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稻田养鱼技术要点分析探究

2021-12-26殷进武陈德珍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18期
关键词:生石灰养鱼鱼种

殷进武 陈德珍

(瑞丽市农业局水产工作站,云南 瑞丽 678400)

稻田养鱼,本质上是属于一种传统型的农业生态种植养殖模式,但是在现代化农业产业的发展过程中,这种传统的模式,已经被赋予了一种新型的理念。稻田养鱼,实际上就是将稻田种稻、养鱼两种生产模式结合在一起,将两个生产场重复叠加在一起,最大程度的将稻田生态环境最大化的利用起来,将水稻、鱼之间的互利共赢局面发展壮大,尽可能的实现水稻、鱼的双丰收。稻田养鱼这种生态农业形式,不仅能够最大程度降低化肥、农药等等一系列化学药剂的使用量,同时在保护农业生态环境的前提与基础上,保证农产品的质量与安全性,不断提升农产品的产量。目前,全世界淡水资源逐年减少,在淡水资源减少的现实情况下,加大发展养鱼业,可以促进农业经济的增长,农民收入的增加。

1.稻田饲养成鱼的种类选择分析

稻田饲养成鱼的种类,以草食性的鱼类、杂食性的鱼类为主要类型,滤食性的鱼类作为辅助,当然这几种鱼类也可以多种类型混合养殖。

2.稻田的种植要求

2.1 稻田的选择

稻田养鱼这种农业生态模式一般来说,要求稻田的地块地势相对来说要比较低平,整体上地块的防洪、抗旱能力要比较强,没有内外部的污染,排水灌溉也必须要更加方便,水源也需要充足。此外,稻田地块的保水、保肥能力也要有,以1.65-2hm2为最佳规模。

2.2 稻田改造

在插秧作业之前,养殖人员需要在距离地块一米左右的位置,开动挖掘一条环形状的养鱼沟槽,这个宽度需要控制在半米左右,深度也同样在半米左右。需要在稻田的中间挖掘一条主干沟渠,宽度为半米左右,深度亦是半米左右。与此同时,根据稻田地块的实际状况,在稻田的中间挖若干条宽0.4米、深0.5米的沟渠,将该沟渠与稻田周围的养育沟、主干沟渠相互连接在一起,尽可能呈现出一个“十字状”“井字状”“丰字状”的形态。除此之外,鱼坑可以设置在接近稻田地块的位置,尤其是一些田边、地边,当然也可以设置在田块的中心位置,长宽深酌情设置即可,需要和鱼沟有一个连接。此外,还需要最大程度的保证鱼沟、鱼坑的面积,能够占据稻田总面积的百分之十左右。稻田养鱼的田埂,需要增高至半米左右,一部分低洼区域,可以增高到0.8米左右,这些操作都是为了能够将稻田田埂呈现出一个“梯字形”的状态,并且利用开沟的土方来提高、增固田埂,一层一层做好坚固作业,尽可能避免渗透的状况发生。

在与稻田相对立的两个角的田埂上,可以设置一个排水口,进水口、出水口可以分别的设立在地势较高的位置,或者是地势较低的位置,这样一来,也能够最大程度保证稻田进水口水流的均匀性、平衡性。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可以将拦截鱼的设备设施根据实际情况,安装在进水口、出水口,可以选择铁丝网,或者是聚乙烯网片制作的拦截鱼的栅栏,网目的大小根据鱼种的实际情况决定。最开始的时候需要对密眼网进行安装,在后期阶段,要选择网目的网片来作为格挡,避免发生鱼逃脱的状况。此外,稻田养殖种植专业人员需要在日常工作的过程中,定期清洁、处理拦鱼设备设施上的不干净物质,最大程度保证进水、出水的流畅性、干净性。此外,稻田的周围可以用尼龙网设置必要的网格栅栏,每个栅栏之间的间隔,维持在两米左右,用固定桩将其固定,如果是木桩,就可以直接将其插入土中,深度最好控制在20厘米左右,只需要比地面高出2厘米左右就可以了。稻田四周的任意一边,可以预留出一片空旷的土地,将临时棚搭建在这片空地上,以此来方便喂食、休息,大小可以根据稻田的实际大小决定。

3.放养鱼种前的准备工作分析

鱼种的放养,需要在开始前就做好诸多的准备工作,整理好鱼溜、鱼沟,此外可以利用一些药物来提前消毒鱼溜,将鱼溜中的所有有害物质,以及病毒的细菌原体通通的消灭掉。一般来说,可以利用生石灰对其进行消毒清洁,生石灰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能够发挥消毒清洁的作用,还能够肥沃水质,并且能够对酸碱度进行适度的调节。根据鱼溜水体的实际体积,可以计算生石灰的用量,一般来说,每立方米可以用两百克的生石灰,待溶化后将其泼洒,一周左右后再放鱼即可。当然,除了生石灰之外,也可以利用漂白粉进行消毒清洁,用量为每立方米二十克,用法和生石灰基本是一致的。待鱼溜消毒后,再对其进行灌水,并且严格地按照田块的实际大小,选择适当量的粪肥。在稻田中放入鱼溜之前,需要提前用药物对鱼体进行必要的消毒,将鱼体表面,以及鱼鳃上的寄生虫、细菌通通杀死。鱼种消毒,一般来说,通常使用的药物浓度大约为百分之三的食用盐水,百分之十的漂白粉,百分之二是的高锰酸钾,以及百分之零点七的硫酸铜。在实际的消毒的过程中,可以在装有药水的桶中直接放入鱼种,放入鱼种后,浸泡半小时左右。如果说鱼能够正常活动,那么消毒的时间便可以长久一点,如果鱼浮头现象比较严重,那么就需要在最短的时间内,将鱼打捞出来,放在清水中。

4.强化饲养、农药管理等工作

稻田是一种天然的饵料,但是这种天然饵料并不能够更好的令鱼的生长满足实际的需求,为了能够提升稻田养鱼的产量,养殖人员需要对人工饵料开展必要的补充,比如说配合饲料、菜籽饼、糠麸等。如果说放养的鱼种,年龄较大,或者说密度较大的时候,可以在放养之后就第一时间投饵。在鱼溜、鱼沟中投入饵料,一般来说,较为适宜的时间点就是上午的八九点,下午三四点,当然实际的投喂量需要根据鱼种的实际状况、需求来确定。稻田养鱼后,虽然说能够降低病害虫,但是并不能完全将其消灭掉,有的时候依然需要利用农药。实际上,大部分的农药对鱼种来说都有毒,所以说要尽可能选择毒害较轻的农药,如果量不够,那么再施加常规的药量,这种操作并不会影响鱼。此外,在施肥之前,需要先将鱼溜疏通,增大稻田的水位,让稻田的水流一致保持在微流的状态,最大程度降低药物的浓度。当然,正确施肥农药的方式也是非常重要的,可以在早上开始有露水的时候,喷洒必要的粉剂,在露水干涸之后,喷洒水剂,在喷洒的过程中,尽量将农药喷洒在鱼种的禾苗上,将落入水的含量控制在最小,在用药之后,一定要第一时间换水。

5.强化防害措施,适时适度捕捞

在稻田养殖之前,需要采取放逃、防害的措施,需要强化巡查的次数,通常性地检查田埂是否有鼠洞,或者是其他的什么缺口,如果说发现问题,一定要第一时间有针对性地解决处理问题,进行及时的修补。鱼类的敌害,一般来说主要是一些动物的天敌,比如说,鸟类、鼠等等,如果发现时,需要及时将其驱捕,再在稻田的四周撒上毒饵,将这些害物进行诱导捕杀。稻田在收割之前的三四天内,是捕捞鱼的最佳实现,在捕捞之前,首先要疏通鱼沟,令水流更加畅通,当鱼进入鱼沟之后,捕鱼其实是迟早都要进行的工作。如果说剩余的还没有进入鱼沟,就需要重复注入水流,再对其进行排水。如果说捕捞工作在稻田收割之前进行,一定要缓慢的进行排水,让鱼能够自动进入鱼沟,随着水流的排出,可以更好地对其进行捕捞。

6.结束语

稻田养鱼技术可以促进水稻和养鱼业的共同发展,可以为养殖地带来更多的经济效益。所以要采取有效的技术发展方案。首先,政府要加强重视,各个部门之间要相互配合,为该技术的应用提供更多便利条件,尤其要做好技术指导、技术培训等工作,包括鱼病防治、鱼种引进等等;其次,要制定有效的政策措施,充分调动农民参与的积极性。无论是稻田养鱼,或者是其他生态养殖形式,都需要加大投入的力度,重视种养殖技术的诸多要点,做好各项准备工作,最大程度的促进国内生态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国内生态农业未来的发展保驾护航。

猜你喜欢

生石灰养鱼鱼种
不同生石灰用量对早熟马铃薯生长及土壤pH的影响
生石灰对辽东南地区酸化土壤改良及玉米幼苗生长的影响
为什么自来水不能养鱼?
池塘鱼种如何正确投放
养鱼记
鱼经
鱼种优劣鉴别方法
冬放鱼种技术
消毒巧用生石灰
巧用生石灰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