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27

南方农业 2021年3期
关键词:植物保护病虫害植物

丘 麒

(华南农业大学,广东广州 510642)

伴随互联网覆盖范围逐渐扩大,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领域逐渐增多。在这种社会背景下,植物保护工作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应用信息技术开展植物保护工作是大势所趋,能够为植物保护工作提供科学的手段,有效提升植物保护的质效[1]。基于此,对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合理运用展开论述。

1 植物保护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

现代信息技术是对信息资源进行高效开发、利用、分析和共享的技术[2]。依托发达的信息化技术,广泛发掘与有效运用信息资源,让信息在多个点或者多个部门间高效传递,能提升经济发展速度,促进社会进步[3]。合理地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到植物保护当中,实现对植物各项数据的采集、获取、筛选和整合,可以反馈植物生长的全过程,更加全面、有效地对植物病虫害进行预测和防治,从而更好地促进植物健康生长,提高植物的产量。

2 现代信息技术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分析

将现代信息技术合理地应用于植物保护工作中具有重要意义,其集中体现在两个方面。1)合理地运用现代信息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植物保护工作水平,实现对植物保护工作的合理规划和有序安排。同时,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也可以及时获取植物生长的一手数据,完整记录植物生长的全过程,促进植物保护水平提升,转变传统植物保护较为单一的工作形式,为植物保护工作效率的提升提供技术支持。2)有利于提升植物保护工作的整体效率。现代信息技术涉及的内容十分广泛,且利用信息技术可以及时收集到植物生长过程中的各项信息,通过系统分析来准确判断植物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升植物保护工作的效率。同时,无人机、机器人、感应器、卫星技术等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也极大地提升了植物保护过程中检测工作的科学性、精准性、实时性,较大程度上促进了植物保护工作效率的提升。

3 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策略

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被应用于植物保护当中,既有效提升了植物保护水平,也节省了人力、物力投入。为此,在阐述植物保护与现代信息技术的关系及现代信息技术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基础上,重点探讨现代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中的应用建议。

3.1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建立植物保护专题数据库

现代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为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提供了技术支持,通过合理运用信息技术可以实现信息储存、信息归类、信息传输、信息检索。发达国家以植物保护为主要内容的数据库众多,其中储存了很多和植物保护有关的资料。为此,应当充分利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建立植物保护专题数据库。具体而言,应当建立起标准化、功能完善的信息化检测系统和数据库,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建立起功能完善的信息化检测系统,通过科学的方式对病虫害情况进行全面监测,以及时掌握植物生长情况。同时,要让植被保护信息在不同部门间高效传播,让植物保护信息化平台得以有效运用。为此,应当构建一套完善的包含植物名称、栽种面积、常见病虫害、病害预防举措等有关的信息体系,为现代信息化技术的应用创造便捷的条件。这样,植物保护工作者在实践过程中便有了可供查阅的信息,在制定保护方案、制定保护决策时便有了客观依据。

3.2 利用先进的信息技术保证植物生长环境适宜

植物生长都与气候环境有密切的关系,一些植物喜阴,一些植物喜阳,一些植物适合在我国北方种植,一些植物适合在我国南方种植。即便某种植物在不同气候环境下都能生长,其生长情况也必定不同。虽然植物是否能适应所在地区的气候环境对于其的生长有重大影响,但仍可采用一定的措施提升植物的性能,比如对于生长在热带的植物,可经过模拟其生长环境栽种到北方寒冷地区。为确保植物类型丰富,对植物进行科学有效的保护,植物学领域的专业人士可依托先进的信息化技术,打造适合植被生长的环境,确保其健康生长。另外,人工打造的环境与自然环境不同,能够降低病虫害大范围发生的概率,让植物健康生长,让部分珍稀物种得到有效保护。以人工方式打造适宜植物生长的环境,可依托人工智能监控平台实现,可在工作室远程监测植物生长情况,控制温度、湿度、氧气,一方面有利于节省人力资源,另一方面能够为植物生长创造良好环境。

3.3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有效提升植物保护工作成效

在植物保护工作中,合理应用多媒体技术、信息处理技术等在内的各种技术可以有效提升植物保护工作的实效性。

1)合理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实现对植物保护工作相关信息资源的高效、安全存储。将现代化信息技术引入到植物保护领域,可以依托多媒体技术、系统分类学、地理信息系统将有关植物病虫害防治与植被保护的研究著作进行储存、梳理、归类,让人们对植物保护的作用有更科学的认识。而植物病虫害诊判系统与植物病变仿真系统的应用能够降低植物发病概率,保证植物茁壮生长。多媒体技术与互联网通信技术的科学集成,有助于植物保护数据库的构建和管控,让当今时代的植物保护工作表现出网络化、智能化特点,从而提升植物保护工作的成效,促进农业经济发展。

2)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实现相关信息资源的高效传递。植物保护信息化系统可促使植物保护有关信息在多部门间高效传递,能够对植物的生长情况、病虫害发生情况进行远程监控,及时掌握植物生长情况,并及时采用科学、有效的手段预防植物病害和虫害产生。伴随信息技术的发展,植物保护信息化进程必然不断加快,信息技术在植物保护领域的应用范围会不断拓展,应用力度会不断增大,这种情况下,人们的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水平会不断提升。

3.4 利用现代信息技术实现植物保护信息的高效传播

近年来,互联网覆盖率不断提升,人们对其已不再陌生,对比举办讲座、粘贴海报等形式,互联网的宣传效果十分突出。在互联网时代下,应当合理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来实现植物保护相关知识和技术的高效传播。1)可在网上论坛或者微博、微信公众号上发表植物保护有关的文章,也可在互联网平台上组织多种以保护植物为主题的线上活动,如知识问答等,提升人们对植物保护的关注度。2)采取多种灵活的形式,实现线下植物保护知识和技术的高效传播。例如,可邀请专业的农技工作者以举办讲座的方式宣传农业信息化技术,可在农村地区运用广播的方法宣传推广现代信息化技术。3)开设专门的植物保护推广部门,定期推送植物保护相关文章,并开设窗口搜集群众建议,对有关工作者的行为进行监管等。这样不但可以依托网络深化人们对植物保护的认识,还能够利用新平台、新工具加大宣传力度,提升工作成效。总之,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和方式变得多种多样。当越来越多的人利用信息技术的各类载体获取关于植物保护知识和技术的相关信息时,便会久而久之取得广泛的传播效果,在全社会范围内形成一种植物保护的共识,转变人们固有的错误思想,以正确的态度利用正确的理论知识和技术,依托信息时代带来的优势更好地对植物进行保护。

4 结语

植物保护信息不但是社会发展的大趋势,还能够有效提升植物保护工作的成效,丰富植物保护工作的渠道。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手段,能够对植物生长信息进行全面剖析,并且能够对植物生长状态进行全方位监控,为植物保护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依据,从而提升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成效。

猜你喜欢

植物保护病虫害植物
植物保护:不珍稀才了不起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植物保护专业卓越农艺师培养模式的探究
海南大学植物保护学院
哦,不怕,不怕
将植物穿身上
植物罢工啦?
植物也疯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