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干部党性教育研究

2021-12-26

理论观察 2021年12期
关键词:广大党员党性延安

王 娜

(延安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党性是共产党员的内在本质, 是共产党员存在的真正价值所在。 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 是中国共产党区别于其他政党最大的政治优势所在。 延安时期,党在伟大的民族解放斗争过程中,中共中央不断加强开展干部党性教育,将培养和打造一批具有坚定理想信念、崇高的革命情怀、不屈不挠斗争精神的领导干部视为一项极其重要的工作。 这为夺取抗战的胜利奠定了组织基础,为新中国的建立提供了政治保证。

一、延安时期加强党员干部党性教育的时代背景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 就十分重视党员干部教育。 延安时期,党性教育作为一个重要问题被单独提出。1937 年,毛泽东同志在全国代表大会上提出,在党员队伍不断壮大的过程中,要重视干部教育,加强党性教育。 党中央对广大党员干部提出严格要求: 不仅要对马克思主义和相关理论知识充分掌握,而且要具有政治远见,有工作能力,在想问题、 解决问题的过程中, 需要有一定的前瞻性;以不可动摇的革命意志和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困难、克服困难;最终,为了抗日战争胜利、新中国建立贡献自己的力量。

(一)客观形势要求推进党性教育

1935 年, 毛泽东同志带领中央红军抵达陕北吴起镇之后, 我国国内形势出现了明显的变化,中国共产党引领下的革命战争又进入了新的阶段。内部环境更加复杂,不仅日寇对于我国加速了侵略的脚步,而且国民党还蓄意挑起内部战争,阻挠各方。中国共产党要想取得革命的胜利,必须培养和提高广大党员干部的思想觉悟,并且自觉、坚定地拥护马列主义,形成马克思列宁主义意识形态上的高度统一。 由于土地革命时期的党内“左”倾错误,使我党面临的问题越来越严重。中国共产党在陕北关于马克思主义理论分析的进一步深化,决定用马克思主义最新理论成果加强党员教育,坚定广大党员干部的理想信念。 毛泽东曾多次在会议中明确指出,为了适应革命战争的需求, 必须大数量的培养干部。 然而,在当时面临的最大问题就是干部的数量与能力都严重不足。中国共产党率领红军长征胜利后, 虽然在其引领下的革命事业从挫折走向胜利,但是党员人数却骤减。 从开始长征时的8 万人,下降到了长征结束后的3 万人。 因此,组建一支理想信念坚定的高素质干部队伍迫在眉睫。延安时期的党性教育发展迅速,适应了这一复杂历史环境的要求。

(二)党员干部来源和阶级成分要求强化党性教育

当时中国还处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工人阶级相较于农民和小资产阶级,规模是很小的。中国共产党想要取得革命胜利, 就必须要立足农村,向他们中的优秀分子敞开大门。 这就不可避免地导致了一个结果, 即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的基层干部大多数都是农民。 虽然他们能够同人民保持密切联系,但是大部分基层干部文化水平较低,严重缺乏对党和政府方针政策的理解和把握。 同时,延安也成为许多爱国者向往的地方。 全国数以万计的爱国青年从各地奔赴延安, 壮大了革命力量,也改变了中国共产党的干部组成成分。 他们虽然沉浸在革命的热情中, 但不懂得革命的长期性和艰巨性, 同时又缺乏对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想和革命实践的训练,很容易染上坏习惯,有些人甚至放弃革命。 所以,中国共产党必须十分重视干部的党性教育。

(三)建设大党迫切需要加强党性教育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还是一个年轻的政党,理论准备时间比较短, 又处于极其动荡的斗争环境中,面临着许多现实问题如党员人数缺乏等。 由于种种现实条件的制约, 中国共产党在实践层面上并未对广大的领导干部实施马克思主义相关的知识理论教育以及全面性的教育。 中国共产党要想成为一个有执政能力的大党, 就必须要有一批素质过硬、作风优良的干部,需要建设一支思想进步且具有强大组织力量的干部队伍。 因此,延安时期开展广大党员干部党性教育, 是挽救民族危亡和人民解放的时代需要。

二、延安时期干部党性教育的主要内容

(一)专项理论教育

延安时期,陕甘宁边区是教育的中心,尤其是干部党性教育。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教育作为干部党性教育的重要内容。 毛泽东就一直提倡要增加学习机会,不断用理论武装头脑。中央政府为了进一步更深层次地推进理论教育,将每年 5 月5 日作为学习日, 同时要求广大干部每天学习时间不得少于2 小时。 张闻天就曾指出:“中国共产党的干部 ,必须用马克思 、列宁的理论全副武装起来。 只有这种理论能够使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决定方向,能够明白认识我们的前途,给我们以自信心与胜利的把握”〔1〕。 当我党处在延安时期的时候, 加强马列主义党的青年干部队伍建设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 不仅为小资产阶级贡献了思想,区分了无产阶级的层次,帮助青年人把无产阶级气质融为一体, 从根本上克服了教条主义和虚假的经验主义。 有利于提高青年干部正确运用马列主义理论和方法的能力, 使他们能够把马列主义理论应用于解决中国的实际问题。

(二)思想政治教育

延安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主要包括两个方面:时政教育和大政方针教育。 1942 年2 月,中共中央下发文件规定:“在当下的环境下,干部教育工作, 在所有教育工作中占据的比例, 需要放在首位。 ”〔2〕想要在更深层面是对党员干部实施更加有效的政治教育, 那么在教育层面上必须要有针对性,从政治上加强其引导作用,使党员干部不单注重业务知识,拓宽了他们的研究视野,防止由于自身的局限性而作出盲目的决策。 当时,中国共产党大力推进时政教育,主要通过《解放日报》等报刊以及党中央所公布的政策文件, 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教育。

(三)党内纪律作风教育

延安时期, 我党大部分时间都处于残酷的斗争环境中,先后经历了土地革命战争、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 若纪律不严明,那么,就会出现团队散乱、 人心向背的现象。 就没有办法达成统一的意志,更不能击败敌人。 延安在开展整风运动之前,党内干部由于专业理论知识有限, 以至于很多错误理论在党内外传播开来。 党内仍然大量存在着一些不良风气,即官僚主义、个人主义、形式主义、自由主义等。1941 年,中共中央将党内纪律作风教育作为当时党的队伍建设的重要工作内容之一,有计划有步骤地领导开展党内纪律作风教育。 通过开展学习和整风,消除了教条主义危害,扭转了党内多种不良风气倾向,净化了党的内部生活,维护了党的纯洁性和先进性。 在加强纪律的同时,党也把关注度放在党内民主层面上。 毛泽东表示,要在党内开展民主生活教育, 在更深层面上加强对党员的民主生活意识和民主生活教育, 使党员了解民主集中制的真谛, 制定出更加详细的实施方案。

(四)党的宗旨观教育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衡量标准都落实到是否密切联系群众、 真诚服务群众上来,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成为陕甘宁边区政府遵循的执政理念和成效评价。 毛泽东曾指出:“共产党员无论何时何地都不应以个人利益放在第一位, 而应以个人利益服从民族的和人民群众的利益。 ”〔3〕1945 年,毛主席在党的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延安时期,在整个党性教育过程中,党的宗旨观教育贯彻始终,培养了一大批素质过硬、作风优良、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干部。 比如张思德,就是中国共产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典范。 无论什么样的工作,他都兢兢业业,踏踏实实,认真负责。 张思德精神薪火相传, 必将激励和教育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

(五)革命英雄主义教育

延安时期, 中国共产党处在一个极其动荡不安的战争年代,每个人的生命安全都得不到保障。培养党员干部不屈不挠、 对党和人民忠诚的献身精神,与革命事业最后的成功密切相关。 针对这个问题,毛泽东指出:所有抗战人员,都应该在参加抗战的第一时间放弃升官发财的机会, 将之抛诸脑后,随时准备牺牲自己的生命。 同时强调党员干部、 尤其是党的领导干部都应该起到率先模范作用,带头加强党性磨炼。 在延安时期,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老一辈革命家,在任何情况下都能以身作则,能够从自身的意识中加强党的党性建设,积极的开展批评和自我批评, 为党员干部树立榜样。

总之,延安时期的党性教育,在培养和锻炼一批素质过硬、不屈不挠、忠诚于党和人民的干部上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延安时期干部党性教育对新时期干部队伍建设的启示

延安时期, 我国党员干部教育不仅取得了巨大成就,而且获得了许多宝贵经验。 这些经验对我党之后干部队伍建设工作的开展都具有深远意义,并且为我党干部党性教育方法提供借鉴。

(一)党性教育必须要以党的工作为核心

延安时期,党性教育围绕党的中心,理论联系实际, 从革命事业的根本需要出发, 考虑教育内容。 当时,我们党颁布法令,要彻底废除一切与旧思想有关的教材。 延安时期的党性教育,在很大程度上有助于提高领导人的理解能力, 改变形式主义作风。 随着社会的进步发展,中国共产党工作重心不断转移。 新时期,习近平总书记认为,当前的中心工作是经济建设, 所以干部党性教育目前还要以经济建设这个任务来展开。 为此,他要求加强党员干部的专业素养培训,使其学以致用,将理论应用于实践,切实将政策落实到群众中,提高干部的工作能力及专业修养,避免空喊口号等现象。

(二)党性教育必须要立足解决干部的突出问题

延安时期,中国共产党需要壮大革命力量,大量吸收党员, 导致我党内部党员来源以及阶级成分比较复杂。 所以,毛泽东通过集中学习、党校教育、 整风运动等一系列方法来加大对广大党员干部进行党性教育力度。 中共十八大以来,党面临的最大考验是执政能力。 为了进一步加强广大党员干部的执政能建设, 党中央自上而下开展了一系列教育活动。 如: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两学一做”、“学用新思想,奋进新时代”、“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史教育学习”等。这些活动,其目的就是加强干部党性教育,使党风政风为之一新,党心民心为之一振。

(三)党性教育的必须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的干部党性教育一直坚持理论教育与实践相结合, 不断强调党性教育的实践性原则。 中国中产党要求每个党员必须学会理论联系实际,从具体实践出发,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当今世界大局极其动荡, 中国迈入新时代, 站在新起点,不仅要面对国内外的复杂形势和艰巨任务,而且突如其来的世纪疫情冲击, 更是增加了爬坡过坎的难度。 这就是为什么今天对党员干部提出更严格的要求。 这种情况越多,干部的党性教育就越迫切。 在干部党性教育中越是要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 使广大干部在实践中得到锻炼, 深学笃用,知行合一,使干部党性教育在解决实际问题中发挥积极作用。

(四)党性教育必须要净化干部本质

党性教育的关键是党员干部讲党性、讲道德、讲榜样。 在延安时期,党员率先学习、率先表率,形成了延安精神以及南泥湾精神等。 现如今中国共产党仍然非常需要强调自力更生和艰苦奋斗所蕴含的时代价值。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明确要求党政领导干部在新时代要践行更高标准的艰苦奋斗和创业精神。 党在一定程度上代表了人民利益,有先进的思想和领导。 党的干部素质直接决定着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的地位, 直接关系到党内外对中国共产党的认识。 因此,党员教育工作应当从思想层面上予以充分的重视。 党的教育的新环境、新阶段,要求全体党员积极参与,才能在更高层次上取得更大成效。

猜你喜欢

广大党员党性延安
实事求是是“最大党性”
认识党性的五个重要维度
七〇五所广大党员积极为疫情防控捐款
从延安整风运动说起
Body languages in English teaching
党性可“塑”——汉中实施“党性塑造”工程
切实推进石油企业党建思想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组织找你了解情况 千万别做这些事
学思磨党性 信奉廉洁路
“四个全面”学习问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