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12-27仇栋栋
仇栋栋
摘 要: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主要学习内容在于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学习。通过阅读学习,可以提高学生的语文分析理解能力,语文知识灵活运用能力,以及语文知识的创新能力。但在目前的语文阅读教学环节,语文阅读仍旧存在一定的问题,因此,需要采取相关的解决措施对语文阅读教学内容进行完善,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核心素养。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问题;对策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22)01-0102-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22.01.049
语文是小学阶段的基础学科和主要学科,而语文阅读又是语文知识学习的重要内容,教师应在实际教学环节,善于发现阅读问题并理解阅读问题,以此树立学生学习语文的自信心,提升阅读主体意识。
一、多元阅读教学,深度理解教材
在开展小学语文教学的过程中,受传统阅读教育理念影响,教师单纯地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表面内容,缺乏对阅读内容的深度引导,久而久之,这种单纯的阅读模式会局限和禁锢学生的思维发展,限制学生发散思维能力的提升。因此,在素质教育大背景下,教师应秉承生本教育理念,对学生开展多元化阅读教学引导,鼓励学生深度理解教材内容[1]。
首先,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应调动学生的语文阅读积极性,让学生能够从多维层面对语文知识进行阅读。再者,教师还应通过情境教学模式,对学生进行代入化的教学。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角色饰演的方式演绎课文内容。这种绘声绘色的演绎模式使学生更加真实地了解文章的内涵,也可以通过合作演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进而循序渐进地对学生的阅读自主意识进行调动。
二、结合生活实际,开展阅读学习
学生正处于第三启蒙阶段,自主思维能力相对较差,而语文教材中的内容又与日常口语表达方式不同,这会增加学生的理解难度。同时,受传统教学理念的影响,教师通常单纯地通过讲述法,以照本宣科的模式,对学生讲解课文内容,这与生活主题相去甚远,而且,也不易让学生找到阅读的切入点,因此拉低了阅读效率和质量。再者,在对学生进行课堂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与生活内容进行有机融合。这是由于语文知识来源于生活,同时语文知识也运用于生活,教师可以将相关的生活情境进行导入,这会引发学生的共鸣,调动学生的阅读自主意识。教师可以结合语文课文教材主题内容,对学生讲述自身在生活中遇到的相似问题,也可以引导学生回忆在生活中遇到的这类现象,并鼓励学生进行表达,这种真实性的师生共享,不仅调节了阅读氛围,也可以使学生通过回忆和表达,对课文内容形成深度理解。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在阅读课文后,将课文内容以口语化的方式进行表述,将课文的中心思想进行阐述,这一过程也能够帮助学生梳理阅读内容,确保学生的思路更加清晰。在此基础上,教师也应让学生总结出这段阅读内容的大体框架,并将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及产生的感悟,在框架中进行应用,确保故事内容的丰满。这种方式可以确保学生在提高阅读理解能力的基础上,也能够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三、合理设置问题,引导自主阅读
在对学生进行阅读教学引导的过程中,教师大都是通过任务驱动的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开展阅读活动,但却忽略了告诉学生如何开展阅读,这会使学生有种无从入手的感觉,只能进行逐字逐句的阅读,缺乏对阅读内容的分析,这种情况下导致学生阅读效果不佳,久之会使学生厌倦阅读,无法提高阅读效率和质量。针对这一现象,教师应为学生设置一些阅读问题和阅读悬念,鼓励学生从分析问题入手开展阅读,这会有效调動学生的阅读主体意识,使学生开始自觉地阅读。教师不仅可以让学生阅读教材内的文章,也可以让学生阅读课外书籍,结合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为其推荐一些适合阅读的经典名著。教师可以先将阅读内容的大体内涵讲述给学生,让学生对文章的大概含义有一个了解,然后,将文章关键内容的一部分对学生进行讲述,但却故意留有一部分悬念,这会有效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使学生对阅读内容产生了解的意识,进而提升阅读质量和效率[2]。在学生阅读后,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在班级将阅读的内容进行复述,尤其对于悬念部分可以通过多元化的描述手法进行讲解,这不仅会更进一步帮助学生梳理阅读思路,也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思考能力,以及阅读表达能力,同时,也可以使学生通过细致入微的描写和表达,巩固对这部分内容,尤其对悬念部分的认知程度,确保在学生自身层面提高阅读能力,也能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素养,让学生通过阅读从多维角度提高阅读能力。在学生阅读表述过后,教师还可以让其对表述的学生进行测评,使学生能够对自我的故事复述、表述能力形成全新认知。教师也应对学生开展测评,针对不同的阅读不足,对学生以不同的方式进行修正,让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可以得到突破性提升。同时,由于学生都具有较强的表现欲,也渴望被人认可,通过阅读表述可以培养学生的阅读自信心,使学生能够自觉地进行阅读。教师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帮助学生构建体系化的阅读模式,在后续的阅读过程中,教师可以通过制造阅读悬念、开展深度阅读、进行阅读表述、完成阅读评价的步骤,对学生建立长效阅读机制,以此提高学生的阅读综合素养。
四、通过读写结合,品味文章内涵
阅读与写作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学生阅读素养的提升与写作能力的提升具有较强关联性,也可以丰富学生的阅读量。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鼓励学生进行写作,阅读是写作的前提,而写作是阅读的沉淀和补充。学生可以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也能够通过写作,进行更深层次的阅读。教师在对学生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引导时,可以让每个学生都准备一个阅读记录本,将日常阅读教材及课外书籍中遇到的好词好句进行摘抄,在书写的过程中,学生就可以再一次巩固认知,提高对阅读内容的理解程度,也可以通过长期的积累,逐步将记录的知识内容与自己的思想相融合,逐步形成自我认知,也可以丰富自我的写作经验。同时,教师还可以开展阅读内容的定期交流活动,通过交流实现与人之长补己之短的阅读效果。此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将阅读内容进行分解,将每一个阅读段落的大体内涵进行提炼,并逐步将整个阅读内容的框架结构整理成型,使学生能够在整体层面理解文章的写作思路,从而达到深度阅读的目的。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将自己的思想融入到故事的整体框架中,逐步丰满故事内容,真正实现将自身的思想与阅读内容进行有机融合的学习目的。同时,学生在写作后,也可以认知到自己在写作中存在的不足,以此激发学生的进一步阅读意识,这种学生通过阅读提高写作能力,又通过写作激发阅读兴趣的读写结合的阅读模式,可以使阅读效果得到有效突破。
五、提高阅读期待,调动自主意识
阅读期待指的是学生对阅读不断产生期待感,又通过阅读满足期待感,同时又会通过阅读内容产生全新期待。期待感涵盖了学生的阅读能力、兴趣爱好、知识水平,虽然是同一个班级的学生,但由于个人认知能力的不同,对相同阅读内容也会产生不同的期待。但教师通过统一化、程式化的模式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很难在整体层面把控好学生的阅读期待内容,因此使得阅读教学效率低下[3]。为突破这一教学难题,教师应注意帮助学生形成自主阅读的艺术,并注意将一些阅读方法传授给学生,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进而使学生的阅读成为一种自主意识,并逐步使学生形成一种自主的阅读动机。在此基础上,教师可以传授给学生一些阅读方法,由于可以阅读的内容十分丰富,即便小学阶段的学生也有很多合适的书籍供学生阅读,面对琳琅满目的阅读内容,教师应教会学生如何选择阅读内容,并根据内容进行粗读、细读、通读、跳读等,不同的阅读方式适合阅读不同的书籍。对于科普类书籍、儿童文学类书籍可以采取细读和通读的模式进行阅读,而对于一些刊物类的内容及网络碎片内容,为了节省阅读时间,则可以采取粗读和跳读的模式。在学生养成了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阅读能力的基础上,教师可以在班级对学生设置阅读期待的教学,教师应在阅读之前让学生对文章的创作者、创作背景等内容产生兴趣,然后再根据阅读内容的篇幅决定是否将阅读内容进行分段。这种阅读方式,不仅可以让学生对文章的阅读产生期待,也可以讓学生对文章作者和创作文章的动机、以及当时的时代背景、人文情怀等产生期待,这种通过前期铺垫的方式,可以有效调动学生的阅读自主意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六、结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环节,教师需要通过阅读教学,发现学生在阅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分析问题产生的原因,然后为学生制定科学合理的阅读教学计划,让学生能够有目的、有次序、有方法的进行阅读。通过为学生营造良好的阅读氛围,建立阅读体系,提高学生的阅读分析、解读、表达能力,也能够提高学生的审美意识,进而达到在整体层面提高学生阅读核心素养的目的。
参考文献:
[1] 谭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问题与对策分析[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20(12):277.
[2] 王一涵.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方法的问题分析与思考[J].科教文汇(中旬刊),2020(11):166.
[3] 李兴连.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探讨[J].华夏教师,2020(9):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