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发展理念的人民性
2021-12-27张丽娴陈洋洋
张丽娴 陈洋洋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进行了探索和总结,作出了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重要论断,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提出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基于时代发展和实践深化提出的新要求,是解决我国发展动力不足、发展不平衡、发展代价大、发展空间有限、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尚低、社会发展成果分配有失公平等发展问题的重要方法和实践指南,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促进我国经济发展稳步前进、实现共同富裕的理念先导。发展是我国走出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走向高级阶段并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不二路径。马克思、恩格斯所构想的未来理想社会是以生产力高度发达、社会财富极大丰富为基础条件的,促进社会发展是实现人的发展的外部条件,人的发展是社会发展的终极目标,与社会发展相比,人的发展更具有根本性。新发展理念是我国发展行动的先导,指导我国的发展实践,它紧紧扣住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人民立场,把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作为终极目标,无论是在理论与实践的统一还是在手段和目标的契合方面都彰显了丰富的人民性。
一、创新发展体现了人民主体观
针对我国经济发展动力不足的问题,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并在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上把创新发展理念置于五大发展理念之首。会议强调“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1〕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住了创新就抓住了牵动经济发展的“牛鼻子”,这是我国在总结经济社会发展规律中得出的深刻认识。从传统的由要素驱动和投资驱动的发展转向由创新驱动的发展首先要解决一个问题,那就是由谁创新、创新依靠谁这样一个创新发展的主体问题。毫无疑问,推动创新发展的主体是从事实践活动的现实的人,创新活动隶属于实践活动,创新发展是人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并通过实践行动而带来的超越以往所取得的成果的创造性活动,正如学者舒远招所指出的“只有人才是世界上唯一能够从事自主的、独立的、全面的创造性活动的存在物,只有人的活动才称得上真正的创造”。〔2〕所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实质上是人才驱动发展战略,创新发展是以人民为主体的发展。
推动创新发展必须充分发扬人民群众的首创精神,聚人民之力共谋创新。马克思鲜明指出人民群众是社会历史的主体,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也是社会变革的决定力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是人民群众自己的实践,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所取得的成果也都是来自亿万人民的智慧和实践。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创新发展中“必须把重要领域的科技创新摆在更加突出的地位”,〔3〕而推动科技创新必然要以科技人才为主体,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充分调动人力因素,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李克强总理在谈及人才在科技创新中的重要地位时曾指出“科技人员是科技创新的核心要素,是创造社会财富不可替代的重要力量”。〔4〕人才不仅是科技创新中最活跃、最积极的因素,同样是其他三个创新以及整个创新发展战略中最关键的要素,推动创新发展集中体现了人民的主体地位。
创新发展和人民主体之间不是单向度的关联,而是双向互动的一个过程,创新发展依靠人民,要由人民来引领,而又反作用于人民,为人的发展创造更好的条件。在我国鼓励创新的大环境下,李克强总理提出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双创”方针,国家也不断建立健全体制机制,加强知识产权保护,提高创新人才所得报酬。这在很大程度上激发了全体人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创新成果不断增多,进而带动我国的经济发展迈向更高的层次,为人的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外部环境,而这一切最终会落脚到人民素质的提高,从而为新的创新发展提供更高素质的人才。由此,创新发展和人民主体之间形成了一个良性循环的双向互动过程,既能推动我国在创新发展之路上越走越远,又能使人的发展提升一个层次,更好更充分地发挥人民在创新发展中的主体地位。
二、协调发展致力于平衡为民观
协调发展理念是针对事物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不平衡状况而提出的,旨在补齐发展短板、平衡发展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矛盾,使发展过程中的各要素能够均衡协调,注重系统性、整体性和全面性发展,最终使发展成果达到1+1>2的效果。
我国自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以来就一直高度重视协调发展,毛泽东同志在其1956年的著述《论十大关系》中就强调了发展过程中要注重协调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沿海和内地、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的关系上。当时我国生产力水平低下,在不遗余力发展经济、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情况下能够兼顾区域之间、经济和国防建设之间的均衡发展实属不易。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社会生产力发展迅速,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但在科学文化素质方面存在突出短板,基于此,邓小平同志明确提出要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协调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更加凸显出来,江泽民同志提出要紧抓“两个文明”,并不断推进城乡、区域之间的协调发展,胡锦涛同志则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把统筹兼顾作为根本方法。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创造性运用和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的经验总结以及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认识的深化和升华中,基于我国发展中存在的失衡问题提出了协调发展理念,并上升到了国家发展战略的高度,充分表明了党中央对解决发展过程中出现的矛盾问题以及提升发展整体效能的重视程度。
党的十九大报告作出了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的准确判断,矛盾的主要方面就在于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要解决不平衡的发展问题就要通过协调来恢复发展的平衡性。目前我国发展过程中的不平衡问题主要表现在“地区发展不平衡,区域差异明显,城乡二元结构惯性依然强大,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协调发展存在偏颇”,〔5〕东西部发展差异大,出现明显的断层现象;在经济建设与社会建设上存在“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问题;城乡贫富差距对比显著;人民物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但精神生活匮乏,出现“富了口袋,穷了脑袋”的不对等情况。这些社会发展中的失衡问题对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和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目标形成严峻挑战,不解决这些问题,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就无法得到满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的美好生活需要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发生改变,更高的收入、更好的医疗卫生和教育条件、更丰富的精神生活、更稳定的社会环境等等都是人民发展的内在要求,我们要满足的是全体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突出的是全面性、全民性和整体性,这就必须通过协调发展来达到均衡,尤其是在缩小东西部以及城乡之间的差距方面,要把握协调发展遵循的重点论原则,重点扶持西部地区和农村建设,使人民在均衡发展中充分受益,最终在通向共同富裕和人的全面发展道路上一个也不掉队。
三、绿色发展突出了生态惠民观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主要解决的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问题。自然界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自然界,就它自身不是人的身体而言,是人的无机的身体,人靠自然生活……人的肉体生活和精神生活同自然界相联系,不外是说自然界同自身相联系,因为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6〕人可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来改造自然界使其服务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但这种改造是在尊重客观规律基础之上的利用,一旦破坏规律,妄图统治和控制自然界,必定要遭到自然界的报复。绿色发展调和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在充分尊重客观规律的基础上改造自然,既遵行了节约资源、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又惠及了民生,增强了人民福祉。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把促进经济发展的重心放在经济增长上,执著于各项经济指标而忽略了过度发展要付出的环境代价,导致我国环境污染严重、生态屡遭破坏。进入新世纪,生态环境与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不断被激化,人与自然该如何相处这一问题引发了广泛关注和思考。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强调要以人为本,在发展经济的同时注重保护环境,走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人的需求的无限性和资源的有限性之间的矛盾是我国必须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之路的主要原因。面对我国自然资源短缺、生态环境恶化和人民对优美环境的需求增加等一系列问题,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充分表明了我国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高度重视。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把绿色发展理念和创新、协调、开放、共享发展理念并列提出更突出了我国建设美丽中国和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决心。
绿色发展是以人民为中心和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相结合的发展实践,是正确处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经济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并存的发展行动,真正做到了以人为本、生态惠民。在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既要绿水青山,也要金山银山,宁要绿水青山,不要金山银山,而且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7〕经济发展和生态环境并不是完全对立的一对矛盾,二者具有内在的同一性并可以相互转化。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让良好的生态环境成为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8〕推动绿色发展既是经济社会长足发展的内在要求,又是人的全面可持续发展的必要条件。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包括对更好的生存和生活环境、更健康的生态产品的需要,但目前我国对生态产品的供给与人民的需求之间存在很大的数量差,供给满足不了需求,把绿色发展理念渗透在推动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是满足人民对生态产品的需求、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关键。绿色发展旨在通过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集低碳、循环、绿色于一体,在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推动经济社会向前发展,既能满足当代人的需求,又不损害后代人的利益,循环往复,永续发展。树立绿色发展理念,走绿色发展之路,最终会让自然界为人的永续发展而服务,实现生态惠民。
四、开放发展彰显了互惠利民观
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开放发展注重解决内外联动问题。当今世界各国之间紧密联系,形成了一个有机统一的整体。目前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是世界发展中的重要一环,世界的发展离不开中国;中国也是在与世界各国之间的联系和合作中取得了今天的瞩目成就的,中国的发展同样离不开世界。历史和实践向我们证明,只有坚持改革开放才能走向民族复兴,所以中国开放的大门不会关闭,只会越开越大。中国的开放是合作共赢的开放,不仅带动本国经济的发展和国人的进步,而且惠及世界各国,为各国人民带去了实实在在的利益。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在业已形成的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基础上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创新方式、提高质量、深化层次等方面对我国的开放发展进一步探索,最终在党的十九大上明确指出要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新时代的对外开放“要以‘一带一路’建设为重点,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遵循共商共建共享原则,加强创新能力开放合作,形成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互济的开放格局”。〔9〕“一带一路”作为对外开放的重点受到了沿线各国人民的支持,在促进各国的交通通讯、经济贸易发展等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真正实现了互联互通、互惠互利,使各国共享中国发展的红利。习近平总书记还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合作理念,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解决世界问题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为全世界人民的发展贡献中国力量,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的世界视野和国际眼光以及为整个人类社会谋进步的博大胸襟。中国的对外开放不是建立在损害别国利益基础之上的开放,而是尊重各国利益、实现合作共赢的开放,在综合利用国内国际两个市场,把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的情况下实现本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又为世界经济增长注入新活力,为全球经济治理提供新模式。2020年,面对疫情席卷全球的现实状况,中国没有将开放的大门关闭,依然坚持开放发展,并在控制本国疫情之余为其他国家提供帮助、伸出援手,积极为战胜全球疫情出谋划策,彰显了在灾难面前的大国担当和强烈的责任意识。
随着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开放的主体也由国家和企业拓展到人民。“从根本上讲,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首先是人的对外开放,特别是人才的对外开放。人的对外开放对推进一个国家的对外开放具有基础性作用。”〔10〕首先,推进人的对外开放对解放人的思想、改变人的思维模式、开阔眼界等具有重要作用,可以引进先进技术、应用新的知识、提供不同的创新点为本国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其次,推进人的对外开放有利于中国文化走出去,对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展示中国形象、弘扬中国精神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所以对外开放要把人作为出发点和着力点。开放发展进一步提升了中国的国际话语权,增强了我国的国际影响力,对于拓展发展空间,更好地融入世界经济,提高发展质量,为人的全面发展和国家的繁荣富强提供了更广阔的平台。
五、共享发展聚焦于人民目标观
共享发展致力于解决社会的公平正义问题,共享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五大发展理念中最能体现人民性的就是共享发展理念,人民既是共享的主体,又是实现共享的动力,还是检验是否达到共享的评判者。共享发展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注重增强人民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国在经过改革开放后经济发展迅猛,社会财富不断积聚,目前我国的GDP总量已经位居世界第二位,但在快速发展的背后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社会发展成果不断增多,但在成果分配过程中存在社会财富分配不均从而导致贫富差距拉大这一现象。所以,在社会财富的蛋糕已经做得足够大的情况下,最关键的是如何分好蛋糕,做到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
共享发展理念充分体现了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维护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共享发展更强调公平和正义,是把发展取得的所有成果惠及每一个人的全面共享和全民共享。但公平不等同于平均,是相对公平,绝对的平均主义是不存在也绝不可能实现的。邓小平同志曾把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归结为共同富裕,其与共享发展有异曲同工之处,但二者并不是绝对等同的。共同富裕更多强调的是结果,而共享发展在把共同富裕作为发展方向和结果的同时,还重视过程,注重民众参与度,而且在实现共同富裕的同时还侧重于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顺民心应民意,并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根本目标,比实现共同富裕更看重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近年来,党和国家为实现全民共享和全面共享作出了不懈努力,通过推进城乡一体化和美丽新农村建设逐步改变农村落后面貌,缩小了城乡差距;通过精准扶贫,保障民生,改变了落后地区人民的生活状态,使他们也能享受发展成果。在取得成果的同时我们仍要看到存在的问题,虽然城乡差距在不断缩小,但二者在基础设施的完善程度、教育和医疗水平的发展程度以及就业机会、公共服务供给方面仍然存在很大的不平衡,这些问题从根本上要靠我国的制度安排来解决,通过全面深化改革、完善体制机制和健全相关法律制度进一步保障民生。在收入分配上,我国实行的是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当然这样的分配结果与其对社会的贡献量是分不开的,但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所得报酬差距太大,由此造成的贫富两极分化不利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所以适当地提高低收入人群的收入,推动我国由“金字塔形”的分配格局向“橄榄形”的分配格局转变,有助于缩小贫富差距。
共享发展中出现的一些问题是我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必然会遇到的,是无法避免的,推动共享发展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所以我国在提出全面共享和全民共享的同时也强调共建共享和渐进共享。共建共享回答的是由谁来推动共享的问题,毋庸置疑,共建共享的主体是人民,实现共享发展要靠全体人民共建,所以人民是共享发展的根本动力。共享发展无论是在发展目的,还是在发展过程方面都紧紧围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守人民的政治立场,保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以人为本,把人的全面发展作为发展的最终目标并向着共同富裕的方向稳步前进。
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普遍联系的有机整体,五者缺一不可。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之间相互联系,都体现了发展的人民性,虽然侧重点各不相同,但都致力于人的全面发展,由此可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是贯穿新发展理念的一条红线,人民性是新发展理念的根本属性。目前我国经济发展已经进入新常态,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只有牢牢把握和坚持新发展理念,才能更好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增强发展动力,厚植发展优势,解决发展难题,以实现高质量高水平的发展,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在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决胜之际,更要坚持新发展理念,为打赢脱贫攻坚战,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伟大目标进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奠定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