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古诗文中的生态思想

2021-12-27张泰然内蒙古乌海市实验小学

内蒙古林业 2021年9期
关键词:古诗文古人生态

张泰然 内蒙古乌海市实验小学

“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习近平总书记的这句话,让我们进一步认识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保护生态环境就是保护我们幸福美好的家园。在推进绿色发展、共建和谐社会的新时代,我国古诗文中所蕴含的生态思想也可以古为今用,值得我们借鉴和学习。

古诗文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是独特而重要的文化载体,以精练的语言抒发着炽热的情感。这些古诗文所蕴含的思想,体现的精神追求,早已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形成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观和世界观。古诗文中,赞美大自然、倡导尊重自然规律、保持生态平衡的篇目众多,体现了古人的生态思想。

优美的生态环境

在浩如烟海的古诗文中,有许多赞美祖国大好河山、自然风光、日月星辰的经典名篇,这些绿色经典广为流传,至今仍令人耳熟能详,唤起人们对大自然的热爱。

朱熹的“胜日寻芳泗水滨,无边光景一时新”让我们感受到春日的绚烂多彩;杨万里的“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让我们领略到夏日西湖景色的与众不同;杜牧的“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让我们流连深秋山林景色的艳丽迷人;韩愈的“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让我们看到了冬雪的灵动美好。我们从古人的智慧中感受季节的更替、色彩的变换,和古人一起欣赏春的烂漫、夏的缤纷、秋的多彩、冬的情趣,如此美景怎能不让人热爱这片神奇的土地?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让我们看到了壮美富饶的北国风光;“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让我们领略了鲜艳夺目的江南美景;“日照香炉生紫烟,遥看瀑布挂前川”让我们看到了一幅绚丽壮美的山川图景;“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则赞美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

从中国古代的诗词歌赋中不难看出,大自然早已走进古人的精神生活。他们热爱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同样,大自然也给予人类回馈,带给人类灵感,启迪人类智慧。

尊重自然规律的生态思想

华夏五千多年的文明史,孕育了可贵的绿色生态思想。古代虽然没有“绿色环保”一词,但是爱护环境、保护生灵的传统思想早已有之。从我国古诗文所蕴含的哲理便能看出,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深入人心,不少古诗文都能反映出绿色环保的思想。

我们的先人早已认识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性。孔子曰:“子钓而不纲,弋不射宿。”意思是不用大网打鱼,不射夜宿之鸟。孔子年少清贫,为了生活,曾钓过鱼、射过鸟,但都不过分。钓鱼,适可而止;射鸟,取之有道。《淮南子》中有言:“故先王之法:畋不掩群,不取麛夭,不涸泽而渔,不焚林而猎。”正是因为有了这样的章法,保护了生态环境,所以草木生长如大气一样蒸蒸升腾,禽兽归山如泉水一样奔流,飞鸟入林如烟云聚集,所有这些均归功于君主保护生态的措施得当。“劝君莫打三春鸟,儿在巢中望母归”的名句,不也正是反映了古人爱护鸟类的意识吗?这些朴素而充满智慧的生态观,现在依然令人警醒,让我们深刻地认识到保持生态平衡的重要性。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和“一粥一饭,当思来处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这样的家风家训,也时刻在提醒着我们要勤俭节约,学会珍惜。

“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此句出自《荀子》,大意为:草木开花生长之时,不能进山林砍伐,断绝它们的生长。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时也引用了这句话,他指出,中华民族向来尊重自然、热爱自然,绵延五千多年的中华文明孕育着丰富的生态文化。这些观念都强调要把天地人统一起来、把自然生态同人类文明联系起来,按照大自然规律活动,取之有时,用之有度,表达了先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重要认识。

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古人的生态思想不仅表现在对青山绿水的热爱和赞美上,还包括唤起人类与自然界万物和谐友好相处的意识。辛弃疾在《西江月·夜行黄沙道中》写道:“明月别枝惊鹊,清风半夜鸣蝉。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寥寥几句,便把枝头的喜鹊、鸣蝉以及稻田里的青蛙活灵活现地展示在我们眼前,伴着月光、清风,闻着稻花香,让人真切地感受到自然界万物和谐共生的美妙与活力。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王维的《山居秋暝》同样也勾勒出一幅清新秀丽的山水画,在这青松明月之下,在这翠竹青莲之间,生活着一群无忧无虑、勤劳善良的人,如此和谐美好的生活图景,怎能不叫人心驰神往。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孟浩然的《过故人庄》写的是作者来到绿树青山环绕的友人田舍中做客,面对谷场菜园,品美味佳肴,饮美酒佳酿,相谈甚欢,如此田园生活,好不惬意。

“草长莺飞二月天,拂堤杨柳醉春烟。”“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这些和谐美好的画面早已在古人心中落地生根。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绿水青山既是自然财富、生态财富,又是社会财富、经济财富。”高山流水有知音,古人的生态智慧,经时间的沉淀仍熠熠生辉,今天习近平总书记的绿色发展理念,在新时代更加深入人心。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我们要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它,像珍爱自己的生命一样守护它,努力守住中华民族的田园梦想,留住鸟语花香的山水乡愁,让天更蓝、地更绿、水更清、空气更清新。

猜你喜欢

古诗文古人生态
“生态养生”娱晚年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统编版教材中低年级古诗文创意写话策略
好玩的古人
初中语文古诗文教学中传统文化的渗透
浅谈小学语文古诗文教学方法的创新
小学古诗文教学与经典诵读活动的整合研究
住进呆萌生态房
古人怎么洗澡?
《营利》的生态批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