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旅游元素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自信培养策略
2021-12-28肖晓斐
况 欣 肖晓斐
江西电力职业技术学院,江西南昌 330032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提及文化自信,强调我们应当建立在中国五千年文明的基础上建立文化自信。培育大学生文化自信是当代高校刻不容缓的任务,尤其是在公共英语教学中。旅游作为新时期人民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内容,旅游元素本就涵盖文化属性,重视国内旅游资源,将其融入公共英语教学之中,能够起到提升英语教学效果的作用,同时也为中西方文化交流搭建桥梁。
一 文化自信在公共英语教学中的价值
(一)依靠文化力量提高英语教学效果
随着我国素质教育改革进程的不断推进,高校对人才培养的要求也在不断提升。高校人才不仅需要拥有扎实的知识基础,还要拥有极高的文化素养。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作为高校教学课程中持续周期长,且教学占比较大的学科,高校应当发挥其自身所具备的优势,将中国传统文化融入其中,促使文化育人能够在高校文化自信培养中所具备的重要作用,也能够让学生意识到,英语作为一门语言性课程,与其本土文化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纳入到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适当提高文化教学内容比例,借助于文化力量提高英语教学效果[1]。
(二)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愈演愈烈,国外文化进入我国人民群众生活的过程中,可能会对我国本土文化造成一定冲击。目前很多高校学生更为崇拜西方文化,忽视我国传统文化所具备的文化内涵。文化交流作为世界发展的大方向,高校必须树立文化自信,推动我国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帮助学生积极与国外友人进行文化交流,搭建中西方文化交流桥梁。
二 国内旅游元素融入公共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缺失现象严重
文化自信能够提升学生个人思想道德以及文化素养,我们从部分大学文化自信情况的了解中能够发现,我国大学生普遍存在文化自信缺失的情况,学生盲目崇拜他国文化,自身文化自信缺失非常严重,高校公共英语教育中我国传统文化内容非常少,偶尔提及国内旅游景点等内容,也只是寥寥概括,学生无法正确认识到我国文化底蕴。学生热衷于过洋节,却连我国春节的英语表达方式都不清楚,更别说运用英语介绍新年系数。如果我们一味地迎合西方文化,对自身传统文化失语,那么中国传统文化也会因此陷入文化认同危机之中,进而被西方强势文化同化的危险[2]。
(二)公共英语教材缺乏国内旅游元素
在公共英语教学内容中,加入国外文化内容是无可厚非的,我们结合当代高校公共英语教材内容来看,其中缺少传统文化内容,甚至对于国内旅游景点的表述也并不清楚,学生过多学习国外文化,不利于高校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教师在进行课程讲解时,通常都是根据教材内容进行讲解,在教学知识延伸拓展过程中,往往也引导学生了解国外文化,忽略传统文化的学习,不利于学生文化自信的培养。我们通过以《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以及《新编使用英语基本教程1》两本教材为例,具体如表1所示,从我国现有的基本英语教材中,通常在文化设置上采用“拿来”的手段,这也导致教材内容大多围绕西方文化开展,而对于中国文化的输入基本处于忽略状态。
表1 《实用英语综合教程1》与《新编使用英语基本教程1》内容占比
(三)高校并未重视相关文化内容渗透
发扬我国传统文化,是重视培养大学生文化自信的基础。大多数高校在校园文化方面对于传统文化的宣传极少,其育人重心过多倾向于教学课堂,忽视校园文化的力量,学生缺少传统文化的熏陶,更为重视专业能力的培养,导致传统文化无法发挥其自身的感召力。高校并未很好地借助于传统文化的力量完成人才文化素养培养目标,致使各类文化课程沦落为选修课程,学生文化自信自然就无法得到提升[3]。
三 国内旅游元素融入公共英语教学的文化自信策略
(一)借助国内旅游元素中启发学生文化自信
高校教师需要充分认识文化自信与语言学习的关系,在学生英语知识体系的形成以及发展过程中,都离不开相关文化的渗透,文化自信与语言学习存在极为重要联系。由此,教师需要借助于国内旅游元素启发学生的文化自信。首先,帮助学生树立传统文化自信,在国外文化知识学习内容中,正确看待国外文化,通过学习国外文化提升学生语言学习能力,进而提升公共英语教学效果;其次,学生需要充分意识到,树立文化自信,对公共英语学习起到积极性作用,当国内外文化产生冲突时,教师需要引导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保留双方文化中积极向上的部分,摒弃其消极的部分,进而更好地了解到各国文化自身所具备的内涵;最后,我国各个地区具有独特的传统文化,挖掘景点文化内涵,将国内旅游元素适当融入教学知识讲解之中,学生乐于加入旅游话题的讨论过程中,这对于学生的文化自信而言是极大的提升。例如,教师在公共文化课程知识讲解过程中涉及温莎城堡等宫殿的讲述时,可以为学生提及我国的旅游景点北京故宫博物院、台北故宫博物院等文博单位,深度挖掘故宫的建筑、文物和历史故事,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传统文化意识。大学生正处于思想活跃且更容易接受新事物的过程中,自身道德观和价值观正处于塑造期,更容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导致他们认为西方文化优先于中国文化。因此,公共英语教学需要适当借助中国旅游元素,加强中国传统文化元素的渗透,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价值观念,更为坚定其自身的文化自信。教师借助信息化教学手段,为国内旅游元素融入高校公共英语课堂创造有利的条件。建设学生的中国文化自信不仅仅局限于英语课堂之中,借助网络教学平台,让学生在平台中分享在假日期间去过的国内旅游景点,教师引导学生完成旅游元素与英语知识的转换,让学生在分享和学习中体验中国传统文化,进而启发学生的文化自信。教师也可借助公共平台为学生推送中国旅游景点所涉及文化内容等,结合公共英语教学内容培养学生的人文素养和文化自信[4]。
(二)在公共英语教学教材加入国内旅游元素
高校公共英语课程中应当适当融入国内旅游元素,学生在了解到国内旅游景点的同时,也能够深入了解到其中的知识内涵,引导学生利用英语知识表达出来,进而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这对于学生文化自信培养而言起到重要的影响,进而推动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教师也应深入挖掘传统文化与公共英语教学内容的结合点,在教学课堂中为学生渗透传统文化内容。教师应当增强自身对传统文化的认同与自豪感,提高对传统文化的认识,将自身的文化自信影响学生。另外,教师应当引导学生,加强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学习,这样在了解国外文化的同时,了解到各国之间的文化差异,运用正确、包容的眼光看待他国文化,学习国外文化的先进之处,同时将其补充到中国传统文化的内涵之中,进而提升我国传统文化的时代性特征。河南抓住了国家文化自信上升期的机遇,精准地落脚于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满足了消费群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与精神需求。教师可以借助于这点,在讲解西方戏剧内容时,以河南省春节晚会所演出的《唐宫夜宴》为例,可以在课堂中利用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学生播放相关片段,为学生带来戏剧幻城的震撼。如图1所示,河南省利用现代科技技术以乐舞俑复活后的视角进行古代宫廷文化的活性表现,并且对古老文物进行复活,还在舞台上虚拟展现了河南博物院的数件镇馆之宝,如安阳殷墟妇好墓的“妇好鸮尊”、新郑郑公大墓的“莲鹤方壶”。舞者穿越时空,优游于古物之间,学生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对中国文物产生新的认识。《唐宫夜宴》节目中的仕女舞者是河南洛阳唐三彩女乐师俑的化身,在泰斗级的《牛津英语词典》中,唐三彩以威妥玛拼音的sants’ai被收录。除此之外,唐宫西路西段的王城公园也是洛阳最大的综合性公园是牡丹花会的重要观赏区之一,牡丹作为中国的国花,受到拼法的影响,以英文词汇moutan收录于《牛津英语词典》之中。从河南省旅游景点中,我们能够发现许多中国传统文化元素,教师借助于河南省中原历史文化元素,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5]。
图1 河南省春节晚会演出节目《唐宫夜宴》
(三)重视高校教学的文化自信教学氛围构建
学生文化价值观培养离不开校园文化的引导,高校借助于校园文化,能够加强文化育人作用,重视传统文化的融入,让学生充分意识到自身在传统文化中的重要责任。其一,高校可以鼓励学生开展英语演讲比赛,在题目设定上结合国内旅游元素等内容,让学生将更多注意力集中在传统文化内涵方面,进而提升学生的文化自信;其二,高校教师在设定公共英语人才培养目标时,就应当将文化自信涵盖其中,充分认识到文化育人的重要性,将国内旅游元素融入其中,挖掘旅游元素所具备的传统文化内涵,发挥传统文化所具备的育人功能,在学生课堂学习时潜移默化地接受各类传统文化知识,自觉承担国家传统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任务;其三,积极利用新型教学模式。文化自信源自文化理解,旅游则是促进文化理解最好的方式之一,目前我国已经是最大的国内旅游市场、最大的出境旅游市场和全球第四的入境旅游市场。国内旅游文化也将成为新时代文化自信培养的新动能,丰富原有传统文化内容。由此,教师可以利用英语角的方式,自身带头用英语讲述自己所去过的国内旅游景点,挖掘这些景点所蕴含的传统文化,最后引导学生讲述自身国内旅游经历,完善学生文化自信的全面建立和发展,对大学生的文化自信培养起到引导作用。在公共英语课堂中培养学生中国文化自信,让学生从国内旅游元素中了解这些元素的英文表达方式,同时通过层层递进式的英语教学活动,让学生对旅游元素有着全方位的认知和了解。教师可以通过微信公众平台为学生推送国内旅游元素的英文图文推送。例如微信公众号“ 体验式英语视听说写MOOC”其中一篇英文微视频金山岭长城。如图2所示,通过图文相结合的方式,为学生讲述金山岭长城是明朝爱国将领戚继光主持修筑,是保存较为完整的长城。这也是中国文化的象征,在国外也有着“障墙”“文字砖”以及“挡马墙”三绝闻名海外。
图2 金山岭长城
发挥微信公众平台的优势,为学生推送具有中华传统文化内涵的国内旅游元素,从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出发,选择更为贴近学生日常生活的生动资源,以亲身经历以及体验去感染学生,鼓励学生学会分享,从而达到情感和精神上的共鸣,教师将国内旅游元素融入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之中,不仅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又能督促学生参与课堂教学之中,将微信平台与网络学习平台相结合,为学生展示中国文化自信的成果,构建良好的学习环境的同时,提升学生的学习成就感。
四 结语
将国内旅游元素融入高校公共英语教学课堂之中,是当代高校的重要任务之一。我们需要正视当代高校英语教育中所存在的“中国文化失语症”,投入更多的精力挖掘国内旅游元素所蕴含的传统文化内涵,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文化观念,加强自身文化素养的提高,在帮助学生文化自信得到有效提升的过程中,进一步改善我国高校公共英语教学现状[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