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美好社会:接续与超越小康社会的新发展目标

2021-12-27虞崇胜

理论与改革 2021年1期
关键词: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虞崇胜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正式宣布,“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乘势而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第一个五年。 习近平在关于《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的说明中指出,2021 年上半年党中央将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行系统评估和总结,然后正式宣布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也就是说,经过全党和全国人民的共同努力,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已经基本完成。 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顺利收官,一个必须直面的事关中国未来长远发展的问题提了出来:小康社会建成后中国社会将去向何方? 尽管党的十九大已经提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但作为社会发展目标,如何与小康社会顺利对接,后小康社会将是个什么样的社会,已经成为迫切需要回答的问题。

站在新的历史发展交汇处,一个中国人憧憬了两千多年并且正在现实中逐步展开的新的社会发展目标正在向我们走来。 建设美好社会,实现由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的跨越,已然成为了中国经济社会持续发展的新目标指向,并且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相统一,共同展示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美好前景。

一、跨越两千多年的小康社会奋斗目标

小康社会作为一种社会构想和奋斗目标,在中国经历了两千多年的发展过程,具体经历了由社会发展理想到现代化发展目标,再由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不同发展阶段。

(一)小康社会:从最初构想到全面建成的演进历程

“小康”,作为一种社会发展理想的追求,最早源出《诗经·大雅·民劳》。 《诗经》成书于春秋中叶(公元前6 世纪,距今2600 多年前),其中有言:“民亦劳止,汔可小康”[1],主要表达的是底层劳动人民的辛苦,冀求达到生活安宁的状态。 不过,“小康”从提出之始,就不只是单纯的经济概念,《诗经》中在提出“汔可小康”的同时,还有“汔可小休”“汔可小息”“汔可小愒”“汔可小安”等社会愿望。 可见,“小康”实际上是一幅包括百姓安康、社会安宁、政权稳定、贤德清正、国泰民安的社会图景。

而作为一种社会发展模式,“小康”在《礼记·礼运》中得到系统阐述。 《礼记》虽然成书西汉,但所记载的是战国到秦汉间儒家学者解释明经书《仪礼》的文章选集。 在《礼记》中,“小康”是仅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模式。 “大同”是最高层次,如孔子所言“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这与马克思设想的共产主义社会有许多相似之处。 “小康”则是较低层次的现实社会,孔子指出,“今大道既隐,天下为家,各亲其亲,各子其子,货力为己;大人世及以为礼,城郭沟池以为固。 礼义以为纪,以正君臣,以笃父子,以睦兄弟,以和夫妇,以设制度,以立田里,以贤勇知,以功为己。 故谋用是作,而兵由此起。 禹、汤、文、武、成王、周公,由此其选也。 此六君子者,未有不谨于礼者也。 以著其义,以考其信,著有过,刑仁讲让,示民有常。如有不由此者,在势者去,众以为殃。 是谓小康”。[2]应该说,这是一个包括经济、社会、礼仪、制度、风俗等在内的小康社会图景。 作为社会发展模式,这里的“小康”是达到“大同”的必经阶段,而且是一个不可逾越的阶段。 只有在经过“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现行状态,才能进入到“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理想状态。

自小康社会提出之后,尽管不时有思想家提起,但由于君主专制长达两千多年的统治,压抑了人们对于理想社会的追求,这种社会理想从未得到过实现。 不过,进步的思想火花从来不会熄灭,小康思想在中国政界和民间影响深远,盛行两千多年而不衰,成为一些学界名宿和普通百姓对富裕生活追求的目标。

历史进入到20 世纪70 年代末期,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全新的社会场景,从而为提出和实现小康社会目标提供了重要条件。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立足于中国国情,放眼世界发展大势,逐步提出了令国人无限向往的“小康社会”这一有中国特色的新概念。

1979 年12 月6 日,邓小平在会见日本首相大平正芳时首次使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 他说:“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是中国式的现代化。 我们的四个现代化的概念,不是像你们那样的现代化的概念,而是‘小康之家’。 到本世纪末,中国的四个现代化即使达到了某种目标,我们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水平也还是很低的。 要达到第三世界中比较富裕一点的国家的水平,比如国民生产总值人均一千美元,也还得付出很大的努力。 中国到那时也还是一个小康的状态。”[3]1984 年6 月,他又进一步补充说:“所谓小康,就是到本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 美元。”[4]

邓小平将“小康”作为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发展阶段后,“小康”很快进入中共中央最高决策层的议事日程之中。 1982 年9 月,党的十二大报告首次使用“小康”概念,并把小康作为主要奋斗目标和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阶段性标志,提出“从1981 年到本世纪末的20 年,我国经济建设总的奋斗目标是,在不断提高经济效益的前提下,力争使全国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番……,实现这个目标,城乡人民的收入将成倍增长,人民物质生活可以达到小康水平”。[5]1987年10 月,党的十三大正式将实现小康列为“三步走”发展战略的第二步目标。 (党的十三大报告指出:“第二步,到本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1 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 1990年12 月,党的十三届七中全会审议并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年规划和“八五”计划的建议》对小康的内涵作了详细的描述,“所谓小康水平,是指在温饱的基础上,生活质量进一步提高,达到丰衣足食……”[6]不过,当时提出的“小康”主要指生活安定,进而引申出广大人民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

历史发展到20 世纪末, 邓小平原来设想的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00 美元目标已经实现(1998 年我国国民生产总值人均821 美元,1999 年865 美元,2000 年949 美元)。 正如党的十五大报告指出的:“现在完全可以有把握地说,我们党在改革开放初期提出的本世纪末达到小康的目标,能够如期实现。 在中国这样一个十多亿人口的国度里,进入和建设小康社会,是一件有伟大意义的事情。 这将为国家长治久安打下新的基础,为更加有力地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新的起点。”[7]

有鉴于此, 2000 年10 月,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决议指出:“从新世纪开始,我国将进入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的发展阶段。”“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一个新的里程碑。”[8]

从党的十六大到党的十九大,党的四次代表大会所关注的中心议题都是围绕着“小康社会”建设,这从四次党的代表大会报告的标题中可见一斑。 2002 年11 月8 日召开的党的十六大报告的标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2007 年10 月15 日召开的党的十七大报告的标题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2012 年11 月8 日召开的党的十八大报告的标题是《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2017 年10 月18 日召开的党的十九大报告的标题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

从提出“小康社会”构想,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再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时间跨越40年,倾注了党中央领导集体的大量心血,渗透着全国人民对小康社会的热切希冀,全面记录着中国为实现小康社会理想而不懈努力的奋斗历程。

(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辉煌成就

严格来说,中国人对于小康社会的理想追求,虽然延续了两千多年,但由于历史和时代的局限,直至新中国成立之前,这个美好的理想都只是悬在空中的画饼。 改革开放以来,伴随着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步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终于成为现实。

新中国成立后,面对社会千疮百孔、国民经济濒临崩溃的现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不到三年时间完成了国民经济恢复工作,随后又开始了旨在改变“一穷二白”面貌的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 然而,中国建设社会主义最初的起点是非常低的。 1956 年8 月30日,毛泽东在党的八大第一次预备会议上谈到,中国是有6 亿人口的国家,在地球上只有一个。过去人家看不起我们,因为没有贡献。 钢一年只有几十万吨,1956 年是400 多万吨,1957 年可突破500 万吨,第二个五年计划超过1000 万吨;第三个五年计划就可能超过2000 万吨。 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它建国只有180 年,它的钢在60 年前也只有400 万吨。 假如再有50 年、60 年,就完全应该赶过它。 这是一种责任。 “你有那么多人,你有那么一块大地方,资源那么丰富,又听说搞了社会主义,据说是有优越性,结果你搞了五六十年还不能超过美国,你像个什么样呢? 那就要从地球上开除你球籍!”[9]从毛泽东这段话中,可以明显地感受到一种沉重的压力,更感受到一份不可推卸的历史责任。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探索中国社会的现代化之路。 1954 年9 月15 日,毛泽东在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致开幕词的时候说,准备在几个五年计划之内,将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工业化的具有高度现代文化程度的伟大的国家。 周恩来在这次会议上指出,如果我们不建设起强大的现代化的工业、现代化的农业、现代化的交通运输业和现代化的国防,我们就不能摆脱落后和贫困,我们的革命就不能达到目的,这是中国第一次明确提出“四个现代化”的构想。 1959 年底到1960 年初,毛泽东认为要在原来的基础上“加上国防现代化”,至此“四个现代化”的内容被完整地提出来。 周恩来进而将“科学文化现代化”修改为“科学技术现代化”。 1964 年12 月,周恩来在三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的《政府工作报告》中宣布,调整国民经济的任务已经基本完成,整个国民经济已经全面好转,今后发展国民经济的主要任务,就是要在不太长的历史时期内,把我国建设成为一个具有现代农业、现代工业、现代国防和现代科学技术的社会主义强国,赶上和超过世界先进水平。 这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正式和完整地向全国人民提出了“四个现代化”的任务。

十分遗憾的是,1966 年至1976 年发生的“文化大革命”基本中断了已经开启的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 直至1978 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正确的思想路线、组织路线和发展战略,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才真正成为全党和全国的中心工作。 到20 世纪80 年代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又与建设小康社会叠加重合,“小康社会”这个由邓小平在改革开放之初提出的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构想,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深入,其内涵和意义不断地得到丰富和发展。

小康社会是一个发展中的目标,其衡量标准是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调整的。 比如,20 世纪90 年代,由于城乡居民的住房紧张,人们对于小康的理解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到世纪之交,农村扶贫成为发展瓶颈,于是“小康不小康,关键看老乡”又成为小康社会的重要标志;直到当下,当小康基本实现后,“小康不小康,关键看健康”又成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诉求。

当我们回首自提出社会主义现代化和建设小康社会战略构想以来的风雨历程,仍然会对当年作出的正确决策而深感欣慰。 正是当年的正确决策才带来了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翻天覆地的变化,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贫穷落后”的历史面貌。 检视新中国成立70 多年的历史,特别是检视改革开放40 多年的发展历程,我国成功实现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飞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紧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提出并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坚决打赢防范化解重大风险、精准脱贫、污染防治三大攻坚战,我国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了历史性成就。

第一,经济社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党中央领导集体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懈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2019 年,国内生产总值接近100 万亿元人民币,占世界经济的比重超过16%,经济总量稳居世界第二位;人均国内生产总值突破1 万美元,我国正在从中高收入国家向高收入国家迈进;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3 万元,居民消费水平显著提升,消费层次由温饱型向全面小康型转变。

第二,从根本上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本标志,脱贫攻坚目标任务于2020 年收官完成,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村贫困人口减少7 亿多,是全世界第一个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中减贫目标的发展中国家。 党的十八大以来,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累计减少9348 万人,贫困发生率从10.2% 下降至0.6%,区域性整体贫困基本得到解决。 贫困群众收入水平大幅度提高,自主脱贫能力稳步增强,贫困群众“两不愁”质量水平明显提升,“三保障”突出问题总体解决。

第三,基本公共服务水平显著提高。 截至2018 年,我国城镇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39 平方米,农村人均住房建筑面积达47.3 平方米。 我国初步构建起世界上规模最大、覆盖人口最多,包括养老、医疗、低保、住房、教育等民生领域的社会保障体系,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不断取得新进展。 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断提升。

第四,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 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不断得到满足。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不断推动形成绿色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坚决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我国已经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全球生态环境改善做出了自己独特的贡献。

第五,国民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显著提高。 教育总体发展水平跃居世界中上行列,义务教育普及程度达到世界高收入国家水平,建成世界最大规模的高等教育体系。 公共图书馆、博物馆、文化馆、纪念馆、美术馆等免费开放,科技馆、工人文化宫、妇女儿童活动中心以及青少年校外活动场所免费提供基本公共文化服务,城乡基本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基本建成。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深入人心,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 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全党全社会思想上的团结统一更加巩固。

第六,国家制度体系更加成熟更加定型。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积极稳妥推进政治体制改革,丰富民主形式,拓宽民主渠道,依法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提出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总体要求、总体目标和重点任务,着力推进国家制度体系的成熟和定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制度保障不断增强。

基于上述成就可以预期,随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任务的成功实现,我国将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我国社会发展也将经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进入到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

二、美好社会与小康社会的接续

美好社会不是天上掉下来的,它其实是小康社会的自然延伸。 因此,理解美好社会首先必须明确它与小康社会的接续关系。 在一定意义上讲,由小康社会向美好社会演进,是人类社会发展和中国社会发展的自然逻辑。

(一)什么是美好社会

关于美好社会何时由何人最先提出,现在已无从考察。 美国经济学家约翰·肯尼思·加尔布雷斯在其所著《美好社会——人类议程》中指出:“‘美好社会’作为标题曾被用于以前的各种作品中,在1937 年沃尔特·李普曼的论文中使用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 我没有调查过是否有作伪的情况。 在这篇文章中,我只不过用‘美好社会’来最明了地表达我的意图。”[10]

在中文里,“美好”,是指美丽的东西让人身心舒畅,从而更好地生活、更快乐地生活。 美好多用于生活、前途、愿望、愿景等的景象(状态)。 《庄子·盗跖》有言:“今长大美好,人见而说之者,此吾父母之遗德也”,说的是人的面相长得好看。 宋代梅尧臣《和王仲仪楸花》中云:“春阳发草木,美好同一时”,指的是自然景象。 毛泽东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的讲话中说:“祖国的更加美好的将来,正摆在我们的面前”,指的是国家发展前景。 深入分析,美好通常有两层意思,一层是客观的,即美丽的景象;二层是主观的,给人以舒服的感觉。 因此,“美好”是一种客观存在与主观感受相结合的状态,是美好事物被人主观感受或向往的一种状态。

加尔布雷斯在《美好社会》一书中开宗明义就将美好社会定义为“可行的社会,而非完美无缺的社会”[11]。 所谓“可行的社会”,是说这个社会是可以实现的,通过努力可以达到的。 所谓“非完美无缺”,是说这个社会是发展的,是逐步完善的社会。

加尔布雷斯指出:“本书描述的美好社会是可以实现的社会。 它承认有些目标实现过程中的阻碍是不可改变的、决定性的,所以必须被接受。 但有些目标是不可妥协的。 在美好社会里,所有公民都必须有个人自由、基本的福利、种族和民族平等以及过一种有价值生活的机会。”[12]

在加尔布雷斯看来,美好社会的大体轮廓应该是:人人有工作并有改善自己生活的机会,有可靠的经济增长以维持就业水平,青年人在走向社会之前能够享受教育和得到家庭的温暖,为弱者建立一个安全网,人人都有根据自己的能力和抱负取得成功的机会,损人利己的致富手段受到禁止,消除通货膨胀对人们的威胁,在外交上体现合作和同情精神。

加尔布雷思特别提出,美好社会必须致力于公共利益的建设,实现全体社会的自由民主。他说:“实现美好社会的一个关键步骤,是使民主制度成为真实的、包容的制度。”“因此实现美好社会的首要任务是尽可能充分表达民主意志,民主制度必须真实,有包容性。”[13]虽然美好社会中会有种种问题,但加尔布雷思认为,“美好社会的主要缺陷不在于民主制度自身,而在于这里的民主还不完善。 只有当所有的人都参加投票——除去个别反常的人——美好社会才能实现其紧迫的目标”。[14]他坚信,“只有当民主制度失败时,美好社会才会失败。 在真正的民主制度下,美好社会会获得成功,甚至必然会获得成功”。[15]

正如有学者指出的:“加尔布雷思从社会收入、权力分配、教育、环境、外交和国际关系等方面论述了他理想中的‘好社会’的种种标准,尽管其中提出的很多理念富有启发意义,但是如何处理这些问题却悬而未决。”[16]

那么,究竟什么是美好社会? 能不能给美好社会描绘一个基本轮廓? 如果不纠结于“美好社会”的字眼,而是着眼于美好社会所包含的社会内涵,并结合我们中国经济社会发展实际,那么就应该认为,美好社会就是一个相对于小康社会或者说高于小康社会的进一步发展的社会。

具体来说,美好社会可能会呈现出以下基本的发展状态:其一,美好社会是富裕的社会。美好社会具有较强的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拥有较为丰厚的社会财富,人民安居乐业、生活富庶、心情愉快、幸福安康。 其二,美好社会是民主的社会。 美好社会是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党和政府工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人民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以及各项民主权利得到充分保障。 其三,美好社会是文明的社会。 美好社会是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全面提升,社会风气积极向上,人际关系和谐安宁。 其四,美好社会是公正的社会。 美好社会是依法治国的社会,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基本建成,权利平等、公平正义成为社会风尚。 其五,美好社会是发展的社会。 美好社会是具有创新活力的社会。 国家为人们能够充分发挥潜能、拥有高质量的生活水平而创造条件,国家发展战略是提高人们的创造能力、扩大人们可以做和可以实现的事情的范围。

总之,美好社会只是一个标杆、一个方向,有的时候并不体现为具体的标志,只是一个追寻的总体目标。 只要有了这样的一个目标,而且这个目标是可以达到的,那么人们就会不断地去靠近它、延伸它。 美好社会的最大特点就是创造,美好社会是向往,但不只是向往,更重要的是追寻,在追寻的过程中展示出创造能力。

(二)美好社会概念在中国的提出

在中国,提出和建设美好社会,不能不特别提到费孝通先生。 费孝通是学贯中西的思想大家,是能够站在时代前列和历史高度洞察社会发展趋势的社会学者。 改革开放后,他怀着为中国和人类寻找新出路的使命感,不仅深入全国各地进行实地调研,观察现实中发生的问题,及时提出对策建议,同时也站在历史和全球高度审视社会发展趋势,提出了若干至今仍然值得我们深入思考的社会发展命题,“美好社会”就是其中之一。

20 世纪80 年代初期,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提出了中国现代化分“三步走”的战略:第一步,从1981 年到1990 年国民生产总值翻一番,解决人民的温饱问题;第二步,从1991年到20 世纪末使国民生产总值再增长一倍,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21 世纪中叶人均国民生产总值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人民生活比较富裕,基本实现现代化。 经过10 余年的艰苦奋斗,到20 世纪90 年代初,我国人民已经基本解决温饱问题,开始向小康社会迈进。 在这样大的社会背景下,费孝通的中西文化交融的思想得到进一步深化。 他开始思考“小康之后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变化不可避免地要引起人与人的关系的变化,进而到人与人之间怎么相处的问题。”他把这种相处称为人的心态关系,“我们常说共存共荣,共存是生态,共荣是心态。共存不一定共荣,因为共存固然是共荣的条件,但不等于共荣”。[17]1993 年7 月他参加了印度新德里“英迪拉· 甘地国际学术讨论会”,在会上发表了《对“美好社会”的思考》的演讲,将其以往文化平等、环境公平和社会公平思想升华,形成了美好社会的思想。

费孝通在演讲中指出:“自从人类形成群体以来,‘美好社会’总是群体生活不可缺少的意念。 它表现为诸如神话、传说、宗教、祖训、哲学和学说等多种多样形式的价值信念。”“它是人类社会意识中必备的要素。 它不仅体现了组成群体的各个人生活上追求的人生导向,而且也是群体用社会力量来维护的人和人相处的规范。”美好社会的内涵“是各群体从不同客观条件下取得生存和发展的长期经验中提炼出来,在世世代代实践中逐步形成的,因之它属于历史的范畴。 所以,不同的群体对‘美好社会’可以有不同的内涵,各自肯定群体共同认可和相互督促的理想,‘各是其是,各美其美’。 它是群体的行为准则的基础,是各群体社会生活所赖以维持的价值体系”。 费孝通特别强调,“具有‘美好社会’的意念是人类社会的共相,而认定的‘美好社会’的内涵则是各群体不同历史条件所形成的个性”。[18]

不过,费孝通并没有将美好社会作为固化的社会,反而是将它视为发展变化的社会。 他在讲演的最后说道:“作为一个人类学者,我也坚信人的信念、群体的社会意识形态是不断变化和发展的。 我们永远在一个从不够美好追求更为美好的过程中,分散独立的各类群体经过了百万年的历史演化,到目前已可以遥望到一个囊括全人类的协作发展的全球性大社会。 这个全球性大社会我们中国古人就称为大同世界的共同道德秩序,怎样和什么时候实现,在目前还活着的人也许尚难以给出答案。 但是又只有在当前人类的努力追求和不懈探索中,这个最后的‘美好社会’才会出现在这个地球上。”[19]

费孝通明确提出“美好社会”概念,体现了一个社会学者崇高的思想和认识境界。 它所提供的不仅是先进的理论和方法,也不仅仅是对实地考察和理论构建的深层思考,更体现为一种崇高的认识境界。

在进入21 世纪之初,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奋斗目标时,也是将实现社会和谐与建设美好社会结合起来的。 2005 年2 月19 日,胡锦涛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能力专题研讨班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社会和谐,建设美好社会,始终是人类孜孜以求的一个社会理想,也是包括中国共产党在内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不懈追求的一个社会理想。”[20]在这里,胡锦涛是将和谐社会与美好社会统一起来的,即实现社会和谐是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内容,和谐社会与美好社会都是人类追求的社会理想。

在中国省级政府中,最早重视美好社会建设的是浙江省。 2014 年12 月,浙江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委托浙江大学相关学者承担了浙江省发改委、浙江省社科联“十三五”规划前期研究课题“开启迈向美好社会新征程——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 最终形成的研究报告,根据对我国发展趋势判断,即2020 年前后我国人均国民收入水平会达到1 万美元左右,将圆满完成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任务,总体迈向新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 研究报告根据这个新阶段的基本要求来研究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并将之定义为以建设“美好社会”(The Good Society) 为目标的阶段。

研究报告解释说,所谓的“美好社会”是高于全面小康社会并在其高级阶段进入现代化的一种社会发展形态,较之于小康社会,其总体特征是经济更富强,表现为供给丰裕、动力强劲;政治更先进,表现为良法善治、清正民主;文化更繁荣, 表现为创新创意、教化育人;社会更和谐,表现为民生保障、 信义公平;生态更优美,表现为绿色环保、发展持续。

从时间范畴来看,以2020 年前后为新起点,我国将总体迈入以建设美好社会为目标的新阶段,到2050 年(新中国成立100 周年前后)实现现代化动态目标,达到世界主要发达国家当期的平均水平。 应该说,《开启迈向美好社会新征程——浙江省“十三五”规划基本思路研究》在提出和规划“美好社会”上具有先导意义,为美好社会研究和美好社会建设开了先河。

以上关于美好社会的解读和谋划都是初步的,尚未达到理性和自觉的程度,但是对于全面理解和建设美好社会,推进小康社会向美好社会转变具有重要的启发意义。

(三)美好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

如前所述,美好社会与小康社会虽然是两个不同发展程度的社会,但从发展逻辑来说,两个社会则是相互联系、无缝对接的。 理解美好社会与小康社会的关系,首先要看到两个社会不是断点的,而是紧密连接的。

其一,小康社会和美好社会都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 近代以来,直接影响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问题很多,但最重要的或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两个:一是贫穷问题;二是发展(自由)问题。 早在1940 年,毛泽东在《中国与中国共产党》中就指出:“由于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特别是由于日本帝国主义的大举进攻,中国广大人民,尤其是农民,日益贫困化以至大批地破产,他们过着饥寒交迫和毫无政治权利的生活。 中国人民的贫困和不自由的程度,是世界所罕见的。”[21]7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所进行的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说到底都是要解决人民贫穷(生存)和不自由(发展)的问题,建设小康社会和美好社会也都是为了解决这两个问题。

其二,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的主要任务是重合和衔接的。 改革开放之后,党中央提出“三步走”的战略目标,到党的十九大召开之时,解决人民温饱问题和人民生活总体达到小康水平的两个目标已经提前实现。 所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到建党100 年时建成经济更加发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教更加进步、文化更加繁荣、社会更加和谐、人民生活更加殷实的小康社会,然后再奋斗30 年,到新中国成立100 年时,基本实现现代化,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应该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所说的“六个更加”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也是美好社会需要继续实现的目标。

党的十九大正式作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判断。 而作出这一判断的依据是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变化,即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由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经历过“文化大革命”折腾的中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十分强烈。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22]

从社会主要矛盾上讲,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将贯穿于小康社会和美好社会的始终;从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关系来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时,就是美好社会建设全面启动之日;从时代发展上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也是贯穿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阶段和美好社会发展阶段的。

其三,小康社会和美好社会都要坚持社会主义方向。 在中国,无论是实现全面小康,或者是建设美好社会,都必须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这是决定中国经济社会长远发展的不可逾越的红线。 从性质上讲,小康社会不是脱离社会主义的什么社会,而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不断实现社会主义本质、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的社会发展阶段。 邓小平曾经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中国的小康社会形成不了。”[23]为什么呢? 这是因为“我们社会主义制度是以公有制为基础的,是共同富裕,那时候我们叫小康社会,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的小康社会”。[24]

美好社会是一个开放的社会,它不仅接续了小康社会的发展任务,而且也延伸着社会主义发展方向。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到基本实现现代化,再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战略安排。”[25]也就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和美好社会都是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下延展的,坚持社会主义方向是实现由小康社会到美好社会发展的政治保证。

其四,美好社会必须解决小康社会未能解决的问题。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们党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攻坚克难,砥砺前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 但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一个长期的渐进过程,即使2020 年已经成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也并不意味着不同地区、不同领域、不同阶层都完完全全实现了小康。 因为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不会是整齐划一的,而是错落有致的。 正如习近平指出的:“到2020 年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 年翻一番,并不意味着所有地区、所有市县、所有人届时都要翻番,更不意味着不同区域、不同人群届时都同步达到全国平均水平。 我国发展不平衡,城乡、区域、人群之间存在收入差距是正常的,全面小康不是平均主义。”[26]

事实上,时至2020 年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收官之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仍然存在许多不足,诸如,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不高,创新能力不强,实体经济水平有待提升,生态环境保护任务繁重;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城乡区域发展和收入差距依然较大,相对贫困问题凸显出来,群众在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方面尚有不少难题;社会矛盾和安全问题交织叠加,依法治国任务依然繁重;国际风云变幻,世界并不安宁。这些问题虽然是小康社会遗留下来的,但都必须在美好社会建设过程中得到解决。

综上所述,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两个不同但又相互连接的社会形态。 从一定意义上讲,小康社会是美好社会的必要准备,美好社会是小康社会的必然趋势。看不到两个社会的联系与看不到两个社会的区别一样都是片面的。 只有精准把握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的接续关系,才能有效推进小康社会向着美好社会发展。

三、美好社会对小康社会的超越

从人类的生存方式来看,从脱离动物界进入人类社会以来,已经过去了几百万年。 人类社会的发展曾经历了短缺社会、温饱社会、小康社会、丰裕社会等社会发展形态,按照《礼记·礼运篇》所描绘的社会发展进程,“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建成之后,必然要向“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发展。 如果就中国现阶段经济社会发展实践来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之后,必须向新的社会迈进,由小康社会向着美好社会转变是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因此,无论是基于《礼记》中对于小康社会与大同社会的区分,还是基于当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实际,小康社会都是过渡性的,它必然要向更高层次的社会递嬗。

(一)美好社会是高于小康社会的发展阶段

如前所述,邓小平当年提出的“小康”主要指生活安定,进而引申出广大人民所享有的介于温饱和富裕之间的比较殷实的一种生活状态。 显然,这样的小康社会与人民向往的美好生活尚有较大的差距。 因此,小康社会必然要向更高社会形态发展,由小康社会向美好社会转变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而且,在两千多年前,《礼记·礼运篇》就明确将大同社会与小康社会区分为两个不同的发展阶段。 关于大同社会,《礼记》将其描述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 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矜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男有分,女有归。 货,恶其弃于地也,不必藏于己。 力,恶其不出于身也,不必为己。 是故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而不作。 故外户而不闭,是谓大同。”[27]显然,这种“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与“大道既隐,天下为家”的小康社会有着明显差别,但是这两个发展阶段又是相互连接的。 小康社会是大同社会的前提,大同社会是小康社会的归宿。

党的十九大报告在规划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程时,根据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的情况,也区分了不同发展阶段。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分两步走。 具体来说,从2020 年到21 世纪中叶分两个阶段来安排:第一阶段,从2020 年到2035 年,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基础上,再奋斗1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第二阶段,从2035 年到21 世纪中叶,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到那时,我国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将全面提升,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成为综合国力和国际影响力领先的国家,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基本实现,我国人民将享有更加幸福安康的生活,中华民族以更加昂扬的姿态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8]

可见,无论是两千多年前《礼记》中关于美好社会的愿景,还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关于美好社会的发展规划,都是将小康社会与美好社会(《礼记》称之为大同社会,党的十九大报告称之为现代化国家)作为两个相互衔接而又相互区别的社会形态。 换句话说,都是将美好社会视为高于小康社会的新的发展阶段。

(二)美好社会是与美好世界共同发展的社会

相对国内经济社会发展目标而言,可能美好社会对小康社会的超越更为重要的表现在国际关系上。 中国传统社会思想家往往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等远离世界、怡然自得的图景来描述小康社会。 而美好社会则不然,它必须是深度介入世界的社会。 因为全球化带来了全新的世界格局,过去那种“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局面已经不可能继续下去,人类日益联结成为一个利益相关、荣辱与共的命运共同体。 在全球化时代,人类的生存方式和共处方式都发生了重大改变,和平共处成为这个时代的一个根本性问题。 人类既然不能以战争和相残的方式共处,那就必须以和平与互利的方式求得新的更好的发展。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国与国相互依存更加紧密。 在面对全球性挑战时,特别是面对气候、环境、卫生等共同性重大事件,没有哪个国家可以置身事外、独善其身,世界各国需要以负责任的精神,同舟共济、协调行动。 人类共同生活在一个地球村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的程度空前加深,国际社会日益成为一个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种全球格局的变化,给予美好社会全新的内涵。 也就是说,全球化时代的美好社会建设,必须与美好世界一同推进,实现美好社会与美好世界的良性互动和协同发展。 正是因为如此,加尔布雷思的《美好社会》一书用两章(第十六章和第十七章)篇幅专门讨论“地球上的穷人”。 在加尔布雷思看来,美好社会不会局限于某一国度,它必须也一定会越出国界,“美好社会的最终目标体现在外交政策领域里。 它在国家间寻求持久的和平”。 他表示:“美好社会不能允许只在单个民族国家内得到确认,它必须得到支配单个国家的更大国际力量的认可与支持。”“人类面临的种种问题和具有的机会是不分国界的,一个文明的社会需要的是把世界作为一个整体来关注,尤其需要关注成百万甚至上亿的生活在发达国家边界之外的人。”[29]因此,世界各国要由对“民族国家同胞的关切”进而发展为对“人类同胞的关切”[30]。

费孝通在《对“美好社会”的思考》的演说中回顾了人类社会在自给自足的封闭状态下,各群体是“各是其是,各美其美”,形成互相隔绝状态;500 年前哥伦布发现“新大陆”后,虽然已经不能“相互隔绝,各自为生”了,但并没有找到和平共处的方式,反而形成“以强制弱,争霸天下”的格局。 他强调指出:“各群体间价值观念和意识形态差别不应成为群体冲突和战争的依据”,[31]人类“应在求同存异的原则下取得和平共处并逐步发展为进入融合一致的大同世界准备条件”。[32]因此,他提出“各美其美”不是“唯我独美”,也不是“从人之美”,而真正理想的状态就是他晚年在深刻反思中形成的“文化自觉”,概括起来就是“各美其美,美人之美,美美与共,天下大同”[33]。

2017 年12 月1 日,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开幕式上发表的题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讲话中,再次阐述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时首次提出“携手建设更加美好的世界”的四点倡议: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恐惧、普遍安全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贫困、共同繁荣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远离封闭、开放包容的世界;我们要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34]

无论是加尔布雷思设定的对“人类同胞的关切”的美好社会,还是费孝通设定的“美美与共”的美好社会,特别是习近平提出“建设美好世界”的主张,都强调了美好社会与美好世界的密切关系,这可能是美好社会超越小康社会的重要方面之一,反映了全球化时代人类社会发展的新特点和新要求。

(三)美好社会是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人类社会无论怎样发展,最终都要体现为社会的主体——人的自身发展。 在包括小康社会在内的以前社会里,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人自身也不断获得发展。 但是,时至今日,无论是温饱社会还是小康社会抑或是丰裕社会,人的发展既不是自由的,也不是全面的。 提出和建设美好社会的重要目标,就是要逐步实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人类解放的思想武器。 马克思主义理论包罗万象,但其出发点和立足点都是人和人类发展,即马克思在《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中指出的“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是‘市民’社会,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人类社会或社会化的人类”。[35]

马克思、恩格斯在讨论人和人类发展时,曾使用过“类存在物”“类本质”“类生活”“类特性”“类解放”等概念。 在马克思看来,人的类本质,亦即人类共同本质,是指人类作为一个整体所具有的本质特征以及它与动物的根本区别。 简单来说,人的类本质在人的活动中表现出自由自觉性、主动创造性和自我意识性。 因此,人的本质是自由的,“自由自觉”是人之为人的“类特征”,“有意识的生命活动把人同动物的生命活动直接区别开来,正是由于这一点,人才是类存在物。 ……仅仅由于这一点,他的活动才是自由的活动”。[36]

而所谓人的类解放,不同于个人解放和个性解放,是指人类的彻底解放,即由必然王国进入自由王国。 人类解放是一个长期过程,只有在推翻剥削制度,经由社会主义社会,进而过渡到共产主义社会,才能实现全人类的彻底解放。 人的类解放就是使人成为真正的社会主体,实现“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37],从而使人类“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38]。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既是马克思主义的重要诉求,也是美好社会的重要标志。 如果说温饱社会解决的主要是人的生存问题,小康社会解决的主要是人的局部发展问题,那么,美好社会虽然尚未达到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但它必然是走向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的社会。 因此,追求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就成为美好社会的一个重要标志。

人的自由而全面发展是一种综合性发展,既包括个人发展,也包括家庭发展、社会发展,还包括国家发展、民族发展和人类发展,习近平指出:“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家庭的前途命运同国家和民族的前途命运紧密相连。 我们要认识到,千家万户都好,国家才能好,民族才能好。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不是抽象的,最终要体现在千千万万个家庭都幸福美满上,体现在亿万人民生活不断改善上。 同时,我们还要认识到,国家好,民族好,家庭才能好。”[39]进一步展开来说,一人好有赖于人人好,一国好有赖于他国好,国家好、民族好有赖于人类好,美好社会既是一国的美好社会,也必须是全球的美好社会,从而美好社会就成为了世界不同人群、不同民族、不同国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的共建共享共治的美好社会。

综上所述,美好社会是一个既接续小康社会又超越小康社会的社会。 它将实现美好生活、美好社会、美好世界的协同发展。 美好社会虽然不是(也不会是)完美的社会,但必定是不断发展进步的社会。 它的发展既不会有顶点,也不会有终点,“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是美好社会的常态,经由美好社会,中国社会和人类社会的发展将进入一种全新的境界。

猜你喜欢

小康小康社会现代化
我家的小康
基本实现现代化需要补足哪些短板?
《农业现代化研究》第五届编委会
我家的小康
河北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群众文艺云上展演
以非常之功,赴小康之路
汇聚打赢疫情阻击战 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巾帼力量
中国现代化何以起飞和推进
——评《中国现代化论》
小康之路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