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型军工企业产品创新的分析及思考

2021-12-27熊卫东王秀东

现代企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军转民军工产品

熊卫东 王秀东

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部署全面推进实施制造强国战略。这是我国实施制造强国战略第一个十年的行动纲领。各制造业都相继提出了自己未来发展方向,但是一些规模较小的军工企业还保持着较原始的生产模式,导致一些较小的国有军工企业目前效益低下,生产产品依旧比较单一,没有长远的创新产品的推出。

一、目前军工产品创新现状

企业从最原始的机械化生产发展到信息化和数字化时代的今天,全球化的企业技术竞争不断加剧,使企业的创新活动更加的复杂,现代企业技术的综合性和集中性越来越强,即使是技术实力十分雄厚的大型企业,也会面临着一些高新技术创新问题,因此,必须制定产学研合、合作共赢和创新之路。通过引进外围资源到内部,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技术互补,共同发展,这有利于企业攻克技术难关,用较短的时间,较快的速度,较低的成本,较小的代价创造全新的产品,以此增强企业在市场上的竞争地位。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很多大型军工企业都改成了军用转民用的转型,来提高自身产品的生产力与市场价值,但是目前还有一些军工厂,特别是小型军工厂,生产的产品难以适合民用市场需求,导致转型困难,军用品使用量较少。军工企业效益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制约,导致员工工资偏低,人员流失,新技术难以上去等问题频频发生。

二、阻碍产品创新的因素分析

1.领导和员工的意识。企业的管理者和经营者在思想观念上不适应产品创新的新趋势。在高科技高度发达的今天,产品的生命周期越来越短,很多经久耐用的好产品已经逐步在被市场所淘汰,在保证质量较好的前提下,更重要的是使用者的选择,为用户提供质量好、实用、多功能的高科技产品以及提供好的售后服务。但是随着新产品、新技术的不断出现,原有的产品和市场占有率被不断地冲击。老的产品将很快被市场所淘汰。单位主要领导的想法决定企业未来的走向,目前很多国有企业特别是军工企业从主要领导到基层员工都希望守着目前现有的产品,只要能卖的出去,能赚钱就可以。缺乏创新意识,很多领导在位子上想法只要保证不在自己手上不出乱子就可以,久而久之长期的风气就这样延续下来。甚至更有甚者打压创新的产品,将新产品新工艺扼杀在摇篮里。最终企业一直延续旧产品的输出,公司自诞生之日起就一直在重复着卖着老产品。市场在要求企业,要不断创造新的产品,以满足市场不断增长的新的质量标准和种类要求,而我们有些企业管理者和经营者还没有这种思想观念的转变,不知道随时生产出市场和使用者需要的创新产品。

在现阶段小型军工企业发展改革进程中,有很多小型企业不能行使职工自主选择企业经营者的民主权利,因此使创新产品决策成为了一句空话;甚至有的企业领导采用聘任制,聘期较短,聘用的领导层只想应付完本聘期内对企业发展但对产品创新没有长远规划。很多中小企业没有设立产品研发部门,更谈不上研发有发展前景的产品;中小企业没有配备相关的研发经费,使创新开发和新产品的生产没有一定的经济基础:甚至有的企业没有相关稳定的产品创新科研人才,只能靠企业某些员工自发创新很难有一支面向市場的有开发能力的科研队伍;还有的企业管理者不顾市场变化,盲目的超前或泄后开发。所有这些,直接制约了国有中小企业产品创新和发展。

2.未能了解最新产品情况。军工产品的采购一般都是由上级部门直接下达订单到企业来完成,上级部门下来的订单需求的产品一般都是较早的产品,企业有改良的产品或者能进行技术创新的产品而未得到上级部门的了解。如果企业主动提出可以给上级部门更优的产品,上级会因为某一个产品而更改总体设计方案而放弃使用新的产品替代,导致新产品一直未能得到较好的应用而被抛弃。

3.新产品使用过程中的缺陷。一种新的产品问世。是从市场调研开始、设计、开发、试生产、最后到走向市场。这是一个简单的过程,但是到成熟的全过程,只有在生产技术、产品工艺、产品市场的接受度完全成熟了,才能保证新产品的稳定性。相反,如果把不成熟的产品推向了市场,使用者会因产品可靠性低等问题产生逆反心理,就丧失了对新产品和企业的信任度,最终将会失去整个市场。

很多产品在设计者起初设计的理念是好的,但是在实际实践使用中会受到很多现实的制约因素没有考虑进去,导致一个较好的产品被当成废品做丢弃处理。特别是一些高新产品因为某些因素没有考虑进去导致后期使用过程中受限而被放弃,后期没有注资导致未能继续进一步研发。

很多产品在功能上只要满足客户的基本要求和达到国家标准即可,而现在很多企业是不断增加功能,最终因为有过剩的功能,导致功能浪费,增加了开发成本的支出和技术的含量。也给用户使用和后期维护带来了诸多的不便因素和使用困难。让用户满意的产品是建立在产品的先进性、实用性、可靠性和安全性层面之上的。

三、产品创新能力的提高

1.设立相应的奖励制度。大型企业可以开设研发中心、工作室等研发机构。而对于一些小的企业没有研发的能力可以发挥员工的积极性来研发产品。例如:每年可以针对有创新的员工设立相应的奖项,公司为创新的成果申报知识产权等,来提高公司员工积极创新性。

2.将新改进的产品投入到对应企业。军工产品的更新换代非常的缓慢,很多新工艺带来的新产品实际使用效果比老产品好很多很多。但是很多军工单位一直还是购买老的产品,设计思路中一直在使用老产品。作为一个企业的管理者,可以提前将新的产品免费提供给对应单位试用,让客户知道已经有了新的产品,实际效果比老的产品有了质的飞跃。

在不断开发新的产品,要以质量为第一,信誉至上为根本宗旨,在现有行业内品牌效应基础之上,开发出具有一定对比性的新产品,不断满足现有市场和消费者的需求,成为现有市场上销售比较好的优质品牌商品。因此,对原有产品进行深加工。在第一时间内满足客户的众多需求,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和良好信誉,以自身品牌不断创造新功能,将会获得更加稳固和更加众多的市场份额。

3.减少产品设计中的缺陷。产品的缺陷一般只能在用户使用的情况下才能发觉出来。对应一些新的产品,可以免费给客户使用,但是客户需要提供产品的使用报告,使用报告主要是针对产品的不足及改进意见设计提出。公司在收集到报告的情况下要对该报告进行分析,特别是单位主要技术骨干参与了解该报告并对该报告提出自己的看法,为新产品的缺陷进行改进。

4.军转民角色的转变。目前很多大型军工企业都转向了民用市场来让企业走向了高速发展。现在的小型军工企业因为产品的单一性导致转型困难。所谓“军转民”,在优先完成军品科研生产任务的同时,把多余能力转到扩大民品产品生产上来。军工企业工业设备好,技术力量雄厚,把军工技术力量充分利用起来,加入到发展民用生产。这样会使民用产品的质量得到较大的提高。实事证明,“军转民”不仅有利于经济发展、改善民生,而且有利于稳定和凝聚高科技人才,增加军工产品的技术储备,增强平战转换能力,促进军工企业结构调整和战略重组,为从根本上长远上为军工产品奠定雄厚的物质技术基础。军转民足以说明其波澜壮阔的奋斗历程和重大意义。

在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大趋势下,军工系统一定要坚持以新的发展理念为指导,确保“军转民”沿着正确方向持续快速发展。尤其是目前,根据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要求,国防和军队建设要深深融入国家经济和社会发展体系。因此,保军不仅要依靠军工系统的力量来保卫,也要积极吸纳有优势的民营企业、科研单位、高等院校来共同提高,特别是要把军民融合发展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有机结合起来,建立军民科技协同创新体系,使军工建立在整个国家科技工业基础之上。此外,军转民也要把着力点放在国防科技转民用上,要善于结合民营的科技力量达到融合一体,合力推进整个国家高技术产业特别是新兴产业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发挥国防科技转民用的效益最大化,提高整个国家的战略竞争力。概括地讲,在新的时代,军工系统在推进“军转民”进程中,务必深刻认识和正确处理保军和转民的关系,强化军民融合的理念,发挥军民融合的优势,形成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格局,建立军民融合型的国防科技工业新体系,为构建一体化的国家战略体系和能力提供强大支撑。

四、结束语

实施工业强基主要是为了解决基础零部件、基础工艺、基础材料落后等问题。军工产品的创新也体现在整个国家工业水平的提升,随着中国制造2025的提出,新工艺与人工智能的加入。新的产品会越来越多,特别是智能的军工产品会越来越多。在未来战争上会发挥越来越多的作用。整个科学技术的进步是产品创新的决定因素。随着科学技術的不断发展,使用者对产品的多样性、实用性、安全性和技术先进性等指标要求越来越高。有能力运用科学工艺,改进自身产品和不断开发新的产品,才能使产品主导市场并不断扩大企业自身,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作者单位:江西工商职业技术学院    江西新明机械有限公司)

猜你喜欢

军转民军工产品
互联网的产生对技术军转民的启示
军转民项目运作风险与强化风险管理的策略
雄安新区 河北军工新未来
顾帅圻:将“军工范儿”进行到底
军工版“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
要增强“军转民产品”的品牌意识
2015产品LOOKBOOK直击
第四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军转民大赛专家研讨会暨赛程说明会在多地举行
军工大检阅
新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