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光谱”文化耀“三秦”
——对陕西地电企业“光谱”文化落地的实践性思考

2021-12-26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韩林强

农电管理 2021年5期
关键词:落地陕西光谱

■ 陕西省地方电力集团有限公司 韩林强

企业文化,是电力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管理过程中逐步积淀形成的共同的文化观念,是员工普遍认同并共同遵循的理念行为的总和,是企业和企业人共同的精神家园和文化图腾。对企业来说,短期经营靠制度,中期经营靠管理,长期经营靠文化。

2009年,陕西地电推出了“光谱”企业文化理念,这是发挥地方配电网企业在国家经济建设中责任与使命的时代要求,也是文化强企战略目标顺利实现的必然选择。十年磨一剑,百炼方成钢。经过漫长的探索与传承,2019年,陕西地电“光谱”文化升级版隆重发布,将“光谱”文化集中概况为八个字“成就大众,七彩生活”。

“光谱”代表太阳及太阳折射出来的七彩光芒,光谱具有照亮别人、燃烧自己,成就他人、奉献自己的特征,与陕西地电传递能量、传播光明的责任高度契合。文化体系中的“圆”指太阳,寓意陕西地电的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企业发展观等核心价值体系;而环绕周边的七色光带,寓意陕西地电的廉政理念、服务理念、学习理念、安全理念、市场理念、经营理念、人才理念等应用理念体系。二者浑然一体,组成了陕西地电绚丽多彩的文化谱系。

在陕西地电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作为一名基层电力工作者和企业文化建设的参与者,笔者就企业文化建设在基层管理中应避的误区及如何更好的应用文化建设来提升企业软实力做一些探析与思考。

企业文化落地过程中的思想误区

许多有远见的企业都在着手建设企业文化,但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一些理解和实践上的误区。一是企业文化务虚化。许多企业一提到企业文化建设,不少人误以为是做虚事,装点门面,故弄玄虚,不能创造效益贡献G D P,对企业发展似乎没有实质性推动作用。其实,在一个成熟企业中,文化就如同空气,未必能看得见、摸得着,但是员工却能深切的感受到其无处不在的渗透力、向心力和感召力。二是企业文化片面化。一些人用直观的、表象化的思维模式理解企业文化,认为搞几次文体活动、出几个宣传册、做几面宣传画、挂几幅名言警句就是企业文化建设的全部内容,没有真正反映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和企业愿景、企业使命等,也没有将文化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企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只是用活动来诠释文化,用口号来渲染文化,用会议来落实文化,企业文化与企业日常工作存在严重“两张皮”现象。三是企业文化万能化。认为企业文化包罗万象,凡是涉及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都是企业文化,将企业文化和精神文明建设、党团建设等工作混淆,严重脱离了企业文化建设的本意。四是企业文化差异化。这体现在对企业文化的践行方面,许多企业我行我素,自我理解引申企业文化,发展所谓的“子文化”,自行引申拓展企业文化内涵,导致各企业在文化建设上千差万别,员工在文化落实上标准不一,企业文化未能完全秉承集团公司的“母文化”体系,使VI视觉识别系统和品牌战略在基层的推广行为滞后,步伐缓慢。

实现文化落地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

一是解决文化定位问题。准确的文化定位是基于对企业的经营特点和历史环境进行全面分析后的科学研判。企业文化作为依附于企业实体经济基础之上的上层建筑,有人把它的核心内容形象的比喻为企业的DNA,蕴含着企业使命、企业愿景、企业价值观、企业精神、经营信条等附带企业特殊信息的文化基因,它为文化理念系统的形成、传播和普及奠定基础。文化定位就是在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基础上进行梳理、分析、提炼、创新、发展,从而形成特质鲜明、不易模仿的文化理念群。从这个意义上说,陕西地电企业顺利实现了文化定位。“光谱”文化理念群的积淀与形成过程就是陕西地电文化定位的过程,“光谱”文化体系就是陕西地电企业的文化“基因”。

二是实现文化战略突围。企业文化落地,就是企业的每位员工都能把企业最高管理层所倡导和推行的文化理念转化成行为和结果,发展为实实在在的执行力,能用创新的理念、超越的勇气、长久的坚持去实现理念的“热升华”和文化的“软着陆”。企业文化如同一粒种子,不能总是悬浮在空气中,只有在特定企业土壤环境中落地生根,发芽生长,才能在在企业经营的方方面面弥久散发文化的魅力与芬芳。企业文化建设之所以会陷入上面所述种种误区,归根结底是没有实现真正的文化落地,既没有在认识上深刻的理解,更没有在行为上强力执行。企业文化落地的有效途径就是进行文化战略突围,也就是实现企业文化从虚无到殷实、从弱小到强大、从悬空到着陆的过渡。

为了让企业文化更“接地气”,陕西地电在文化策划落地过程中,充分考虑可操作性与本土化融入,推出“为人民,供好电”、“你在我在,光明常在”等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品牌宣传语,更新了V I视觉识别系统标准,提炼出“为国为民,不辱使命”的行为宣言,按照层级管理理念制定了决策层“三明”(明初心使命,明战略方向,明规则标准)、管理层“三通”(专业精通、对接畅通、管理融通)、执行层“三实”(做人实、做事实、业绩实)的分层次行为准则,明确了各种场景的礼仪规范,从行为细节渗入文化基因。

在宣贯推广中,启动光谱文化“润化工程”,通过纸化、宅化、制化、仪化、衣化、学化、音化、网化“八大工程”让光谱文化落到纸上,融入环境中,有行为规范,赋予仪式感,同时兼具“艺术化”和“草根化”。另外,制定了三个层级、四个阶段的光谱文化宣贯两年规划,分解了视觉识别系统推广任务,设立一年一度的企业文化节,启动企业文化内训师培训,陆续开展诗歌朗诵、小品展演、知识测试、文艺汇演和“‘光谱’文化下班所”等丰富多彩的“光谱”企业文化宣贯推广活动,让基层一线电力员工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理解、认同并践行企业文化,增强光谱文化在“下沉”中的“附着力”。

三是加快文化创新探索。创新是企业文化建设的灵魂,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动力,只有不断创新的企业文化才能创造永葆青春、历久弥新的文化经典。海尔企业文化就是一种创新文化典范,有人这样说“太阳每天都是新的,海尔的每天也是新的”。正是在这种创新理念的支撑引领下,才使得海尔在短短26年间从一家濒临倒闭的集体小厂发展成在全球化集体公司,被美国《新闻周刊》评为全球十大创新公司之一。

在文化创新方面,陕西地电企业一直很给力:机制体制创新日趋完善,管理制度建设全面开花,创建一流配电网企业成效卓著,“优胜劣汰”的人才管理活力涌现,多元化和集团化发展的产业集群建设全面启动……,这些决策层的“大手笔”有力促进了光谱创新文化和地电传统文化的有机融合,使地电文化的多样性和独特性同时显现,也使地电人在文化创新方面走在了前列,引领了潮流。但是,客观的说,目前文化创新举措还远远不够,企业文化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文化创新永无止境,还需要在思维方式、行为理念、管理模式、行为规范等方面不断的探索和努力。

“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在社会发展历程中,人是一切生产要素中最积极最重要的,经营企业离不开人,管理企业最终靠的是人与文化的紧密融合。陕西地电要真正实现宏大的“135”战略目标,要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成就国内一流的投资控股型集团,实现高质量发展,则必须精准建立与之相适应的企业文化模型,并通过一系列“企业文化+”活动来精耕细作,经过认知共识、行为转化、评估提升等渐进式的战略周期,顺利实现其落地和深植,让企业文化内化于心,固化于制,活化于行,美化于形,每位员工入心入脑,身体力行,这也是陕西地电“光谱”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精髓所在。

猜你喜欢

落地陕西光谱
基于三维Saab变换的高光谱图像压缩方法
陕西自贸区这四年
Shajiabang:picturesque water town in heaven
省委定调陕西“十四五”
美联储加息终落地沪指冲高震荡走低
砥砺奋进的五年
——喜迎十九大 追赶超越在陕西
星载近红外高光谱CO2遥感进展
化繁为简,医保支付价可“落地”
法律何以难落地
苦味酸与牛血清蛋白相互作用的光谱研究