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视域下广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方式创新研究

2021-12-27杨明栋徐嘉焱丁雅轩邱柏凤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2期
关键词:营销方式互联网+互联网

杨明栋 徐嘉焱 丁雅轩 邱柏凤

摘要:广西特色农产品丰富,但在营销中面临销售渠道单一、市场开拓不力等挑战。如何创新特色农产品营销模式,扩大销售范围,提升其销售规模,值得深入研究。当前“互联网+”兴起为农产品营销提供了新渠道与载体,为特色农业产业发展创造了便利条件。本项目以容县沙田柚为例,结合“互联网+”发展趋势,建立健全“互联网+”销售体系、打造特色农产品区域品牌、培养壮大销售人才三方面提出相应措施,构建容县沙田柚最优销售路径,以期对广西其他地区提供借鉴,进而推进广西特色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助力全区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实现。

关键词:“互联网+”;营销方式;沙田柚

容县沙田柚作为出名的广西特色品牌,具有个大肉多汁饱满的特点。数据显示,截止2020年,全县沙田柚种植面积已发展到21.5万亩,产量达23.32万吨,综合产值30亿元。当前,容县大力推行电商、微商销售模式,沙田柚销势旺,柚农收入大增,本文基于“互联网+”视域下研究分析容县沙田柚的营销方式及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互联网+”视域下提出广西农产品的新型营销方式,为广西特色农业的发展出谋献策,助力乡村振新、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

1.容县沙田柚营销方式的现状

容县沙田柚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连续三届获“广西名牌产品”,2017年被批准注册地理认证商标。容县沙田柚作为广西商务厅创建的“桂字号”系列品牌之一,被列入重点区域公用品牌来进行培育。当前,容县政府、各中小企业和部分沙田柚种植户虽然对农产品网络营销方式有一定的了解,但网络营销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主要消费渠道仍为较初级的个人卖家和微商,而且消费者多为传统消费渠道转移而来的客户,主要销售方式仍然是以传统的线下销售为主,面临着需求与供给无法很好的进行承接的问题,同时据调查了解,大部分沙田柚种植户对于网络营销这一新营销方式认识不完全,对其销售定位不准确,存在一定的认识误区。

2.容县沙田柚营销方式存在的问题分析

容县沙田柚与其他地区同类型产品相比,具有独特的品质优势。但“酒香也怕巷子深”,传统的销售方式在今天暴露出了较大的局限性,影响力也较为有限,同时营销成本较高,导致容县沙田柚的销售情况和种植效益与其产品品质优势并不匹配。具体而言,容县沙田柚目前营销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如下:

2.1. 销售渠道单一,网络营销水平整体比较低

作为容县的特色产品,沙田柚名誉广西,每年11月中旬是沙田柚上市的黄金时期,但目前销售渠道多采用线下批发,容易被市场影响价格,长期处于被动状态。同时种植散户较多,土地流转成本高,社会资本很少到容县大规模开发种植沙田柚,进而影响着现代化生产技术与设备在沙田柚生产中示范推广普及相对缓慢,以及网络基础设施的建设,从而直接影响着容县沙田柚网络营销的整体水平。

2.2. 品牌建设意识不强,宣传力度不足

种植户多关注于农产品的销售额,缺乏利用网络进行市场推广以及产品推销的技巧,忽略了顾客对于销售的服务体验以及产品品质的保证,种植户之间未能进行统一联系,对于沙田柚的品牌塑造、网络宣传等没有接触与了解,沙田柚品牌化程度不高。

2.3. 营销专业人才匮乏,缺乏相应销售技术

容县沙田柚种植户整体文化水平不高,思想较为保守,未能受到集中化的统一培训,对于“互联网+农产品”这一全新的销售方式没有接触过,没有依托网络大数据进行科学的探索分析各地对于沙田柚的销售情况,不具有对于市场预测的观念和意识,缺乏相应的销售方面的人才,导致网络销售开展不易。

3.广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方式创新策略研究

3.1. 建立健全“互联网+”销售体系,提升网络销售的整体水平

传统的销售方式为:农民生产—批发商批发—分销商分销—零售商零售—消费者。互联网环境下,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将特色农产品的详细信息直接传达给消费者,减少了渠道流通中复杂的交易过程和流通环节。一方面大幅度降低了销售成本和提升产品利润,另一方面极大地缩短了产品到消费者所需要的时。创新销售模式,利用多种销售渠道进行产品推广。提高农村物流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建设多个物流园和集散中心,在农村建设多个网点对接物流中心,方便产品的输送。此外,一些农产品需要低温冷藏或者冷冻。因此,农产品冷链物流系统的建设,政府需鼓励和扶持有实力的农产品物流企业加强农产品冷藏供应链建设,完善农产品产预冷及冷链 运输系统,以此提升冷链物流服务能力,降低农产品运输中的损耗率。除此之外,政府还需投入专项资金,支持冷链企业建立起完整的信息物流配送系统,为农村电商的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3.2. 打造特色农产品品牌,加强品牌宣传推广

在“新时代”的背景下,农产品品牌建设是对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把握,是推动区域经济走向“绿色、低碳、品牌、高品质”的有效途径。未来农业竞争的焦点是品牌竞争,未来3-5年是农产品打造品牌的“窗口期”。根据农业发展规律和我国国情的特点:目前大部分区域农产品公共品牌建设按五年期规划,制定品牌创建计划。从目前的实践看,在“一县一业”基础之上进行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建设,成功率更高。因其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沙田柚产区集中、品质相近。地标产品是区域农产品公用品牌的基础,其重要特点是独特的品质。其次,决策简单、执行力强。这是县域工作的特点,也是农产品区域公用品牌成功创造的重要条件之一。所以,发展产业或打造品牌,县域决策者易形成共识,快速做出决策,较快落地执行。第三,沙田柚规模适度、易于管控。相比于省市,县域沙田柚产业体量相对小,易运营管理,产业管理和产品管控压力小。通过上述的战略打造容县沙田柚区域公用品牌,有助于提高容县沙田柚产品的整体附加值和原产地品牌形象,助推容县特产走向全国、走向世界。

3.3. 多方位培养销售人才,壮大销售队伍

为了进一步提升广西农产品电子商务规模水平,创新农产品流通模式,加快提高农业经营主体在电子商务应用和操作技能,要着重培养和壮大顺应时代发展要求的农产品电子商务从业者队伍。

具体要从四方面建设:第一要从培训人员把关,通常情况下按照“有意愿、有能力、有条件、有经验”的原则,严格把控培训质量,杜绝不设条件不计效果的只为完成任务的培训现象。第二要注重培训内容的实用性、针对性、普及性。坚持以开设网上商店、店铺装饰、农产品在线上发布为主线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培训,培训内容中涉及农产品拍摄技巧、图像处理技术、视觉营销、网点的推广渠道、客服、订单处理、物流等技术,要兼顾不同基础下的参培人员。第三要注重培训方式,采取理论知识线下讲解与上网操作相结合方式,培养从业人员操作能力。采用理论与实践交叉并行方式,激发培训人员的积极性。第四要严格把控师资力量,采用统一选聘师资方式,遵循“重经验,重实践,重成效”原则,积极引进诸如淘宝大学教师、网络营销企业人员、当地成功创业农民网商等的师资力量,提升培训效率。

结束语

当今时代互联网飞速发展,互联网技术日新月异,网络销售快速崛起,如今已成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为顺应网络销售潮流,将特色农产品销售与互联网相结合,在传统销售方式之外,搭建起效率更高的互联网营销渠道和平台,可更好地助力容县沙田柚以及广西其他特色农产品的销售和农民收入的提升。

参考文献

[1]卢若宜. 互联网+ 背景下梅州市沙田柚营销问题研究[D]. 仲愷农业工程学院, 2018.

[2]李富宁. 广西水果网络营销与推广策略研究——以容县沙田柚为例[J]. 收藏, 2016,6.

[3]申垚阳. 容县沙田柚产业发展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17.

基金项目:

2020年广西财经学院大学区级创新创业项目,“互联网+”视域下广西特色农产品营销方式创新研究——以广西容县沙田柚为例,编号:202011548151

猜你喜欢

营销方式互联网+互联网
塞罕坝林场绿化苗木营销方式探析
试论企业文化营销
如何提高卷烟零售市场信息采集的有效性
从“数据新闻”看当前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生态
互联网背景下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项目的实施
以高品质对农节目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
校园微电影的现状与发展策略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