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论讲师团参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机制研究②
2021-12-27李宇靖
李宇靖
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全党全国的首要政治任务,党的十九大确立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历史地位并写进党章,十三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通过的宪法修正案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载入宪法,实现了党和国家指导思想的又一次与时俱进。按照中央学懂弄通做实的要求,各高等学校要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师生理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推动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理论讲师团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的核心部分,承担着推动高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的主力军的功能。进入新时代,在深入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进”工作的要求下,如何进一步优化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讲师团工作机制,构建队伍合力,是当前形势下进一步深化落实党和国家宣传思想工作指示,加强理论武装和育人实效的关键。
一、新时代高校理论讲师团参与“三进”工作的时代背景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宣传舆论和意识形态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建党95周年纪念大会、纪念马克思诞辰200周年大会、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全国教育大会、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学校思政课教师座谈会、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文艺工作座谈会的讲话等,都对新时期理论宣传和意识形态工作都提出了明确要求。因此,加强党的理论、方针、政策宣传,特别是加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宣传和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宣传,是当前和今后一段时期教育系统的重要使命,是巩固“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也是高校宣传部门实现“六个统筹”的重要抓手。
1.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是推进马克思主义三化的重要力量
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要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为指引,始终坚持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立足于中国国情,体现时代的特征,抓住不同时期学生的特点,开展有针对性的宣传。
(1)革命战争时期。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就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革命实际运动相结合,为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和策略问题而去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不是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毛泽东认为,在学校教育过程中,“教哲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逻辑,教经济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经济的特点,教政治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中国革命的策略,教军事学的不引导学生研究适合中国特点的战略和战术”①《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98页。,其结果就是谬种流传,误人不浅。
(2)社会主义建设初期。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和宣传,就是要使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相结合,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毛泽东提出,青年学生要努力学习马克思主义和时事政治,要形成正确的政治观点,“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②《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版,第226页。。
(3)改革开放初期。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就是“要向青年进行有理想、有纪律的教育”③《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引导师生用“马克思主义观点研究经济、历史、政法、哲学、文学等等”④《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53页。,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邓小平指出,马克思主义必须发展。“我们不把马克思主义当作教条,而是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的具体实践相结合,提出自己的方针,所以才能取得胜利”⑤《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91页。。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要围绕“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⑥《江泽民文选》第1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371页。来进行。如何来实现?江泽民提出了五个加强:要加强对学生进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基本理论特别是邓小平同志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教育,加强党的基本路线的教育,加强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的教育,加强中国近代史、现代史和国情的教育,加强我国优秀文化传统和革命传统的教育。党的十六大之后,胡锦涛提出“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和道德教育,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融入国民教育全过程,深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指明了方向。
(4)进入新时代。习近平始终强调要坚持不懈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高校“要教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从我们党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历史发展和伟大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必然性,认识和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历史必然性,不断树立为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而奋斗的信念和信心”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377—378页。。
2.当前复杂形势迫需新时代高校开展好“三进”工作
当前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面临前所未有的机遇,也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集中表现在三个方面:
(1)经济迅速发展带来的新挑战。随着改革开放不断深入和时代的快速发展,带来利益格局深刻调整以及生活方式发生巨大变化,人们的思想活动变得更加多元。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持续深入,唤醒和激发了人们身心蕴藏的巨大能量,人们渴望有更多的施展舞台、更加公平公正的规则、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更好的发展空间以及实现更好的发展。当物质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人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就会上升到新的层次,渴望过上更高水平更高质量更高品位的生活。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是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经济的快速发展,暂时压缩了发展中必然要出现的社会矛盾,中国还没有完全建立起与经济发展水平相同步的规则和保障体系。房价高、看病难、教育不公、食品安全、药品安全、交通安全、空气污染、环境问题等仍然牵动着每一个人的神经,社会不公正现象依然大量存在。人们很容易受到各类社会矛盾的困扰,也容易受某一事件的影响或某一思潮的鼓动,采取偏激行为,甚至引发群体事件。
(2)思想文化领域复杂多变带来的新挑战。虽然目前中国思想文化领域的主旋律健康积极向上,社会正能量得到不断弘扬,人民大众对党和政府的信心不断增强。但时代飞速发展、信息传递迅捷、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不同思想文化交融交锋、社会思潮多元多变多样,给社会思想文化领域带来复杂影响,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的任务依然迫切而艰巨。各种反马克思主义思潮、误导性言论竞相发声,扰乱视听。当前,历史虚无主义、宪政民主、普世价值、新自由主义、民主社会主义、文化保守主义这几种反马克思主义社会思潮是仍然需要引起高度警惕和注意的。①白立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第81页。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更具隐蔽性和蛊惑性。随着中国经济实力强劲上升和在全球影响力的日益显著,西方敌对势力对中国意识形态领域的渗透已经由明转暗,逐步诱导人们在不知不觉中淡化政治意识、丢失理想信念和民族传统、对党的领导失去信心、不再坚信马克思主义,转而学习西方的价值理念、社会制度和生活方式。宗教极端势力、民族分裂势力、暴力恐怖势力这“三股势力”不断抬头,对少数民族青年大学生的渗透形势严峻。他们以民族、宗教为招牌,煽动所谓针对“异教徒”的“圣战”,挑起民族仇视和暴动骚乱。②白立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第82页。随着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三股势力”渗透的方式更加隐蔽、形式更加多样、团伙性也更加明显。
(3)自媒体的广泛应用带来的新挑战。自媒体以互联网技术为核心技术,以微信、微博、博客等为主要表现形式,是目前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媒体形态。自媒体具有信息传播便捷、互动性强等优势,但其信息传播的扁平化、碎片化、圈群化对主流意识形态话语的主导地位带来了极为明显的挑战。自媒体不同于传统媒体的信息发布流程,其审核把关门槛、信息发布的质量要求和技术门槛都大大降低。自媒体信息传播机制是扁平式的,省略了中间审核环节直接到达受众,客观性、真实性、正确导向性无法得到保证,影响了主流意识形态的影响力和权威性,其即时化、碎片化信息不够深入、具体和客观,很容易被无心之人和别有用心之人断章取义,混淆视听,误导大众,容易形成圈群效应,引发舆情热点。高校处于社会大环境中,无论是经济快速发展引发的各种社会矛盾,还是思想文化领域的复杂多变,以及自媒体时代引发的舆情热点,都深刻影响着高校意识形态工作,给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带来了全新的挑战。
3.开展好“三进”工作是当前高校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重要抓手
中国的高校肩负着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国际交流合作的重要使命,肩负着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培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的重大任务,“要把马克思主义作为必修课,成为马克思主义学习、研究、宣传的重要阵地”①《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154页。。
(1)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不断深化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认识,教育他们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观察世界、分析世界,真正搞懂面临的时代课题,深刻把握世界发展走向,认清中国和世界发展大势,让学生深刻感悟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为学生成长成才打下科学思想基础。②习近平:抓住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根本任务 努力建设中国特色世界一流大学,载于《人民日报》2018年5月3日。
(2)充分发挥课堂主渠道作用。课堂教学在学校教育体系中是最基本的教育途径,也是最具目的性、组织性、体系性和指向性的,它在学校教育各种形式中的核心地位和基本作用,决定了它在成为知识教育、能力培养主阵地的同时,也成为引导学生思想政治素质提升发展的主阵地③沈壮海:加强和改进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线、基础和重点,载于《中国高等教育》2015年第6期。,成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体系中的主线。要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堂教学,满足学生成长发展的需求和期待,引导学生用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头脑,不断提升理论素养。
(3)切实发挥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的引领作用。注重挖掘哲学社会科学以及其他学科中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内容空间,使其他各类课程能够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做到从不同层次、不同角度或不同方面展开、深化和支撑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教育。
二、新时代高校理论讲师团参与“三进”工作的现状分析
近年来,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取得的成绩非常显著:“三个事关”已经得到高度认同,党对高校的领导得到了切实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成效显著,教师思想政治素质明显提高,各类阵地建设和管理不断加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工作扎实有效,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建设持续推进,高校意识形态领域主流积极健康向上。就高校讲师团的工作开展情况而言,据不完全统计,上海31所公办本科高校中,21所高校有教师讲师团,占比68%;24所高校有学生理论社团,占比77%;9所高校有学生讲师团,占比29%。其中,复旦大学博士生讲师团较具代表性,2002年组建,着眼于“学以致用双向增进,宣传理论服务社会”,深入校内外基层一线开展理论宣讲,累计宣讲1400多场,听众超过54000人次。总的来说,公办本科高校开展理论宣讲工作普遍有一定基础,宣讲需求和工作热情较高。在肯定成绩的同时,我们也发现,当前高校在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指导地位方面还存在一些问题,加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工作有待提升。主要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1.马克思主义理论阐释能力不强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作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是中国共产党的行动指南,是高度凝练和概括的纯理论,需要做好理论灵活阐述工作。当前,作为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主渠道的思想政治理论课,虽然在大学生入耳入脑入心的实践方面积累了宝贵经验,话语的亲和力、感染力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总体时代化、大众化、生活化的效果还不够理想,理论阐释的鲜活性不强。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主体内容与核心思想是宏观而凝练的,但这个宏观而凝练的主题内涵和外延都十分丰富。高校在进行理论宣传时,重视程度很高,但投入到更深入的、更精准宣传上的时间和精力还远远不够,理论阐释广而不深,宏观而不细致。马克思主义及其中国化的理论成果是不断完善发展的,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和发展的不同时期,有不同的宣传重点。高校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总体把握是到位的,但在全校范围内、不同层面中继续深入宣传、真正领会落实到位的力度还不够,有些工作还较为短期和表层,理论阐释的连续性深入性不足。
2.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的战斗力不强
理论宣传队伍中各类人员的作用发挥不均衡,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的主力军是绝大部分党员领导干部特别是各级党组织主要负责人、专职宣传思想工作者、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和大学生辅导员等,他们活跃在宣传思想工作的第一线,发挥了重要作用。相比他们而言,大多数行政岗位的党员领导干部更关注具体业务,在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方面的意识不强。理论宣传队伍在面对新的挑战时,存在着不同程度的本领恐慌。领导干部、专职宣传思想工作者以及专职教师,具有较好的专业学识和综合知识储备,政治素质、理论水平较高,但他们对95后、00后学生的话语习惯、思维方式、关注热点的了解和把握还不深、不透。辅导员与大学生年龄相近、成长环境相近、思想相近,与大学生接触最多,但他们的政治理论水平和政治敏锐性、鉴别力有待提高,生活阅历、工作经验有待积累。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队伍工作联动机制运行也不够顺畅。更多情况下,各部门各单位是在学校党委及党委宣传部门的统一部署下,按照各自的职责范围,以工作的责任心和经验为动力和保障,开展形式不一、效果不一的工作,发出的声音内容深浅程度不同,发声的时间先后有别,原则立场并不能高度统一。①白立新:《高校意识形态工作话语权研究》,东北师范大学博士论文,2018年,第98页。
3.对校内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平台利用不充分
目前,高校自媒体平台的应用能力还相对较弱,整体上还处于培养和成长阶段。自媒体平台的内容有待进一步丰富和提高层次,应用技术力量缺乏,人员配备不足,影响了自媒体平台作用的进一步发挥。高校内部各类媒体融合发展思路尚不明晰。高校校园门户网站、官方微信受重视程度最高,不断进行改版以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而校内报纸、校园广播发展步伐不断减缓甚至消失。高校各类媒体平台也各自为战,不能各展所长、形成矩阵、实现融合发展,没能很好地实现宣传共振效应。高校马克思主义理论课堂教学的育人功能还有待进一步发挥。作为马克思主义理论宣传主渠道主阵地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吸引力和亲和力还有待进一步增强,在教材建设、授课形式和师资队伍建设上还需进一步努力。
总体而言,从理论讲师团运作存在的问题来看,部分高校理论宣讲工作尚不平衡,仍需在体制机制、机构设置、人员配备、师资人才等方面进行完善。一些人文社科学科相对薄弱的学校、整体规模较小的学校、民办高校等,不同程度地存在理论学习制度不健全、讲师缺乏、学习氛围不浓、组织动员力量不足、资金缺乏等问题,有的学校还较为严重。因此,统筹本系统学科和专家资源,建立完善高校理论宣传讲师团制度,构建本市教育系统层面理论宣传公共平台,同时通过推动学校层面建立校级讲师团和学生讲师团,是进一步做好本系统理论学习和宣传工作的重要抓手。
三、新时代高校加强理论讲师团参与“三进”工作的路径建议
理论讲师团作为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织,具有坚定的政治方向性、鲜明的时代性、强大的生命力和科学的实践性几个特征,是高校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有效载体,引领广大师生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抓手。
1.加强支撑保障:建立健全相关工作体制机制
高校要认真做好理论宣传工作体系和工作机制建设。一是加强导向管理。理论宣讲工作对导向要求很高,必须从专家遴选、宣讲内容、宣讲组织、纪律要求等环节进行严格把关。为此必须按照“谁组织、谁负责”的原则,明确导向管理的责任主体:管理校级讲师团的责任主体为学校党委,具体责任人为相应的党委分管领导和宣传部门负责人。二是加强统筹协调。把理论宣讲工作同党委中心组和各级党组织的理论学习结合起来,同高校思政工作结合起来,同高校马学科、马院和智库建设结合起来,同师生的志愿服务和社会实践结合起来。三是加强条件保障。高校党委要为宣讲工作提供必要的经费、场地、设备等支持。党委宣传部、学工部、研工部、团委等部门要加强对讲师团、理论社团进行指导、培训和管理。对于导向正确、宣讲效果好的讲师团,应给予必要的精神和物质奖励,或给予配套课题支持。此外,还要做好讲师团师资档案资料管理,做好台账记录等。
2.优化人资整合:持续建强分层分类宣讲队伍
高校要探索满足不同需求,组建分层分类讲师团。第一级为教育系统讲师团。高校要积极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推荐相关学科领域具有较高理论造诣和学术修养、教学效果优良的专家学者,组成省市一级的教育系统讲师团,面向本省市内的全部高校开展理论宣讲。第二级为校级讲师团。由各高校党委遴选具有较高学术修养、教学效果优良的专家学者和中青年教师骨干等组成校级讲师团,面向本校师生开展理论宣讲,同时负责对本校学生讲师团进行培训、对学生理论社团进行指导。第三级为学生讲师团。由各高校选拔优秀学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硕士研究生,以学生理论社团形式,以主题报告、理论研讨、理论沙龙等方式,面向学生群体开展理论宣讲、推动大学生开展理论学习。要高标准加强对讲师团成员的培育,定期举行集体备课,邀请校内外知名专家学者进行专题辅导,成员之间就理论问题和宣讲内容进行深入交流,帮助成员正确、深入地掌握理论,对理论真学真懂真信。
3.完善管理模式:积极推动师生成员结对互助
鼓励高校对学生讲师团进行分组培训和管理。从校级讲师团的专家成员中遴选顾问,面向学生讲师团成员开展集体备课、专题研讨等多形式培训;从中青年骨干教师成员中选配教学指导导师,应具有相关领域研究专长和一线教学经验,帮助学生讲师团成员提升宣讲能力;由相关学院和职能部门负责人担任管理服务教师,负责协调学生讲师团的日常管理、经费保障和考评激励等工作。这样一种管理和培训模式,不仅有利于提高各高校理论讲师团的成员素养,也从一个侧面推动了青年马克思主义者的培养和孵化工作。
4.突出问题意识:不断细化宣讲工作方式方法
从回应师生问题、启发思考角度推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入脑入心。一是要通过调研、走访,认真梳理师生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找准师生的理论需求点,并根据不同类型服务对象的特点量身定制宣讲活动。二要善用大众化的语言、鲜活的事例和翔实的数据进行讲解,寓说理于说事之中,深入浅出,言之有物。在宣讲中,讲师团成员应注重同受众的互动交流,每位成员的报告都要预留互动时间,通过现场答问等形式,同听众进行面对面的深入交流,增强宣讲的实效。三是要活用网络新媒体技术,依托“学习强国”“易班”等网络平台,建立和完善学校官方新媒体矩阵,逐步引入理论宣传网络直播,遴选、培养一批网上明星讲师,以在线直播形式进行理论讲授,吸引更多师生用户关注。
5.增强反哺功能:参与构建思政教育课程体系
积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融入课堂教学。一是融入思政课堂。讲师团可以在4门思政必修课的基础上,运用中国系列选修课程平台,围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从内容顶层设计到教学方法创新,为不同专业的学子量身定制符合学生求知需求的全新思政课。二是融入形势与政策课。根据党的创新理论成果和十九大内容,对原有政治经济、文化、国际关系等模块的课件和讲义内容进行及时调整,使十九大精神“零时差”融入课堂。三是融入课程思政。讲师团专家可以通过参与校院两级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学习辅导和集体备课的方式,引导广大教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课程教学内容。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对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抓好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提出了要求。高校作为意识形态工作前沿阵地,在学习研究宣传马克思主义工作中承载着重大使命与责任,理论讲师团则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中起着重要作用。时政不断变化,知识不断更新,高校理论讲师团必须一如既往承担起马克思主义理论基层宣传重任,既重视教育实践,又产生理论成果,不仅立足学校,更要服务社会,根据不同时期的具体要求展开理论宣讲,建立长效机制,持久发挥理论先锋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