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3D打印产业的发展现状及趋势*
2021-12-27张泽凡
张泽凡
西华师范大学 四川 南充 637009
1 3D打印技术简介
1.1 3D打印技术的研究背景
3D打印是一种基于数字模型的快速成型技术。它使用金属粉末或塑料等黏性材料逐层打印物体。过去,这项技术已应用于模具制造、工业设计等模型制造,现在已逐步应用于部分产品的直接制造。它结合了计算机辅助设计、材料加工和成形技术。它将特殊金属、非金属和生物医学材料与数控系统相结合。3D打印技术的应用使得制造复杂的结构件成为可能[1]。
1.2 3D打印技术特点
1.2.1 精度高。经过20多年的发展,3D打印的精度有了很大的提高,可以满足大多数产品的需要。
1.2.2 生产周期短。传统的模型制作过程往往需要经过模具设计、模具制作、模型制作、切割等环节。3D打印省去了模具制作过程,而且生产周期要短得多,所以一个模型通常可以在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内打印出来。
1.2.3 实现个性化生产。对于传统的建模过程来说,制作个性化的模型并不太困难和昂贵。另一方面,3D打印克服了数量和成本的限制。
1.2.4 制作材料的多样性。一般来说,3D打印系统可以实现不同材质的打印,并且材质的多样性可以满足不同生产领域的需要。
2 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现状
在国外,3D打印产业的发展主要集中在打印机的生产和开发上,以满足不同行业的需求。3D打印机在工业制造、生物技术等方面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但3D打印行业在打印材料和应用软件的研发方面还不成熟。我国3D打印行业在打印机研发方面一直处于小规模,潜在的市场需求一直没有得到开发,导致我国3D打印行业发展缓慢。为了促进产业发展,我国高校通过与相关企业合作,建立材料成型工艺及模具技术研发中心和重点实验室。经过多方努力,虽然我国3D打印产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与发达国家相比仍有较大差距[2]。
3 我国3D打印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3.1 技术和工艺不完善
生产时间长、产品质量不稳定是我国3D打印行业存在的主要技术问题。由于生产时间长,目前的3D打印技术只能生产少量个性化、专业化的产品,而不能像传统制造那样以流水线的形式进行批量生产。虽然3D打印技术可以生产汽车、房屋、工艺品和零部件,但是在高精度产品打印方面不能满足对精度的要求。
3.2 打印材料限制技术发展
首先,我国3D打印材料主要局限于石膏、树脂、塑料等,由于不同的打印机需要匹配不同的打印材料,有限的打印机类型也限制了可用打印材料的范围。而且不同的印刷品不能同时混在一起,影响了印刷品的质量。其次,我国可以满足市场对低端印刷材料的需求,但对于高端印刷材料来说,大多不得不依赖国外进口。因此,我国必须加强3D打印材料的研发,消除打印材料的供应范围。
3.3 专业人才短缺
据统计,截至2013年底,我国3D打印人才缺口高达1000万人,其中制造业对3D应用人才的需求量最大,缺口达800万人。3D打印产业作为一个新兴产业,需要软件开发、光电技术、数字技术、材料科学、快速成型技术等学科的支撑。然而,我国对3D打印人才的培养还不够。目前,高校与3D打印技术相关的学科很少,也没有整合各学科促进理论推广和技术发展的平台[3]。
3.4 产业链尚未形成
目前,我国虽然在3D打印机的制造方面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专门从事软件技术开发和材料开发的3D打印企业尚未成立。3D打印仍然是一项新技术。许多企业由于自身的实际情况存在一些问题。一些企业喜欢使用传统技术,不愿选择新的生产方式,未能形成具有规模化的产业链。
4 3D打印产业发展趋势
4.1 加强基础理论和核心技术的研发
首先,建立内部机制和研究机构,吸引不同领域、不同学科的3D打印技术人员进行理论交流和探讨,加强打印材料稳定性的基础理论研究。其次,加强核心技术研发,鼓励企业引进先进技术,在学习的基础上不断创新。努力突破影响工业发展的技术瓶颈。最后,要加快开发新型印刷材料,努力扩大材料的应用范围,在保证金属和非金属材料市场需求的同时,不断加大环保材料的开发力度[4]。
4.2 加快专业人才培养
大学教育是培养人才的主要途径。我国高校应开设3D打印技术相关课程,对高校教师进行专业培训,聘请外企优秀技术人才,鼓励海外人才回国任教,确保人才培养符合市场需求。
4.3 制定3D打印产业总体发展规划
作为新兴产业,政府应制定产业发展总体规划,明确产业发展现状,加强政策引导。政府应加强对3D打印产业的政策支持,通过税收优惠引导更多企业进入,优化资源配置。通过3D打印产业链的完善,带动全国3D产业的发展[5]。
5 结束语
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3D打印市场的发展,国家不断出台政策扶持3D打印行业。出台了多项扶持政策,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新型添加剂制造标准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因此,3D打印产业在未来将有很好的发展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