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究

2021-12-27于瑾瑾张永生

南方农业 2021年15期
关键词:培育农民职业

于瑾瑾,张永生

(河南科技学院,河南新乡 453000)

随着我国城市化和工业化的不断发展,农村人口大规模向城市流动,出现了农村人口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农村劳动力结构出现严重问题,现有的农业从业者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求。同时,存在生产经营效率低下、投入成本高等诸多问题,也制约着我国农业做大做强。为解决农业发展面临的问题,我国政府大力支持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在新时代背景下,需剖析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问题,探究培育措施,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助力农业现代化和乡村振兴早日实现。

1 新型职业农民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内涵

“新型职业农民”源于城镇化进程中“谁来种地、怎样种地”这一农村社会问题[1],新型职业农民是发展现代农业的主力军。新型职业农民需要满足以下5 点条件:1)热爱农业,从事农业生产经营;2)懂技术,掌握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3)有文化,科学文化、道德素养较高,能够保持思想先进性;4)善经营,拥有现代农业的经营能力,适应市场经济变化,分析市场行情,进行产业化运作;5)会组织,有一定的组织能力,具有较强示范带动作用,能够成为现代农业带头人。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包含了农民培训和农民教育两方面的职能。农民培训是为了促进生产技术的提高,向农民传授生产经营的基本知识和实践技能。农民教育是一项持续性的事业,是对农民进行综合性教育,全方面提升农民素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在农业现代化的背景下,以提升农民综合素质为核心,通过政府部门的引领,有组织、有计划地对新型职业农民进行生产经营、思想道德、法律法规和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培育,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要。

2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意义

2.1 推动农业现代化发展

近年来,我国农业产业结构不断优化,从自给自足性种植向多种生产经营性种植转化,但转型速度较慢。发展农业不能脱离客观的资源条件,但又必须突破资源的束缚[2]。发展现代农业,必须要有人才,然而现有的农村劳动力不能满足农业现代化发展的需要,因此要大力培育爱农业、懂技术、有文化、善经营、会组织的新型职业农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要全方位提升农民的综合素质,实现农业劳动者的现代化,进一步推动农业现代化的实现。

2.2 解决“农民荒”问题

我国长期城乡二元结构的发展,使城乡差距过大,大量农村青壮年劳动力向城市转移,农村空心化和“农民荒”问题严重。在我国新型城镇化、新型工业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的“四步同化”过程中,农民数量减少是一个必然的趋势[3],因此“农民荒”的本质问题是缺少高素质的现代化农民。为了有效解决“农民荒”问题,我国大力开发农村人力资源。《2020年全国高素质农民发展报告》显示,2019年,国家农民教育培训专项工程共培养高素质农民93 万人,强化了人才支撑,促进了农村经济社会稳定发展。

3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中存在的问题

3.1 培育对象的问题

1)农民综合素质低。2019年《中国农村统计年鉴》显示,农村居民家庭户主的文化程度有87%在初中程度及以下,总体文化程度较低。现阶段的农民大多数年纪偏大、科学技术水平不足、农业政策了解不到位、法律意识不强烈,总体来说综合素质较差,影响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有效开展。

2)农民积极性差。我国传统农民封闭落后,缺乏主动性,对于农业存在偏见,认为农业没有“钱途”。政府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宣传引领不到位,农民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信息获得渠道较少,一部分农民甚至不知道新型职业农民这个概念。部分先进农民参加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现需要一定的时间投入,短期内培训效果不明显,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积极性降低。

3.2 培育主体的问题

1)培育主体职能不明确。政府是掌握公共权力的主体,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态度,真正保障公众权益[4]。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是一项复杂性的培训工程,必须由政府设计培育工作的未来发展。作为培育工作的引领者,政府的职能不明确,一些地方政府不重视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甚至只是为完成任务而开展培育,培育工作只停留在书面文件。

2)监管机制不健全。我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处于探索阶段,县级政府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重要主体,从目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的落实情况来看,很多市、县缺乏对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监督管理。在培育过程中,形式化现象严重,甚至出现为节约办学成本,减少或取消实际操作、外出实习的情况,培育工作的初衷“变味”,培育效果大打折扣。

3.3 培育过程中的问题

1)培育内容设置不科学。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关键核心在于培育内容的设置。我国各地农业优势不同,各地的培育内容要符合当地现实情况。然而,当前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缺乏创新性,大多是传统的培训学习,外出参观实践的机会较少。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内容不科学,过于注重理论知识,忽视农民的实际需要,严重挫伤农民积极性。

2)师资力量薄弱。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需要理论知识丰富、农业实践充足的教师。目前能够承担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部门较少,专业教师较为稀缺,大部分教师是从大中专院校或涉农部门中选拔出来的,其理论知识储备丰富,但实践经验不足,不能带领农民将理论与实践有效结合。现有的师资力量薄弱,在数量和质量上都不能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发展的需要。

4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对策

4.1 加强意识引导,明确农民主体地位

1)强化舆论引导,转变农民传统观念。应加强农民主体地位,提升对新型职业农民的认同感。2)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的宣传教育,激发农民的参与热情。传统农民认识不到科学技术对于现代化农业的重要性,政府应积极采取电视节目、短视频、“大喇叭”广播和横幅标语等方式进行宣传,使农民了解相关内容。3)政府要出台一系列激励措施,如对取得资格证书的新型职业农民进行农业优惠政策,创办相关比赛设置奖项,吸引农民积极参与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

4.2 整合培育主体,多元主体齐参与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十分复杂,只靠政府部门难以有效落实培育工作。因此,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应鼓励各类主体积极参与,在政府部门的主导下,充分整合利用社会资源。1)职业技术院校、农业高等院校要充分利用教育资源优势,开设专业课程,撰写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相关教材,为培育工作提供知识保障。2)农业推广机构和科技机构要完善自身职责,将科技成果转化,为培育工作增砖添瓦。3)涉农企业、家庭农场、农民专业合作社等培育基地,具有示范带头作用,真正了解农民需求,其自身的利益和培训实效密切相关,应当充分发挥其自身优势,满足新型职业农民多元化、多层次的培训需求。

4.3 强化顶层设计,优化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环境

新型职业农民培育需要良好的社会环境。农村在交通、教育、医疗等各方面都落后于城市,缺乏吸引力,制约着新型职业农民队伍的扩大。政府应重视农村的发展,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农村社会环境。农村土地较为细碎化、分散化,不利于规模化经营,新型职业农民缺少发展空间。政府应建立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加速农村土地流转,将细碎化土地聚集起来进行规模化经营。此外,应向发达国家学习,健全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专项法律体系,加强国家立法保障,让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有法可依,有法必依。

4.4 科学设置培育方案,完善培育体系建设

完善新型职业农民培育体系建设需要从师资队伍、培育内容、培育监管3 方面入手。1)优化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育师资队伍。优秀的师资队伍是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获得成功的重要保证,同时应实行动态管理和末尾淘汰,为培育工作提供保障[5]。2)创新培育内容,丰富教学方式。在培育内容设计上,突出多元化的特点,全方位提高新型职业农民素质。精准对接培育对象,分类分层开展培训[6],针对不同行业学员制定有效的培育内容。3)加强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监管。相关部门应对培育机构进行监管,保证培育过程的规范性。同时,要基于各地农业发展的不同情况,科学构建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证标准。

猜你喜欢

培育农民职业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农民增收致富 流翔高钙与您同在
饸饹面“贷”富农民
职业写作
第十二道 共同的敌人
未来或可培育无味榴莲
我爱的职业
念好"四部经"培育生力军
“职业打假人”迎来春天?
“五老”以“三用”关爱青年农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