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及实现

2021-12-26韩一迪王晓为

理论观察 2021年12期
关键词:革命红色资源

韩一迪,王晓为

(东北农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哈尔滨 150030)

一、相关学者对红色资源概念界定综述

自古以来,红色便一直深受人们的喜爱,象征着喜庆、吉祥。 随着共产主义思潮的兴起,红色成为了革命运动的象征。 “红色政权”“红军”等词纷纷出现。 中国共产党给予了红色新的定义,蕴含着革命、信念、拼搏等。 对于红色资源的界定,学术界存在不同的看法,学者们也进行了相关的论述。

(一)关于红色资源的广义和狭义之分

谭冬发、 吴小斌在其文章中最早提出红色资源的相关概念, 认为:“红色资源在概念上存在广义和狭义的区分。 在广义上红色资源指的是一切顺应历史发展的规律、 彰显爱国主义精神的革命运动中的人文景观和精神。 在狭义上指的是在共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第二次的国内革命战争、 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过程中形成的一切的历史印记和崇高精神。 ”〔1〕李实也认为,红色资源,存在。 广义与狭义之分。 在广义上指的是,全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过程中所形成的。 无产阶级的相关理论、道德理念和价值标准的精神和物质的总和。在狭义上指的是。 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斗争和社会主义建设中所形成的精神和物质的总称。〔2〕

(二)关于红色资源的载体形式

郭晓平认为:“精神是红色资源的核心部分,红色资源是从物质载体中所彰显出来的精神蕴意,十分注重红色资源的精神层面的价值。”〔3〕徐艳萍认为:“红色资源由精神和物质载体共同组成,包括各种革命遗址、纪念馆、革命文物等物质载体,也包括在革命过程中所形成的革命事迹, 革命精神等。 ”〔4〕

(三)关于红色资源的时间范围

李康平认为:“红色资源是在革命战争时期所形成的物质和精神的财富。他把时间范围仅仅限制在革命时期。 ”〔5〕肖发生认为:“红色资源应该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所形成的。 ”〔6〕张建华和白世林在其文章中认为:“红色资源是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形成的,而且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过程中所形成的优质资源也是红色资源。 ”〔7〕

结合以上综述,本人认为,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在新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领导人民群众在革命和现代化建设中取得的,对当代社会具有重大价值的物质和精神的一切财富的总和。 第一,红色资源是党领导人民群众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进行革命和建设实践所创造出来的物质和精神财富,包括历史文物、革命遗址、英雄人物、文学作品等以及蕴含在其中的对于当代社会有价值的精神,例如大庆精神、铁人精神等。第二,红色精神是红色资源的重要部分。 从红色资源的本质来看,红色资源主要指的是党领导人民在革命和建设中创造出来的中华优秀的文化以及民族精神,进入新时期以来,党提出来的许多治国方略和新的理念,核心价值观、荣辱观、生态观、科学发展观等,也属于红色资源的范畴。

二、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

(一)思想导向功能

“红色资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产物,具有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2〕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的,因此,其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起到思想引导作用。 一方面,红色资源引导大学生树立共产主义理想信念, 激励他们为了祖国的事业而不断拼搏。 红色资源记录了革命年代和建设年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的一系列艰苦的抗战和为祖国建设拼搏的事迹, 当今的人民尤其是年轻的大学生,他们没有经历过那些峥嵘的年代,但通过红色资源, 可以体会到革命时期和建设时期的艰苦,从其中体会到祖国建立的不易,更加珍惜今天的生活, 增强大学生对中国共产党的信任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认同和向往。 虽然艰苦的时期已经过去,但距离我们实现“中国梦”目标还较为遥远。 红色资源中记录的丰功伟绩,深刻的体现了先辈们的爱国主义精神, 有利于激起大学生的爱国心,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到国家建设中,提高其政治参与度,为祖国的发展尽心尽力。 另一方面,坚定大学生的政治立场。 红色资源是我们党思想路线的来源,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生动实践,是被实践证明的真理,具有科学性。 在大学生面临西方资本主义价值观的冲击和国内各种思想矛盾中,红色资源的科学性质能够引导大学生正确辨别是非,坚定自己的政治立场,拥护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

(二)道德示范功能

红色资源中蕴含了许多经典的人物和事迹,通过一些模范人物和典型事迹来对大学生进行道德示范教育,能够达到很好的教育效果。 首先,有利于培养大学生艰苦奋斗的品质。 红色资源中彰显了党在革命战争时期艰苦奋斗的优良作风,在井冈山抗战中,面对敌人的经济封锁,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用草编织鞋来穿, 上山挖草药来为受伤的战士疗伤,自己种菜,挑粮,在如此艰难的生活条件下,艰苦奋斗,建立了井冈山革命根据地。 通过向大学生展示先辈们艰苦奋斗的事迹, 引导大学生树立坚强的意志,在面对挫折的时候,能够像革命先辈一样艰苦奋斗,永不言弃。 其次,培养大学生爱国主义精神。 通过播放影视资料,向学生展示革命战士的伟大爱国事迹, 以达到情感熏陶的作用。 延安革命纪念馆、 中国人民抗日革命纪念馆、四川的长征丰碑、湖南浏阳的秋收起义文家市会师旧址等, 这些充满革命记忆的红色遗址是对大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主要资源。 无私奉献是我们党在任何时期都具备的品质。 在革命时期,无数的共产党人为国家奉献自己, 甚至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共产党人为祖国的建设做出了伟大的贡献,雷锋、王进喜、焦裕禄等是为祖国、为人民,无私贡献的杰出人物。 利用这些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道德教育, 有利于培养大学生无私奉献的品质,在面对国家利益、集体利益和个人利益的时候,能够做出正确的选择。

(三)心理优化功能

“人的行为不单受思想、立场、观点的支配,在一定程度上还受情感、意志、个性等心理因素的影响。 ”红色资源中蕴含的革命时期的信念、意志等心理因素对缓解市场经济和西方资本主义带来的观念上的冲击, 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有着很大的作用。 在革命时期,共产党人在面对强大的侵略者和每一次的战争,都毫无畏惧,迎难而上。 长征是革命史上条件异常恶劣的一次抗战, 在敌人的围追堵截、地势险峻、气候恶劣、缺乏物质的情势下,红军毅然跨过一次次的困难,完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是什么支撑着他们?正是他们怀揣着对于革命胜利的信念和实现共产主义的伟大理想,这种革命乐观主义精神成就了长征的胜利。 在市场经济的影响下, 许多大学生的价值观也发生了转变,不良风气盛行,有些大学生心理较为脆弱,抗压能力弱。 利用红色资源对大学生进行教育,有利于培养大学生积极的心态,在遇到挫折时,坚定信念,战胜困难。

(四)审美熏陶功能

对大学生进行思想政治教育, 在满足大学生和社会需求的同时,也要符合客观规律,因而,蕴含真、善、美的审美活动就成为调节思想政治教育活动的工具,以达到思想政治教育的真和善。 红色资源凝聚了革命先辈为祖国的伟大复兴而抛头颅、洒热血的付出,革命活动生动的体现了真、善、美,把红色资源融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审美能力。 首先,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这里的审美意识是对于红色资源的审美,即通过思想政治教育活动, 激发大学生去发现红色资源的美、感悟红色资源的美、形成审美观念并引起创造美的冲动。 红色资源的形式多种多样,有红色文艺作品、红色影视作品、红色歌曲、红色革命纪念馆等, 记录着革命先辈为祖国复兴而英勇奋战的历程,体现了丰富的美感。 教育者把红色资源和思想政治教育结合, 使大学生在认识红色资源的过程中,激发大学生的审美意识。 其次,引领大学生的审美取向。 审美取向就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对于美的观点和看法, 对人们的思想和行为起着重要的主导作用, 正确的审美取向能够增强人们对于真、善、美的辨别能力,以作出正确的选择。 红色文艺作品充分体现了在革命年代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和对丑陋事件的抨击, 红色资源所展现的审美追求对当今社会仍然有很大的价值。 教育者应充分挖掘红色资源在审美熏陶上的价值, 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审美观, 在生活中能够辨别是非善恶,追求真、善、美。

三、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功能实现路径

(一)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

首先,要开发和整合红色资源,为教学提供内容。 联合学校、政府、社会团体等力量,尤其是文化科研机构,对红色资源进行研究并合理的开发,以形成可用的教育资源。 要统筹兼顾,牢牢把握红色资源的本质,结合当地红色资源的特色,整合具有革命性和时代性相统一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 其次,编写红色资源的相关教材。 对红色资源教材的编写, 主要是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进行英勇斗争的伟大事迹和英雄人物为主要内容, 把握党在革命中所创造革命精神和革命文化, 以实现红色资源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教育价值。 思想政治理论课除了教育部选定的几本专业教材外,还应把红色资源相关的理论融入到理论课教学中,或将开发的红色资源内容融入到思政课教材中。组织专家学者编写独具地方特色的红色资源的相关书籍和讲义,为红色资源专设一门课程,以增加大学生对红色资源知识的储备。 最后,把握红色资源的课堂教学。 在开设的思想政治理论必修课程中可以融入红色资源的内容,重点讲述,也可在其它非政治性的专业课程中融入红色资源的内容,把红色资源贯穿于课程教学的各个方面。 各地高校可以结合当地红色资源的特点, 开设具有特色的红色资源专业课程, 以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切实提高大学生的红色资源的认识及精神觉悟的提高。

(二)把红色资源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

高校必须加强对于红色资源实践教学的研究,探索多样化的教学手段,引导学生在参与实践活动中,感悟红色资源的魅力。 第一,体验式实践教学。 通过红色资源的物质载体,让学生亲身去体验, 在此过程中增加对于红色资源的了解和真实感悟。 组织学生去参观革命相关的纪念馆、文化遗址等,也可以利用主题班会、党团活动等形式进行对于重大革命事件、人物的纪念日活动,高校应该与当地的相关单位进行配合, 以为高校实践教学提供便利。 第二,学术式实践教学。 通过举行红色资源相关的课外学术活动, 开辟红色资源的的第二课堂。 邀请在红色资源研究有建树的专家为大学生进行讲座,开展相关的论坛。 开展红色资源相关的知识竞赛、演讲比赛等,激发大学生学习红色资源的热情。 邀请经历过革命战争的老革命家、老战士来给学生上一课, 讲革命故事, 分享革命感悟,增强大学生对于革命英雄的敬佩情感。 第三,娱乐式实践教学。 开展相关的文艺活动,以对大学生产生良好的文艺熏陶作用。 组织学生观看我们党在革命战争时期的相关影片, 以其中的革命英雄人物和革命事迹来教育学生, 也可欣赏相关的书画展览, 毛泽东的诗词就是革命年代的真实写照。

(三)把红色资源融入校园文化建设

优秀的校园文化能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产生良好的影响,应把握红色资源的内容,以为学生提供红色学习的氛围。 首先,把红色资源融入校园环境建设。 在校园里修建革命英雄人物的雕像、亭台楼阁、革命纪念馆等建筑物。 在图书馆、教学楼、寝室等场所悬挂有关革命人物和革命事迹的书画、诗词等文艺作品, 在图书馆也可以举办有关红色资源的展览活动, 以向大学生展示红色资源的魅力,激发大学生的革命情怀。 其次,举办校园文化活动。 党团组织是中国共产党的主力军,因此也是举办红色活动,宣传红色文化的主要组织。 建立多种形式的红色资源相关的社团,例如,红色读书分享会,组织学生读红色书籍,然后以读后感的形式谈一谈自己的看法,以加深对于红色资源的认识;红色艺术团,组织红色相关的文艺活动,以歌曲、舞蹈、演讲的形式展现红色资源的内涵,使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下,接受红色教育。 最后,把红色资源纳入学校网络建设。 在校园网站开辟红色资源的栏目,设置红色文化、红色精神、红色人物等板块,以全面介绍红色资源,丰富校园网站的内容。 利用学校的官方微信、微博,推送一些红色信息,红色歌曲、红色故事等,以达到红色宣传和红色教育的效果。

猜你喜欢

革命红色资源
基础教育资源展示
红色是什么
我给资源分分类
红色在哪里?
资源回收
做好绿色资源保护和开发
中国的出行革命
追忆红色浪漫
粉红革命
掀起秋冬潮流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