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大棚早熟葡萄高产栽培技术分析

2021-12-27魏传涛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棚膜温控间隔

魏传涛

(邹平市孙镇人民政府,山东邹平 256210)

0 引言

葡萄味道甘甜、营养丰富,备受消费者青睐。葡萄生长要求苛刻,普通种植模式难以满足市场要求。而大棚葡萄栽培技术,以人设薄膜温室大棚等保护设施,实现增温、防雨水、强采光的目的,人为控制葡萄生长过程,达到高产、优产的要求,有效填补市场空缺,提升葡萄种植的经济效益。

1 早熟葡萄的建棚工作

1.1 前期准备

棚栽早熟葡萄投入大,技术高,准备务必充足。一方面,根据生产计划筹措好资金。根据财力状况量力而行,提前做好预算。另一方面,根据建棚需要筹备好土地,集中承包流转土地。此外,整理收集技术资料,聘用建棚专业技术人员,掌握建棚关键技术。

1.2 选址建棚

棚址结合土地流转而定,要近居民生活区。同时地势平坦、土质肥沃、地下水位高,交通便利,排灌条件好,便于后期管理。

1.3 建棚技术

根据前期规划,准备好物资。比如竹竿、水泥、铁丝、塑料薄膜、电机、水泵等。

整地。全面深翻建棚地,进入初春,培高床宽高3.1 m,床与床间预留40 cm作业道,床面高30 cm,床长度依据地块长度而定[1]。

建棚。棚内埋设高低两种规格水泥棒,固定竹片、竹竿。栽培床中间埋设水泥棒,高3.6 m,地下60 cm,呈2 m间隔。作业道与栽培床错开埋设水泥棒,高2.8 m,地下60 cm。水泥棒顶端用大号铁丝沿栽培床长度相连。垂直方向用竹片弯成弓型,相继固定在水泥棒顶端。最外侧作业道,深埋水泥道向外倾斜15°。同时,每一水泥棒间架设尼龙网,上面用铁丝固定,下端挖土埋实[2]。

2 棚内品种选择

选栽何种品种,需综合考虑地区、气候等因素。同时还要兼顾上市需要,尽量选择早熟、品质优、休眠短,对本地市场适应性强的品种,比如五十一号、维多利亚、贵妃、红早、札娜、超级无核等等。如果想要延迟上市,尽量选择红提、美人指等晚熟品种。这些年市面出现的新面孔——红玫瑰,色泽鲜亮,甘甜爽口,同样为不少果农优先考虑的对象。

3 葡萄架设及株行距选择

棚内可架设种类多,山东多用单篱架设模式。确定好架设后,根据选栽品种、土地性质、水肥供应、棚内空间等情况,选择好株行距。综合这些因素,一般株行距控在1.3 m×2 m,确保栽250株/667m2。架立高度不低于3 m,横向拉设4根铁丝。最下根离地高度0.5 m以上,铁丝距离40~45 cm间。

4 棚内葡萄定植

棚栽早熟品种,易选高畦栽植,以穴栽为主。挖穴60 cm×60 cm,深50 cm。定植前穴内用足腐熟基肥,回填表土,扶正苗圃,浇足水。定植后用脚踩实,再浇水,避免苗脱落,注意种植苗不能太深。

5 大棚早熟葡萄不同期高产栽培管理

棚内定植的葡萄苗往往第一年为苗木生长期,可考虑不覆盖棚膜。能根据苗木生长,做好截枝定干即可。一般定干高度在1.4~1.5 m。整形打去侧枝,顶端留2~3侧枝,保留向两侧生长长势。期间注意中耕除草,改善田间管理,加强肥水。进入第二年,待葡萄进入生长阶段,注意做好技术管理。

5.1 萌动期管理

大棚种植早熟葡萄,最好立春,雨水期,根据地方气候情况,尽量避开雨雪天,覆盖薄膜。一般萌动期在30天左右,管理重点:增温催芽。由此,覆膜后及时检温,确保棚内增温5~10℃,以起到增温催芽。棚内滴灌系统每周开1天。留意土壤干湿情况,适当延长或缩短开滴灌时间间隔。盖膜后2周喷施石硫合剂1次,用于棚内消毒,用量0.5 kg/667m2。同时,根据气候变化做好棚膜修缮,清除棚内积雪、积水。

5.2 萌芽期管理

经过4周升温,进入萌芽期。萌芽期在40天左右时间。葡萄出芽后,每间隔5天,开滴灌系统1天。期间注意抹芽、梳芽、掐须。抹芽原则:留早萌芽,除晚萌芽。留饱满芽,去瘦弱秒。留果穗芽,除无果穗芽。留主芽,除副芽。一般基部50 cm下的芽苗均需抹去,一株不到三蔓的需要更新,更新基部留1~2个芽眼。抹芽要及时,每一芽眼处留壮芽一个,以减少株体养分损耗。掐须,见须就掐。

出芽后1周追施叶面肥。第一次,芽齐10 cm,用量30 g/667m2。第二次在4月初,用量45 g/667m2。第三次,在4月中旬,用量60 g/667m2。出芽到开花,新梢长势快,花序继续分化,期间棚内控温是关键。通常情况下,萌芽期白天棚内温控在10~20℃,夜间棚内温控在5~15℃。开花期白天棚内温控在15~25℃,夜间棚内温控在16~18℃。此时,棚内温度超过25℃时,务必要及时通风,恒定温度在25℃。

开花期高温易影响坐果,导致叶片黄化,增加落花落果率。由此,开花期务必严格控温,以避免植株徒长[3]。

关于湿度的控制,萌芽期湿度易在85%左右。白天温度高时,注意棚内通风。晚霜过后,露天温度20℃上时。建议揭去棚膜,保持与外界气候即可。

5.3 果穗期管理

果穗期需水量大。此期棚内滴灌系统间隔2天放1天,满足生长需水量。同时,按萌芽期方法做好打叉、掐须。坐果后,间隔1周施复合肥1次。选用的复合肥,氮、磷、钾含量比例控在5%、18%、18%,分3次施入。每次用肥量40 kg/667m2、25 kg/667m2、20 kg/667m2。期间喷施5%硝酸钙肥2次,以促进浆果着色,提高果实含糖量,增强耐抗性。

5.4 浆果成熟期管理

此期水肥不宜大,否则易落果。灌溉程度视土壤干湿度而定,滴灌系统每2周开1天。温控管理,建议加大棚内昼夜温差。白天控温在28~30℃,不宜超过32℃。夜间温控在15~16℃,或者更低。期间,为防鸟兽啄食果实不建议揭去顶部棚膜。组织好果实套袋,套袋前喷施药物,选套果袋以木浆纸袋最佳。套好袋有利于控病虫害,有利于降低用药次数,确保产量和效益。一般采摘前1周,将木桨纸袋摘下。

5.5 采收期管理

外观葡萄种子呈褐色,避免葡萄已经充分成熟。此时,一般在7月中上旬可组织采收。采收时要小心翼翼轻拿轻放,一般要保留果实梗,便于提取和放置。盛装葡萄应选用浅的塑料筐或纸箱包装容器,并在箱内加衬纸,纸箱或塑料筐要留有通气孔防止葡萄受到挤压变坏。同时,揭取棚膜,晾干折叠备用。

5.6 收获后管理

7月中上旬为果实收获期。7月中下旬,棚内用一遍复合肥,用25 kg/667m2。喷施一遍杀虫剂,常用阿维菌素、氯氰菊酯等等,按1:3 000比例调配,用10~30 g/667m2,均匀喷施。

注意防霜霉病,多用500倍多菌灵,用40 g/667m2。每间隔1周用1~2次即可。夏季注意排灌,除田间积水,及时中耕除草,以促苗木生长,为来年丰产奠定基础。

5.7 秋冬季管理

进入秋冬季集中收集残枝、落叶,烧掉后混合腐熟有机肥,开沟施入,用25 kg/667m2。同时,做好枝蔓修剪,顶端留主枝2~3个,每主枝留芽10~12个,其余全部剪除。

6 病虫害防治

6.1 烟雾剂防治

地表升温-冬芽萌动前,每间隔1周,点灭虫烟雾剂1次,以熏杀虫害,杀虫时间选在下午。发芽后,间隔1~2周,点灭菌烟雾弹1次,用于防炭疽、霜霉、白粉、白腐等病害,时间选在下午。期间一旦叶片出现白点,建议用灭虫烟雾剂,及时熏蒸杀虫。

6.2 药剂防治

棚栽早熟葡萄重点防病害为灰霉病、白腐病。灰霉病防治,可在萌发前提前喷施5°Be石硫合剂。或在花前喷施50%多菌灵,每次800~1 000倍液;20%密霉胺,每次600~800倍液。田间有斑衣蜡蝉喷施敌敌畏,每次1 500倍液。果实绿豆大时喷质量分数70%甲基托布津600~800倍液。果实上色时喷质量分数40%施佳乐800~1 000倍液枷%福星800~1 000倍液,每隔10天喷1次,至少喷3次,主要防治果实白腐病和灰霉病。果实采收后,若发现斑叶蝉和二点伏尘子,可喷布灭扫利2 000倍液。8月份以后,可喷布l:0.7:200波尔多液,每隔l5天喷1次,连续喷3次,可防霜霉病,若发现霜霉病可喷66.8%的霉多克600~800倍液,每5~7天喷1次[4]。

7 结语

通过大棚人设的适温环境,种植的葡萄比普通葡萄要早上市2~3个月,有效填补淡季市场空缺,在价格方面至少要高于露天3倍之多,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今后,大棚种植葡萄有可能成为一种新型集约化产业而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并能展现出极强的市场竞争力。

猜你喜欢

棚膜温控间隔
考虑用户满意度的温控负荷能效综合指标模型和调峰策略
基于小型化的功放单元和温控箱结构及散热设计
冬季棚室注意降湿防病
间隔之谜
上楼梯的学问
客车发动机舱温控电子百叶窗系统设计
温控旋转型MINI卷发器
2011年第五期吉林省棚膜蔬菜生产技术培训班在长春市开班
头夹球接力
清洁棚膜新方法—— 棚膜清洁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