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第一个五年,启航

2021-12-27

当代工人·精品C 2021年4期
关键词:五年计划重工业中国共产党

新中国成立初期,百废待兴。当时的中国,工业基础薄弱又饱受战争创伤,发展工业成为时局的重中之重,中国工业化进程也由此启动。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艰苦奋斗,经过“三年恢复期”和4个“五年计划”奠基期,在一穷二白基础上,建立起了独立、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不仅使中国以崭新的面貌屹立于世界,也为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社会发展迸发出强大活力,奠定了较为坚实的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了28年浴血奋战,打败日本帝国主义,推翻国民党反动统治,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新中国成立初期,工業基础几乎为零,国家一穷二白。全世界投向中国的目光,仿佛都在提出一个问题:共产党成立了新中国,能建设好新中国吗?

道阻且长,行则将至。中国共产党的回答方式是实际行动,实现的道路之一是“五年计划”。

1951年2月,中央召开政治局扩大会议,毛泽东提出“三年准备、十年计划经济建设”的思想。决定自1953年起,实行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并要求立即着手进行编制五年计划的各项准备工作。

从实际的建设进程来看,国家将1953年~ 1957年作为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时间点,中国也由此掀起了一部中国工业建设的壮丽史诗。

1953年,第一个“五年计划”开始实施,中国开启了大规模经济建设。在“一五”期间实际施工的921个大中型项目中,由苏联援建了156个项目。它们包括国防兵器、航空航天、冶金机械、化工能源等工业项目,主要分布在东北、华中、西北等地。当时中国重工业这一块非常薄弱,国防工业也十分薄弱,所以“一五计划”投资的重点是重工业。采掘、能源、机械制造等行业,都是在“一五计划”时期重点发展的。当时突出的156项中,重工业占比重达2/3以上。

新中国第一根无缝钢管、第一架飞机、第一台电视机……无数个第一都在那个年代诞生。

1953年底,鞍山钢铁公司大型轧钢厂等三大工程建成投产,成为最重要的钢铁工业基地;1956年,中国第一个生产载重汽车的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生产出第一辆汽车,长春也由此成为我国的汽车城;中国第一个飞机制造厂试制成功第一架喷气式飞机;中国第一个制造机床的工厂——沈阳第一机床厂建成投产;中国第一座生产电子管的工厂——北京电子管厂正式投产;1957年,飞架南北的武汉长江大桥建成,连接了长江南北的交通;青藏、康藏、新藏公路也建成通车,沟通了西藏和内地的联系。

数据最能说明问题,“一五”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平均每年递增11.9%。短短5年间,我国工业建设和生产所取得的成就远远超过了旧中国的一百年。

中国工业的未来是什么?“一五计划”的成功向世人宣告,答案是一道简单的数学题,一个5年,加上一个5年,再加上一个5年……

20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也是中国开启第十四个“五年规划”的新征程。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眼神坚毅,脚踏实地,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宏伟蓝图,就这样一步一个脚印地走着,因为我们坚信,眼前有方向,脚下有力量。

猜你喜欢

五年计划重工业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我国产业技术政策综述
制订未来“五年计划” 万达打造全球传媒娱乐巨头
斯大林工业化思想论析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
浅论我国前四个五年计划对当代改革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