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经济管理的现状与发展趋势刍议
2021-12-27秦曰霄
秦曰霄
(安徽农业大学,安徽合肥 230036)
现阶段,促进农村经济发展是我国经济发展工作的重点之一。目前,我国农村经济远落后于城镇经济,若不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农村经济与城镇经济两极分化会越来越严重,不利于我国社会的稳定与健康发展。因此,应加强对农村经济的管理,以促进农村经济又好又快发展。
1 农业经济管理现状
1.1 缺乏完善的管理机制
随着社会的飞速发展,我国经济体系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农业一直我国的核心产业,在农业经济管理过程中,若缺乏完善的法律法规支撑,将无法建立起完善的管理机制。现阶段,我国的经济管理模式与社会经济结构存在一定的冲突,从而导致农业经济发展速度放缓,农业经济在管理机制上的缺失,使其无法顺利发展。
1.2 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认识不足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对农业经济认识不够全面,从而导致其不能高效地完成其工作,对农业经济产生着较大的影响。1)受传统思想的影响,很多农业经济管理者在工作上过于保守,使得农业经济管理模式陈旧,跟不上社会的发展,导致农业经济管理工作难以满足当代社会所需。2)一些农业经济管理者在管理方面流于形式,只注重表面工程。3)一些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不高,缺乏管理经验,工作态度不积极。
1.3 政府部门投入不足
近年来,国家不断加大对农村经济的建设,但我国农村人口数量众多、农业面积十分广泛,使得相关部门在农村经济发展方面的投入并不能满足农村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因此,相关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力度,采取技术支持、政策支持、销售支持等一系列措施,来支持农村经济的发展。
1.4 生态环境问题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们对环境问题越来越重视,尤其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各种政策以控制环境污染问题,但在农村依然存在比较严重的环境问题。1)农作物是农村经济发展中的重要对象,在农作物生长过程中需要大量水资源进行灌溉,而我国部分地区降水较少,从而造成地表水资源紧缺。2)在种植农作物时,农药、化肥、农膜等的大量使用导致部分地区出现土壤污染与水资源污染,使种植环境恶化;部分地区不进行科学的交叉种植或休耕,从而使土地肥力下降,在种植过程中导致出现秸秆、尾菜等对环境产生不良影响。3)部分农耕机设备过重,超过土地的承载力而使土地遭到破坏。
1.5 信息化水平与管理模式落后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经济发展也面临着新的挑战。农业生产设备、生产方式及生产管理等需要不断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但我国农村经济管理信息化水平整体不高,仍处于起步阶段,管理方式比较落后,部分偏远地区甚至没有农业生产机械设备,经济信息化管理的落后严重阻碍了经济的发展。现代化的农村经济管理模式正处于不断推进的阶段,但在大部分地区,传统的管理模式仍然占据主导地位,而这种传统的管理模式效率较低,不利于农村经济快速发展,因此必须加快现代化农村经济管理模式推进速度。在实际农业生产过程中,农业管理者的意识较为落后,这就直接导致现代农业管理难以推进,从而使传统农业管理占据主导,进而使农业种植、施肥、灌溉和销售等一系列环节上管理都比较落后,限制了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1]。
2 农业经济的未来发展趋势
2.1 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信息化技术广泛应用于各行各业,特别是近几年,计算机技术得到了飞速发展,因此农业经济管理信息化已成为时代发展的必然趋势。信息化技术的发展优化了农业经济模式,对农业经济的管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业经济管理应朝着先进的方向不断发展,同时应加大改革力度,实现自主创新,更好地推动农业经济的健康发展。
2.2 转变管理理念
在当前社会经济模式下,应转变农业经济管理理念,这是保证管理工作有序开展的基础,同时也与农业经济管理者密切相关。若管理人员的思想理念落后,则农业经济的发展会受到严重的影响,甚至使农业经济结构混乱,不利于农业经济的发展。这就要求相关部门加强对农业经济管理者的思想教育,使其能够接受较为先进的经济管理理念,不断提高管理者本身的经济管理水平,从而使农业经济管理者不断更新管理理念,顺应时代的发展。
3 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策略
3.1 加强环境保护
可持续发展是我国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要求之一,只有秉承可持续发展战略,才能使得农村经济健康、稳定、持续发展。在传统的农业耕种中,农业工作者为了追求利益过量使用农药、化肥等化学品,虽然农作物产量得到了短暂的提高,但对土地资源、水资源造成污染,不利于农业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发展。若想实现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必须加强农业经济管理,将保护环境列为最主要的任务。因此,应优化农业经济管理,突破传统的只注重经济发展的思想束缚,在保护环境的前提下,进行科学合理的耕种,从而保证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3.2 提高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专业技能
农业经济管理人员的管理水平直接影响当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若想提高农村经济水平,必须先提高农业经济管理者的管理水平,要求农业经济管理人员不仅具有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具有责任心和奉献精神。考量农业经济管理人员是否符合要求主要有以下3 点:1)专业技能,相关部门应招收一些综合能力强的人进行农业经济管理工作;2)注重培训与考核,不仅对于管理人员进行培训考核,对农业人员也要进行相关的培训和考核,使其种植的农业产品符合相关要求;3)学习新技术、新设备的能力,要求管理人员能够积极主动地学习新知识,在培训时,管理人员将新技术、新设备的使用方法传授与农业人员,从而进一步推进农村经济向现代化方向发展。
3.3 优化产业结构
调整产业结构必须与当地情况相结合,切勿生搬硬套外国的模式。调整产业结构时,应以经济发展作为目标,与当地的地域优势相结合,推动产业结构向多元化发展。此外,还应提供专项资金用于购买农业设备及深加工设备,对收获的农产品进行深加工,成立农产品形象,进而获得品牌效应。形成从种植、管理、收割、农产品深加工完整的农业产业链,这样有利于农村经济更快更好地发展,农业工作者看到可观的效益,自然会增加主动性与积极性[2]。
3.4 合理利用土地资源
我国作为一个农业生产大国,土地资源是我国非常重要的资源之一,更是农村的生存之本。但存在部分地区不重视土地资源问题,不合理的耕种导致农村土地肥力下降、土地板结甚至沙化,不仅如此,少数地区为了快速发展经济以破坏环境为代价,这种行为不利于农村经济的健康持久发展。为了使得农村经济能够健康持久发展,必须对农村实施科学的管理,彻底整治农村土地资源问题,采用休耕、交叉耕种等多种形式来改善土地状况,使之能够健康持久的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实现农村经济与环境的共赢。
3.5 立足农民群众,多种方式融资
只有充足的资金,才能保证农业经济的进行有效的管理与发展,但政府的扶持力度是有限的,除当地政府以外,还需社会各界人士的大力支持,多方融资促进我国乡镇企业发展,这样能够改善农村的经济结构。
3.6 制定农业经济的制度保障
现阶段,我国农村经济在发展过程中存在较多问题,而农村经济管理作为一个科学合理的方式可以促进我国农村经济健康持续发展。通过农村经济管理可以将农村经济进行产业化、规模化和机械化,从而为农村经济提供一种制度保障。另外,我国土地资源十分广阔,自然环境不尽相同,在面临不同地区时需要实行不同的经济管理模式,因此应因地制宜地进行农村经济管理,保证农村经济管理的实效性与针对性。
4 结语
科学合理的农业经济管理技术对于农村经济发展具有促进的作用。农业经济管理为农村经济提供了制度保障与理论保障,针对实际农业种植过程中所遇到的问题,能够提出科学合理的解决方案,并能正确指导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从而使农村经济的发展得到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