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倡导的学习精神及现实启示

2021-12-27杨营业阚延华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现实启示

杨营业 阚延华

内容提要: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全党的学习,并以自己的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发起了以党史学习为牵引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多篇报告中,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倡导的学习精神、提倡的学习态度、介绍的学习方法,对于今天的理论学习和集中教育都有重要的启示。

关键词:延安整风、毛泽东、学习精神、现实启示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十分重视全党的学习,并以自己的学习带动全党的学习,他阅读了大量马列主义书籍,在土窑洞里写下了《实践论》、《矛盾论》、《论持久战》等重要著作,发起了著名的整风运动,在全党树立了实事求是、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风。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和《改造我们的学习》等多篇报告中,对学习的目的、学习的内容、学习要解决的问题、学习的方法进行了详细的阐述,所倡导的学习精神、提倡的学习态度、介绍的学习方法,不仅为延安时期全党的理论学习指明了正确方向,对于今天的理论学习和集中教育都有重要的启示。

一、认清学习目的是学习的前提基础

对于为什么学习,每个人或许都有一个模糊的认识,或许是工作需要,或许是出于谋生的目的,或许来源于上级的要求,等等。但这些认识都聚焦于某一个点,没有给出深层次的原因分析,回答的没有让人满意。其实,早在1939年5月20日,毛泽东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就给出了答案。他指出:“这几十万、几百万共产党员要领导几千万、几万万人的革命,假使没有学问,是不成的,共产党人就应该懂得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的干部要使工作做得好,就要多懂一点,单靠过去懂的一点还不够,那只是一知半解,工作虽然可以做,但是要把工作做得比较好,那就不行,要工作做得好,一定要增加他们的知识。”“我们要建设的一个大党,不是一个‘乌合之众’的党,而是一个独立的、有战斗力的党,这样就要有大批的有学问的干部做骨干。”[1]正是因为全党同志对为什么要学习有了如此深刻的认识,才能在与日伪军作战、从事大生产运动、处理日常工作的间隙中挤出时间参加学习运动,使全党的理论水平和工作能力有了快速的提升,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造就了大批的骨干人才。

今天,我们各级党政干部,面对建设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宏伟蓝图,要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只有加强学习,才能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主动性,才能使领导和决策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有创造性,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无知而乱的困境,才能克服本领不足、本领恐慌、本领落后的问题。”[2]的指示精神,要更加深刻的认识到学习的目的之所在,从延安整风时期全党重视学习、参与学习的学习实践中汲取学习的动力,充分认识到学习不仅仅是自己的事情而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大事情,始终把学习当作重要的工作、自己的责任,紧紧抓在手中,树立不学习就不能完成好党所分配工作的意识,不断增强胜任本职工作的本领。

二、弄懂学习内容是学习的核心主旨

常言道:内容为王。对于学习来讲,学习的内容决定着学习水平的高低、学习收获的大小,如果学习没有计划、没有指导,完全进行漫无边际的自主式学习将大大降低学习效果。在延安整风运动中,党中央和毛泽东十分注重对学习活动的指导,对学习的内容以中央文件的形式做了具体规定。1942年4月,中共中央宣传部先后两次下发通知,对整风学习的文件进行规定,明确了二十二个学习文件。毛泽东在中央学习组《关于整顿三风》的报告中,强调:“二十二个文件是何等之文件,是世界革命一百年的经验的总结,是中国共产党诞生以来中国革命二十年经验的总结。”“无论什么人都要这样做,都要研究二十二个文件,要熟读,要搞通。”[3]全体党员特別是高级干部,通过学习中央规定的二十二个文件,加强了对世界革命特别是中国革命的历史和现状的认识;通过反复研究自己的思想、自己的历史和自己现在的工作,逐步在思想上增强了对党的方针政策的思想认同,达到了改造思想、改变作风、团结同志的学习目的。

延安整风时期以党中央文件的形式规定学习内容的做法,既指明了党员领导干部学习的方向又起到了监督的作用。这启示我们,一方面,要加强对学习教育的检查指导。我们绝不能把集中学习教育等同于经常性的理论学习,要通过自上而下规定学习内容、时间的方式组织党员参加学习;要通过领导领学、专家讲学、典型促学、参观见学等方式向党员传授学习方法;要通过检查工作、召开座谈会、查阅学习笔记等方式选树先进典型,使落后的向先进的看齐。另一方面,要落实好党中央关于集中教育的决策指示。从十八大以后党中央开展的五次集中性学习教育活动来看,每次都规定了学习的时间、内容、步骤和方法,但在具体学习中,往往存在学的不深、学的不透的问题,这就是贯彻党中央决策指示不坚决的表现。

三、聚焦解决问题是学习的关键所在

延安整风时期,毛泽东对于党内存在的教条主义、经验主义等主观主义的学风问题有着深刻的认识,他始终聚焦解决学风方面的突出问题开展理论研究和党史学习,为解决学风、党风、文风方面的问题开展了整风运动,使全党的学习能力和理论水平得到了很大的提升。毛泽东在《改造我们的学习》的报告中指出,在研究现状方面存在“蔽塞眼睛捉麻雀、瞎子摸鱼、粗枝大叶、夸夸奇谈、满足于一知半解”的问题;在研究历史方面存在“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还是漆黑一团”的问题;在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方面存在“只会片面地引用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的个别词句,而不会运用他们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具体地研究中国的现状和中国的历史,具体地分析中国革命问题和解决中国革命问题”的问题。为解决这些方面的问题,毛泽东为中央起草了《关于调查研究的决定》,主持编印了《六大以前》、《六大以来》、《两条路线》等党史学习资料,先后作了《改造我们的学习》、《整顿党的作风》、《反对党八股》、《关于农村调查》《如何研究中共党史》等报告,使全党逐步认识到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学风问题的危害,掌握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在党内推动形成了重视调查研究、学习党史、解决问题的鲜明导向,从根本上树立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态度。

延安整风时期重视解决问题的经验启示我们,在开展集中教育中,务必把解决问题作为开展学习教育的关键环节。一方面,要认清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延安时期的整风运动,以及十八大以来开展的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学习教育等集中教育活动,都十分重视解决党的建设存在的突出问题。党员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要充分认清解决问题在开展集中教育活动的重要地位,通过学习党的领袖的讲话和中央的重要文件改造思想认识、提高理论水平,推动问题的根本解决。另一方面,要聚焦解决问题持续发力。

四、掌握科学方法是学习的重要保证

我们虽然认识到学习的重要性,也有了学习的决心,但在学习过程中还会遇到“工作忙”、“看不懂”、“不会用”等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就需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在延安整风时期,面对解放区作战和生产任务繁重、广大党员文化水平不高、不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解决中国问题的情况,毛泽东总结了“挤”和“钻”的方法,提出了“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的著名论断。他在延安在职干部教育动员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们现在工作忙得很,也可以叫它讓让步,就用‘挤’的法子,在每天工作、吃饭、休息中间,挤出两小时来学习,把工作向两方面挤一挤,一个往上一个往下,一定可以挤出两小时来学习的。”“看不懂的东西我们不要怕,就用‘钻’来对付”“我们要像韩文公祭鳄鱼一样,十天不通,二十天,三十天,九十天……,非把这东西搞通不止,这样下去,一定可以把看不懂的东西变成看得懂的。”[4]。他在《〈农村调查〉的序言和跋》中强调:“对于担负指导工作的人来说,有计划地抓住几个城市、几个乡村,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观点,即阶级分析的方法,作几次周密的调查,乃是了解情况的最基本的方法。”[5]正是掌握了“挤”和“钻”的学习方法,运用了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才使广大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在作战、生产、工作任务都很繁重的情况下,有了学习的可能性和主动性;正是通过学习运动和整风运动,使全党对马克思主义的学习研究更加深入、对中国革命实际情况的了解更加透彻,促进了毛泽东思想这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成果的形成,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作了充分的思想和政治准备。

延安整风时期,形成的“挤”和“钻”的学习方法,倡导的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虽然跨越时空但日久弥新,给我们今天的学习和工作带来很好的启迪。一要处理好工学之间的矛盾。我们每个人在学习中都会面对工作和学习之间的矛盾,但是工作忙绝不能成为放松学习的理由。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一定要认识到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僵化、庸俗化,一定要按照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领导干部一定要把学习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如饥似渴地学习,哪怕一天挤出半小时,即使读几页书,只要坚持下去,必定会积少成多、积沙成塔,积跬步以至千里。”[6]的要求,再忙都要挤时间读书学习,只有如此才能避免陷入少知而迷、不知而盲的困境,才能把党分配给我们的工作做好。二要发挥好各类学习资源的作用。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手机的普遍运用,为我们今天的学习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对解决不懂不会的问题提供了更多的方法途径。对于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学习,我们要继续发扬“钻”的精神,通过天天读、不断悟,直到把它看懂弄透为止;对于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我们要在读原著、悟原理的基础上,通过参加各级宣讲团授课、邀请权威专家解读、查阅图书资料、利用互联网上搜索等途径,提高学习的质量和效果。三要运用好调查研究的工作方法。调查研究是做好领导工作的基本功,是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形成的传家宝,也是一种向人民群众学习的方法。

作者简介:

杨营业,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军官教育培训部硕士研究生,陆军少校。

阚延华,男,海军大连舰艇学院政治军官教育培训部教授、博导,海军大校。

注释: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77-179页。

2《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3页。

3《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416-418页。

4 《毛泽东文集》(第二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版,第180-181页。

5 《毛泽东选集》(第三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789页。

6 《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文章选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36-37页。

猜你喜欢

现实启示
青年毛泽东探索成长的历史特征及现实启示
江西苏区预防腐败问题研究
列宁从严治党的思想实践及其现实启示
东北抗联精神对我军改革强军实践的现实启示
继承与超越:革命时期党的政治纪律建设给新时期带来的现实启示
《整顿党的作风》与党的作风建设
陈云的家风建设思想及其现实启示
邓小平“南方谈话”对全面从严治党的现实启示
延安时期党廉政建设的基本经验
简论韩非子的政治思想及其现实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