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相关研究

2021-12-27傅娟娟

南方农机 2021年16期
关键词:流通业商贸流通

傅娟娟

(漳州职业技术学院,福建 漳州 363000)

近年来,我国经济发展迅猛,但各种新兴产业、不同模式的创新也让我国经济发展面临着巨大压力,需要各行各业人员顺应时代发展做好相应的产业结构调整。基于此,本研究针对商贸流通业增长及协同功能进行研究,分析其在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影响,并从问题出发探讨出相应的协调发展策略,推动我国经济持续发展。

1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概述

商贸流通主要是指商品流通以及商品流通过程中涉及的相关贸易平台、交通运输行业。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商贸流通直接关联着生产与消费,对于推动社会各类产业以及各个地区不同产品、特色产品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是我国经济结构中的重要一环。同时,商贸流通的速度与效率能够对社会经济运行进行正向的引导,保障社会经济发展的稳定与成熟度。

区域经济是整个社会经济的缩影,而我国整体经济的发展就是各个区域经济相互协同发展的结果。各个区域经济由于拥有不同的历史、地理、宗教和经济结构而有所差异,形成各个区域经济之间的独特性,进而造成我国经济的多面性。需要做好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之间的协调性,强化各个区域之间的经济联通,推动产品、商品之间的流通,带动具体的经济发展。尤其是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各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必定会遇到现代化的冲击,为应对区域经济的快速发展,势必会推动物流产业的渗透,提升区域经济的流通效率,增加消费,加快生产的发展,保障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推动国民经济的快速健康发展[1]。

2 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方式

2.1 粗放型发展模式

虽然改革开放以后我国的商贸流通业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其发展速度、规模都在快速增长,但却没有解决商贸流通环节多、成本大的问题。同时,在商贸流通业的发展中,我国一直比较注重总量,没有基于当下的社会发展现状来进行合理规划,导致资金投入巨大,甚至造成资金周转问题。此外,传统的商贸流通业中商品的流通速度较慢,无法快速地实现资金的流转,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成本。这种忽视平均产出的区域商贸流通业发展模式就是粗放型发展模式,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其弊端也在不断地显现,需要做好相应的改革与发展[2]。

2.2 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

粗放型发展模式弊端逐渐显现,其造成的较高的成本和资金周转问题,容易导致商贸流通出现停摆状态,无法保障经济的稳定性。对此,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的提出则有效改变了商贸流通业传统发展模式,提高了经济效益。在商品流通上,也从原来的重数量、轻质量转变成人本式集约化发展模式,更注重于商贸流通质量。

2.3 现代流通发展模式

现代经济发展不仅要求具备对当下的规划,还要求具备一定的发展前沿性,能够顺应社会的发展进行相应的规划,为现代经济打下良好的基础。首先,要针对当下商业发展的情况来制订科学合理的发展规划,根据各行各业的发展趋势来规划未来的发展方向,加强商贸流通的科学规范性。然后,针对商贸流通中的生产、消费进行创新管理,保障商贸流通产业链能够不断地细化,明确各个区域独有的特色,并做好针对性的推动与发展,进一步稳定区域经济发展的基础。

2.4 创新物流方式

在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的发展过程中物流是不可或缺的,为了更好地推动经济发展,就必须做好物流方式的创新。首先,要做好当下社会发展情况以及科学技术发展情况的调查,明确当下物流系统中的优缺点,并建立好系统的物流体系,让商贸流通的过程能够更加高效。其次,结合好现代化物流体系、科学技术以及互联网技术来提升商品分配、配送、流通等能力,让商贸流通的每一个环节更加地高效,推动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

3 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的影响分析

3.1 商品与资金流通对区域经济的影响分析

商品是商务流通中最基本的部分,主要是指各种产品在市场上进行相应的交易流通。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商品在国内已经实现了良好的流通,通过不同区域之间的地理特点、生产消费特点来进行各地区之间的商品交换,促进我国内部经济流通的良性发展。同时,随着我国基础建设、交通运输建设的发展,我国的城乡、城市之间的沟通和商品往来也逐渐地完善起来,渐渐地形成一定的城市、城乡之间的区域经济流通体系。尤其物流产业和信息网络的发展更是推动着商品流通效率的提高,加大各种商品的增值。随着商品的流动,各个区域之间的资金也实现了流通,实现区域经济之间的相互促进。此外,在注重现代流通经济体系的基础上,发挥好现代流通经济体系的作用,对各区域的资金流通做好控制,实现良性的管理与监督,反作用影响着经济流通体系的运行效率,推动各区域产品的发展,并实现各区域经济的良性发展[3]。

3.2 商贸流通业对区域经济产生的影响分析

商贸流通能够有效地加强各区域经济之间的联系,建立起我国良好的区域经济体系,降低各地区之间的贸易流通成本。从另一个层面上来说,可以降低各区域之间的贫富差距。在过去运输成本和交易成本较高的环境中,要实现区域间的商贸流通以及提升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性是非常艰辛的。对此,首先要做好的是区域内的商贸流通,然后再加强分散到各个区域当中,做好物流运输成本的控制,并基于区域的资金情况、资源情况、商品情况和劳动力情况来建立区域经济的集合,由点到面地进行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做好基础交通运输的建立,发挥政府部门的统筹管理作用。同时,根据区域的特点建立出特色的区域经济,用区域内的特色产品来推动区域间的产品流通性,逐渐地加强区域经济的协调性,促进我国经济从点到面地全面发展,从而实现产品的国际化,推动我国经济加快融入到全球经济发展当中,实现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3.3 技术与信息流通对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商贸流通离不开技术的发展与信息的流通。科学合理地引入技术能够有效加快区域商贸的流通,提高商品的流通效率,同时推动资金的流通,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从产品的生产上引进机械化、自动化设备,能够大大地提升产品的生产数量和质量,有效地推动商品的流通能力。其次,在交通运输上引进先进的技术,能够在区域内提升商品流通的速度,加快经济发展的脚步,推动交易市场的发展。最后,信息技术的融入让各区域间的商品信息、市场发展状况以及行业发展趋势更加地清晰明确,让相关的产品生产和设计人员能够更好地优化完善产品质量、流通方式以及消费模型,让商贸流通能够保持在一个稳定创新的状态。同时,信息流通也对区域产品生产设计的多样化有着深刻的影响,有效地推动着产品的创新发展,为区域经济带来信息的刺激力量,实现区域经济协调性发展的创新与改革,进而促进全国经济的发展与创新。

4 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策略

4.1 营造良好的协调发展环境

商贸流通离不开市场环境,区域经济的发展更是建立在良好的协调发展环境当中。对此,相关部门人员应当做好相应的工作,营造出良好的协调发展环境,推动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发展。首先,各区域政府部门应当明确自身的职责以及清楚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现状,基于当下的市场问题做出相应的改革。从硬件环境上要做好交通运输建设以及区域内各板块功能的细分,明确区域内各类商品的生产发展以及消费现状。同时,建设良好的市场环境,让商品的消费场所能够更加种类丰富、功能明确。从软件环境创设角度来看,应当制定出良好的商贸流通规章制度,做好生产、交通、消费、物流等方面制度的完善。然后针对市场监控做好科学合理的规划,搜集与发现当下市场中存在的软环境弊端,并及时地根据区域特点进行相应的优化完善。其次,针对区域内部的企业、商家、厂家进行整理与规划,为他们制定有利的制度,让他们能够积极地带动区域内部的商贸流通业运行,实现区域经济内部的良好循环,推动整个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营造出良好的协调发展环境,积极地引进国内外优秀资本,让区域内经济的环境多元化。商贸流通业与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离不开物流产业的发展,政府部门应当针对物流企业营造出良好的环境,形成区域内的物流网络,让区域物流环境能够更加强大和多元化,进而推动商贸流通发展,实现区域经济的同步发展,并且奠定区域间的联系基础,奠定区域经济的协调发展基础[4]。

4.2 构建科学的协调发展平台

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当下已经建立出相对完善的交通运输体系,商贸流通企业应当抓住各类发展的机遇,利用好交通运输体系和物流体系来实现企业实质性的创新发展。首先,要想发展好区域商贸流通和区域经济,就要注重协调发展平台的建设。一般来说,区域经济的发展能够有效地推动商贸流通发展,而商贸流通发展又进一步促进区域经济的增长。两者之间的关联性是相互影响的,对此,政府部门应当针对两者建立好科学合理的管理平台,有效地实现区域内资源的调配、资金流通的控制。其次,建立企业之间的沟通交流平台,让各企业之间能够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业务的碰撞,激发出更多的商贸流通机会,促进流通效益的进一步深化。同时,创设好对各个企业的监督管理平台,让各个企业更加清晰地了解商贸流通规则,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方向来最大化自身的价值,由每一个企业的发展来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最后,制定良好的竞争发展机制,让区域内各类企业能够快速地建立起有序的竞争环境,快速地培养好区域内的流通主体,奠定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平台。

4.3 科学合理地利用物流资源

在商贸流通和区域经济发展的过程中,物流资源是重要的部分,无论是政府部门还是各个企业生产商都要重视对物流资源的利用。但目前我国对于物流资源的规划并不完善,尤其是一些偏远的区域难以拥有良好的物流资源。对此,首先,要积极做好相应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交通运输网络的建立,应当根据区域的特点和资源的优势、分布情况来规划好交通网络,让区域内的良好资源能够快速地流通在整个区域当中,甚至是流通到区域外,加快区域经济的发展。其次,各区域的情况不一样,政府部门应当根据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好物流网络,以及根据自身区域的经济实力来逐步完善,降低建设过程中资金的压力,以免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实际发展。最后,在标准的市场规范下可以出台一些利好政策,让物流企业积极地进入区域当地,做好物流服务,协调商贸流通和区域经济的发展。同时,物流资源的科学合理利用能够有效地降低成本,提升区域经济的发展效率。

4.4 加快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

互联网技术的出现让各区域之间的商贸流通和经济联系更加地密切,尤其是在物流网络发展基本完善的当下,直播的出现更是推动着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经济发展。21世纪直播电商的出现让脱贫攻坚有了一个新的方向,也初见成效地推动着部分区域的经济发展和商贸流通。对此,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过程中应当加快提升流通现代化水平。首先,在网络的建设上应当全面地铺开,加大偏远地区的网络基站建设力度,奠定电子商务发展的基础。其次,电子商务人才的引进与建设上应当设置明确的技能培训计划,满足区域经济发展的人才需求。最后,针对电子商务、直播电商要做好相应管理机制与交易准则建设,营造出一个健康稳定的网上商贸流通市场,让区域经济能够迎来创新的发展方式。同时也能够顺应当下社会的发展趋势,让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更加地多样化、多元化,推动区域经济与商贸流通的协调发展,奠定全国经济的持续发展基础[5]。

5 结束语

综上所述,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相关人员应当深入了解商务流通,清楚区域商务流通业发展方式。同时,探讨商贸流通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影响,建立好相应的关联模型,强化政府部门的统筹管理能力,加强各项基础措施的建设,奠定商贸发展的基础。通过各方面协调策略的优化,实现具体的商贸流通与区域经济协调化发展的效果,促进我国经济的进一步发展。

猜你喜欢

流通业商贸流通
上海晶杨商贸有限公司
天水婶与两岸商贸
富“鳜”逼人!标鳜最高38元/斤,订单去到39元/斤,流通商疯狂抢订!这条鱼成“抢手货”
“互联网+”背景下肇庆市商贸流通业创新发展路径
现代流通业水平的评价维度及三大经济区发展比较
我国流通业增长的技术溢出效应研究
物流技术革新对商贸流通业发展的影响研究
实耐宝商贸(上海)有限公司
画像即墨商贸
美国的蔬菜流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