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常见猪病的防治与检疫

2021-12-27杨宏杰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3期
关键词:猪病口蹄疫屠宰

杨宏杰

(施甸县酒房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 施甸 678200)

在生猪养殖中,由于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如:引种、饲养、应激、防疫等,导致疫病的频频发生,这为养殖场户敲响了警钟。为降低猪病发生几率,保证猪群的健康生长,促进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必须要强化猪病防治与检疫工作。

1.猪病高发原因概述

1.1 环境因素

生猪养殖中,环境因素是诱发猪病的原因之一。选址建舍不合理,过于靠近交通要道、居民生活区以及化工厂房,环境污染严重,噪音大,再加上圈舍粪污清理不及时,光照通风不佳,圈舍阴暗潮湿,细菌病毒大量滋生,均极大的增加了猪病的发生几率。

1.2 管理因素

饲养管理期间,部分养殖人员缺乏科学化、规范化的饲养管理技术,部分养殖场户出身农民,虽然有多年的养猪经验,但是大多传统落后,由于没有及时更新养殖知识和技术,没有接受专业化的培训,导致饲养管理不到位,饲料营养不均衡,无法很好的满足猪群生长对于营养物质的需求,防寒降温不及时,消毒工作不重视,这也是导致猪病频发的重要因素。

1.3 防疫因素

免疫接种是防治猪病的重要因素,但是当前仍有部分散养户没有意识到该项工作的重要性,为了降低成本支出,选择忽视免疫接种工作,强制性免疫不到位,增加了猪病发生几率。还有的养殖场户使用的疫苗质量参差不齐,接种方法不当,接种剂量不合理,免疫监测不到位,这会影响免疫接种效果,最终导致猪病高发。

2.常见猪病的防治方法分析

2.1 非洲猪瘟

非洲猪瘟处于急性、烈性传染性疾病,是我国重点防范的一类动物疫病,该病病原为非洲猪瘟病毒,其传染性极强,传播速度极快,危害性极大,死亡率高达100%。非瘟可发生于任何年龄、品种及性别的猪。非洲猪瘟高发背景下,国家要求养殖场户安装PCR设备实现“批批检,全覆盖”。非瘟和猪瘟症状类似,在鉴别诊断中PCR设备起到了重要作用,有助于首先快速检测。确诊阳性的病猪,应进行无害化处理,被病死猪污染的物品,应进行焚烧处理,并对疫区进行封锁控制,停止一切生猪调运活动,对水槽、料槽、墙面、地面等使用高锰酸钾、生石灰等消毒剂进行彻底的消毒处理,避免疫情的传播扩散。为降低该病发病率,养殖人员要采取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饲养管理原则,避免家猪接触业主及钝缘软蜱,禁止闲杂人员车辆进出入养殖场,禁用泔水喂猪。

2.2 口蹄疫

口蹄疫属于高度接触性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口蹄疫病毒,该病发病率较高,传播速度较快,仔猪发病后死亡率较高,病猪临床症状表现为:蹄部、口腔粘膜、乳房等多个部位皮肤出现水疱、溃烂,该病多发于冬春季节,严重影响生猪健康生长。口蹄疫病毒对酸碱环境敏感,80-100℃高温即可杀灭病毒,按照要求,患有口蹄疫的猪,应进行扑杀处理,避免疫病扩散。同时要封锁隔离疫区,并做好消毒工作,常用消毒药剂有:过氧乙酸、2%苟性钠等,均可起到良好的消毒效果。为减少损失,针对症状较轻的病猪,可使用碘甘油等药物涂抹患处治疗。在预防方面,接种免疫疫苗是最为有效的方法之一,常用疫苗为“抗猪O型口蹄疫基因工程疫苗”,在仔猪30日龄时进行首免,间隔1个月后复免1次,免疫有效期为半年,到期继续接种即可。

2.3 气喘病

猪气喘病属于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猪肺炎支原体,患病猪会出现明显的气喘、咳嗽、食欲下降、精神不振、生长发育受限等症状。母猪患病后能够传染给后代,致死率不高,但会延长猪只上市的饲养期,影响养殖效益。对于猪喘气病的防治,养殖场户要遵循自繁自养原则,减少疫病传入,如必须要引种,则禁止从疫区引种,引种后应隔离饲养1-2个月,无异常的情况下方可合群饲养。要强化饲养管理工作,保证圈舍光照通风正常,及时清理粪污,定期消毒,为猪群的生长营造健康舒适的环境,并对仔猪使用猪喘气病弱素冻干苗做好免疫工作,降低发病率。针对患病猪,可使用新一代喹诺酮类药物治疗,效果良好。

2.4 传染性萎缩性鼻炎

猪传染性萎缩性鼻炎属于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其病原为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产毒素多杀巴氏杆菌,患病猪会出现鼻炎、颜面部变形、流鼻血、鼻部萎缩歪斜以及生长发育迟缓等症状。对于该病的防治,要做好引种管理工作,引种前要进行健康检疫,避免引入患病猪、带菌猪,引种后应隔离饲养一段时间,期间做好消毒工作,密切留意猪群健康状况,无异常方可合群。做好免疫接种工作,对1-3周龄仔猪接种支气管败血波氏杆菌灭活菌苗,间隔1周后复免1次。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控制饲养密度,避免过度拥挤,及时清除圈舍污染气体。针对患病猪,可以在每吨饲料中加入100g金霉素或者100g磺胺甲氧嗪治疗,连续治疗3周,能够取得不错的效果。

2.5 链球菌病

猪链球菌病属于人畜共患病,其病原为猪链球菌,急性病猪会出现出血性败血症及脑炎,慢性病例会出现内膜炎及关节炎等多种症状。该病可传染人,特别是农民、屠夫及屠宰场工人,发病率最高,患病猪和带菌猪是主要传染源,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性别及品种的猪,一年四季中,6-8月份为高发季节。对于猪链球菌病的防治,首先相关行业工作者自身要认真做好防控工作,提高预防意识,屠宰时、诊治时穿戴专门的工作服、口罩、鞋帽。在养殖期间,养殖人员应重点做好消毒杀菌工作,常用消毒剂有0.5%过氧乙酸等,病死猪并进行无害化处理,同时要保护易感人群,及时发现诊断并治疗。针对病猪,可使用青霉素1600万IU/d,分2-4次使用治疗,并使用双氧水做好冲洗消毒工作。

3.生猪检疫要点探讨

3.1 检疫原则

在生猪检疫过程中,应做到屠宰必检、猪肉必验,避免病害猪肉流入市场内威胁消费者健康。在检疫工作中,要认真检查屠宰场“三证”,三证齐全方可实施屠宰。屠宰间要进行认真的检疫并完整记录检疫信息,如发现有病猪,应及时进行隔离处理。作为检疫人员,要具备较高的专业技术好综合能力,保证高效、高质量完成检疫工作。具体来说,生猪检疫主要包括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3.2 宰前检疫

生猪屠宰前,需要落实检疫工作,在屠宰前检疫阶段应严格按照国家相应的标准、流程、要求做好检疫工作,禁止屠宰加工患病猪、带毒猪、带菌猪,避免影响猪肉产品质量安全。在屠宰前检疫环节,要重点落实查证验物、临床检查、检查登记记录、无害化处理等各项工作,检疫人员应严格按照检疫程序进行个体、群体检查工作,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屠宰前检疫工作量较大,因此检疫出现遗漏现象,尤其是一些隐性病猪、潜伏期病猪,屠宰前检疫往往无法及时发现,因此需通过屠宰后检疫进行诊断处理。

3.3 宰后检验

屠宰后的生猪检疫,具备更高的准确性,需要严格按照规定及规程检疫检查屠宰猪的酮体和全部组织器官,结合病理解剖学知识,综合应用感官检查、剖检、实验室检验等多项技术措施,落实对屠宰猪的皮肤、内脏、头部、寄生虫的检疫工作,同时需要检查复检盖印和检疫合格证明,明确屠宰猪的卫生质量状况。做好屠宰检疫工作,有助于及时发现并处理有问题的猪及产品。针对检疫合格的猪肉,应在胴体加盖检疫印章,出具动物产品检疫合格证方可进行销售;针对检疫不合格的猪肉,则要严格的按照相应的规章制度和标准要求进行无害化处理,禁止其流入市场,避免威胁消费者健康。

结语

综上所述,近年来,猪病的发生愈发的复杂化,混合感染病例增多,增加了检疫及防治难度,不利于生猪养殖业的稳定发展。新时期,要在明确猪病高发原因的基础之上,加强猪病防治及检疫工作,明确防治和检疫要点,实现对猪病的有效防治,降低猪病发生率,提高养殖效益,助推生猪养殖业稳定发展。

猜你喜欢

猪病口蹄疫屠宰
现代生物技术在猪病诊断和防治中的应用探析
猪注射口蹄疫疫苗 出现应激反应咋办
2020年巴西生猪屠宰量创历史纪录
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生猪 养殖利润可观 屠宰盈利不佳
A special artist—Pigcasso特殊的艺术家
浅析影响猪病治疗效果的因素及对策
生猪屠宰价格信息
口蹄疫
我国生猪养殖业是多灾多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