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旷野里寻找诗意
——读诗人李元胜的《旷野的诗意》

2021-12-27程广丽

绿叶 2021年1期
关键词:瓦尔登湖梭罗旷野

◎程广丽

因为爱好写诗,也喜欢生态摄影,再加上近些年对生态文明很感兴趣,故关注诗人、摄影师和博物旅行家李元胜关于荒野寻访与写作的文学作品(尤其是他的诗歌)有很长一段时间,深深感受他那流淌在旷野里的诗意,满满的自然气息,以及满满的人文情怀。

20世纪80年代初,哲学家、环境伦理学家罗尔斯顿提出“哲学走向荒野”的理念,引发了人们对于荒野的内在价值,环境的自然价值、伦理价值、美学价值等诸多问题的讨论和思考。罗尔斯顿在其代表性著作《哲学走向荒野》中,称自己是“一个走向荒野的哲学家”,把荒野作为他建构环境伦理学、环境美学甚至生态哲学的核心支撑要素。罗尔斯顿在哲学视角上的“荒野转向”,无疑在突破传统的工具论价值的方向上,开辟了环境伦理学研究的新视野。

当然,哲学家、美学家眼中的旷野,与非哲学家眼中的旷野,具有不同的理论内涵与具体指向,或者说,是不尽相同的世界,尽管这两个世界并非是截然相反的。比起哲学的抽象和晦涩,诗人眼中的旷野,就会显得具体一些、感性一些。诗人是多情的、善感的,对人,对物,对旷野,对他或她眼中的整个世界。兼做诗人(鲁迅文学奖得主)、摄影师与博物旅行家的李元胜,在诗歌创作四十年后,将二十年来穿行于旷野,积累了数十万字的笔记和海量照片,写成了他的荒野寻访和野外随笔集《旷野的诗意》。这是继他的《昆虫之美》后的又一部充满着春意和诗意的博物旅行笔记。与哲学家罗尔斯顿眼中作为生态伦理价值而存在的旷野相比,诗人李元胜眼中的旷野,其实是他随意奔跑和思想驰骋的广阔天地,是他不断反思自我、提升自我进而超越自我的自由天地。在这片自由的天地里,诗人看一只蝴蝶从一朵花前轻轻飞过,看一条蛇在草丛里慢慢移动,看春色缓缓爬过一个又一个山坡,看樱花、杜鹃花悄然绽放,看青蛙蹦蹦跳跳,偶遇一个不知名的野果,凝望一朵不知名的小花,看屋顶花园的早李拉开春天的演出帷幕,听冬樱花的低垂呼应着下方嬉戏的孩童,看蚁蛛闪着荧光的小眼睛、斑蛾炫耀飞行技能、星星点点的萤火虫营造出童话世界,为一朵野花沉醉,为一只昆虫痴迷……在持续对旷野的考察中,在对新物种的不断发现里,在这个自由广阔的天地里沉思,诗人的内心是激动的、兴奋的、惊喜的和震撼的。诗人激动于四季的更迭,兴奋于生命的跳动,惊喜于物种的神秘,震撼于自然的博大。与自然的相遇、相知和相契,与自然的对话与共鸣,使诗人感觉超越了自我,从渺小的自我中挣脱出来,自由地感知生命的美妙和宇宙的深邃,心灵得到了治愈,内心得到了提升。这种感受,没有亲身经历过的人,没有用心去体验自然的人,无法感同身受。

为了寻找并守护旷野里的诗意,诗人会连续三年在重庆的某个山谷里观察春季的野花,也会在不同的季节去云南西双版纳的某个地方记录和研究生物物种,在海南岛的尖峰岭上寻访,两次赴西沙群岛,在辽阔的海域上考察植物,在广东南岭国家森林公园里收集到野百合珠芽,在南山看春天最香的花,在贵州茂兰自然保护区,在重庆周边的金佛山、四面山、大巴山脉看野百合,在四川攀西大峡谷和云南的西双版纳看仙人掌,从海草桐、海马齿、厚藤、海滨木巴戟、野百合,到星空栈道……大自然的诗意和神秘的吸引力,在诗人那里化作一个又一个激动人心的镜头,一段又一段激动人心的发现之旅,一次又一次激动人心的相遇。诗人努力用他手中的摄像头、用他手中的笔、用他的满腔热爱去捕捉旷野里每一个精彩的片段,每一个诗意的瞬间。诗人说,最好的生活就是以自己的脚步发现未知,享受和奇异物种相遇的瞬间。让我们摘录《旷野的诗意》里的一个片段来看看吧:

我们到的时候,冬樱花已经开始凋落,但是村头的那棵冬樱花,还是美得让人窒息。仔细推敲了一下,原来这才应该是冬樱花生活的地方,古朴、干净的寨子承接着蓝天,这样的背景下,冬樱花才真是好看,阳光重新刻画了它的轮廓,它的细碎变成了精致,单薄变成了剔透,它的低垂仿佛是呼应着下方嬉戏的孩童。县城里的冬樱花,哪有这样的自在,那只是一排排被整整齐齐罚站的学生而已。

我越仔细看越惊讶,它实在不像一只活生生的昆虫,因为它全身的铠甲,都是由一种明亮的线密密麻麻编织而成,而且,它仿佛是从一个熔炉里爬出,带着没有完全熄灭的火焰和烧焦的铠甲。这是什么样的熔炉呢?从色调上看,应该是西方神话里的炼狱,所以它看上去有一种惊悚之美。

它派头十足地从我面前爬过,一点也没犹豫,一点也没有要停下来的意思。它有自己在世间的生活目标,对别的全无兴趣。

宇宙无边无际,但是宇宙最奥妙最神秘的部分就是我们眼前的各种神奇的生命。可能每个人都有他自己独特的超越自我的办法。而我在和自然的相遇中,更能从渺小的自我中挣脱出来,相对没有局限地感知宇宙和生命的深邃和美妙。

在我的眼里,大自然中的每一个生命个体,既短暂而卑微,但同时也尊贵无比。活着的生命是不能被简化、归纳的,甚至所有的知识都无法阐述一个简单生命的完整性。文学能够见证生命在所有知识之外的丰盈和自足,见证大自然超出我们想象力的细节。反过来,自然作为一个重要的资源,会启发我们写出全新的作品。

由此可见,诗人眼中的大自然,既是个体的,也是群体的;既是自然的,也是社会的;既是审美的,也是诗意的;既是文学的,也是哲学的。

野外考察是艰辛的,同时也是幸福的。而在李元胜身上,我们看到的更多是幸福。作为诗人的李元胜,为什么会对一只蝴蝶、一朵野花、一声蛙鸣如此迷恋?他为什么会对远离城市喧嚣的旷野如此情有独钟?博物学与文学两个元素为何在他身上如此完美地融合在一起?诗人说,他童年时可以在旷野里奔跑,可以看绿意蔓延的院墙,带刺的灌木以及空地上吃草的牛,可以在旷野里观察草木鱼虫,可以自由地拥抱孤独和自在的山谷,可以凝望树林和溪流,诗人的“旷野情缘”由此而生。凭着敏锐的洞察力和异于常人的敏感,诗人在旷野里奔跑,又在旷野里读书,他既看到了旷野的神秘和深邃,也看到了世界的辽阔和深远。一只小小的昆虫让他发现了微观世界的美,他跳出了自我的渺小,超越了琐碎的人和事,怀着一颗悲悯之心,怀着对自然的敬畏,对生命的尊重,对自我的反思,开始走向一个大写的自己。对诗人来说,端详一只美丽的蝴蝶,不仅可以看到生命的奇特和博大,更能够看到意外的惊喜和震撼。蝴蝶自由地飞着,诗人的心也跟着翩翩起舞。这时,蝴蝶就不再仅仅是一只普通的蝴蝶,而是大自然的精灵,生命美的缔造者之一。李元胜由此说:“大自然是人类共同的家园,不仅慷慨地供给着物质,还给人以精神慰藉。其中,昆虫是造物者最精巧、最大胆、最放肆的设计,将昆虫放大后,你会感到它比科幻片里的外星人还要令人震撼。”

诗人李元胜在旷野里的所思所想,与美国著名的超验主义作家梭罗在瓦尔登湖畔的所见、所闻和所思如出一辙。在《瓦尔登湖》一书中,梭罗详细记录了自己在长达两年零两个多月的时间里的日常生活状态,记录他在小木屋旁开荒种地、春种秋收、自给自足的情景。梭罗说自己是自然之子,在崇尚自然的心境里,他非常陶醉于自己能与自然做朋友的生存状态,在林中观察各种植物和动物,正是在与湖水、森林和飞鸟的对话里,梭罗的灵魂得以成长,精神得以提升。在远离城市喧嚣的瓦尔登湖畔,梭罗将自己置身于美丽的自然和旷野里,收获了独特的自然风光和人文情感。那种寂寞,那种恬静,那种智慧,在静静的瓦尔登湖畔静静流淌,也在诗人的内心世界里静静流淌。梭罗追求的,正是一种本真的生存状态,一种更加诗意的生活。用作家自己的话说,这种“深深地扎入生活,吮尽生活的骨髓”的生活方式让他对于自然、对于旷野、对于人生、对于生命有了无比丰富、更加深刻的认识和理解。正因为此,我一直认为,梭罗对旷野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值得所有深陷物质欲望泥潭的人们深深反思:究竟什么是我们想要的生活?人活着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当我们对这些终极性问题进行反思并努力获得答案时,就会发现,旷野里的诗意,绝不仅仅是作为哲学家与文学家的梭罗故意或者刻意去追寻的“身外之物”,而是融入哲学家身体、心灵深处的内在性的东西,它是哲学家思考自然、思考宇宙和思考世界的必要因素,也是文学家思考人生、思考生命、思考自我的内在支撑。在旷野的体验中,在梭罗自耕自食的生活里,那个在旷野里熠熠生辉的优美的瓦尔登湖,那汪清澈明净的湖水,那个远离尘世喧嚣的小木屋,都是作家安放自我生命的最好元素。在梭罗看来,瓦尔登湖的迷人之处,不仅在于其美丽的自然风光,更在于它给予哲学家内心的惊喜与震撼。梭罗说,在瓦尔登湖畔,在春天的照耀下,一切琐碎事,都变得微不足道了。太阳的光芒如此温暖,吹散了心头的一切云雨。在这样的照耀下,你会觉得,自己的生命是新的,生活也是新的。新奇的事物正无穷无尽地注入这个世界。在这个世界里,闲适、喜悦、自由和奔放占据着主导地位。远离喧嚣,追求自由,建构起独特的精神家园,来反思旷野的意义、人与自然的关系以及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值得我们追求的生活等诸多重要问题。也正因为此,《瓦尔登湖》对后世的影响才会如此深远。

当代著名作家余秋雨先生在其散文《旷野》一文中说:“这种漫无边际的旷野比之于茫茫大海也只是小土一片,再把土地和大海加在一起,放到宇宙间立即又变成一粒尘埃。宇宙的无限空旷已经进入人们的想象,越想象越觉得即便是点滴生命也是最大的奇迹。点点滴滴的生命居然能发育成长得像模像样,真不知该如何来欢呼,如何来呵护,如何来珍爱。”进而,他想到了谭嗣同先生在《仁学》中对于“仁”的理解,认同谭嗣同把“仁”的本义理解为“通”,即通中外、通上下、通人我。在旷野深处,余秋雨领悟了谭先生心中的“仁”,其实就是一种博大的仁爱,是“心底无私天地宽”的大爱。人类是宇宙间的流浪者,当你仰望太空,面对旷野,你一定会自然而然地心生慈悲,自然而然流露出善意和爱意来。由此,我坚持认为,心底里没有博大的情怀和仁爱之人,一个人,无论旷野给予他多少雨露、阳光和温暖,他都不会从内心深处感受到大自然的恩赐、阳光的照耀和诗意的柔情。

诗人李元胜在旷野里感叹人的渺小,余秋雨先生在旷野里感叹人的渺小,让我想起了德国著名哲学家海德格尔对于现代人“无家可归”状态的指认。海德格尔怀着对现代人命运的深深忧虑,基于对现代人生存状况的本质内容的深入考察,深感诗人荷尔德林的挽歌式“返乡”情结,研究了现代人的生存困境。海德格尔在接受德国《明镜》记者采访时说,“技术已经把人类从地球上连根拔起”。 现代技术给地球自然根基带来了极大的破坏,给人们的生存带来了极大的危险,人们丧失了对存在以及自身生存意义的追问。因此,对于“无家可归”的人们来说,最行之有效的方式就是指引他们“返乡”,去寻找被他们遗忘的本质。

基于此,海德格尔身体力行,在德国南部黑森林山区的弗莱堡城外大概18公里处,在一个陡峭的山坡,自己动手修建了一间十分简陋的小木屋。海德格尔在这个小木屋里思考和工作,几十年来写成了许多重要的哲学著作。海德格尔说,在小木屋里思考写作,和农夫劳作的自然过程是一样的。扎根于黑森林深处,也扎根于农民许多年来赖以生存的大地的根基里,诗人感慨说:“整个狭长的谷底和对面同样陡峭的山坡上,疏疏落落地点缀着农舍,再往上是草地和牧场,一直延伸到林子里,那里古老的杉树茂密参天,这一切之上,是夏日明净的天空。两只苍鹰在这片灿烂的晴空里盘旋,舒缓,自在。”“群山无言地庄重,岩石原始地坚硬,杉树缓慢精心地生长,花朵怒放的草地绚丽而又朴素的光彩,漫长的秋夜山溪的奔涌,积雪的平原肃穆的单一——所有的这些风物变幻,都穿透日常存在,在这里凸显出来,不是在‘审美的’沉浸或人为勉强的移情发生的时候,而仅仅在人自身的存在整个儿融入其中之际……”对此,著名诗人王家新这样写道:“小木屋的背后,是苍翠古老、随着山势起伏的黑森林边缘;小屋左侧的山坡,是冬季的滑雪胜地;小屋以下及对面晴朗的远方,整个狭长幽深的谷底和点缀着三五农家乡舍的开阔山坡,则在一种磅礴的精神大气中呈现。”不难想象,置身于如此幽深、宁静、高远的旷野当中,哲学家兼诗人的海德格尔漂泊的灵魂有了安顿之地,他思考哲学的灵感也得到了自由而深刻的迸发。由是,在我们看来,旷野中的小木屋俨然成为了一种至高至远的境界,一种广袤而深邃的精神。

大自然的丰盈、自在、神秘和自足,生命的深邃、宽广和美妙,在《旷野的诗意》里体现得淋漓尽致。在旷野里寻找诗意,绝不是为了好玩,更不是为了猎奇。诗人李元胜说,大自然是原始的、未经人工加工的诗意,是我们诗意地栖居的地球。地球是人类和其他物种的共同家园,然而,伴随着工业文明进程的不断加快,诸多生态问题暴露了出来,其中,生物多样性的丧失、生态系统的恶化也正在加剧。如果地球的生态系统不断恶化,其后果一定是人类赖以生存的环境不复存在。自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逐渐成为一个极为重要的全球性问题,摆在了人们面前。1972年,在瑞典的首都斯德哥尔摩通过了著名的《人类环境宣言》,这也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在全球范围内研究保护环境的宣言。在之后的许多年里,许多有识之士致力于生物多样性的保护与环境改善的工作,做出了许多积极有效的努力。从这个角度可以说,这本书的意义在于让今天的我们见证地球上尚存的自然,唤醒人们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识。借助它,我们可以更好地眺望自然的高地、生命的高地以及生活的高地。

今天,推动绿色发展、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不断深入人心,“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的观念也正被更多的人所认识、理解和接受。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环境就是民生,青山就是美丽,蓝天也是幸福。唤醒全社会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意识,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理念,建设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美丽家园,是一件多么重要且紧迫的事情。生态文明建设是关系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必须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来谋划经济社会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只有赋之以人类智慧,地球家园才会充满生机活力。每个人都是生态环境的保护者、建设者、受益者,没有哪个人是旁观者、局外人、批评家,谁也不能只说不做、置身事外。而对于诗人和博物旅行家李元胜来说,在旷野里寻找诗意,既是作为诗人个体诗意的自我追逐,也是作为自然之人对美丽自然的流露与欢喜,更是作为社会之人对于他人、对所有生命的敬畏与热爱。一朵花,一只蝴蝶,一声鸟鸣,如此等等,所有灵动的生命,哪一个不是值得我们热爱并万分珍视的对象呢?正因为此,许多现代诗人也把抒发情怀的视野置于旷野中,把旷野作为他们讴歌世界万物的基本视角,并借以讴歌生命的平等、内心的慈悲和对世间万物的热爱,用心呵护人类共同的家园。

“融合了白昼与黑夜的旷野

拼接了宁静与悠远的自然

以慈悲、博大、仁爱的情怀

靠近我

吸纳我

融化我

我,以及无数个我开始狂奔

以自由的方式

吞噬所有的荒凉

点亮所有的诗意

大自然的诗意

是闪烁着文学与哲学的露珠

是带着阳光与鸟鸣的诗与远方……”

猜你喜欢

瓦尔登湖梭罗旷野
The hermit thoughts in Walden《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瓦尔登湖》中的隐士情怀
守望旷野(外三章)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雷啸惊天:旷野奇遇记
师生共读《瓦尔登湖》
卷土重来
旷野的风
梭罗的账单
《旷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