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路径研究*
2021-12-27白家和张再杰
白家和,张再杰
(贵州财经大学,贵州 贵阳 550025)
贵州省位于我国西南地区,主要由山地、丘陵地形,纬度较低,全省平均海拔高度较高,垂直海拔落差较大,因此降雨充沛,冬暖夏凉,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条件。此外,当地森林覆盖率已超过58.5%,具有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提供了有利的基础条件。
适合多种作物发展的贵州省,受到交通条件不便、资金较为缺乏、思想观念落后等因素的制约,农村产业一直无法摆脱品种齐全但不成体系和规模的现象,农产品无法做到精细化、市场化。面对这样的形势,贵州省利用特质资源、良好的气候条件,以及在历史发展中形成的一定产业基础,以因地制宜为原则,根据对当前市场环境的把握,明确提出了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以12 大优势产业为主导,分别制定各自的发展推进方案,从每个产业中筛选出主推的品种,通过统筹可利用的资金和资源及出台相关政策法规促进其发展,旨在突出省内农产品比较优势,并将比较优势转化为实际成果,从而帮助农业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致富。随着农村产业革命的推进和乡村振兴工作的不断落实,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在农业产业扶贫中的地位愈加突出。
发展产业只是手段,脱贫才是目的,贵州省聚焦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目标,下大力气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不仅在标准化种植、培育龙头企业、延长产业链、进行产品深加工方面做出了一系列探索和实践,还在提高科技参与度、打造完整物流供应链、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创新农村产业金融服务等方面下狠功夫,将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对于扶贫工作的影响效应发挥到最大。
1 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现状
随着贵州省农村产业革命的不断向前推进,其在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品质规模、栽培规范以及加工标准等方面都有了进一步的提升。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的整体素质和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取得突破性进展,产业规模有所扩大,产业效益获得提升,帮助产业内一批农民实现增收,脱贫致富[1]。发挥农业农村部门的牵头作用,积极推进稳岗协议的签订和稳岗责任的落实,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的持续推进中,确保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发展,根据自身特色、着力扩大规模,全方位扩大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完整产业链上的就业容量,力争创造更多的就业岗位。为更好地实现人岗精准匹配,贵州省建设起以大数据技术为支撑的就业平台,用以解决部分贫困劳动力的就业问题,已建档立卡贫困户、易地扶贫搬迁户共计442 万人,其中包括边缘户中的劳动力,在对口帮扶城市和省内中心城区的统筹协调下进行有效对接。发挥龙头企业与合作社的带头引领作用,将贫困群众引导到参与农村产业革命的队列中,进一步强化利益联结机制,助力一批贫困群众的增收和脱贫。以“9+3”重点县区为主要对象,出台了扶贫产业发展的目标任务,成立了12 个县产业扶贫帮扶工作专班,细化工作措施,建立工作台账,周密安排产业布局,开展生产动态调度,加强利益联结,提高扶贫精准度。在12 个县的扶贫产业发展中,共有480 家龙头企业参与,其中有345 家直接参与了12 大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扶贫发展。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发展不断深化,基本完成了全面覆盖贫困人口的目标[2]。
2019 年,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效果显著,112万贫困人口在产业扶贫系列举措的推行下实现增收,“9+3”县(区)特色产业需临时用工总数约1.1 亿个,折算累计200 天以上用工岗位数约54.9 万个。2020 年,全省12 个特色优势产业预计需要临时用工总数10.3 亿个,较2017年增加3 亿个,增长率在41%左右、年增长率在12%左右;临时用工总数折算累计200 天以上用工岗位约516 万个,较2017 年增加约150 万个。
2 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中存在的问题
2.1 规模化标准化程度不高
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布局、标准化生产程度仍然不高,产业的集中度和规范化管理还有差距,导致产品的产量、品质等得不到有效提高,规模效应难以发挥,产业的整体竞争力不强,甚至个别地方或产业仍然存在以小规模经营为主生产的情况,带动能力不强,产业扶贫成效不显著。
2.2 科技支撑水平不强
全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核心技术研究成果转化较少,农业特色产业发展的种质资源开发利用、先进适用技术推广、产品深加工等方面亟须提高。一些产业面临良种供应不足、地方特色品种优势不强、品种退化、种源混乱等问题,导致产业效益低下等问题得不到有效解决。
2.3 融资难、融资贵、融资慢
贵州省农业经营主体普遍反映最多的问题主要有融资渠道不多、成本较贵、门槛较高、程序烦琐、制度不畅等问题。同时,扶贫资金利用效率不高,资金量匮乏且无法保证在需求层面的有效配置,村级集体经济力量较小,没能形成稳定的收入来源,难以真正惠及贫困群众。
2.4 农业经营主体实力不强
全省农业经营主体已有一定规模,但整体实力不强,特别是龙头企业整体实力不强,具有全省带动力的大型龙头企业不多,资源不能有效整合共享,不能很好地发挥辐射和带动作用。此外,仍存在经营主体扩大生产规模、实现进一步发展时资金不足,而贫困户虽然获得了小部分扶贫贷款却没有技术支撑,无法形成产业化效应的问题。即使一部分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已经在合作探索解决这一问题的方法,但合作程度仍然较低,远远未达到系统、完整的效果。因此,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得不到良好发挥,对农民增收的促进作用也尚未凸显。
2.5 全产业链融合程度不深
12 个农业特色产业现代化水平整体不高,全产业链的融合效果比较差。贵州省现代山地高效农业的优势发挥不明显,农业与旅游融合发展力度不足,特色产业与休闲观光、乡村旅游、避暑康养等产业结合不足。大众化产品较多,绿色、高端化、高附加值的产品较少,进入市场的农产品大多数还是初级农产品,产品精深加工能力不到位,不利于贫困户收入的进一步提升,新的就业机会不多[3]。
2.6 产销对接仍需精准发力
实现产销智慧对接的差距大,将信息化数据化应用到产销对接的技术手段还不够成熟,搭建农商互联平台、创新产销衔接机制还有待加强,拓展市场、实现线上线下协同还需精准发力。个别地方对农产品市场预估不充分,产销对接方式方法不多,出现低价销售现象,对于贫困农户增收无益。
3 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的对策
3.1 提标准与上规模并举
要想实现12 个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扶贫的良好效果,必须加强特色农产品的标准化、品牌化、规模化水平。标准化方面,可制订生产加工标准和质量安全标准,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平台,加大“三品一标”等认证推广力度,通过标准这一门槛规范农产品质量,只有农产品有了质的飞跃,才能使其真正立足市场,惠及农民。同时,在达到标准化的基础上,建设一批具有现代化特征的农业特色优势产业规模化生产基地。通过农业特色优势产业的集约化发展,优化农业产业品种结构,实现规模经济,获取经济效益,推动特色优势产业的规模化生产和供应,通过提标准、上规模奠定贫困农户增收致富的坚实基础。
3.2 强化科技服务
开展特色作物品种选育,建立新品种展示示范基地,建立一批区域性特色作物良种繁育基地和工厂化集约化育苗基地,以加强良种推广应用。加大力度建设农作物种质资源库,对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种资源进行保护,并利用农业技术进行进一步研发,强化农技服务,使贫困户从科技成果的转化中受益[4]。
3.3 加强资金支持
保障财政对贫困农户的投入,整合涉农资金,统筹规划好绿色产业扶贫投资基金的使用,加强金融创新支持,完善政策性融资担保体系,提高农业保险保障水平,开发农险产品,建立健全灾后理赔应急机制。
3.4 壮大销售主体
发挥好龙头企业作用,重视有较强带动能力的大型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引进,构建较为完整的农产品流通体系;发挥好农村经纪人的队伍作用,把农村经纪人作为新型职业农民的重要力量,进一步加强对农村经纪人的培养,发挥农村经纪人深入基层、扎根农村、对市场有充分了解的优势,将分散的贫困农户手中的农产品快速收集并推向市场;发挥好农村电商作用,深入推进电子商务进农村示范建设,建好覆盖县乡村的快递物流体系。链接贵州省内外大型批发市场销售数据,实现产销信息高效互通,使特色农产品得以出现在更广阔的销售平台上,帮助贫困农户更好地推广产品。
3.5 促进产业融合发展
推动特色优势产业链的形成与质量提升,进一步优化种养品种结构,加强田间管理,促进效益和质量提升;大力发展绿色农产品加工技术,推进一批重大加工项目的建设,推进一批重点龙头企业的培育,推进一批农产品加工产业集群的打造,基本构建与种养规模相匹配的农产品加工体系;发挥特色优势产业多功能优势,不断丰富产业融合发展模式,推动农业与文化、旅游、教育、体育、健康、商务等深度融合。
3.6 拓宽销售渠道,做大销售平台
进一步提高农业特色优势产业农产品在贵州省内及全国的市场占有份额,完善农产品批发市场体系,加强产地预冷基础设备建设,依托省内农业龙头企业打造全产业供应链主体,指导企业开展分拣、包装、加工业务,提升农产品品质,高效衔接生产与消费,有效降低农产品流通环节损耗率。强化扶贫协作,全面推进消费扶贫,积极拓展全国市场。
4 结束语
贵州省农业特色优势产业正以良好的势头蓬勃发展,对于农户脱贫和增收的效果日益彰显。产业内外部各主体应发挥积极作用,着力解决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利用优势,突出特色,全方位保障贫困农户权益,充分将资源、政策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在实现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同时,取得更好的扶贫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