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学党史开新局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

2021-12-26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21年4期
关键词:党史精神历史

徐 飞 方 亮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北京 100872)

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全党同志要做到学史明理、学史增信、学史崇德、学史力行,学党史、悟思想、办实事、开新局,以昂扬姿态奋力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以优异成绩迎接建党一百周年。”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立意高远,内涵丰富,思想深刻。学习党史,就是要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从历史逻辑、理论逻辑、实践逻辑出发,牢牢把握百年党史的丰富内涵,不断坚定同心共筑中国梦的理想信念。

一、历史逻辑:回顾党的奋斗历程,坚定理想信念

1.回顾百年光荣史、奋斗史,汲取奋进力量,发扬斗争精神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光荣史和奋斗史。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中华民族遭受的苦难、付出的牺牲举世罕见。但是,中国人民永不屈服,坚决奋斗,这样的抗争与探索孕育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与使命。一百年来,我们党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顽强奋斗,砥砺奋进,夺取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和伟大成果,谱写了一曲壮丽篇章。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我们党历经“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解放战争”多个阶段,成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打破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与官僚资本主义长期以来的统治,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社会主义革命时期,在整个国家百废待兴、国际形势复杂严峻的情况下,我们党领导各族人民探索社会主义道路,进行社会主义建设,巩固新生政权,为国民经济恢复、政治稳定与文化建设打下了坚实基础。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党带领人民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用短短几十年的时间赶上、超越了他国几百年的工业化成果。自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历史性成就、发生历史性变革。当前,抗疫工作取得伟大胜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取得历史性成就,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启新征程,“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有信心、有能力实现这个目标。”(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外文出版社2014年版,第35-36页。

回顾党的百年光荣史,就要深刻理解为什么我们党可以从弱小走向强大,从胜利走向胜利。同时也要认识到前进的道路不可能一帆风顺,要不断发扬斗争精神,提高自身应对风险与挑战的能力。当前,我们要从具有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出发,坚定理想信念,切实做到坚定“四个自信”,用党的光辉历程凝聚人心、鼓舞斗志,从中汲取奋进力量,切实增强自身的斗争勇气、斗争信心和斗争能力。

2.回顾百年自我革命史、自我建设史,继承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

党的百年历史就是一部自我革命史,邓小平指出:“中国要出问题,还是出在共产党内部。”(2)《邓小平文选》第三卷,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380页。因此,自我革命始终贯穿在党的发展壮大过程中,通过不断的自我反省、自我完善,及时消除党内存在的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为党更好地担负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重任提供有力保障。

马克思恩格斯在《共产党宣言》中强调,要坚持“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这也是所有共产党人的追求与使命。我们党始终怀揣着初心与使命,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摒除诱惑和不良影响,永葆纯洁性与先进性。从重大历史节点来看,八七会议纠正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错误,确定土地革命与武装斗争的总方针。遵义会议批判了“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重新调整了路线方针政策。延安时期,通过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整风运动等,消除了党内教条主义、宗派主义与党八股的不利影响。新中国成立前后,针对党员干部骄傲自满、贪图享乐、脱离群众等问题,通过“两个务必”要求的提出、整风运动、“三反”运动的开展,从而进行自我净化。改革开放以来,在拨乱反正、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基础上,摒除过去探索误区的影响,推动中国的高速发展。

自党的十八大以来,针对“四风”问题的反复性和顽固性,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切实做到加强纪律建设,坚决贯彻落实“八项规定”,切实开展“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从客观和主观层面齐头并进,消除损害党的纯洁性与先进性的因素,不断进行自我革命是我们党始终保持谦虚谨慎、艰苦奋斗的重要秘诀。我们必须要不断学习党的百年自我建设史,“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始终做老实人、说老实话、干老实事,继承发扬党的光荣传统,弘扬优良作风。

二、理论逻辑:党的理论思想树立精神旗帜

1.学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创新史,感受真理力量,坚定理论自信

理论指导实践,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创新就是中国发展的指路明灯。一百年来,我们党能够克服各种艰难险阻,根本就在于我们党始终坚持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理论作为指路明灯,并不断坚持发展,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在社会主义的发展历程中,马克思恩格斯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创立了唯物史观、剩余价值学说等理论,不仅科学阐释了人类社会发展历史进程的客观规律,深刻揭示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剥削性与内在矛盾性,而且还提供了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科学方法,成功地将社会主义从思潮发展壮大为科学。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今天的我们仍然“要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坚持和运用马克思主义关于世界的物质性及其发展规律。”(3)《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 75页。

恩格斯指出:“马克思的整个世界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它提供的不是现成的教条,而是进一步研究的出发点和供这种研究使用的方法。”(4)《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四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742-743页。我们的百年党史,是马克思主义救中国、发展中国的历史,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我们党百年来始终将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同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从本国的具体实践中逐步形成、发展、完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产生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一系列科学理论,为党和人民的事业点亮了航行的灯塔。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系统回答了新时达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大时代课题,取得重大理论创新成果,形成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牢牢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发展历程,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丰富内涵,特别是要领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真理性、价值性、时代性,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

2.学习伟大精神的发展史、创造史,发扬红色传统,传承红色基因

人无精神则不立,国无精神则不强。百年来,正是一代代共产党人为党的革命、建设事业顽强拼搏、奉献自我,形成了一系列伟大精神,才为我们党提供了丰厚的滋养。正是因为在精神上站得住、站得稳,中国共产党才能在风起云涌的历史洪流中,用民族精神把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在一起,用时代精神带领全国人民与时俱进,创造出一个又一个奇迹和辉煌。

伟大精神积蕴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发展于中国革命的伟大实践,丰富于改革开放以来的高速发展,发扬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伟大飞跃。五千年来,中华文明所蕴含的文化基因深刻影响着我们的行为方式与价值追求。“以人为本”“自强不息”“重义轻利”,都是中华文明中的精神瑰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涌现了一大批视死如归的革命烈士,创造了红船精神、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等,为开创中国革命新局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一大批顽强奋斗的英雄人物形成的抗美援朝精神、焦裕禄精神、“两弹一星”精神等,激励全国各族人民不断把革命、建设向前推进。改革开放以来,在推动党和国家各项事业不断发展过程中,伟大精神的丰富内涵也在不断拓展,小岗精神、抗洪救灾精神、抗击“非典”精神等都是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的鲜明体现。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党和人民面临具有着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一大批忘我奉献的先进模范扎根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用汗水和热血为实现中国梦努力奋斗,从而形成的一系列伟大抗疫精神、脱贫攻坚精神,是党的宗旨、人民意志、民族精神的生动写照。

学习百年党史,就是要从伟大精神的创造史、发展史中汲取精神力量,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源自哪,在哪,去往哪,不断发扬红色传统,继承红色基因,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三、实践逻辑:党的实践创造铸就伟大事业

1.感受以人民为中心的奋斗史,深刻认识党的性质宗旨,践行初心使命

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历史不是凭空产生,是由现实的广大人民群众在追求自觉预期的目的的过程当中创造出来的。马克思恩格斯一直强调,人民才是历史活动中的主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5)《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一卷,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第287页。中华民族五千年的文明史、近代以来一百八十多年的斗争史、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年的奋斗史、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的建设史、改革开放四十多年的实践史,都是中国人民书写出来的。从饱含赤诚情怀的王进喜,到坚持“家就是岛,岛就是国”的王继才,再到攻克贫困堡垒的黄文秀,都展现了中国人民的伟大梦想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品质。实践证明,人民群众中蕴含着巨大的创造力。我们党之所以能克服一切困难,无往不胜,很重要的一点就是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

“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发展、壮大,始终同人民群众紧密相连,“来自于人民,为人民而生,因人民而兴。”(6)《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7页。百年来,我们党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也深刻明白人民是党执政的最大底气,也是最深厚的根基。“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党的一切工作都是为了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不管是土地革命时期打土豪,分田地,抗日战争中反抗帝国主义侵略,还是新中国成立后的社会主义革命与建设,改革开放的实践与发展,亦或是当前疫情防控阻击战、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都是为了更好地保障人民群众的幸福生活,努力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我们党牢牢把握“从哪里来,到哪里去”的基本问题,始终把人民立场作为根本立场,把群众小事当做“心头”大事,,把群众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工作的标准,致力于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

2.感受党集中统一领导的执政史,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正是因为坚定不移地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我们的国家、我们的民族、我们的人民才能在短短的几十年内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要确保国家统一、法制统一、政令统一、市场统一,“重要密匙”就在于党的全面领导。只有坚决树牢“四个意识”,做到“两个维护”,才能确保党的长期执政与国家的长治久安。加强党的全面领导与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在实践中是统一的。百年党史,就是党领导全国人民共同奋斗的发展史,在这样的历程中,党的领导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人民的奋斗是自下而上的具体实践,二者在推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实践中得到统一。归根到底,都是为了中国人民能够站起来、富起来、强起来,满足人民的幸福生活需要。明确党的集中统一领导是做好意识形态工作的必要保障。我们党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武装的政党,必须要深刻重视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作用。只有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牢固树立党的领导核心地位,才能确保党和人民始终沿着正确的政治方向前行,确保在意识形态领域不偏移。

述往思来,向史而新。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当前,我们立足建党百年的新起点、新征程,认真回顾过去的奋斗路,眺望未来的奋进路,我们必须要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牢牢把握党的历史的丰富内涵,坚持理论同实际相结合,悟原理、求真理、明事理,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努力培养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本领,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不断奋斗。

猜你喜欢

党史精神历史
虎虎生威见精神
第一次学党史
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
党史告诉我们什么?
百年党史的重要启示
党史上的今天
初心,是来时精神的凝练
拿出精神
新历史
历史上的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