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全过程人民民主助推“民心工程”落实落地
2021-12-27顾云豪
顾云豪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指出:“民主不是装饰品,不是用来做摆设的,而是要用来解决人民需要解决的问题的。” “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把人民当家作主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治国理政的政策措施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党和国家机关各个方面各个层级工作上来,具体地、现实地体现到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工作上来。”今年以来,静安区人大常委会认真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论述,以开展“民心工程”专题调研和监督工作为抓手,坚持把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贯穿到“民心工程”實施推进的各个方面,努力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助推“民心工程”落实落地,切实把静安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落到实处。
“民心工程”的实施项目由人民群众来确定
为了充分发挥人大在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中的监督支持作用,今年初,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以开展“民心工程”专题调研为开局,注重发挥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作用,广泛听取群众意见建议,确保“民心工程”从项目确立之初就能够充分汇聚民智、体现民意、扎根民心。
区人大常委会课题组多次深入街道社区、产业园区、商务楼宇,通过专题座谈、问卷调查、调研访谈等形式,面向区域人大代表、社区群众、楼宇白领和园区职工发放2000多份调查问卷,并结合历年市区人大代表联系社区活动提出的意见建议和代表议案建议情况,以及“12345”市民服务热线和静安区社区分析工具数据采集系统反映出来的民生需求,重点聚焦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旧住房成套改造、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物业管理服务质量等基础性民生问题,积极回应静安群众对教育、医疗、就业等民生问题和更高品质精神文化生活的需要,通过人大专题调研,针对工作中存在的短板问题和薄弱环节,从基础性、普惠性、便利性、发展性等四个维度向政府部门提出了“民心工程”实施项目的具体建议。
“民心工程”项目形成和确定的过程本身就是一次发扬民主、集思广益的过程,通过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力求最大限度地反映区域各类群体的需求、最广泛地体现人民群众的真实意愿,确保“民心工程”从项目确立到实施推进的各个环节都能听到来自人民的声音,真正让人民群众成为“民心工程”的参与者和受益者。
“民心工程”的实施过程让人大代表来监督
近年来,静安区人大常委会紧扣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急难愁盼问题,广泛运用专题审议、执法检查、专题询问、代表建议办理等多种监督工具,让人大代表全过程、全方位、全链条参与“民心工程”的推进实施工作。
开展《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助推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随着静安区老龄化程度的不断加剧,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和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既是老年群体的迫切需求,也是“民心工程”的重中之重。为此,区人大常委会以开展《上海市养老服务条例》执法检查为契机,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来自人民、履职为民的优势和作用,组织人大代表赴社区综合为老服务中心、乐龄家园助老服务站、老年人日间服务中心、社区长者食堂等处,深入开展执法检查,让人大代表全过程监督“民心工程”实施推进工作,并针对老年群体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开展专题询问,取得了问出成果、问出症结、问出对策、问出合力的积极成效,形成了全区上下共同推进养老服务体系建设的整体氛围。人大代表针对中心城区机构养老床位运营成本居高不下、社区居家养老需求日益旺盛的实际,不断加大监督力度,通过执法检查和专题询问,促进形成了民政牵头、部门协同、企业运作、街镇配合,共同推进社区居家适老化改造的整体合力。截至今年11月底,通过全方位宣传、多部门协同、一站式服务、全流程管理,全区共完成老年人居家环境适老化改造户数达到1181户,名列本市中心城区第一位。
积极办理“关于加大本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力度”代表议案,进一步提升群众居住品质。针对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既有多层住宅“悬空老人”上下楼的出行难题,区人大常委会以办理代表“关于加大本区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力度”的议案为契机,广泛汇聚群众意见、集中代表智慧,切实以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推进“民心工程”实施的体制机制创新,将原先加装电梯“区-市-区”的串联审批模式优化成“市区同步、部门联动”的并联审批模式,进一步优化审批流程,压缩审批时间,为“民心工程”提效增能。在人大监督支持下,截至今年11月底,全区已启动居民意见征询的加装电梯数量为3966台,签约979台,开工建设503台,完工221台,签约量全市第二、完工量全市第一。
开展“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专题审议,进一步助力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为了回应静安人民群众对更高品质生活的期待,今年,区人大常委会将“构建优质均衡公共服务体系,共建共享高品质生活”列入区人代会专题审议内容,重点围绕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教育发展、卫生健康、体育事业、促进就业、文化品牌和法律服务等民生问题开展了专题审议,充分发挥人大代表智慧和作用,为静安区构建更高质量的公共服务体系、创造更高品质美好生活贡献人大力量。代表们围绕中小学生课后负担过重、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等热点问题,提出了“用好校内课余时间、创新学生课后服务模式”等意见建议,引起了教育领域人大代表的热议。代表中的一些中小学校长积极探索实践,在原有课后服务模式基础上,创新推出了学生课后“学习时刻+自主时刻+温馨时刻”的新“三段式”服务,成为“双减”背景下全国义务教育课后服务创新举措,并作为典型经验向全国推广。
“民心工程”的实施成效由人民群众来评判
“民心工程”实施效果好不好、有没有落到群众心坎上,人民群众最有发言权。静安区在加强和改善民生工作中始终坚持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把话语权和评价权交给人民群众,让“两代表一委员”和市民(居民)代表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监督评议,切实以“民心工程”的实际成效取信于民。
广泛组织市区人大代表对“民心工程”实施情况开展视察。为了让人大代表全过程参与民生监督工作,切实感受到“民心工程”带来的新变化,区人大常委会结合今年度的民生工作开展情况,组织市区两级人大代表对“早餐工程” “既有多层住宅加装电梯” “互联网+体育资源共享” “便民医疗” “社区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等重点“民心工程”项目开展专题视察活动。代表们围绕群众反映突出的急难愁盼问题,针对“民心工程”实施中的短板和薄弱环节,提出了进一步完善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优化教育资源配置、提升社区医疗便利性、促进公共服务优质均衡等意见建议。同时,区人大常委会还积极开展人大代表与政府职能部门面对面活动,充分听取代表评价意见,不断改进民生项目供给方式、优化项目推进工作流程,助力政府部门用心用情办好“民心工程”,让静安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和更高满意度。
依托“家、站、点”代表履职平台,对“民心工程”实施情况进行评议。“民心工程”的落脚点在社区,关键在群众的感受度。静安区各街道人大工委、镇人大充分发挥“家、站、点”履职平台作用,组织市、区、镇人大代表列席社区代表会议,对“民心工程”和年度民生实事项目完成情况开展满意度评价,并提出意见建议,同时将评议结果在社代会上向代表和群众通报,使“民心工程”从立项到落地的每个环节都建立在广泛的民意基础之上。
“民心工程”是践行党的宗旨使命的实际行动,是践行“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抓手。下一步,静安区人大常委会将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持续聚焦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在实施推进“民心工程”中进一步践行全过程人民民主重大理念,充分发挥人大监督支持作用,努力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转化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作者系静安区人大常委会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