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格局
2021-12-27吴昊昱
吴昊昱
(苏州旅游与财经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江苏苏州 215104)
办好教育事业,家庭、学校、政府、社会都有责任。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教育、妇联等部门要统筹协调社会资源支持服务家庭教育。教育活动的开展是学校、家庭和社区三股力量的共同作用。学校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环境。家庭是教育产生的第一环境,是孩子成长的天然学校,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社区是一种特殊的教育场所,对孩子的成长也产生着重要影响[1]。
一、育人环境中家庭、社会角色缺失的现状
(一)生源家庭情况复杂,家庭教育缺失情况较多
中国改革开放以来,放开了人口流动,使得一些即使只在本市、本省招生的高职院校学生也会来自不同地区,家庭情况十分的复杂。地域差异导致每个孩子的成长环境与教育环境都大不相同,且学生家庭对于学校的一些教育理念方法无法完全的理解和接受,以自己的教育思想为核心去教育孩子,或者就是教育乏术,不知道用什么方法与孩子进行有效沟通。
通过分析当前学生家庭结构,能够发现以下几种情况:
首先,离异或是单亲家庭逐渐在增多;其次,很多学生跟随着祖辈成长,与父母的沟通和相处较少,父母也在教育上缺少有效的跟进;第三,随着我国计划生育政策的不断放开,家庭中存在弟弟妹妹的学生家庭也在不断增多。在这些共有情况的关联下,学生本人拥有的关注度就会持续降低,教育上比较容易出现参与性少或者是缺失的现象[2]。
(二)学生判断力过差,社会的教育尺度难以把控
现代的学生不管处于在怎样的年龄段,普遍在情感、性格方面都越来越低龄化,以至于学生在很多事情面前的判断力越来越差,这也体现了不论是学生本人、父母乃至学校对于学生参与在社会中的学习仍然保持在较为保守的状态中。
另外,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发展,国人的家庭生活水准都有了飞跃性的提高。在我国上个世纪总是会存在这样一句话,再苦不能苦教育,再穷不能穷孩子,受到这一思想的影响下,现在的孩子从出生开始就一直生活的父母建造的摇篮中,没有吃过苦。很多家长只希望孩子可以好好读书,在小学、中学阶段只注重成绩,要求孩子“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这样反而限制了学生对于社会真实情况的了解。
随着信息技术与网络在国人的生活中深度介入,信息充斥了人们生活,特别是很多负面新闻的传播与炒作速度也是人们难以掌控的。对于很多学生而言,他们的辨别能力不高,很多舆论与负面新闻会对他们的思想产生极大的思想冲击,加上本身学生对于社会的接触就很少,这些负面舆论的传播渲染,难免会让学生造成思想上的负担,产生负面情绪[3]。
(三)学校辅导队伍建设不足,教育工作难以系统性地延伸
对于校园的辅导队伍来说,辅导员的日常教育辅导对于学生的教育有着一定的影响作用。思想政治辅导员则是一个极为特殊的群体,不仅是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导师,也是学生日常生活事务管理人员。然而从现状来看,在校的辅导队伍建设匮乏,辅导教师对于思想政治的辅导不足,只单一的管理学生生活事务。以至于队伍的流动性极大,整体的辅导制度也不够完善,甚至个别学校的辅导队伍如同虚设一般,对于学生的思想政治辅导根本不在事务教育管理的范围内[4]。也因此,在辅导员的队伍建设中,存在不稳定、临时性、事务性、突发性的工作影响状态下,辅导员教师难以保障育人工作的进行能够系统性和延续性地进行下去。
二、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阵地
学校一直被认为是最具有塑造力量和最具有影响作用的特殊环境。学校环境的特殊性在于它是为了教育的目的而专门设计的环境,其他类型的环境更多地属于“偶然的环境”,而非“控制的环境”。美国学者杜威把学校这一社会机构的职责概括为三个方面:第一,学校提供的是一个简化的环境,从人类复杂的文明中选择基本的并为孩子所反映的种种特征,建立起一个循序渐进的秩序;第二,学校提供的是一个净化的环境,尽力排除现存环境中的丑陋现象,以免影响儿童的心理习惯;第三,学校提供的是一个平衡的环境,协调不同环境中的行为准则和情感标准,使孩子不受原来环境的限制。从这个意义上讲,学校是学习的场所,是育人的圣地,是促进社会一体化的地方。
三、家庭教育是孩子发展的第一教育
家庭是教育的第一场所,是孩子成长的天然学校,家长就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就人的素质和能力的培养而言,家庭教育的责任十分重大。有学者指出,虽然1-7岁只占人生的10%,却完成了人生70%的习得。家庭教育的影响最鲜明的特点是先入为主的定势作用,奠定了一个人接受教育的基础。相比较而言,民主式的家庭教育方式更符合现代的教育观念,具有很大的优越性。但我们同时认为,家庭教育方式和学校教育方式一样,教无定法,也很难找到所有家庭同样适用的教育方式。成功的家庭教育都是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实施的个性化教育。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探究成功、有效的家庭教育的共同特点。
四、社区为教育提供环境和资源
社区可以为孩子发展提供教育环境。社区是具有文化属性的,社区文化包括了社区人群的信仰、价值理念、行为习惯和生活习俗等,它们决定了人们的思维模式和行为方式。孩子的成长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打上其所在社区的文化烙印。优秀的社区往往具有健康向上的社区文化。社会环境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发挥的作用很大,尤其对于心智尚未成熟的孩子来说更是如此[5]。健康向上的社会风气能够大大地促进孩子的健康成长,是对孩子进行教育的最生动活泼的课堂和教材。而作为社区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区文化对孩子的影响更为直接、具体和巨大,因为那是属于孩子自己的文化。
社区可以为学校提供丰富的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社区内硬件资源较为集中,坐落在社区内的展览馆、图书馆、规划馆、剧院等大型文化和娱乐设施,为孩子提供了广阔的生活、学习、娱乐的场所,有利于丰富教育的形式,做到寓教于乐。优秀的社区会充分挖掘、开发、创造和整合社区资源,为孩子开展校外活动以及参与社区服务和社区建设提供物质保障,并号召全社区都来关心孩子成长,参与孩子的素质教育。
五、家庭、学校、社区三位一体形成教育合力
教育的实践告诉我们,单独依靠学校并不能圆满解决孩子的所有问题。家庭、学校、社区的协作和对接,是现代教育的必然要求。
(一)学校与家庭对接,要保持经常性地沟通与交流
良好的家庭教育对于人的进步以及影响是终身的,而家庭对于孩子的影响是尤其重要的,影响了他们的一生,目前很多家长不能很好地认识到这一点,过于重视孩子的智力投资,或是忙于工作,无法顾及孩子,将孩子的教育完全推给学校。然而,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应当切实肩负起对孩子的教育责任,与此同时,家长应当与孩子建立起融洽的关系,并且与孩子的学校保持经常性地沟通与交流。对此,家校保持经常性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促使教师更多地了解孩子的成长经历和对他们的行为起决定性作用的影响因素。教师通过与家长的沟通与交流可以了解家长的生活态度,家长的教育理念以及家庭对孩子成长的影响。有了这种交流,教师会对孩子区别对待并且能够更加明智地处理孩子们的需要,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沟通与交流也可以帮助家长获取有价值的信息,在家庭中更好地与孩子相处。现实生活中,家长们在对孩子在家庭以外的表现、在与人相处方面的表现不够关心和重视[6]。同样,家长对孩子在学校的经历以及教师在指导孩子成长时所持的主张也知之不多。通过对考试成绩、作业成绩、教师评语、行为记录、学习报告的分析,家长可以了解孩子在学校学习、生活的效果以及在家长的帮助下孩子还能有多少发展空间。
家庭和学校的密切信息沟通,有助于增强家长对学校教育的理解和支持。良好的家校协作关系不仅仅包括学校与家长的信息交流和让家长熟悉学校,还应该包括在对影响孩子成长和学校教育事业发展的问题上,学校与家长进行协商探讨,让家长参与决策。传统的观点认为,家长在教育问题上并非专业人士,因此没有资格来确定什么教育对孩子最好,以及处理课程设置和教学程序等技术问题。现代观点认为,在教育的发展问题上家长应该可以贡献力量。家长的社会技能和专业才干是学校丰富校内课程内容和组织课外活动的重要资源。他们在一些专门领域的知识使他们成为学校课程改革中的重要的人力资源,许多家长在分析现实问题和阐述教育政策上具有很强的能力。此外,密切家长与学校之间的联系可以依托一些已经证明行之有效的活动,比如举办家长与学校联谊活动;召开家长会;邀请家长参观校园,参与开放式课程,观摩课堂教学,在食堂就餐;邀请家长委员会定期与校长会面,讨论学校的重大改革事项,讨论学校教育的优缺点以及课程中的热点敏感话题;给家长写信,汇报孩子情况,沟通思想,或发出活动邀请;向家长发放调查表或征求意见函等。
(二)学校与社区在平等、尊重、双赢的基础上互惠合作
学校是社区中的学校,学校与社区共同构成了社区体系。随着学习型社会的到来,在这种历史潮流的驱动下,学校和社区的关系更加紧密,“学校社区一体化”是发展的基本走向。未来的学校和社区将趋向整合,学校与社区之间的界限将逐渐消失,一个共生的、多元的、持续的、不可分的整体将会悄然出现。学校与社区在平等、尊重、双赢的基础上互惠合作是“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必由之路。
首先,社区对教育的关心和支持是学校发展的重要外部条件,这需要积极有效的沟通来实现。作为学校,要制定学校与社区合作关系的总体规划,积极建立与社区之间的建设性合作关系;要建立和保持学校社区公众之间通畅的交流渠道;要在重大教育政策和问题上与社区中的重要团体和个人进行合作;要为社区公民提供参与教育改进的机会;要通过参与开学典礼、公开演出等活动宣传和塑造学校良好形象等。学校在双方有效沟通和合作的基础上,可以获得社区的更多支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和社会环境等方面的支持。
其次,社区既是孩子成长外在环境,也是社会实践的主要场所。当前,结合课堂学习与社区服务的教育模式——“服务学习”已在世界范围内蓬勃开展,它强调课程教育与社区服务相融合,在“做中学”,在“服务中学”,在“学中服务”。真正把社区作为教育的大课堂,在社区中学会生存和生活,并把社区作为教育服务的对象和反哺的对象。双方互惠双赢的关系,有利于“学校社区一体化”的发展。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为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提供了有力的法律保障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23日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此法案总则第六条明确提出:各级人民政府指导家庭教育工作,建立健全家庭学校社会协同育人机制。这为进一步推动学校、家庭、社区三位一体教育活动提供了法理依据,从法律层面保障了家校社三位一体育人格局的构建。在《家庭教育促进法》其他细则中,更是详细明确了学校、家庭、社区在教育中的各项责任和义务,为全社会投入教育整合提供了行动方向。
综上,在教育中,学校、家庭、社区不是互相孤立的教育孤岛,教育活动的开展应将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区教育三方资源整合起来并协调发展,确定以人为中心的教育观,构建并完善现代教育体系,促进孩子身心全面健康发展。《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出台,也显示了国家对学校、家庭、社区三方协作教育的迫切期待,所以,各方应该以此为契机,加速开展教育协同,整合教育资源,做大教育平台,为家庭、为学校、为社区、更为国家培养合格的新时代建设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