93.2%),省外生源8人。本研究将就业去向区分就业形式、地域流向两个维度,就业形式归纳保留了就业、升学、创业、其他、待业5种,地域流向含省内、省外、出国出境、不确定4种。

2 民族因素对就业去向的影响

在2012-2018年的就业统计时点上,该118名少数民族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为91.53%。从总体就业率上看,未见明显就业困难现象,且与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相比较,这一就业水平具有优势。在5类就业形式上,以就业和升学为主,累计占比89.8%,待业率8.5%,升学率11%,创业和其他占1.6%。传统的就业模式(78.8%)仍是主流,升学率高于铜陵学院2012-2018年历年的水平。创业和其他去向就业比例偏低,表现出在创新性和多元化就业模式上不够活跃。待业率明显高于全国平均失业率水平(2018年年末全国城镇调查失业率为4.9%)[6]。具体分布如表1所示。究其原因,可能与统计时间有关,毕业生就业统计数据一般在8月底进行,至年末还有较长时间。在此时间段内,尚有毕业生陆续就业,因此所统计的待业率数据会有所降低。由此可见,“少数民族就业难”是一个总体意义上的论点。在个案意义上,还要区分具体情况。部分地区、部分高校、部分类型的少数民族群体就业状况尚好,不宜简单、刻板地将“少数民族”与“就业难”联系在一起。

表1 2012-2018年铜陵学院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形式

3 生源因素在就业去向上的作用

当前,大学生在就业去向选择上存在着“孔雀东南飞”和“凤凰要还巢”两种现象。它们代表着两种不同的择业倾向——去经济发达地区就业和回生源地就业。已有调查研究显示,多数少数民族大学生回生源地就业意愿强烈,具有更高的“恋家”情结。一项针对江苏省15所高校新疆籍大学生的问卷调研显示,基于亲情、乡情及风俗习惯适应性等方面的需要,82.8%的新疆籍少数民族大学生愿意回到新疆工作[7]。另一项针对新疆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研究显示,37.9%的新疆少数民族学生在选择就业地点时最看重家乡因素,而非待遇和生活条件[8]。研究多认为边疆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观念相对保守,对职业稳定和家乡情结格外关注,就业流动性意愿不高。

为考察籍贯在内地(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是否倾向于回生源地就业,对铜陵学院2012-2018年的118名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情况进行调查。在SPSS中以“单位所在地=生源所在地”为条件选择个案,共有42人符合条件,占少数民族毕业生总数的35.59%,占已就业少数民族毕业生总数的38.89%。这一数据表现出两方面的认知。一方面,回生源地就业现象并不是特别突出,有60%以上毕业生选择去生源地以外的地区就业。说明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风俗适应、民族融合方面相对较好,对于风俗习惯的适应需求没有那么迫切,可能会倾向于寻求更好的薪资待遇和生活方式,因此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观念更为开放。另一方面,群体中的35.59%具有相同的就业倾向,仍是一个相对较高的比例。且从更广阔的视野来看,省内生源的就业去向主要流向省内(省内生源占93.2%,61%流向省内),省外生源主要流向省外(省外生源占6.8%,5.1%流向省外),也表明生源因素在发生作用如表2所示。

表2 就业地域流向上的分布

4 性别因素对就业去向的影响

回乡就业的倾向是否与性别因素有关?从文献资料看,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可能存在着性别方面的差异。受到传统家庭观念以及男女角色定位差异影响,少数民族女大学生更愿意在父母身边就业。一项针对西北少数民族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女生在籍贯所在地就业的意愿比男生高出7%的比例[9]。与此相比较,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是否存在明显的性别差异?

从安徽省情况来看,安徽省属于少数民族散居省份,既没有大规模的少数民族聚居,也没有以少数民族学生为主的高等学校,是典型的非民族地区,只在部分高校有一些少数民族大学生。如果仅从数量上看,这些大学生在高校每年的毕业生中只是极少数,因而性别对这些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并且,从安徽省高校毕业生总体的性别比例来看,全省男女性别比例较为均衡(2018年男女毕业生数分别为171 034人、182 503人,男女性别比1∶1.07),不同性别的就业状况也较均衡(2018年男女生就业率分别为90.06%、90.46%)[10]。作为总体中的一部分,不同性别的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状况更可能具有与总体特征的一致性。因此可以在理论上推测,不同性别的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情况也应当比较均衡,就业去向可能无明显差异。

但是,如果从一个较长的时间跨度来看,尽管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数量上仍是少数,但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可能会表现出一定的性别差异。例如,2012-2018年,铜陵学院少数民族毕业生的男女性别比例为1∶1.31,女生在人数比例上的优势逐渐显现,再加上女性受就业心理等一些因素的叠加影响,性别因素对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去向的影响也很有可能会逐渐凸显出来。

为了检验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去向上的性别差异情况,本研究针对2012-2018年铜陵学院不同性别少数民族毕业生的就业形式进行卡方检验。统计不同性别毕业生在两个类别上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卡方检验(χ2=2.99,df=1,P=0.08>0.05),结果未发现在就业形式上的显著差异。同理,将就业地域流向重新归类为省内、省外、其他三个类别,进行卡方检验(χ2=3.45,df=2,P=0.18>0.05),亦未见显著差异如表3所示。可见,以铜陵学院的数据分析来看,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毕业生在就业去向的选择上并没有表现出十分明显的性别差异,这与典型的民族地区毕业生在就业去向选择上所表现出的性别差异有所不同。

表3 2012-2018年铜陵学院不同性别少数民族毕业生就业去向人数分布

5 结论与建议

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去向受民族因素影响有限。在就业、升学、创业、待业、其他5类形式中,就业仍是首选。生源因素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有一定影响,但相较于民族地区而言,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地域的选择上观念更为开放。暂未发现性别因素对就业的显著影响,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在就业去向上并没有显著的性别差异。

尽管处在非民族地区、属于非民族高校,但一些高校在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也常从身份因素出发,给予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一些额外关照。其出发点是给予毕业生更多的帮扶,以促进这一群体更好地就业。但在帮扶形式和举措上,有一些值得思考的地方。例如,民族、性别因素对非民族地区的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影响微乎其微,是否还有必要在就业指导与服务工作中突出民族、性别因素?怎样结合生源因素对就业去向选择的影响,更有针对性地做好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的就业教育引导和服务?

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可能会面临一系列“遭遇”,最终的就业抉择是基于多项意愿综合影响的结果[11]。事实上,就业抉择皆是多种因素综合影响的结果,研究者需要考虑这些综合因素力量是什么、有何影响、为什么有影响以及怎样合理地化解或利用这些因素。现有研究者从宏观上总结出三项重要的影响因素:情感因素、经济因素和社会因素[12]。本研究探讨的身份因素(民族、生源、性别)只是社会因素中的一个方面。对非民族地区少数民族大学生就业去向的影响因素还有很多,例如学校的声誉、所处地区(区位优势)等因素可能影响就业机会和信息的获取,影响大学生求职和用人单位招聘,进而给就业去向选择带来影响。以此来看,基于微观视角的分析检验及对策探讨,是未来研究的一个方向。

猜你喜欢

铜陵生源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新形势下提升传统本科专业生源质量的思考和认识
亲亲的鸟
少数民族的服装
其实冬天不可怕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跨省生源调控
《少数民族舞》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