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生态学马克思主义“控制自然”理论的逻辑理路

2021-12-26秦晓颖李国锋苏百义

理论界 2021年6期
关键词:自然界资本主义人类

秦晓颖 李国锋 苏百义

“控制自然”并不是表面上所表达的人类对自然的掌管和支配,而是在认识和掌握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再满足人类的合理欲望,保证既促进自然的合理有序发展又满足人类的合理诉求。正确认识和掌握控制自然的理论,对于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与实践价值。

一、马克思恩格斯“支配自然”的思想是“控制自然”的理论基础

任何一种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都有其规律可循,它需要借鉴前人相关的优秀理论成果,是在结合当今时代背景并针对现实问题的基础上进行的创新与发展,是逻辑与历史、理论与实践高度融合的产物。“控制自然”理论的形成亦是如此。

“控制自然”理论的思想基础可从马克思的著作中有所体现,《1857—1858年经济学手稿》中写道:“对于动物、土地等等,实质上不可能通过占有而发生任何统治的关系……虽然能服劳役,但这并不使所有者成为领主。”〔1〕这句话强调动物、土地等因为没有意志,即使它们从事所有者安排的活动,强制改变它们自然的本性,但没有做到在让动物、土地服从所有者安排的同时,利于动物本性的发展和遵循土地自然修复规律,就不能构成领主对动物、土地的控制和支配关系。恩格斯对“自然支配”的论述有很多,例如:恩格斯说道:“我们决不像征服者统治异族人那样支配自然界……我们对自然界的整个支配作用,就在于我们比其他一切生物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2〕他认为,人与自然密切联系,人的身体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产生的物质源泉,人类相对于其他动物更恰如其分地控制自然,是因为人类能合理运用自然界客观规律。若人类与其他动物一样,站在自然的对立面支配和控制自然,必然破坏自然客观规律,给自然界的发展造成阻碍,自然也会惩罚和报复人类。从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观点来看,“支配自然”是指人在自觉地认识到人与自然相互联系不可分离的关系,按照自然的内在规律对自然所进行的合理控制和利用,这种合理控制和利用绝不是主奴关系或绝对的支配关系,而是相互尊重友好和谐的关系。

马克思曾在《资本论》第三卷中设想过要对“人和自然的物质代谢”进行“合理调整”与“共同控制”。由于人与自然联系的桥梁是实践,实践也是人和自然物质代谢进行的方式,其本质是人的劳动,劳动则是人与自然之间物质代谢的途径和方法,对合理调整和共同控制人与自然的关系发挥着重要作用。调整和控制的对象主要是实践活动、人类劳动或作为实践的表现形式的技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而这归根结底是针对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调整和控制,也就是改变资本家剥削劳动阶级的制度,解决人与人之间的矛盾,进而解决人与自然之间的矛盾。马克思曾把劳动规定为“是人以自身的活动来中介、调整和控制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代谢过程”。〔3〕劳动在这一过程中起中间链接作用,一端连接人类,另一端连接自然界,调整和控制劳动以实现物质变换的通畅,达到缓解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断裂的状况,避免形成“单向度的人”;同时可以推断只有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对自然的控制才能达到高度和谐的境界,人与自然之间新陈代谢之断裂得以真正弥补,最终达到人既能满足自身的需求又能兼顾自然的可持续发展的盛景。

二、“控制自然”实质是“对人的控制”

“控制自然”的实质是“控制人”,人类“控制自然”是为了从自然界获取更多的资源以满足自我的欲望和需求,进而提升生活质量等,这使人与人之间因占有自然资源而相互竞争,最终形成一部分人拥有相对多的资源,另一部分人拥有的资源则相对较少之状况。拥有资源多的人会指挥拥有资源少的人,人通过控制自然界的资源并以此为中介,最终形成人控制人的结果。但是,人与人之间和谐相处会缓解人类对自然掠夺的现状,人类只有自觉地认识到万物和谐,并遵循大自然发展变化的规律,然后发挥人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在行动时兼顾大自然和人类的双重利益,才会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因此,“控制自然”与“控制人”在根本上是相通的。莱斯、格伦德曼和佩珀对“控制自然”理论有不同理解和看法。

1.人类控制自然实则是控制人。一方面,莱斯认为控制自然与控制人有联系,通过控制自然来控制人。强调“控制自然”不仅意味着人为满足欲望和需求向自然界索取资源,也意味着人对人的控制,正是控制自然与控制人的结合构成了当代历史发展的动力,这在全球化和资本主义社会表现得尤为突出。另一方面,莱斯把“控制自然”解释为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控制,不仅有限度地开发控制自然,而且更重要的是限制人的欲望中的非理性和破坏性因素,建立起科学合理使用科学技术的社会制度,通过制度控制人,从而合理地控制自然。

2.“控制自然”不仅给人和自然带来利益,而且促进人和自然的解放。格伦德曼认为,马克思的“支配自然”是“人对自然有意识地控制”,即人类先意识到人与自然是相互依赖和谐共生的关系,在遵循自然规律的前提下进行的活动对人和自然是互利共赢的,既满足人的需求也促进自然发展。如果人类对自然的控制不能给人和自然带来利益反而带来伤害,那就不是真正的控制自然。人类通过实践劳动对自然改造时,必须充分考虑到积极和消极两方面的影响,并尽可能发挥其积极方面,减少消极方面造成的损失,积极影响大于消极影响才算控制了自然。马克思把控制自然与人类解放联系在一起,是提醒人类不断增强合理控制自然的能力,以实现人与自然的解放。由此格伦德曼认为,马克思的“支配自然”观念超越了“要么我们控制自然,要么自然控制我们”〔4〕的二元对立立场,它以人类理性需要和欲望的满足为前提,以人类的自我解放为目标;同时兼顾生态环境的容纳力,坚持人类与自然和谐共生,再利用和改造自然,因而具有当代思想的合理性。

3.人与自然是和谐共生的,人类控制自然也是对自我进行调整。佩珀认为,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辩证法是“有机的和一元论的”,他对马克思的社会—自然辩证法进行了深度阐释,并首先指出“人和自然之间没有分离,它们彼此是对方的一部分……人类的行为是自然的,而自然是在社会中产生的”。〔5〕自然界是人类长期摄取物质的源泉,为人类的生存、繁衍、发展提供了物质和能量,人类是自然界存在的形式之一。“马克思认为,自然是一个社会的概念:尽管曾经存在一个‘客观的’自然,但它现在已被它自身的一个方面——人类社会所重塑和重释”,〔5〕有人类以后,自然界以自在自然和人化自然的新形式存在。佩珀阐释人和自然一元论的同时,还坚持人和自然的相互改造,“它们在一种循环的、相互影响的关系中不断地相互渗透和相互作用”。〔5〕一方面,人的实践活动作为沟通和联系人与自然的桥梁,在自然被社会化的同时,人也在被自然化。另一方面,人和自然的相互改造,不仅体现在物质方面,还体现在精神方面。“这种辩证法变得十分清晰,随着世界变得越来越人性化,作为一个社会过程发展的人类意识也是如此。”〔5〕人和自然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人类不断改造着自然的物质存在方式,自然亦不断改造着人类的“上肢和下肢、头脑和双手”,还促进人类智力的发展和审美能力的提高,并改变着人的生活方式和价值观念。因此,“控制自然”就是“控制人”,人的自我控制也是自然自我调整的表现形式。佩珀认为,造成生态危机的原因与没有理解“控制自然”理论的真正内涵有关,他还认为“马克思的‘支配’不会引起生态难题,而生态问题反而是缺乏这种‘支配’的结果,‘支配’意味着人类对他们与自然关系的集体有意识地控制”。〔5〕人类先主动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友好和谐关系,并落实到个人具体的行动中,这种支配和控制不但可以减少和避免生态难题,而且有利于生态危机的缓解。

三、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是“控制自然”理论的逻辑终结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互利共生是“控制自然”理论的最终目的,也是解决当今严重生态危机的初衷,为实现这一目的,生态学马克思主义者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和方案。

1.转变“控制自然”的思想观念

莱斯认为,人类不仅应跳出人类中心主义的狭义伦理观念,而且需要转变思想观念。应把自我需求与生物界其他物种的需求放在平等的地位,不能仅满足自我需求而忽视其他物种的需求,而应转变控制自然的思想,给予非人类自然以生态伦理的观照。第一,关注自然界的生存需要。自然界作为一个庞大的生态系统,各物种之间形成了多种复杂且相互牵制的生物链,生物链的完整性和复杂性决定了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若生物链比较单一,且存在不完整的现象,一旦某一物种出现问题,必然引起这一物种上下级数量等的变化,进而使整个生物链发生变化,最终影响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因此,为了生态系统的平稳和自然界长期的演变,人类应尽自己所能保护生物链的完整性和生物链循环的通畅性,人类还要在满足自我的欲望和需求时,考虑到是否会对生态平稳造成伤害,伤害多大以及如何减少、弥补或代替。人类还应将生态系统遭遇突发事件考虑在内,例如气候骤变、局部自然灾害、物种间激烈竞争和外来物种入侵等,对原来的生态系统平衡和稳定造成前所未有的冲击,原生态系统中的物种能否顺利度过危机期,积极调整自我原有状态,确保处于生态系统最大环境承载力或生物圈容忍底线的范围,以应对这次冲击带来的一系列改变。若人类一味地满足自我的欲望和需求,不对欲望和需求作出合理的取舍和控制,必然加速生态系统最大环境承载力范围的缩小和生物圈容忍底线的提高,若人类不改变传统“控制自然”的思想,很可能突破生态系统最大环境承载力和生物圈容忍底线,这会对生态造成极为不利的影响,而且弥补的可能性小、难度大,最终可能引起社会性的动荡和灾难。第二,树立理性自利的生态原则。理性自利的生态原则是以地球为一个大的生态系统,为了这个大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平稳运行,在同时满足自然界其他物种生存需要的前提下,控制人类盲目消费的欲望和需求,降低它对地球这一大生态系统造成的损害。人类应认识到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的有机体,两者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辩证统一关系。“控制自然”就是控制人类本身,主要体现在控制人类思想、欲望需求和行为。保护大自然就是保护人类生存的家园,破坏大自然就是损害人类自己。每个国家都应担负起保护人类家园的责任,维持本国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解决好社会经济发展和生活质量提高过程中过度占有自然资源的矛盾,以及自然界资源的有限性和各物种占有一定比例才能保证生态平衡发展之间的矛盾。因发达国家的发展较早,工业时代先在发达国家出现并带动经济的高速增长,所以发达国家对生态环境的破坏比发展中国家更早更多,因此,发达国家在全球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方面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和义务,更应该积极投入全球生态保护的事业中来。第三,给予自然实体以法权。从整个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来看,人并不比其他生命优越多少,与其他物种平等享有生存权利,不存在优劣之分,各个物种生存的意义在于维持食物链的完整和生态系统正常运转。给予自然实体以法权,可在一定意义上促进人类对自然的尊重,减少人类为谋取自身的利益或满足自我的欲望需求而肆无忌惮和过度地损害自然界其他物种的利益。人类现在面临的生态危机在一定程度上是由于过度侵害自然利益所造成的,致使其他物种的生存面临困境甚至濒临灭绝。在人类与自然界其他物种之间的利益发生冲突与矛盾时,只尊重和承认人类行使权利的做法是相对狭义的,还应考虑非人类自然的合理需求和生存利益,因此,给予自然实体以法权非常必要。

格伦德曼也认为应转变对马克思“支配自然”思想的理解和认识。他认为,马克思的“支配自然”与表面含义相反,“他主张人类在应对生态危机,检讨自身对待自然界的态度时,应当坚持人类尺度。”〔6〕格伦德曼认为,没有以人为中心的立场就不可能解决生态问题。〔7〕人类从自然界摄取一切资源和能量,其前提是遵循自然规律。他强调生态问题是由人类没有真正地利用和控制好自然导致的,因此,当代生态问题的突破口在于如何真正地、完全地“控制自然”和利用自然。为防止自然因不合理的控制所造成的破坏,我们必须增强利用和控制自然的能力,而到了共产主义社会,人类“控制自然”的能力将达到最高境界。因此,人类现在就应尊重自然、顺应自然和保护自然,从思想上改变传统的控制自然观念,认识到评价幸福的标准是对现有的自然资源合理利用并实现可持续发展,而非对自然过度控制和以拥有自然界资源的数量多少为终极目的。人类还应提高思想认识和道德情操,降低使用自然资源的数量和种类,在满足自身合理的物质需求的同时,真正有效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响应生态文明发展的新时代要求。

2.构建“易于生存的社会”

莱斯在解释“控制自然”观念的基础上,给出了解决生态危机的方法。他认为,“控制自然”的主旨是促进伦理和道德的发展,任务是控制人的欲望中非理性和破坏性的方面,若此任务成功完成,将实现人和自然的解放。从道德进步角度看,人类面临的最迫切的问题不是征服自然,而是培养人类借用科学技术手段来提高生活水平的能力,并为此能力提供合适的社会制度。人类应控制自我的不合理欲望,支持促进伦理和道德发展的行为和制度,这样才能促进自然的解放——人性的解放。莱斯为此设想了建立一个“较易于生存的社会”的生态哲学观点。此社会经济运行模式稳定,反对异化的生产和消费,克制虚假消费,原因是自然资源是有限的,人的欲望是无限的,人类为满足异化消费和虚假消费,会无节制地掠夺和开发自然资源,破坏自然修复能力,最终将受到自然的惩罚,危及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易于生存的社会”以全球人类对自然资源和能量的需求总和降到最低程度为第一目标,则全球人均资源和能源的需求量也是最低的。“易于生存的社会”包含三方面的含义:第一,改变当前的社会政策,把衡量幸福的标准由原来的量化变为质化。原来的衡量标准是人为占有资源和能量的数量越多以及越丰富,人就感到越幸福,而这样一来就会导致整个社会囤货过多,但实际利用率却很低的高消耗高浪费的现象。尽管这样的消费会促进商品出售拉动经济增长,但也暗含危机,因为自然资源和能量的高消耗,必然加重资源短缺问题,加剧生态危机的程度。第二,兼有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的混合型社会。此社会既遵循自然资源和能源的统一价值规律,也服从政府的宏观调控政策,将市场无形的手和政府有形的手巧妙地结合在一起,这就避免了某一自然资源和能源短缺时造成天价哄抢炒作的现象,以及某一自然资源和能源丰富时面对低价赔本的尴尬困境。同时也利于规避经济危机的风险,提高社会秩序的稳定性。第三,重新配置社会的资源和能量,调整社会原有的政策方向,使节能减排成为社会消费活动的第一目标,而不只是单纯地满足人类的需求和欲望。同时,不再以经济增长和国民生产总值的提高为发展的第一目标,发展更强调质的提高而不仅是量的增多。社会资源和能源用在合适的地方,尽量减少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以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为远大目标,并以此约束人类实际的消费活动。

佩珀认为,产生生态危机的原因很多,但异化消费和资本主义制度是主要原因。他认为,异化消费是导火索,资本主义制度是根本原因,周期性的经济危机无法根除,这是资本主义制度导致的。资本家为牟取高额剩余价值,不得不缓解经济危机,借用媒体等手段,大力宣传商品,鼓励购物,诱使人们盲目消费,最终造成虚假消费和异化消费。佩珀指出,马克思的贡献是论证了资本主义为获取高额利润而无度开采自然资源这一不可抗拒的趋势。资本家不考虑后果地掠取自然资源,造成自然资源匮乏和枯竭;在自然资源转化成商品的过程中,资本家不仅努力扩大生产规模,还忽视污染的处理和排放。佩珀强调,资本主义缺乏社会正义。为解决国内资源短缺的资本主义国家。把全球资源视为对象,对其进行掠夺;为解决本国环境问题,把污染大的企业搬迁到发展中国家,但全球生态环境的恶化却没有改善。因此,只有废除资本主义制度才能根治生态危机。佩珀将马克思的“支配”理解为人类对自然的集体有意识的控制,并结合马克思主义理论关于自然与社会存在辩证关系的观点,论证了人类中心主义的合法性。佩珀认为,解决生态问题时,要借助人类中心主义的方法来统一人和自然的利益,以避免主体(人)与客体(自然)的二分。他还倡导“一种有益于自然的‘弱’人类中心主义,而不是把非人世界仅仅作为实现目标的手段的、可避免的‘强’人类中心主义。”〔5〕佩珀认为,建立生态社会主义,能从根本上解决生态危机。佩珀一方面坚持自然的工具价值,另一方面坚决反对技术中心论对自然的剥削观点和非道德态度,反对简单地把人类和自然的关系归结为工具利用关系。

3.建立“稳态经济”运行模式以及实施根本性社会变革

莱斯提出,解决生态危机问题可以通过建立“稳态经济”运行模式来稳步推进。“稳态经济”是指社会经济增长与社会人口增长相一致,二者之间存在一定的相关性,其核心是社会生产能力与社会人口增长维持在一定水平上,社会组织等会自动调节社会资源分配的不公平等问题,社会经济总量的增长与社会人均幸福指数或人类平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没有必然联系,社会人均幸福指数和人均生活水平的提高是由社会平均发展水平决定的。他认为,“稳态经济”运行模式可以改变传统工业发展给社会带来的不良后果,此模式是未来工业可持续发展的运行方式之一,它追求社会的改变而非只看重经济的增长,必然推动工业内部结构功能的自我变革和提高,最终达到内部系统的平衡和稳定。重新调整工业生产结构将带来生产方式的变革,进而促成一种有利于新的生态型经济的社会政策的变革,这与现代社会工业高度集中的生产和管理方式是有天壤之别的。它追求回归自然本真的状态,转变科技的运用方式,提高资源能源的利用率,减少资源能源利用量,改善全球生态环境,提高人类生活质量,增强人的幸福感。第一,变革社会主义的生产关系,追求“生产性正义”。“生产性正义”以变革生产关系为手段,生产目的服务于使用价值,减少对资源和能量的利用,强调发挥人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实践中发挥人的知识和才能,主动创造幸福。第二,变革资本主义社会的生产方式和权力结构。劳动者可以直接参与社会生产的管理和经济决策,让劳动者从他们的角度思考和给出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和对策,而不再是异化的人麻木地从事生产劳动,这也对消除劳资矛盾有很大好处,同时促进资本主义国家的权力民主化。

福斯特认为,只有从根本上改变资本主义的社会制度,才能为当今生态危机的解决提供一个可行的方案。资本家为追求更多更高的剩余价值,将地球上的资源和能源看作市场中的商品,可任意进行交换和买卖,这导致了对自然资源和能源肆无忌惮且心安理得的开采和利用,加大了资源的消耗,甚至造成了资源枯竭的后果。尽管科学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更新提高了自然资源的使用效率,但没有从根本上取代对自然资源和能源的消耗,自然资源短缺的问题依然没有解决。资本主义试图运用帝国主义解决生态问题的方法不可行,这一方法只是表面上将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从本国境内迁移出去,却给其他国家造成了严重的资源短缺和环境污染问题。从地球的整体角度来看,资本主义所产生的生态危机通过以上方式无法根本解决,只有改变资本主义社会制度,才是切实可行的。资本主义社会制度的改变主要包括两个方面:第一,变革资本主义的生产方式和社会制度。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以及在“控制自然”观念的影响下,人们脱离了原来的农耕劳动,取而代之以工厂产品的生产和制造,原来农耕生活的惬意和与自然界亲密接触的机会随即消失。现代社会形成了一种以劳动为荣以加班为乐的观念,人们放弃自我休息时间来加班工作,甚至甘愿忍受机器等带来的身心摧残,这一变化加速了劳动的异化和人的异化。解决这一问题,就需要改变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和制度。第二,转变资本主义以消费为主的价值观。资本主义追捧过度的消费以拉动经济增长。为刺激消费,资本家绞尽脑汁地生产各种产品,并不断在原来产品的基础上推出更多种类的新产品和代替品,这在增大消费者选择空间的同时,也带来了选择的困境。而且资本家通过大众媒体极力对各种产品进行宣传,潜意识灌输消费为美,消费使人快乐,消费越多消费越高就越快乐的歪曲观念,必然造成资源消耗过量,形成严重的“虚假消费”现象,加重生态危机的程度。因此,人类转变消费为主的观念,认准自身的实际消费需求,避免盲目跟风,正确合理消费,才能从异化消费的枷锁中解放出来。

“控制自然”理论是在“感性活动”的本质境域中,人与自然是一种“感性对象性关系”,自然界是客观的人本身,人是人的自然界。人应该将自己的欲望控制在理性的范围,主动认识自然规律并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前提下合理“控制”自然。通过对“控制自然”理论历史渊源的追溯、控制人的反思和解决生态危机方案的提出等方面的认识,我们可以全面地认识和把握“控制自然”理论的内涵。同时,人类必须牢固树立“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的生态文明理念,从思想、道德和行为等方面积极践行新时代的生态文明,实现美丽中国的美好愿景。■

猜你喜欢

自然界资本主义人类
国际金融垄断资本主义是垄断资本主义的最新发展,是新型帝国主义
自然界里神奇的“干饭人”
人类能否一觉到未来?
马克思对资本主义剥削的两重批判——基于《资本论》第一卷的思考
人类第一杀手
1100亿个人类的清明
盘点自然界中你没见过的怪异生物
盘点自然界最土豪的动物
人类正在消灭自然
漫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