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吉林省人参病虫害及其防治简析

2021-12-27王晓航宋宇鹏李海涛钟闻宇揣小龙郑永春

农业开发与装备 2021年2期
关键词:立枯病黑斑病侵染

王晓航,宋宇鹏,李海涛,李 丹,钟闻宇,揣小龙,郑永春

(吉林农业科技学院,吉林吉林 132101)

1 概述

病虫害的田间诊断,主要是根据病虫害的田间观察,通过对作物有无患病症状、症状的特征及田间环境状况的仔细观察和分析,初步确定其发病原因的实践,是搞好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前提[2]。只有准确的诊断,才能有的放矢,对症下药,从而收到预期的防治效果。

2 人参非侵染性病害

2.1 冻害

人参冻害在东北人参产区每年都有发生,一直是影响人参生产的主要障碍。受冻害的人参根部呈现不同程度的变色腐烂[3]。变色部位似水烫状,或水煮状,有时主根完好,须根大部分腐烂。如果受害部位是人参的芽胞,则出现参根、肩膀头上端腐烂或己萌动的芽胞未出土就发生腐烂。

管理期间早春温度较低,持续时间长,一场雪后,因昼夜温差大,中间又出现一段时间气温回升,雪水融化后再次上冻,导致今年大面积缓阳冻的出现。经调研,农田五年生人参冻害约占5%,农田三年生人参冻害约占5%。

2.2 日灼病

人参是喜阴植物,人参叶片是对光照最敏感的器官,叶片上的气孔按单位面积计算比一半大田作物少得多[4]。在光照过强的情况下,气孔闭合,蒸腾作用不相适应,叶片温度过高,叶绿素首先受到破坏而减少,出现病态。

管理期间,7月初开始持续高温一周以上,遮阴不完全和人参密度栽植较大,床帮的人参部分叶片露在阳光直射下,导致出现了日灼病,在及时管理下,补加遮阴网和将栽植密度大的区域拉绳子,将露出的人参拉回遮阴区域。

3 人参侵染性病害

3.1 立枯病、猝倒病

立枯病:又叫抽死病,土掐病,是人参苗期的主要病害,人参被害率一般为20%~30%,严重时可造成参苗成片死亡,损失较大,是当前参业生产中影响参苗产量的主要原因。当被病菌侵染后,发病部位主要在幼苗茎基部,即在距表土3~5 cm的干湿土交界处。

猝倒病:常与立枯病同时发生,首先在地面处的茎部出现如热水烫过状,并向上、下两方蔓延,进而病部呈暗褐色收缩状软腐,使参苗死亡,病株坏死部表面及其周围土表,常出现一层灰白色菌丝体,幼苗期,床上湿度过大、参苗过密、通风不良条件下发病严重[4]。

管理期间6月中旬,撒播的苗床出现了成片的立枯病,其他床未发现立枯病病株,打药治疗后,立枯病发病株树明显减少。可见栽培密度过大可加重立枯病发病几率。

2.7.1认真做好疫情调查监测对本辖区疫情进行深入调查,对当地已发生和可能发生的植物疫情进行深入调查监测,做到早监测、早预警、早发现、早控制。同时,要充分利用广播、电视、报刊、板报、明白纸等多种形式,及时将防治技术传播到千家万户,组织农户开展群防联治,切实做到监测预警到位、信息传递到位、技术指导到位。

3.2 疫病

俗称“搭落手巾”,6—8月的雨季发病,湿度过大,则可造成该病大流行,如土壤板结,则更有利于该病的蔓延,叶片上病灶为水渍状暗绿色大斑,病茎则出现暗绿色水渍状长斑,根部发病则呈现浅黄褐色软腐,根皮剥离,烂根发出腥臭昧,发病后期根外皮常带有白色菌丝,并常黏着土块成团,疫病病原菌从叶柄侵入,感病后全株叶片凋萎下垂。

管理期间,出现了高温高湿,持续三天时,观察到农田各区域开始出现疫病,并且有些区域已经开始扩散,可见疫病传播速度极快,及时发现,及时打药后发现原先感染疫病的菌株,得到了恢复,变软的叶片逐渐恢复健康状态。

3.3 灰霉病、黑斑病

灰霉病:主要为害叶片、叶柄、茎秆和果实。叶片被害,多从叶尖或叶缘开始侵染,初为水浸状、褐色斑点,病斑扩展迅速,青褐色至灰褐色,病斑较大。叶片正反面均生出灰色霉状物[5]。病菌易从摘短的花梗处浸染发病,殃及叶柄,致使叶柄腐烂、脱落。茎上病斑椭圆形、灰褐色,可扩展至叶柄、叶片和果柄,致使茎叶萎缩枯死。果实受害,子实褐色干枯。受害部位均可密生土灰色霉状物。

黑斑病:每年6月中旬开始发生,7—8月为发病盛期,以危害人参叶片为主,叶片上初为圆形或不规则形,呈水渍状,逐渐扩大,中间黄褐色,外边出现轮纹状褐色宽边,易碎,茎及花梗上表现为水渍状暗褐色椭圆长斑,在果实或种子上则表现为暗黑色凹斑,在空气湿度大时,各病部均可出现一层黑绿色霉状物。

管理期间7月下旬,持续高温时间长,因管理时发现较晚,灰霉病,黑斑病大面积爆发,发现时及时进行治疗措施,针对灰霉病、黑斑病打药两次,使病情得到了控制。

3.4 菌核病

主要为害3年生以上参根,也为害茎基和芦头。病部初生水浸状黄褐色斑块,上有白色棉絮状菌丝体,后期组织变灰褐色软腐,剩下外皮和内部纤维组织。烂根表面、空腔及根茎部均有不规则形黑色菌核。芦头部受害春季不能出苗。发病初期地上部分与健株无明显区别,后期地上部表现萎蔫易从土中拔出。

管理期间6月中旬,发现多株菌核病,多为西洋参,管理发现菌核病发病大多只在某个区域,少有传染扩散现象。管理中发现即去除病株,并打药土壤杀菌,目前并没有较好治疗菌核病的方案。

3.5 根腐病

主要为害老龄参。常从芦头或支根处开始发病,向主根蔓延。病部呈黄褐色至灰褐色,参根部分或全部腐烂,地上部先叶片萎垂,后整株枯萎。1~2年生参苗引起苗腐。症状与立枯病、炭疽病易混淆。管理期间,发现西洋参根腐病的发病率很高,人参很少发病。

3.6 锈腐病

首要为害根部。初期在侵染点呈现黄褐色小点,逐步扩大为圆形、椭圆形或不规则形的锈褐色病斑。病斑边际拱起、中部微陷,病健部分界显着。病轻时,表皮无缺,仅侵染表皮下几层细胞,不侵染根内部安排;严峻发病时,不仅破坏表皮,且深化根内,病斑处积累很多锈粉状物,呈干腐状或主根横向烂掉。地上部体现植株低矮、叶片不展,呈红褐色,终究干枯逝世。越冬芽胞呈现黄褐色病斑,重病时在地下腐烂,不能出苗。锈腐病可为害各龄参根,是人参的最重要病害之一。

4 虫害

4.1 金针虫

土壤解冻后,金针虫开始活动,危害人参。越冬幼虫在4—5月上旬移动到表土层,此时正是人身幼苗期,容易咬食,因此也是金针虫发生最盛时期。金针虫成虫,可将茎或者根部咬成缺口,或钻孔进入内部,导致参茎咬断死亡,或伤口感染死亡。管理期间,发现金针虫在人参茎杆内蚕食纤维,导致人参死亡。

4.2 蝼蛄

蝼蛄是杂食性害虫,成虫和幼虫都能危害。蝼蛄在地下用口器和前足将人参的嫩茎或主根、芦头咬断,撕成乱丝状,使植株枯死。春季土壤解冻后,便开始危害人参。

4.3 蛴螬

蛴螬是杂食性害虫。春季解冻后即活动危害,是危害人参较严重的一种害虫。危害人参根部和根茎,或将人参叶片咬成缺刻状。管理期间,因为松针未消毒,里面滋生许多蛴螬幼虫,刻食参苗,导致大量参苗死亡。

4.4 地蛆

幼虫蛀蚀人参的根部,导致腐烂而死亡。管理期间出现低洼地沤根腐烂,取根采样,发现参根上有大量地蛆,并有产卵现象。发现后,用乐果灌根杀虫杀卵。

4.5 鼠害

4.5.1 鼢鼠。鼢鼠又称瞎耗子,每年繁殖1~2次,每次产仔4~6只[6]。每年4—5月和8—9月活动最盛,每天早晚活动最多,小雨和阴天可全天活动。鼢鼠怕光、怕风,如洞道通风透光,便有堵洞的习性。鼢鼠的听觉和嗅觉很灵敏,防治时应注意。

4.5.2 田鼠。田鼠又称山鼠、野鼠,食害参根和参籽,在参床扒土掘洞,咬断幼苗和参根,使植株枯萎,也常造成雨水从洞口渗入床内,使人参受水害而腐烂。

5 建议

病害方面,针对立枯病、猝倒病,建议用99%恶霉灵防治;针对疫病,建议用甲霜灵与霜脲·锰锌防治;针对灰霉病,建议用唑醚·氟酰胺防治;针对黑斑病,建议用多抗霉素防治。

虫害方面,建议采用辛硫灵喷施治疗,效果良好。由于地下害虫在土壤中较灵活,发生虫害后用药效果并不明显,最好的方式就是在土壤消毒处理时处理彻底,能够减轻发生虫害的几率。另外,参床上常发现鼠洞,发现后于当天晚上将辛硫灵兑水灌到鼠洞后盖土封实老鼠洞。及时发现及时清理即可。

猜你喜欢

立枯病黑斑病侵染
人参黑斑病防治及抗病育种研究进展
月季黑斑病病原菌鉴定及生物学特性研究
揭示水霉菌繁殖和侵染过程
花生黄曲霉侵染力
月季黑斑病春夏季消长规律及其防治药剂筛选
大白菜苗期根肿病抗性快速鉴定方法
碧根树黑斑病的识别方法和控制措施
枯萎镰刀病菌侵染西瓜幼苗的过程特征
松苗立枯病的防治
7种杀菌剂处理棉花种子防治苗期立枯病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